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
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2.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
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渤海油气田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
3.下列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③⑤ B.①②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B.耕地减少、森林锐减
C.环境污染、物种灭绝 D.以上都是
5.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
B.农村与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人口急剧增加,对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
D.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
6.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
7.关于土地资源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
C.地球上陆地面积占有29%,目前都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
D.人类应该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土地,促进人类和土地的协调发展
8.(海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乱砍滥伐 B.随意排放 C.乱捕滥杀 D.植树造林
二、提升练习
9.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采取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10.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河流 B.土地 C.森林 D.湖泊
11.下列关于森林在环境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能吸收氧气、制造二氧化碳
C.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D.能增加湿度、减弱噪音
12.西湖周围绿林环绕,古木参天,风景怡人,白鹭岛上白鹭成群结队……为保持此美景,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向西湖上乱丢垃圾,不捕捉鸟类
B.生活污水排向西湖,为鱼类提供食物
C.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拾获行人丢弃的塑料瓶,宣传爱护绿色西湖
D.打捞水浮莲,维护西湖生态平衡
13.仔细阅读下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一块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乐土了。人类通过狩猎、砍伐森林、使用有毒杀虫剂、扩大耕地、城市扩张、开采矿藏、修路、拦河筑坝等多种方式,使野生动物栖息地急剧减少,环境越来越恶化,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1)造成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2)上述资料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主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应有所作为。请拟两条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央电台播放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西汉时曾森林茂盛,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兴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如今一片荒漠草木不生.据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该事实启示人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 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物网络和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过程中加以考察.
(3)现在,许多公民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种作法的理由.
(4)如果你的周围进行着人为捕杀野生动物或乱砍伐森林破坏其栖息环境的作法,你会怎样做?
15.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曾经森林茂密、草原成片.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急速退化为沙漠.有人将科尔沁沙漠形象地称为“人造沙漠”.
近年来,我国北方都会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
年代(20世纪)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1560
2100
2460
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
7
14
23
(1)为什么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为什么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3)今年来,北京也频遭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如何防治沙尘暴?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习题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1) 人口剧增
(2)①环境越来越恶化 ②野生动物栖息地急剧减少(或生物种类逐渐减少)
(3)①植树造林 ②不滥用杀虫剂(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合理即可 )。
【解析】(1)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或人类无穷的欲望),造成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
(2)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等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3)保护生物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从小事做起,如低碳生活,大面积植树造林,不滥用农药、杀虫剂等.
14.【答案】(1)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
(2)自身规律;自我调节;
(3)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4)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1)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2)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另一类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一定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避免盲目性,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
(3)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贺卡、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免赠贺卡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4)①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禁止、严惩滥捕乱杀的行为;②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人类的一些不法行为,最终达到从根本上治理环境的目的.
15.【答案】(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解析】(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因此人们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根据是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我们应该从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
14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几个方面的实例。
2.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及危害。
3.举例说明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
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难点
1.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适合各种生物生存的场所,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人类不仅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而且对生物圈的未来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人类有义务保护生物圈。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尽管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圈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努力,但是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却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近200年来,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建城市、发展工业等)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生物圈中的其他成员,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合理利用土地对保护生物圈有积极的影响
1.土地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土地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以及生存环境都离不开土地如粮食棉花、蔬菜、水果、木材的生产离不开土地;家畜、家禽的养殖离不开土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土地。
2.造成土地减少的原因
(1)城市建设用地;(2)农村建设用地;(3)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4)水土流失;(5)土地沙漠化等。
3.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已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定,不仅危及当代,更会贻害子孙后代。人类再也不能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对待土地,而应在合理利用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与土地的协调发展。
二、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促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1.森林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所以说,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物圈的稳定息息相关。
2.森林减少的原因
千百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砍伐毫无节制,毁林开荒、伐木为薪、掠夺式的采伐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超过20hm2的森林被毁。
3.破坏森林所造成的后果
破坏森林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绝灭,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频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
4.保护和扩大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
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性措施。地球需要森林,人类渴求绿色,为了绿色的地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每一片绿叶。
5.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各小组召开研讨会,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扮演的角色可有政府官员、林场场长、林场工人、木筷加工厂厂长、餐馆经理、消费者、卫生防疫人员等,让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意见。
拓展
一次性筷子是指使用一次就丢弃的筷子,又称“方便筷”。主要有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而且劣质木筷并不干净,只是一种卫生的错觉。一次性竹筷是用可以再生的竹子制作,经济又环保,越来越被广泛使用,我国鼓励用一次性竹筷代替次性木筷出口,以减少木材的使用,保护森林。
①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什么利弊?各种角色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意见
【提示: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等。
弊:太浪费,不环保,也不卫生等。】
②从保护环境、拯教森林的角度思考,可采取何种解决方案?
【提示: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环保铅笔”,节约纸张等。】
三、控制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1.环境污染的含义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生物圈的稳定。
2.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
(1)人类的生活活动:粪便生活污水、垃圾。
(2)人类的生产活动:工业污染:“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粪肥。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青少年更是这项光荣事业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成为新一代的“绿色使者”,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4.拟定环保守则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将环保意识落实在行动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行动,因此,拟定的环保守则应是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每个人很容易做到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关键是要议而决,决而行,并倡导家人和亲友共同自觉遵守。
5.调查本地的酸雨情况
本活动应注意: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被定义为酸雨,它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在自然界没有被污染的环境里,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气体与大气中水分的反应使雨和雪呈弱酸性,其pH为5.6。所谓“酸雨”,就是指酸性强于“正常”雨水的降水,即pH小于5.6的雨水。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酸雨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及工业加工和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而成的。其形成的化学反应可以随雨雪的形成或降落而发生,也可以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被降水吸收形成酸雨;这些与酸雨形成有关的物质可以是当地排放的,也可以是从远处迁移来的。
目的要求
1.学会测试雨水酸度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调查本地的酸雨情况;
2.了解酸雨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材料器具
废旧玻璃小瓶若千、pH试紙、比色卡、吸管、标记笔等。
方法步骤
1.本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6人。组内成员事先协调各自选择不同的地点、(如化工厂附近、学校、社区、公四或林地等)收集雨水。
2.组内成员每人收集一些废旧玻璃小瓶,将其洗净、晾干,并用标记笔做好标记备用。
3.下雨的时候,组内成员在不同地点同时收集雨水,每隔15min收集1次,共收集4次。
4.取1张pH试纸,用吸管吸取1滴雨水滴在试紙上,观察试纸颠色变化,并与比色卡比较,确定该雨水的酸碱度。雨水的pH<5.6即为酸雨。
5.将所有样品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所有数据。
①将某一地点1h内收集的雨水pH数据绘刻成曲线图,分析其变化原因。
【将4次收集到的雨水的pH在坐标图中描点连接成曲线。可根据当地空气的污染情况(如污染物成分)来分析pH数据变化的原因。】
②不同测试点在同一时间雨水的pH有何不同?分析可能的原因。
【不同测试点在同一时间雨水的pH不尽相同。原因是不同测试点的空气污染程度是不一样的。】
③酸雨是如何产生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治?请提出你的观点。
【(1)成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2)危害:①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②酸雨可以使河流、湖治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③酸雨破坏土壤、植被、森林。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钙、镁、钾等养分大量流失,导致土壤日趋酸化和贫瘠化,影响植物生长。酸雨还会影响固氮菌的活动,造成土壤微生物群体发生混乱,抑制的固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④酸雨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钙的建筑材料。
(3)防治:①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②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③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④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⑤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的能源,少用煤;⑥改进发动机的工作方式等。】
了解环境的变迁
了解土地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了解造成土地减少的原因
了解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了解森林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分析了解森林减少的原因
分析了解破坏森林所造成的后果
知道保护和扩大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
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了解环境污染的含义
知道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
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了解拟定环保守则
调查本地的酸雨情况
知道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概述环境的变迁
介绍土地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介绍造成土地减少的原因
介绍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视频介绍森林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森林减少的原因
介绍介绍破坏森林所造成的后果
介绍保护和扩大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
组织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介绍环境污染的含义
介绍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
介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介绍拟定环保守则
指导本地的酸雨情况
分析讨论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课堂练习
1.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哪一项是科学的( )
A.计划性的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
B.禁止砍伐
C.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D.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2.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下述原因中主要的是( )
A.干燥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3.“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词,反映了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
A.山石 B.水分 C.土壤 D.森林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人类的生产活动既会破坏环境,也可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C.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环境的变化不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视频小结并拓展:生存与环境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