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有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22 09: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 史 试 题 2011-3-15
一、选择题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号填在题后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恩格斯这句话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它没能融入时代潮流之中 B.它实际上并没有使古典文化复兴
C.它没能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打着弘扬古罗马文化的旗帜
2、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都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都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①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②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
③这是人类从没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4、下列情景不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是( )
A.詹姆斯利用电灯照明 B.卡尔用笔记本电脑制作课件
C.珍妮用油印机印试卷 D.安妮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5、右图是1951年(左)和1970年(右)西欧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示意图( )
通过此图可以说明在1951年至1970年:
①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比西欧强
②美国的发展速度比西欧慢
③美国经济发展为负增长
④美国的发展速度比西欧快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6、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7、下图是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
A .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
B. 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D.苏联称霸主义野心
8、2010年7月2日,中美等国就伊朗核问题形势交换了意见。由此可见,核问题仍是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那么,为核武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达尔文进化论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电磁感应原理 D、相对论的提出
9、下列事件不属于“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这一主题的是 (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非洲独立年”的出现 C中东战争 D古巴革命
10、“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请问,“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9分)
11、你应该熟悉世界史上的下列文献:
(1)、美国内战中,让黑人奴隶获得人身自由的法令是《 》。
(2)、《 》马克思主义的的诞生。
(3)、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文献是《 》。
(4)、《 》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2、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1)、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       ;
(2)、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
(3)、18世纪时欧洲的    国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4)、1871年的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而真正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是的 。
三、判断改错(下面是一段描述,请找出里面的四处错误并改正过来)(8分)。
13、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英国,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杜鲁门总统实行“新政”;德国法西斯党领袖希特勒疯狂扩军备战;意大利法西斯党领袖张伯伦也积极对外发动战争来转嫁危机。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四、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除它……
材料二: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三:政府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并派出了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学习他们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治国政策。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部文件?它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关?(4分)
(3)通过材料二、材料三的分析,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何类似的事件吗?(1分)
(3)综合以上材料,它们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亚太地区的中国、日本、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如今,“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它们都是参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它们都是主力军。历史上它们之间关系的战与和、亲与疏,都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二:2009年11月13日至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进行访问,这是他入主白宫以来对东亚地区的首次访问。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是奥巴马此行的重中之重。7天行程中,奥巴马在中国逗留4天3夜。奥巴马亚洲行中,一直把中国和美中关系挂在嘴边。11月14日,奥巴马在亚洲之行首站日本发表上台以来首次亚洲政策演讲,明言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成为国际社会的力量源泉”。
材料三:下面对当今常见于各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19世纪中期,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迫使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的?(2分)
(2)一战前后,日、美两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是采取何种措施来协调的?协调过程中对中国主权有何损害?(3分)
(3)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中、美等国联合起来为抵抗共同敌人,签署的国际文件是什么?成立了什么组织?在当时有何意义?(3分)
(4)二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积极支持,美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三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面什么趋势?(3分)
五、活动与探究
16、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就这两次大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请完成下列表格:(4分)
战争 战争性质 战役名称 战役结果或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战争 (1分) 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分) 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
(1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
⑴请围绕表格内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要求文字简洁,观点鲜明。(2分)
⑵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3分)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1---5 CACBB 6---10 CADCB (20分)
二、组合列举题:(9分)(每空1分)
11、(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共产党宣言》,(3)《人权宣言》,(4)《联合国家宣言》
12、(1)人文主义,(2)启蒙运动,(3)法国,(4)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三、判断改错题:(错误找出、改正各1分,计8分)
13、英国改为美国; 杜鲁门改为罗斯福;法西斯党改为纳粹党;张伯伦改为墨索里尼
四、材料分析题:
14、
(1)《独立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4分)
(2)奴隶制改革,明治维新。(4分)(3)戊戌变法。(1分)
(4)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15、(13分)
(1)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2分)
(2)签订《九国公约》,建立华盛顿体系,中国再次沦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分)
(3)《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3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2分)
(5)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3分)
五、活动与探究:
填表:凡尔登战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1)“战争与和平”、“20世纪的战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等。
(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平来之不易,战争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答 题 不 过 此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