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页 共 5 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分课练习第5课(开辟新航路)含解析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难度系数:····〕
A组 基础练
1.〔〕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D )
A.地理知识的积累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据此推断,基督教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是 ( A )
A.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B.基督教阻碍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C.基督教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关联
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目的
3.〔〕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的航海路线是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4.〔〕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其中谷价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B )
A.自然灾害发生 B.新航路开辟
C.贵族奢靡消费 D.经济大危机
5.〔〕(2018·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里的“横向交流”主要指的是 ( D )
A.地中海成为贸易的枢纽
B.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C.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加速
D.各地文明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B组 提升练
6.〔〕从下图这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可以发现,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一片广阔陆地的尽头是万丈深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B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基本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7.〔〕某同学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15世纪的欧洲。在街上,他与一个自称是达·伽马的人交谈起来,但他很快发现这人并不是真正的达·伽马。他的理由包括 ( C )
①达·伽马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更多的黄金和香料
②达·伽马的主要成就是跨越大西洋寻找到了通向东方的航路
③达·伽马是葡萄牙人,他远航并非为了证实地球是圆的
④葡萄牙人希望传播的宗教是天主教,而非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换取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 )
A.新航路开辟后各洲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C组 培优练
9.〔〕(2018·长沙高一检测)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其主要含义有
( A )
①体现出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
②现实目标指的是追求黄金、香料等财富
③反映出海外探险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动力
④说明达·伽马和哥伦布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当时,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追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
(1)据材料一,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
答:原因:“寻金热”;传统商路受阻;文艺复兴影响。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答:理解:各地文明的会合交融;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第 4 页 共 4 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分课练习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难度系数:····〕
A组 基础练
1.〔〕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C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2.〔〕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 B )
A.商业讹诈 B.组建商业公司
C.炮舰政策 D.以武力为后盾
3.〔〕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该材料反映的是 ( B )
A.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 B.血腥的殖民掠夺
C.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 D.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4.〔〕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C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5.〔〕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B组 提升练
6.〔〕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D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7.〔〕(2018·潍坊高一检测)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表明当时英国 ( D )
A.成为世界工业中心 B.禁止海外商品流入
C.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8.〔〕(2018·资阳高一检测)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单位:吨)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C )
A.西班牙、英国 B.葡萄牙、荷兰
C.荷兰、英国 D.英国、法国
C组 培优练
9.〔〕(2018·永州高一检测))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D )
A.历史背景相同 B.地理环境相同
C.世代友好交往 D.殖民扩张的结果
10.〔〕(2018·洛阳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主要是依赖全球海上交通。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海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进行论述。
答:示例: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
①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积极进行海上探险,开辟新航路,随后进行殖民扩张、拓展世界市场,并因此获取大量财富,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②17世纪荷兰掌握了巨大的海上优势,通过海外殖民活动建立起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③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到18世纪中期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④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到近代,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主动对外开放,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迅速崛起。
第 5 页 共 5 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分课练习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难度系数:····〕
A组 基础练
1.〔〕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B )
A.飞梭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船
2.〔〕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D )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
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3.〔〕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这表明英国 ( A )
A.成为世界工厂
B.建立日不落帝国
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4.〔〕以下内容是粗心的某同学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5.〔〕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B )
A.城市建设占用了绝大多数农业用地
B.众多妇女被工厂雇佣,成为女工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妇女地位提高,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B组 提升练
6.〔〕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 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7.〔〕(2018·保定高一检测)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这表明 ( A )
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
B.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C.工厂制度效率低下
D.工人工资明显减少
8.〔〕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隆普顿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表明当时 ( D )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
C.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
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组 培优练
9.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 C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协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运用)。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答: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严重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答: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第 5 页 共 5 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分课练习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难度系数:····〕
A组 基础练
1.〔〕有两个国家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它们
是 ( D )
A.英国、法国 B.法国、德国
C.英国、美国 D.德国、美国
2.〔〕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 ( B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
3.〔〕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动力分别是 ( C )
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
4.〔〕(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 C )
A.手工工场的消失 B.工厂制度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衰落
5.〔〕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 B )
A.垄断组织出现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C.化学工业建立
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B组 提升练
6.〔〕(2018·湘潭高一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气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B )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②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本茨研制出三轮汽车 ④瓦特改良蒸汽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C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8.〔〕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 D )
A.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德两国不应互设贸易壁垒
C.德国的经济制度较为先进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遇到困境
C组 培优练
9.〔〕(2018·西安高一检测)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B )
A.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 B.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C.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 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答: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答:资本输出规模大,由此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答: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