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动物唱歌的模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动物唱歌的模样》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4-30 09:4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唱歌的模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唱歌的模样》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建立在动物唱歌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物唱歌时表情、姿态的变化,在记忆基础上进行想象绘画创作。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造型表现能力也比较强,不过,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对于型准来说,难度很大,教师不需太过强调特征准确问题,只要适当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外形特点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留心观察动物,认识并把握不同动物外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动物的表情,姿态的描绘表现动物唱歌时的情景。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体验感受到动物给人类带来的欢乐,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知并基本画出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大胆、生动地表现动物唱歌时的神情与姿态。
教学准备
自制各种课件、教具、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表演“小鸟唱歌”,激发学生兴趣。
2、小鸟是森林里最棒的小歌手,会带我们去参加春姑娘的演唱会。
3、揭示课题:动物唱歌的模样。
设计意图:用藏在小鸟后面的口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揭题“动物唱歌的模样”。(出示课题)
二、引导观察,分析特征
1、观察分析嘴巴的特征。
教师安排“表演嘉宾”一一出场,师生共同分析这些动物唱歌时嘴巴的特征。
教师演示——“偷懒”小熊变成开心唱歌的小熊。
小结:小动物唱歌的时候嘴巴都张得大大的。
2、观察分析外形特征
教师演示变脸——猜一猜是哪种动物的脸蛋。小画册里的“圆形”分别变成小鸭子、小猫、小兔子等动物。
小结:把握住动物特有的外形特征,就能画出小动物的模样了。
3、观察分析体态特征
教师播放视频——动物唱歌的模样,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小动物唱歌时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这些动物唱歌时,脖子、四肢、身体、尾巴都动起来了,他们扭扭脖子,踢踢腿,甩甩尾巴,边唱边跳,真开心!
设计意图:从嘴巴、外形、体态具体分析动物唱歌时候的模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特征整合,体验练习
1、选择表演嘉宾,突出神态体态特征。
2、玩偶小熊再次出场,学生上台拼摆出手舞足蹈,快乐唱歌的小熊。
3、教师随意拼摆,让“表演嘉宾”都动起来。
4、教师示范“唱歌的兔子”画法,边画边强化其特征。
5、欣赏课本24-25页上唱歌的动物。
设计意图:特征整合,进行小练习,整体把握动物唱歌时候的模样。为学生自行作业做铺垫。
四、大胆想象,自主表现
1、分发作业纸
2、提作业要求
设计意图:用相片纸吸引学生将动物唱歌的模样画的大大的,画出手舞足蹈的样子。
五、作业展评,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业展示到黑板“小森林”里。
2、师生互评。
3、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与它们和谐共处。
设计意图:森林里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评价模仿唱歌的动作,师生进行互评。和学生一起舞蹈,让学生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体验到和小动物们在一起的快乐!
作业要求
画的时候要把小动物唱歌的模样画的大大的,画出它们唱歌时手舞足蹈的样子。??
教学评价
《动物唱歌的模样》这一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的内容。本课建立在动物唱歌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物唱歌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发现动物唱歌时表情、姿态的变化,在记忆基础上进行想象绘画创作,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学习范畴。
本课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动物唱歌的情景,让其融入对动物的情感,大胆、生动地去表现这一主题能留心观察动物,认识并把握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能通过动物的表情、姿态的描绘表现动物歌唱时的情景。能体验感受到动物给人类带来的欢乐,萌发爱护动物。
本课共分四大板块。第一部分,表演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小鸟唱歌”,用藏在小鸟后面的口哨,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边猜教师边提问,小鸟是森林里最棒的小歌手,会带我们去参加春姑娘的演唱会,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后总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唱起歌来一定非常动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唱歌的模样来揭示课题。
第二部分,引导观察,分析特征。1、观察分析嘴巴的特征,让学生知道小动物唱歌的时候嘴巴都是张得大大的。2、观察分析外形特征,让学生学会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就能很好的画出喜欢的小动物了。3、观察分析体态特征。原来小动物和我们一样唱歌的时候都喜欢边唱边跳,扭扭脖子,踢踢腿。主要分为这三个重要环节,学生和小动物们进行亲密接触,让学生发现小动物们唱歌的时候嘴巴,外形,体态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仔细观察小动物,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第三部分,特征整合,体验练习。1、选择表演嘉宾,突出神态体态特征。同学们立刻选择出正在唱歌的小企鹅,同学们能说出它张大嘴巴,手舞足蹈的唱歌模样。2、玩偶小熊再次出场,学生上台拼摆出手舞足蹈,快乐唱歌的小熊。学生觉得特别有意思,做完以后都哈哈大笑,非常快乐。3、教师随意拼摆,让“表演嘉宾”都动起来。学生没想到所有的小动物都能快乐的跳舞,大家欢声笑语,课题氛围非常活跃。4、教师示范“唱歌的兔子”画法,边画边强化其特征。学生指出小兔嘴巴,外形,体态等特点,和我一起完成了一幅小兔唱歌的模样的作品。
第四部分,欣赏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进行师生互评,共同模仿,体验快乐。最后总结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与他们和谐共处。让学生学会爱护动物。
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对于多样而趣味化的课堂非常喜欢,特别是欣赏动物唱歌的视频以后,大家都感受到了和动物们在一起的快乐,作业展示环节,学生的模仿能力都特别的强,争先恐后的上台表演,体会到了课堂的快乐。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本课我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动物唱歌的表情、姿态,体验美术创作过程的乐趣,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于引导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语言不够精确,或是让孩子自己表演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叫声,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我出示的动物图片里,不过有遗憾才会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教学拓展
共同模仿小动物的唱歌的姿态,体验快乐。师生共同表演。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与他们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