八年级第一单元预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第一单元预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7 10: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预习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3.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预习重点】开国大典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全面阅读教材,感知本节内容。
2、本课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和观看相关影视资料,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情况,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阅读教材第一段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在教材上标出)
2、阅读教材小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碑文里面提到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阅读教材第3页内容及插图,试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4、阅读教材第4页一、二段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记住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举例证明新中国成立的巨大作用。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相关内容。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谈判的代表是_________。
2、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
三、系统总结
准 备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政治协 时间 国际意义 时间和意义
商会议 过程 国内意义
【当堂检测】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国歌的原名是
A.《铁蹄下的歌女》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东方红》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高岗
3.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4读人民英雄纪念碑
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处?谁撰写的 (2) “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3) “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4)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指什么事 标志着什么 (5)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纪念革命先烈及继承革命事业
4.请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或查找到的资料,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猜一猜: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28”的含义是什么?

穿插巩固
1、 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2、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假期成为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活动和旅游的好时期。而下列和十一假期有关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D、平津战役的胜利
3、之所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最主要的是因为(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社会主义建设开始 .
C、中国共产党掌握主要领导权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4、“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至今(2009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年。
5、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6、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采用公元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祖国……”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8、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你认为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解放南京
9、西藏和平解放的谈判代表是( )
二、简答题:
1.简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预习目标】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
2、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认识志愿军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3、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预习重点】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全面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抗美援朝 时间(_______年至________年)
背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_________
英雄人物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年7月,美国被迫在_____________上签字,朝中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
2、“最可爱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抗美元朝相关史实 。
1、阅读教材第一段,找出美国对中国人民挑衅的史实。(在教材上标出)
2、阅读教材第二段及毛泽东的话,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在教材上找出志愿军出兵的时间、司令员并标出。
3、结合教材内容及插图,说一说朝中军队与美军作战的概况。
(二)课下收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并结合教材第二目,准备课上讲述志愿军的故事。
【预习质疑】 预习本课,我还有些问题不明白,记在下面吧
《当堂检测》
1 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镇压反革命 C、抗美援朝 D、没收官僚资本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危险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抗美援朝运动的时间是( )
A、1949-1951年 B、1950-1952年
C、1950-1953年 D、1953-1958年
4、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5、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
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
6、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 )
A、威武之师 B、最可爱的人 C、钢铁长城 D、和平卫士
7、“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8、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而堂危。中国人民职员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了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请回答:
(1)这支军队的名称叫什么?司令员是谁?
(2)这支军队跨江入朝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举出材料二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例子。
第3 课 土地改革
【预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情况。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意义。
3.分析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预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全面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____________的地主、富农,占有___________的土地。
2、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
3、______________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
(1)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巩固了______________,为国家的_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开展过程。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在教材上标出)
2、阅读教材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哪一年公布的?其内容有哪些?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土地改革完成情况怎样?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记住土地改革的意义。
【预习质疑】 预习本课,我还有些问题不明白,记在下面吧!
【当堂检测】
1、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A、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A、 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4、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6 1950年冬,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上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了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 )
①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③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