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12课 民族大团结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内容、意义及设立的5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2.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
3.掌握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及意义;
4.西部大开发实行的意义及成果。带着下面这些问题预习课文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确立该政策的根据是什么?该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下来的?
3、民族区域自治是怎样实行的?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实施共同繁荣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加上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所以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首页末页探究民族政策 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材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民族共同的心愿。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确立该政策的根据是什么?(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原因):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图片反映了我国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说一说这一制度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前提],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区域]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依据],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权限]。2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探究民族政策【确立过程】(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宪法。(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新疆维尔
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概况】新疆维尔
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探究民族政策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联系。格局 大杂居 小聚居【背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共同繁荣发展【原因】云南佤族·原始社会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四川彝族·奴隶社会西藏·农奴制社会主义制度因地制宜【措施】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影响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
开放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
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
内陆开放城市。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西气东输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当他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1992年底,孔繁森继续留在西藏直到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升华民族情感孔繁森辅导1992年收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病的藏族老人升华民族情感现实中的孔繁森电影中的孔繁森升华民族情感同学们,孔繁森的事迹对你有何触动?
作为未来的主人,我们将如何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或有何打算? 说说 写写:【拓展延伸】 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民
族大
团
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含义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4.进行西部大开发提出【反思完善】【探究问题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
【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原因:可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探究问题 难点释疑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
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
2.在自治区域内,由 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 。知识要点首页末页区域自治基本政策当地民族自治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
、 。
4.我国已经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有 、
、 、 、 。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
维护 、巩固 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
族 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要点政治制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共同繁荣二、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
的 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
迈进了 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促进各民族 发展。还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 与发展。知识要点民主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共同繁荣保护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 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知识要点西部加快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1.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过关训练A首页末页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过关训练C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
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过关训练A4.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过关训练B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过关训练D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过关训练A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过关训练C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