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届新课标高考历史预测系列》04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一、选择题
预测题01(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等内容,其中还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字样。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预测题02(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用“殃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树和枣树。这表明宋代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C.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D.刻书风行一时
预测题03(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火药”)
“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记载的最早书籍成书于
A.隋朝末年 B.唐朝初期 C.唐朝中期 D.唐朝末年
预测题04(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指南针”)
右图是2008年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②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
③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奠定了基础
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预测题05(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
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预测题06(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数学)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预测题07(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天文)
一轮明月引起人类多少遐思。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瑰丽幻想,也有对“天狗吞月”的恐惧。历史上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预测题08(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历法)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立法的一大发明。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
预测题09(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医学)
9.韩剧《大长今》的播出,扩大了中医在世界的影响。下列关于中医表述正确的是
①《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李时珍被誉为中国的“药王”
③《唐本草》是最早的官方颁布的药典 ④华佗被誉为“神医”是“四诊法”的创始人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预测题10(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农学)
《齐民要术 杂说》中曰:“凡人家营田,须量已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体现了贾思勰怎样的农学思想
A.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B.广种薄收粗放经营
C.因地制宜多快好省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预测题11(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诗经》与楚辞)
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预测题12(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唐诗)
下面都是我们学过的唐诗,请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句作者生活的时代,其中正确的是
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③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预测题13(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宋词)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其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主要描写的是
A.古战场景色 B.农村风光 C.爱国志士形象 D.市民的生活面貌
预测题14(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元曲)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
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C. 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 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预测题15(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明清小说)
《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预测题16(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预测题17(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书法)
以下四幅图片中能够反映盛唐气度的是
A.《兰亭序》 B.《颜氏家庙碑》 C.《神策军碑》 D.《资治通鉴》手稿
预测题18(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绘画)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的两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如图)。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自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预测题19(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
“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天竺舞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
A.政治制度创新 B.文化辉煌灿烂 C.民族关系和睦 D.文化政策兼容
预测题20(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京剧)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黑色”一般用来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二、非选择题
预测题21(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外历史新编》
材料二 为什么像伽俐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在15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能够更有效的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
请回答:
(1)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4分)
(2)归纳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主要特征并分别举例说明。(至少两例)(6分)
(3)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成果突出,但却未在中国引起“哥白尼式”的天文学革命,把中国带入近代社会,结合你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预测题22(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概况与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草书、行书、楷书 门类丰富
魏晋南北朝 文人诗歌创作活跃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③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黄金时代 中国绘画一大高峰
宋元 ① 杂剧兴盛 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 2 \* GB3 ② 文人画成就最突出
请回答:
(1)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应填什么?(6分)
(2)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文字的演变历程(4分),并指出“书同文”的意义(2分)。
(3)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4分)
(4)结合时代背景,简要指出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特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