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复习《西游记》《傅雷家书》
《骆驼祥子》《艾青诗选》
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甲】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A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A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B’,好么?”A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B也!”
??【乙】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A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A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B。”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C,好么?”B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C。
(1)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从甲乙两段文宁看,祖师、三藏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不同。你最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哪一点?请阐述理由。
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两个故事情节,每个故事情节不超过10个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下面是一份手抄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甲:给板块②拟一个小标题。
乙:在书信中,傅雷是以哪些角色教育傅聪的?请结合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你认为傅雷所说的父子之间的这种境界是什么境界?结合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和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种境界的理解。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是当代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小说写祥子一生中的过程有三起三落,请概括祥子的“三落”。请你谈谈你对小说的主人公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2)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骆驼祥子》中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下面问题。
“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 (《骆驼祥子》)
(1)文中逼祥子喝酒的是_________。?
(2)上述文段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展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
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名著阅读。
(1)艾青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_________》一诗成名。
(2)20世纪30年代和1978年以后分别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两次高峰,以下两首诗歌(节选)分属于不同时期,请指出哪一首是他1978年以后的作品,依据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A猴王 B孙悟空 C行者 ?
【小题2】
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等,理由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的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推荐篇目,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名称,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准确解答有关名著考查的主客观题。认真阅读《西游记》后可知孙悟空不同时期的称呼分别是:猴王、孙悟空、行者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的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推荐篇目,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名称,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准确解答有关名著考查的主客观题。此题考查学生对孙悟空形象的把握,答题时先要写出形象特征,在从原著中找到相关情节佐证。
2.【答案】(1)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法,大闹五庄观)
(2)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示例3: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主要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学生平时要仔细阅读初中生规定的必读名著,掌握大概内容,主要故事情节,还要把握一些经典段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故事情节很多,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法、大闹五庄观等,写出两个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中故事蕴含的道理。此类题型,要根据故事的内容、人物的言行、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结果等,整体感知得出故事蕴含的道理,只要言之成理,语言顺畅连贯即可。本题在阅读故事内容,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性信息“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即可悟出哲理——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从“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来解答,即可悟出哲理——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从材料中的故事,会让人感悟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3.【答案】
甲:如何对待生活(或:如何生活)
乙:父亲的角色:在生活上,傅雷耐心引导儿子对人对事都要保持真诚,平静地面对成败,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朋友(知音)的角色:傅雷像朋友一样理解傅聪,劝慰他泰然面对感情的创伤,他们更像是艺术上的知音、生活中的朋友。
导师的角色:傅雷对傅聪在艺术上悉心指导,在傅聪取得巨大成功后,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对于“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甲:板块②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恋爱和婚姻、劳逸结合、理财,仿照①③板块的句式,可以给板块②拟题为:如何对待生活(或:如何生活)。乙:结合作品内容,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从“父亲”“朋友”“导师”三个角度谈看法,语句简洁通顺即可。
4.【答案】根据语段,这种境界显然是“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对这种境界的理解一方面要结合作品内容,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答案:“这种境界”指父子之间清清楚楚的讨论与争辩.傅雷和自己的儿子傅聪之间能有如此多的默契和心灵相通,不但是父子关系,同时也像是人生知己一般,这样的父子关系是健康而让人羡慕的关系.我觉得父子之间除了爱还应该有思想上的沟通交流,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傅雷家书》文学名著常识的理解.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1)祥子的“三落”: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洋车,却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千辛万苦攒钱,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落”)。他用虎妞的钱再一次买了自己的车,但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又不得不卖车葬虎妞。(“三落”)。
祥子的形象:祥子本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但生活捉弄了他,黑暗的社会使他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2)三层含义: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的了解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进行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本题根据平时积累可以填出:(1)祥子的“三落”: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洋车,却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千辛万苦攒钱,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落”)。他用虎妞的钱再一次买了自己的车,但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又不得不卖车葬虎妞。(“三落”)。祥子的形象:祥子本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但生活捉弄了他,黑暗的社会使他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2)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三层含义: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6.【答案】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善良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骆驼祥子》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善良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7.【答案】(1)虎妞 ? ?
?(2)语言描写,刻画了她粗野、泼辣、强势的性格。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能力。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本题可结合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回答。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以及描写方法的把握能力。答这类题时,要理解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这要在文章中能找出对应的地方,并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语段,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了她粗野、泼辣、强势的性格。
8.【答案】“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需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到诗歌中的意象,结合整首诗歌,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其中?“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9.【答案】(1)大堰河——我的保姆
(2)第二首。这首诗句式较整齐,偶数句基本押韵,用比喻意象(把高山上的风比喻成雕刻家),化无形为有形,把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风化”写得饶有趣味,诗的情感含蓄深沉。这些都符合他78年后诗作的特点;而第一首句式长短不一,基本没有押韵,感情直接、激烈,带有艾青早期诗作的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中外文学名著,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内容、精彩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艾青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阅读识记能力。对于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学生平时要认真地阅读。不仅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还要掌握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阅读文学名著《艾青诗选》可知,,20世纪30年代和1978年以后分别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两次高峰,第二首是他1978年以后的作品,依据是这首诗句式较整齐,偶数句基本押韵,用比喻意象(把高山上的风比喻成雕刻家),化无形为有形,把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风化”写得饶有趣味,诗的情感含蓄深沉。这些都符合他78年后诗作的特点;而第一首句式长短不一,基本没有押韵,感情直接、激烈,带有艾青早期诗作的特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