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的能的性质
一、基础与经典
1.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B.某点的电势高,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某点的场强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D.某点的电势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答案 D
解析 电势是人为规定的,其值与电场强度无关,电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与电场强度无关,A、C错误;负电荷在高电势处比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小,B错误;根据Ep=qφ可知,电势为零,电势能为零,D正确。
2.(多选)两个不规则带电导体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导体附近的电场线均与导体表面垂直,a、b、c、d为电场中几个点,并且a、d为紧靠导体表面的两点,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
A.场强大小关系有Ec>Eb
B.电势大小关系有φb>φd
C.将一负电荷放在d点时其电势能为负值
D.将一正电荷由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 ABD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c点电场线较密,则场强大小关系有Ec>Eb,A正确;因为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d点紧靠带负电导体表面,电势大小关系有φb>φd,B正确;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负电荷放在d点时其电势能为正值,故C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而b点的电势又高于d点的电势,所以a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小,故正电荷从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则电场力做正功,故D正确。
3.如图所示,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点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 )
A.M点电势比P点电势高
B.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
C.一正电荷在O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
D.将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的特点,在M点所在电场线上M点下方找到P点的等势点,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电势比M点的电势高,故A项错误;根据电场分布可知,O、M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比N、O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小,故由U=Ed定性分析可知,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故B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O点电势高于Q点,根据Ep=qφ可知,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故C项错误;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负电荷从低电势处移动到高电势处电场力做正功,故D项正确。
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200 V/m B.200 V/m
C.100 V/m D.100 V/m
答案 A
解析 取OA的中点C,则φC=
=3 V。连接BC为等势线,过O作BC的垂线则DO为场强方向,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tanθ===,得θ=30°。由E=得E== V/m=200 V/m。A正确。
5.
如图所示,相距10 cm的平行板A和B之间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103 V/m,方向向下,电场中C点距B板3 cm,B板接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电势φA=2×104 V
B.A板电势φA=-200 V
C.C点电势φC=60 V
D.C点电势φC=-60 V
答案 C
解析 由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Ed可知,UAB=EdAB=2×103×0.1 V=200 V,又因为B板接地,则B板的电势为零,由UAB=φA-φB,解得φA=200 V,A、B错误;同理,UCB=EdCB=2×103×0.03 V=60 V,由UCB=φC-φB,解得φC=60 V,C正确,D错误。
6.
(多选)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 V、2 V、3 V,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CD和AF的直线应为电场中的两条等势线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 V/m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为由C指向A
D.将一个电子由E点移到D点,电子的电势能将减少1.6×10-19 J
答案 ACD
解析 AC的中点电势为2 V,所以BE为等势线,CD、AF同为等势线,故A正确;CA为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大小E== V/m= V/m,故B错误,C正确;由UED=UBC=-1 V,得WED=-eUED=1.6×10-19 J,D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匀强电场,场中有与电场方向平行的四边形ABCD,其中M为A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将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E1,将该粒子从D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减小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的电势高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必定沿DC方向
C.若A、B之间的距离为d,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D.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
答案 CD
解析 将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势能减小E1,则A点的电势比B点高UAB=;同理D点电势比C点高UDC=;AD两点电势关系无法确定,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不一定沿DC方向,A、B错误;若A、B之间的距离为d,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取最小值时必沿AB方向,此时Emind=UAB=,则Emin=,C正确;M点的电势φM=,同理φN=,则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WMN=(φM-φN)q=q=q=,D正确;故选C、D。
8.
如图是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图。工作时,喷枪部分接高压电源负极,工件接正极,喷枪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静电场,从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在电场中运动到工件,并被吸附在工件表面。图中画出了部分微粒的轨迹,设微粒被喷出后只受静电力作用,则( )
A.微粒的运动轨迹显示的是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B.微粒向工件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在向工件运动的过程中,微粒的动能逐渐减小
D.在向工件运动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答案 B
解析 电场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且电场力与电场线相切,所以A错误。工件带正电,喷枪端部带负电,电场分布类似于正负点电荷间的电场,所以带负电的微粒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带负电的微粒向电势高的工件加速运动,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C、D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三根绝缘轻杆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A、B、C三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质量分别为m、2m、3m,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2q、3q。CB边水平,ABC处于竖直面内,整个装置都处于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让该装置绕过中心O并与三角形平面垂直的轴顺时针转过120°角,则A、B、C三个球所构成的系统( )
A.电势能不变 B.电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 AD
解析 设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三角形边长为a,旋转后,由于小球带正电,则A的电势能减小0.5qEa,B的电势能增加2qEa,C的电势能减小1.5qEa,所以系统电势能不变,故A正确,B错误;设三角形高为h,旋转后,A的重力势能减小mgh,B的重力势能不变,C的重力势能增大3mgh,系统重力势能增大,故D正确,C错误。
10.(多选)某静电场中,与x轴重合的电场线的电势φ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轴上,x3处的电场强度最大
B.x1处的电场强度大于x4处的电场强度
C.负电荷从x2处移到x4处,电势能减小
D.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x3处移到x4处,电场力做的功为q(φ2-φ1)
答案 BD
解析 φ-x图象的斜率k==-E,即φ-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在x轴上,x3处图象的斜率为零,表示电场强度为零;x1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x4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x1处的电场强度大于x4处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B正确;由x2处与x4处的电势相等,可知负电荷从x2处移到x4处,电势能不变,故C错误;x3处的电势为φ2,x4处的电势为φ1,则x3到x4的电势差U=φ2-φ1,根据电场力做功计算公式可得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x3移到x4,电场力做的功为W=qU=q(φ2-φ1),故D正确。
11.(多选)如图所示为沿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E随位置x变化的关系图象,在x轴负方向上的图象是直线,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子的电荷量为e(e>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点O处的电势最高,-x1处的电势最低
B.电子在-x2处和x1处的电势能相等
C.将电子沿x轴从坐标原点O移到x1处,电子的电势能增加
D.将电子沿x轴从坐标原点O移到-x1处,电场力做的功为eE0x1
答案 CD
解析 电场线沿x轴正方向,由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知,A错误;在E-x图象中,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由图象可以得出-x2处与x1处之间存在电势差,所以电子在-x2处和x1处具有的电势能不相等,B错误;将电子沿x轴从坐标原点O移到x1处,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子的电势能增加,C正确;坐标原点O与-x1处之间的电势差为-E0x1,所以将电子沿x轴从坐标原点O移到-x1处,电场力做的功为-eU=eE0x1,D正确。
二、真题与模拟
12.(2018·天津高考)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φM、φN,粒子在M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M、aN,速度大小分别为vM、vN,电势能分别为EpM、Ep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M<vN,aM<aN B.vM<vN,φM<φN
C.φM<φN,EpM<EpN D.aM<aN,EpM<EpN
答案 D
解析 将粒子的运动分情况讨论:如图,从M点运动到N点或从N点运动到M点,根据电场的性质依次判断;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同一个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越大,故有aM<aN;(a)若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则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在某点的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如图甲所示,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即vM>vN,EpM<EpN,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故φM>φN;(b)若粒子从N点运动到M点,则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在某点的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如图乙所示,故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即vM>vN,EpM<EpN,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故φM>φN。综上所述,D正确。
13.(2018·全国卷Ⅱ)(多选)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W1;若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b两点连线平行
B.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
C.若c、d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
D.若W1=W2,则a、M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 BD
解析 根据题意无法判断电场方向,故A错误;由于电场为匀强电场,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所以φM=,φN=。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W=qUMN=q(φM-φN)=q-q==,故B正确;因为不知道匀强电场方向,所以场强大小不一定是,故C错误;若W1=W2,说明Ucd=Uab,UaM-UbN=(φa-φM)-(φb-φN)。又因为φM=,φN=,解得:UaM-UbN=0,故D正确。
14.(2018·全国卷Ⅰ)(多选)图中虚线a、b、c、d、f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 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 eV,从a到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
B.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C.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4 eV
D.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
答案 AB
解析 匀强电场内a、b、c、d、f间距相等,则电子每通过相邻两个等势面电场力做功相同,则Wad=3Wbc,即Wbc=-eUbc=-2 eV,Ubc=φb-φc=2 V,所以φc=0,A正确;根据动能定理从a到d:Wad=Ekd-Eka,可得:Ekd=4 eV,电子在d时有动能4 eV,速度可能沿各个方向,取极端情况:①电子沿电场线方向运动,从d到f电场力做功Wdf=Wbc=-2 eV,Ekf=Ekd+Wdf=2 eV>0,可到达;②电子到d时速度方向沿等势面d,将不能到达平面f,B正确;同理电子到达等势面c的动能Ekc=6 eV,由于等势面c的电势为零,电子在等势面c的电势能为零,根据能量守恒,电子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和动能的总和保持一个定值,即Epd+Ekd=Epc+Ekc=6 eV,故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Epd=2 eV,C错误;电子经过平面b和d时的动能分别为:Ekb=8 eV和Ekd=4 eV,由Ek=mv2可得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倍,D错误。
15.
(2017·江苏高考)(多选)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
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
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
答案 AC
解析 电荷在x轴上,且x1处的电势为零,x>x1处的电势大于零,x16.(2017·全国卷Ⅰ)(多选)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Eb、Ec和E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a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b、Wbc和W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Ea∶Eb=4∶1 B.Ec∶Ed=2∶1
C.Wab∶Wbc=3∶1 D.Wbc∶Wcd=1∶3
答案 AC
解析 由题图知,a、b、c、d四个点距点电荷的距离依次增大,且rb=2ra,由E=知,Ea∶Eb=4∶1,A正确;rd=2rc,由E=知,Ec∶Ed=4∶1,B错误;在移动电荷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与电势能的变化量大小相等,则Wab∶Wbc=q(φa-φb)∶q(φb-φc)=3∶1,C正确;Wbc∶Wcd=q(φb-φc)∶q(φc-φd)=1∶1,D错误。
17.
(2017·全国卷Ⅲ)(多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
答案 ABD
解析
如图所示,由匀强电场中两平行线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知,Oa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故O点电势为1 V,B正确;则在x轴上,每0.5 cm长度对应电势差为1 V,10 V对应的等势线与x轴交点e坐标为(4.5,0),△aOe中,Oe∶Oa=4.5∶6=3∶4,由几何知识得:Od长度为3.6 cm,代入公式E=得,E=2.5 V/cm,A正确;电子带负电,电势越高,电势能越小,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7 eV,C错误;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W=-eUbc=9 eV,D正确。
18.(2016·全国卷Ⅲ)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 B
解析 假设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相交,则交点处的电势就是两个不同的值,这是不可能的,A错误;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而场强不一定相等,C错误;负电荷从高电势处移到低电势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D错误。
19.
(2016·全国卷Ⅱ)如图,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ac,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则( )
A.aa>ab>ac,va>vc>vb
B.aa>ab>ac,vb>vc>va
C.ab>ac>aa,vb>vc>va
D.ab>ac>aa,va>vc>vb
答案 D
解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E=k,因为rbac>aa;
由动能定理有Wab=qQUab=mv-mv
Wbc=qQUbc=mv-mv
因为Wab<0,所以va>vb
因为Wbc>0,所以vc>vb
因为|Uab|>|Ubc|,所以va>vc
故有va>vc>vb,D项正确。
20.
(2019·南充市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多选)四个电荷量大小相同的点电荷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电性与各点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正方形两组对边的垂直平分线,O为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Q分别为ab、cd上的点,OP>OQ,M为电场线上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电势相等,场强不同
B.P点的电势比M点的低
C.P、M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Q、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小
答案 AD
解析 通过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场强的大小关系,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则P点的电场强度比Q点的小,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可知ab与cd是两条等势线,则P点与O点的电势相等,Q点与O点的电势也相等,所以P、Q两点的电势相等,A正确;ab连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M点比ab上各点的电势低,则M点的电势比P点的低,B错误;由于P、Q两点电势相等,所以P、M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Q、M两点间的电势差,C错误;P、Q两点的电势相等,则Q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所以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小,D正确。
21.(2018·武汉市毕业考)(多选)如图a所示,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B(均可视为点电荷)套在一根倾斜的光滑绝缘直杆上,其中A球固定,电荷量QA=2.0×10-4 C,B球的质量m=0.1 kg。以A为坐标原点,沿杆向上建立直线坐标系,B球的总势能(重力势能与电势能之和)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b中曲线Ⅰ所示,直线Ⅱ为曲线Ⅰ的渐近线。图中M点离A点距离为6 m。令A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60°
B.B球的电荷量QB=1.0×10-5 C
C.若B球以4 J的初动能从M点沿杆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电势能减小2 J
D.若B球从离A球2 m处静止释放,则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CD
解析 当x很大时,B球电势能趋于0,所以渐近线Ⅱ表示B球的重力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即Ep=mgxsinθ=k′x,sinθ==0.5,即θ=30°,故A错误;由图b中的曲线Ⅰ知,在x=6 m处总势能最小,该位置B球受力平衡:mgsin30°=k,解得:QB=1×10-5 C,故B正确;在M点B球总势能为6 J,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B球的动能为零时,总势能为10 J,由图b可知,此时位于xN=18 m处,所以重力势能增加mgsinθ(xN-xM)=6 J,而总势能增加10 J-6 J=4 J,所以电势能减小2 J,故C正确;设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为F,在F作用下运动Δx做功ΔW=F·Δx,即势能的减小量,故ΔEp=-F·Δx,F=-,即曲线Ⅰ斜率的负值。F的正负只表示方向。由曲线Ⅰ知从x=2 m处静止释放B球开始,先减小到0后增大,即力F先减小后增大,可知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一、基础与经典
22.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绝缘轨道MN的左端有一个固定挡板,轨道所在空间存在E=4.0×102 N/C、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m=0.10 kg、电荷量q=5.0×10-5 C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与挡板相距x1=0.20 m的P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滑块与挡板碰撞后滑块沿轨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到与挡板相距x2=0.10 m的Q点,滑块第一次速度减为零。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求:
(1)滑块沿轨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块从P点运动到挡板处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3)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0.20 m/s2 (2)4.0×10-3 J
(3)2.0×10-3 J
解析 (1)设滑块沿轨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此过程滑块所受合力F=qE=2.0×10-2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解得a=0.20 m/s2。
(2)滑块从P点运动到挡板处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1=qEx1=4.0×10-3 J。
(3)由动能定理可知W1=qEx1=mv,
W2=-qEx2=0-mv,ΔE=mv-mv,
即ΔE=qE(x1-x2)=2.0×10-3 J。
二、真题与模拟
23.(2018·北京高考节选)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
(1)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的场强表达式;
(2)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1、S2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1、r2。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请计算S1、S2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
答案 (1)k (2)
解析 (1)在距Q为r的位置放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根据库仑定律,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k,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得E=k。
(2)穿过每个面的电场线的总条数是相等的,若面积大,则单位面积上通过的条数就少,故通过两等势面单位面积上的电场线条数之比===。
24.(2015·全国卷Ⅱ)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解析 设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B。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不变,
即vBsin30°=v0sin60° ①
由此得vB=v0 ②
设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由动能定理有
qUAB=m(v-v) ③
联立②③式得UAB=。
25.(2018·安徽滁州凤阳三校联考)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的A、B两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不等的正电荷,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已知A处电荷的电荷量为+Q,图乙是A、B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L点对应图线的最低点,x=-2L处的纵坐标φ=2φ0,x=2L处的纵坐标φ=φ0,若在x=-2L处的C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随即向右运动(假设此带电物块不影响原电场分布),求:
(1)固定在B处的电荷的电荷量QB;
(2)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才能使小物块恰好到达x=2L处?
(3)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物块运动到何处时速度最大?
答案 (1) (2) (3)x=0
解析 (1)由题图乙得x=L点为图线的最低点,切线斜率为零,即合场强为0,所以k=k,代入数据得QB==。
(2)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从x=-2L到x=2L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qU1-μmgs1=0-0,即q2φ0-φ0-μmg(4L)=0-0,解得μ=。
(3)小物块运动速度最大时,电场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设该位置离A点的距离为LA,则
k-k-μmg=0,解得LA=3L,
即小物块运动到x=0时速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