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集合的交与并
第一课时 集合的交与并
两个集合的交
分别用Venn图或数轴表示下列各组中的3个集合:
(1)A={-1,1,2,3},B={-2,-1,1},C={-1,1};
(2)A={x|x≤3},B={x|x>0},C={x|0(3)A={x|x为高一(1)班语文测验优秀者},B={x|x为高一(1)班英语测验优秀者},C={x|x为高一(1)班语文、英语两门测验都优秀者}.
上述每组集合中,A,B,C之间均具有怎样的关系?
交集的定义
自然语言
把所有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符号语言
A∩B={x|x∈A且x∈B}.
图形语言
A∩B=A可能成立吗?A∩B=?可能成立吗?
[提示] 当A?B时,A∩B=A成立.
当A与B没有任何公共元素时,A∩B=?.
两个集合的并
实数可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能否也可以“相加”呢?首先请同学们考察下列两组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第1组:
(1)A={1,3,5},B={2,3,6},C={1,2,3,5,6}
(2)A={x|x是高一(1)班的男生},B={x|x是高一(1)班的女生},C={x|x是高一(1)班的学生}.
第2组:
(3)A={1,3,5},B={1,3,6},C={1,3,5,6}
(4)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1.并集的定义
自然语言
把集合A、B中的元素放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叫做A和B的并集,简称为并,记作A∪B(读作“A并B”).
符号语言
A∪B={x|x∈A或x∈B} .
图形语言
2.交集和并集的性质
A∩A=A,A∩?=?,A∩B=B∩A,
A∪A=A,A∪?=A,A∪B=B∪A.
并集与交集的运算
[例1] (1)设集合A=,B={x|x2≤1},则A∪B=( )
A.{x|-1≤x<2} B.
C.{x|x<2} D.{x|1≤x<2}
(2)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
[思路点拨] (1)可先化简集合B,再借助数轴直观求解;(2)分析集合A中元素的特点,然后找出集合B中满足集合A中条件的元素个数即可.
[解析] (1)B={x|x2≤1}={x|-1≤x≤1}.
结合数轴可知,A∪B={x|-1≤x<2}.
(2)集合A中元素满足x=3n+2,n∈N,即被3除余2,而集合B中满足这一要求的元素只有8和14.故选D.
[答案] (1)A (2)D
借
题
发
挥
此类题目首先应看清集合中元素的范围,简化集合,若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可以据交集、并集的定义直接观察或用Venn图表示出集合运算的结果;若是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可借助数轴分析写出结果,此时要注意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应用“空心圈”表示.
1.(2017·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B={x|3-2x>0},则( )
A.A∩B= B.A∩B=?
C.A∪B= D.A∪B=R
解析:选A 因为A={x|x<2},B==,
所以A∩B=,A∪B={x|x<2}.故选A.
2.已知集合M={x|-35},则M∪N=________,M∩N=________.
解析:
借助数轴可知:
M∪N={x|x>-5},
M∩N={x|-3答案:{x|x>-5} {x|-3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
[例2] 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I=A∪B,则集合?I(A∩B)中的元素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思路点拨] 可先求得A∪B,A∩B,再利用补集的定义求解.
[解析] 法一:I=A∪B={3,4,5,7,8,9}
A∩B={4,7,9}.
∴?I(A∩B)={3,5,8}.共3个元素.
法二:由法一知,I={3,4,5,7,8,9}.
∴?IA={3,8},?IB={5},
∴?I(A∩B)=(?IA)∪(?IB)={3,5,8}.
[答案] A
借
题
发
挥
(1)进行补集运算时,首先应确定全集,在全集内才能求得补集;
(2)熟悉补集与交集、并集的运算性质,可使相关题目的解答简单快捷.如:
?I(A∩B)=(?IA)∪(?IB)
?I(A∪B)=(?IA)∩(?IB).
3.已知I=R,A={x|x2+px+12=0},B={x|x2-5x+q=0},若(?IA)∩B={2},(?IB)∩A={4},求A∪B.
解:由(?IA)∩B={2},∴2∈B且2?A.
由A∩(?IB)={4},
∴4∈A且4?B.
分别代入得,
∴p=-7,q=6,
∴A={3,4},B={2,3},∴A∪B={2,3,4}.
1.下列四个推理:①a∈(A∪B)?a∈A;②a∈(A∩B)?a∈(A∪B);③A?B?A∪B=B;④A∪B=A?A∩B=B.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C ②、③、④正确.
2.(2017·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x,y)|x2+y2=1},B={(x,y)|y=x},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解析:选B 因为A表示圆x2+y2=1上的点的集合,B表示直线y=x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x与圆x2+y2=1有两个交点,所以A∩B中元素的个数为2.
3.设I=R,A={x|x>0},B={x|x>1},则A∩(?IB)=( )
A.{x|0≤x<1} B.{x|0C.{x|x<0} D.{x|x>1}
解析:选B ?IB={x|x≤1},∴A∩(?IB)={x|04.集合A={x|x<-3或x>3},B={x|x<1或x>4},则A∩B=________,A∪B=________.
答案:{x|x<-3或x>4} {x|x<1或x>3}
5.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A∪B=R,画数轴可知,实数a必须在点1上或在1的左边,所以有a≤1.
答案:(-∞,1]
6.已知集合A={x|3≤x≤7},B={x|2(1)求A∪B;(2)求(?RA)∩B;
(3)若A∩C=A,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借助数轴可知:
A∪B={x|2(2)?RA={x|x<3或x>7}.
∴借助数轴可知,
(?RA)∩B={x|2(3)∵A∩C=A,
∴A?C,结合数轴可知a>7.
在集合的运算中,重视并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和解答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简单快捷的作用.你能否归纳出在集合的运算中有哪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它们的使用特点是什么?
集合运算中常用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是把满足条件的集合借助数轴,或Venn图,或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表示出来,从而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既简单又直观,实现了集合语言向图形语言的转化.
补集的思想也是常用的解答策略,当某一问题从正面解决较困难时,可以从其反面入手解决,这种“正难则反”策略运用的正是补集的思想,如已知全集I,求子集A,若直接求A较困难,可先求?IA,再由?I(?IA)=A,求得A.
其实,补集的思想就是数学中转化化归的思想,尤其在涉及到交集与并集的运算性质的应用时,通常使用等价转化的思想解决,如A∪B=A?B?A,可把问题转化为两集合的包含关系,从而可求得题目中的参数范围,但应注意一定要考虑B=?和B≠?两种情况.
一、选择题
1.A∩B=A,B∪C=C,则A,C之间的关系必有( )
A.A?C B.C?A
C.A=C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A A∩B=A?A?B,B∪C=C?B?C,
∴A?C.
2.(2017·天津高考)设集合A={1,2,6},B={2,4},C={x∈R|-1≤x≤5},则(A∪B)∩C=( )
A.{2} B.{1,2,4}
C.{1,2,4,6} D.{x∈R|-1≤x≤5}
解析:选B A∪B={1,2,4,6},又C={x∈R|-1≤x≤5},则(A∪B)∩C={1,2,4}.
3.A={0,2,a},B={1,a2},A∪B={0,1,2,4,16},则a的值为( )
A.0 B.1
C.2 D.4
解析:选D ∵A={0,2,a},B={1,a2},A∪B={0,1,2,4,16},则得a=4.
4.已知全集I=R,集合M={x|-2≤x-1≤2}和N={x|x=2k-1,k=1,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A.3个 B.2个
C.1个 D.无穷多个
解析:选B 由M={x|-2≤x-1≤2}得-1≤x≤3,
则M∩N={1,3},有2个.
二、填空题
5.若I={n|n是不大于9的正整数},A={n∈I|n是奇数},B={n∈I|n是3的倍数},则?I(A∪B)=________.
解析:I={1,2,3,4,5,6,7,8,9}.
∴A={1,3,5,7,9}.B={3,6,9}.
∴A∪B={1,3,5,6,7,9}.
∴?I(A∪B)={2,4,8}.
答案:{2,4,8}
6.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_______.
解析:既喜爱篮球运动又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x人,则只喜欢篮球运动而不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15-x)人,只喜欢乒乓球运动而不喜欢篮球运动的有(10-x)人,依题意得:(15-x)+x+(10-x)+8=30.解得:15-x=12(人).
答案:12
三、解答题
7.已知全集I={x|-3≤x≤3},M={x|-1解:将全集I,及集合?IN,M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
N={x|-3≤x≤0或2≤x≤3},
M∩(?IN)={x|0M∪N={x|-3≤x<1或2≤x≤3}.
8.已知集合A={x|-3解:∵A∪B=A,∴B?A,
①当B=?时,k+1>2k-1,∴k<2.
②当B≠?,则根据题意如图所示:
根据数轴可得解得2≤k≤.
综合①②可得k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