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10 08: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
1、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
2、唐朝为完善科举制度所做出贡献的皇帝及他们所采取的措施。
3、科举制度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
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最为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一、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分科考试隋炀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设进士科(创科举制)扩大国学规模把诗赋作为考试内容.开创殿试、武举怎么考?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填空类似今天简答类似今天论述类似今天作文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想 一 想 为什么隋朝皇帝要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员? 想 一 想 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
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想 一 想 武则天为什么要开始殿试?课堂小结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课后思考阅读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动脑筋: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话,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科举考试现在开始!准备好了吗?
ARE YOU READY?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童试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乡试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会试动脑筋: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殿试思考与讨论: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一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