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炉观中学第一学月历史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炉观中学第一学月历史考试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17 09: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炉观中学第一学月历史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一、 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强震发生以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险情不断。目前,该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已有4个发生爆炸。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正在日本地区扩散。那下面四个人物中,哪一个为核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A、爱迪生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 “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 “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3、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设立锦衣卫D.增设军机处
6、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文中的“他”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8.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9.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0.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那么这个地方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哪一个朝代?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2、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3、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已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开幕,它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851年5月英国在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它充分展示了英国
A.工业革命的成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成果
1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哪项是上述主张的实践?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体制
15.一台年产20亿千克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最多生产50万千克钢;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可达5000万千克钢,是人工控制的100倍。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是
A.三角贸易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6、大众牌汽车的零部件来自四大洲20多个国家。这种现象反映了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17.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展馆是英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世界工厂”的标志。下列各项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无关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日不落帝国”
18、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人山东省中小学。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A.航天技术B.原子能C.生物工程D.计算机
19、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D.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20.1995年,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世界贸易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1、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22、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九国公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23、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24、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3位。
26、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27、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1929年的经济危机又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8、1993年,欧盟成立,它的前身是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已经全部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成员国内部的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9、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30、宋代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造船技术也很先进,娱乐场所还出现了京剧表演等。
三、材料分析题(24分)
3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2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2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12分)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体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1)材料一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2分)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2分)
材料二
图1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 图2 北约和华约对峙图
(2)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2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一简要说明。(2分)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四、综合探究题:(24分)
33、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共同问题。如2010年的朝韩冲突问题,只有通过六方会谈才能真正解决,2011年的北非问题应该通过对话解决,因此各个国家不应该只从武力方面去考虑,而应该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共同解决。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国际社会合作解决人类危机的一个成功范例。二战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会遇到许多共同的问题。因此,加强地区性和国际性合作,实现人类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之一。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朝韩之间虽然有冲突,但他们不应该以战争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因为什么是时代发展的主题?(2分)
(2)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相继发生“茉莉花革命”。国家处于动乱之中,人民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3)面对法西斯的威胁,反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该联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请写出反法西斯国家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的两次重要战役的名称。(4分)
(5)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合作不断加强。1993年成立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2分)
(6)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该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的原则,实现什么目标?(2分)
(7)通过对(3)到(7)问题的回顾与思考,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4分)
(2)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3分)
(3)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3分)
答案:
一、 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D A A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C D C B D A B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 ╳ √ √ ╳ ╳ √ √ ╳
三、材料分析题
31.(1)秦朝;(2分)统一货币、度量衡(2分);(2)行省制度;(2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3)明朝;(2分)明太祖(或朱元璋)(2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3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2分)(2)主题:“冷战”(美苏冷战、对峙)或两极格局。(2分)说明:图1: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图2: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2分)(3)多极化趋势。(2分)有利于抑制和消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综合探究题:
33.(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维护国家稳定才能是国家安定;解决民生问题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4)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诺曼底登陆战。(1分)(5)欧洲联盟。(2分)(6)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2分)(7)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加强各国经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2分)
34.(1)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每点1分,共4分)(2)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每点1分,共3分);(3)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强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每点1分,共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A B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