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科学考前冲刺之满分选择题系列专题56——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问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中考科学考前冲刺之满分选择题系列专题56——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问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30 10: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问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事例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
A.?热水袋用,水来取暖????????????????????????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 C.?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D.?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2. 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3. 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后它们之间(?? )
A.?不发生热传递???????????????B.?热量由水传给铜???????????????C.?温度由铜传给水???????????????D.?热量由铜传给水
4.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 某同学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的笔记中,发现下列四句话,其中正确的一句是:(??? )
A.?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B.?当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的宇宙飞船中,无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 D.?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大。
6. 每年三、四月,福建会出现“回南天”的气候现象,即南海吹来的暖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发生物态变化,使当地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与暖气流相比冷空气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大 B.?“回南天”气候现象的形成原理与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做功导致内能增加 D.?与冷空气相比暖湿气流所含有的热量多
7.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因此内能越大 B.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0°C的冰没有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D.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具有内能
8. 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对外做了功,内能可能不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D.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不一定相同
10.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科学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不停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11. 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12. (2017?湖州)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B.?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 C.?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D.?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
13.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14.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5. 下面是小科同学的“科学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不停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16. 下列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积累的科学“知识”,其中“知识”符合科学的是(?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B.?植物叶片下表面的气孔数总是多于上表面的气孔数 C.?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只有分子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17. 如图所示是金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8.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C.?零摄氏度的冰块没有内能????????????????????????????????????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19. 下列关于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热量就是指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大 C.?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D.?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20.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21. 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不可验证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D.?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出热量少 B.?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完全燃烧,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C.?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降低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里的空气开关的最大额定电流越大越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4.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凝固而成的 C.?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 D.?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着的一层霜粉是升华而形成的
25. 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 )
A.?一定降低??????????????????????B.?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C.?一定不变??????????????????????D.?一定升高
26.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晶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晶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晶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0℃的物体可能比100℃的物体内能多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凝固过程中都要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B.?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它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温度为0℃时,其内能不为零
28. 已知1克甲液体温度升高1℃需2.1焦的热量, 1克乙液体温度升高1℃需4.2焦的热量,1克丙液体温度升高1℃需2.8焦的热量。分别取甲液体60克与乙液体60克,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取90克的丙液体,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则其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象(?? )
A.?落在Ⅰ区?????????????????????????B.?落在Ⅱ区????????????????????????????????C.?与甲重叠?????????????????????????D.?与乙重叠
29. 在如图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20℃的水,用温度计Ⅰ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80℃的水,用温度计Ⅱ测量其温度。若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则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的热水降温曲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升温曲线(用实线表示)。下列四个图中最能反映上述两个容器中水温变化的图象是图(?????? )
A.??B.?C.?D.?
30. 盛夏季节,在烈日炎炎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敝日的树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用于解释凉爽感觉的有(?????? )
①光是直线传播的;②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太阳光能;④水在汽化时吸收热量;⑤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⑥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
A.?①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关于水的利用原理;
【解答】A、热水袋中灌热水,是因为等体积的液体中,水含有的热量多,即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故A错误; B、夏天中午在路面上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了水汽化吸热,与比热容无关;故B正确; C、初春夜晚比较冷,向稻田中灌水,是因为减少相同的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比热容大,水降低的温度小,可以保温防止水稻被冻伤;故C错误; D、城市建造人工湖调节气温,也是由于吸收和释放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水的比热容大,导致水的温度改变较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分析】比热容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计算热量公式的应用,即Q=cm(t-t0);
【解答】海洋中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的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即热量相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较快,最后达到的温度也更高;故A符合;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t0);
【解答】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后,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所以铜块的温度变化量大于水的温度变化量,则铜块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再把铜块放入水中,热量会从高温度的水传给低温度的铜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分析】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解答】A、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A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表述,C不合题意;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只受物质种类、状态的影响; (2)物体吸收热量后可能温度升高,也可能状态发生变化; (3)宇宙飞船在太空中时,上面的所有物体都会处于失重状态;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A.物质的密度受到物质种类和状态的影响,例如水变冰时密度变小,故A错误; B.冰到达熔点开始熔化后,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物体处在太空中时都会处于失重状态,而托盘天平是利用物体重力对托盘产生的压力来工作的,因此不能使用它测量质量,故C正确; D.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 B
【解析】【分析】(1)温度越高,分子做规则运动的程度越剧烈;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向外放热。 (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 【解答】A.与暖气流相比,冷空气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小,故A错误; B.“回南天”气候现象其实就是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放热液化成水的过程,故B正确; C.“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发生热传递导致内能减少的过程,故C错误; D.与冷空气相比暖湿气流所含有的内能多,而不是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1)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2)同一物质的内能与它的质量,状态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A.内能只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B错误; C.同样都是水,温度高的一杯水不一定比温度低的一缸水内能大,因为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 D.静止的物体速度为0,动能为0;但它的分子始终是运动的,因此内能不为0,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C
【解析】【分析】(1)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热量的传递方向: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分;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①热机在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正确; ②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②错误; ③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故③错误;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故④正确。 故选C。
9.【答案】 D
【解析】【分析】(1)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2)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 (3)机械能与内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量; (4)已知质量,升高温度根据公式判断吸热的多少。 【解答】A.在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对外做了功,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A错误; B.物体温度越高,它所含的内能一定越多,故B错误; C.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不一定越多,二者没有任何联系,故C错误; D.根据可知, 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少,那么内能的增量就少,因此内能增量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D
【解析】【分析】(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 (2)物质在熔化时需要不断吸热;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转移;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答】A. 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A错误; 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 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B错误; C. 不停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分析】A、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B、做功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水的比热容大,这是其常被用做冷却剂的原因;D、根据内能的定义分析。
【解答】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人在搓手取暖的过程中,通过做功使人手内能增加,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改变相同的温度时,能够有收更多的热量,故C正确;
D、铁块煅烧前,仍然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3)是白气都是液化;(4)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A、如图所示,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故A正确;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白气是一些小液滴,即是沸腾时,温度比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 D
【解析】【分析】(1)比较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控制食物种类不同其余条件都相同;(2)实验用试管中水温的高低来计算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使食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尽可以多的被试管中的水吸收,当然有一部分会散失到空气中。
【解答】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控制食物种类不同,其余变量要相同,所以控制食物的质量相等,说法正确,A错误;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风较大时热量会大量散失到空气中,使测量结果偏小,说法正确,B错误;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质量相同的初温相同的水,温度升高不同吸收的热量也不同,实验中可通过水温变化比较能量的多少,说法正确,C错误;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由于实验中能量的散失,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说法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 B
【解析】【解答】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分析】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可以通过做功,B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以通过做功,不一定吸收热量,C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热量只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错误。 故选B
15.【答案】 D
【解析】【分析】(1)存在温差是热传递的前提;(2)冰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收热量;(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热传递;二、做功。(4)内能与温度有一定的联系,但属不同的概念,温度的变化能反应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变化不一定能反应内能的变化,如晶体熔化时,液体沸腾时。
【解答】A、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热量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A错误;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是增加的,B错误; C、不停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时或液体沸腾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升高,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植物将吸收来的近99%水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空气中; (2)植物叶片表面有气孔,一般陆生植物叶下表面的气孔数量比较上表面多。水生植物上表面的气孔数量要比上表面多; (3)物体内能的变化与热传递和做功有关,物体内能的变化是热传递与做功的总值; (4)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它的化学性质就由这种微粒构保持。
【解答】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占根吸收水分的99%,A正确; B、植物叶片下表面的气孔数总是多于上表面的气孔数,部分水生植物的气孔在叶的上表面,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如果物体对外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内能是减少的,C错误; D、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离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也可以是原子和离子,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一个化学实验考查物理知识点。涉及热能、液化、内燃机、能量转化。热值是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解答】A选项中,物质的热值是固定的,与质量无关,所以酒精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酒精热值也不会减少。A错误 B选项中,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B错误 C选项中,推动纸筒飞出相当于内燃机的排气冲程。C错误 D选项中,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具有内能,不为零。而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 【解答】内能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机械能与内能是性质不同的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B、C项错误,D项正确。
19.【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和联系,温度是状态量只能用升高或者降低,热量是过程量用放出或吸收,内能是状态量,用具有、改变、增加等。
【解答】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只能用传递多少来描述,不能用具有描述。所以A、B错误,C项正确。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所以D项错误。
20.【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能、热量的描述,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解答】应该叫传递了多少热量而不是含有,故A项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所以B项错误。冰融化为水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项正确。对物体做功比如升高物体,只是改变了物体的机械能,但并没有升高温度,故D项错误。
21.【答案】 A
【解析】【分析】当细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反应大气压的变化;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热涨冷缩,温度发生变化时,物体体积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A、利用图示装置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故A错误;
B、当大气压变化时,细管中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故B正确;
C、用力挤压瓶子,瓶子可以发生形变,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故C正确;
D、物体热胀冷缩,当液体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22.【答案】 B
【解析】【分析】(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比热容;(2)热值是质量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液体的沸点训气压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
A、由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故A错误;
B、由Q放=mq可知,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完全燃烧,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B正确;
C、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固态冰熔化为液体水,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C错误;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23.【答案】 D
【解析】【分析】(1)空气开关的最大额定电流应根据实际进行选择;(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4)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解:A、家里的空气开关的最大额定电流应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太大,则不一定起到保护作用,故A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等无关,故C错误;
D、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 C
【解析】【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2)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3)物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4)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液化而成的,故B错误;
C、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故C正确;
D、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着的一层霜粉是凝华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分析】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①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②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6.【答案】 D
【解析】【分析】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A、非晶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增加非晶体的质量,内能也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晶体的内能增加,也可能是外界对晶体做了功,故C错误;
D、0℃的物体可能比100℃的物体内能多,内能大小的比较还要看物体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27.【答案】D
【解析】【分析】(1)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降低;(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3)根据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4)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解答】解:A、晶体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降低,故A错误;
B、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B错误;
C、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28.【答案】D
【解析】【分析】由公式Q=CmΔ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属性(比热容)有关,有已知条件1克甲液体温度升高1℃需2.1焦的热量, 1克乙液体温度升高1℃需4.2焦的热量,1克丙液体温度升高1℃需2.8焦的热量。可得:升高相同的温度1℃,60克甲液体需要吸收126焦的热量,60克乙液体需要吸收252焦的热量,90克丙液体需要吸收252焦的热量。因为以相同的热源加热所以加热时间可近似看作吸收的热量。【解答】A、落在Ⅰ区,A错误; B、落在Ⅱ区,B错误; C、与甲重叠,C错误; D、与乙重叠,温度变化加热时间图像与乙恰好一致,D正确。 故选D
29.【答案】 D
【解析】【分析】(1)理解题中条件“若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意思是热传递只在容器内的热水和冷水之间进行,温度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冷水,直到两者的温度一致;(2)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越快,温度差减小后热传递减慢,这个温度的变化反应在图线上是我们主要判断选项的依据。
【解答】因为温度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而A体现的是温度与时间是线性关系,故A错误;在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进行的越快,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快,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越快.而B选项中没体现这一点,故B错误;C选项中体现了温度高时热传递进行的慢,温度低时进行的快,即温度高时温度变化的慢,温度低时温度变化的快.故C错误;选项D体现出了在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进行的越快,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快,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越快.两物体温度差越小热传递进行的越慢,高温物体温度下降的慢,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的也慢.最终温度在50℃左右.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30.【答案】C
【解析】【分析】这题中凉爽的感觉是在烈日下和树荫下比较而得到的感觉。盛夏季节烈日下太阳辐射强吸收热量多,温度高人感觉闷热。浓阴敝日的树下由于太阳光被档住,太阳辐射的热量少所以温度较低;其次植物为降低自身温度蒸腾作用强烈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也使得树荫下的温度较低。
【解答】①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在树荫下不能被光照到,正确;②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吸收热量使植物周围的温度降低,正确;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太阳光能,与降低温度无关,错误;④水在汽化时吸收热量,液体的汽化需要吸热会使环境温度降低,正确;⑤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题中要求是解释树荫下凉快的原因,与人自身出汗无关,错误;⑥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因为在树荫下太阳不能直射,所以吸收热量少感觉凉爽,正确。所以①②③④⑥,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