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固体
固体
液体
白醋
橡皮
牛奶
石块
牙膏
绿豆
面粉
玻璃
?
温馨小提示:
1、各小组组长要做好分工,选出一名记录员。
2、其他成员用看,摸等方法进行观察。
3、观察后把观察结果告诉记录员,记录员
做好记录。
4、再选出一名汇报员,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5、在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影响其他小组。
固体的共同性质是:
都有固定的形状
思考:
沙漏中的沙子也能流动,沙
子是固体还是液体?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沙子, 你发现了什么?
固体
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拓展练习
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固体,
2、能够按物体的形态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4、知道不同的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轻重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
1、知道固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2、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初步认识固体
1.出示两个不透明的罐子,提问:不带开罐子,可以摇一摇,你能猜出里面分别装着什么吗?
2.打开罐子,把手伸进去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抓一抓能抓起来吗?发现有什么区别?
3.谈话:把他们分别倒出来,倒在准备好的容器里
4.小结:关于水我们和熟悉,像水一样会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液体,像玻璃球这一类的物体,我们则称之为固体。今天这一节课重点来认识固体(揭题)
二、“分一分” ——进一步区分固体和液体
1、出示材料:石块,可乐,玻璃,面粉,绿豆,橡皮,白醋,牙膏
2、谈话:在提供的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呢,你能分分类吗?当然如果你有不知道的或者不确定的可以放在第三个贴有?的便签纸上。
3、学生活动
4、汇报分类结果
5、小结:同学们我们把这几种不确定是哪一类的物体先放着,呆会来解决。现在我们看这个大家一个认为是固体的物体,我们来研究,看看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固体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三、探一探——研究固体的基本性质
1、你打算用什么观察方法来研究这些物体?
2、用这些方法研究物体的哪些方面?(颜色 软硬,轻重,透明度,形状——)
3、谈话:课堂时间有限,就请大家先研究这四个方面,出示实验记录单
固体的性质记录表
物体 性质 橡皮 绿豆 石块 玻璃
颜色
形状
软硬
透明度
轻重
4.讲解注意事项,
5.学生活动
6.汇报交流
7、小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那么他们究竟有没有共同点呢?请大家看着这张表格,思考一下?
8、对比实验,分别把水和绿豆倒进各种容器的杯子里,观察形状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9、小结:像石块,绿豆这类具有固定的形状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固体
四、“辨一辨”沙子是不是液体
1、出示沙漏,提问我们看到沙子流下来了,那沙子是不是液体呢?
2、谈话:同学们可以自有辩论,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如果不是液体,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
4、出示放大镜,观察沙子,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我们发现众多沙子汇聚在一起掉下来像是在流动,但是每一粒沙子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符合固体的性质,所以沙子是固体。
五、“引一引”解决课始留下的难点
1、谈话:现在我们来看?中的物体(面粉,牙膏)到底属于哪一类?
2、我们已经知道橡皮是固体,现在老师把橡皮切一块下来,它是还固体吗?再切,再切呢?如果我把它切得很小很小,他还是固体吗?为什么?
3、现在请您仔细观察一下面粉,它属于哪一类?理由是?
4、现在老师来做个小实验:抓起面粉放入水中,搅拌,提问现在是固体还是液体?出示沉淀好的面粉,你发现了什么?(上层是水,下层是面粉),强调面糊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5、继续加面粉变成面团,现在呢?看看它像今天的哪一种物体,(牙膏)所以牙膏也是混合物。
六、全课总结
固体的性质记录表
物体 性质 橡皮 绿豆 石块 玻璃
颜色
透明度
软硬
轻重
形状
固体的性质记录表
物体 性质 橡皮 绿豆 石块 玻璃
颜色
透明度
软硬
轻重
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