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9 21:0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七律 长征
毛泽东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了解“七律”这种诗体。学习目标: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七律知多少?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体名题目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平仄相对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上承“千山”二字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对偶颔联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上承“万水”二字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对偶颈联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这是全诗的总起句,总领全篇。概述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及面对千难万险的态度。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总起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怕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只等闲”充分展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首联:诗眼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小组讨论:
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的表达方式?请说明你的理由。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什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大)夸张(小)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比 “暖”“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写作特点: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二、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用(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沁园春 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36.2)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作业:
1、背诵《七律 长征》。
2、读其他的爱国诗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