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30 09: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的 发明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
2、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3、发展:此后又发明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4、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传播: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 毕昇北




版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进步性?1、更省时省力省钱,提高印刷效率2、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3、活字可以重复使用活字印刷制版步骤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胶泥
刻字烧制
字模排字
固版印刷
拆版欧
洲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传播及影响活字印刷术的贡献“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与现在的对接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会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汉代,天然磁铁做成的司南宋代,人造磁铁做成的罗盘北宋水浮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北宋时的罗盘针指南鱼指南针(航海罗盘)史料研读·指南针的应用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指南针的传播及影响 中国→阿拉伯国家→欧洲猜猜看个儿小,穿红袄,
它的脾气特别爆,
上了火,窜得高,
大叫大嚷真热闹。
【打一物】鞭炮炼丹家的炼丹
活动发明火药“找一找”火药的
演变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传播和影响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传播造纸术 13世纪阿

伯印刷术 13世纪造纸术造纸术 7世纪火药13、14世纪指南针12、13世纪欧
洲印刷术 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1.原因
①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②宋代驿站比较发达。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③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陆路交通①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陆路交通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海路交通陆路和海路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3.影响中国西方
亚洲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药物、天文历法、数学马可波罗来华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游记的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朝廷巡视江南各地,还在扬州做官。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合作探究: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1.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2.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4.对外交往发展; 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启示
1.科技发展会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社会需求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及改进应用发明及改进传播及影响科技发明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影响原因表现 以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