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11:50:23

文档简介

《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7邵阳)人体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视觉的形成 B.见到红灯停车
C.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D.进食时分泌唾液
2.组成反射弧的各部分依次是( )
①神经中枢 ②效应器 ③传出神经元 ④传入神经元 ⑤感受器.
A.②③①⑤④ B.⑤④①③② C.③④②①⑤ D.③⑤④②①
3.某成年人因车祸受伤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 )
A.膀胱和肛门受损,感受器失去作用
B.大脑没有发育完全
C.脊髓从胸部折断,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
D.大脑受损,破坏了所有的神经中枢
4.(2017益阳)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下列反射与此不相同的是( )
A.膝跳反射 B.缩手反射 C.婴儿尿床 D.望梅止渴
5.(2018威海)若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是皮肤中的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皮层
B.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C.3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
D.5是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6.人的手偶尔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冲动上传到大脑
7.(2017宿迁)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8.人体通过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所发生的反应,叫做______.实现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二、提升练习
9.(2017青岛)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④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10.(2018济宁)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1→4→3→2→5
D.若[4]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向日葵花始终向着太阳 B.触摸含羞草,其叶子闭合
C.草履虫能逃离有害的刺激 D.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12.图为人体排尿反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
(1)成年人排尿反射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说明脊髓的反射功能受____________的控制。
(2)婴儿排尿反射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说明婴儿的排尿反射________(填“受”或“不受”)大脑的控制。
(3)从反射的类型来看,婴儿尿床是________的反射,成人到厕所排尿的行为是一种________的反射。
13.分析下面有关神经系统的资料,回答.
①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常发生尿床现象;
②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现象;
③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常出现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现象;
(1)新生儿的排尿反射属于 ______ 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内.
(2)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与 ______ 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
(3)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原因是 ______ 被破坏, ______ 结构不完整,反射不能进行.
14.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______传到[5],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功能.
15.图是某人受到针的刺激后发生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
(2)请用图中字母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针刺该人的手会感到疼痛。当他再遇到尖锐的物体时会主动避让,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以下反射活动,“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不同于上述反射类型的是__________。
(4)若此人身体因意外伤害,在只有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则此人损伤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5)我们有时为抢救受困的人,遇到尖锐物体的刺激也能坚持一段时间。这说明____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能控制________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视觉的形成是人的生理活动,不属于反射。B、C、D都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属于反射。
2.【答案】B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3.【答案】C
【解析】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4.【答案】D
【解析】膝跳反射、婴儿尿床和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5.【答案】B
【解析】皮肤中的真皮中有感觉神经末梢,所以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1位于皮肤的真皮层中;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发出的神经,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3是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5是效应器。
6.【答案】D
【解析】A.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B错误;C.人体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
D.人的手偶尔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感到疼痛的原因是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D正确.
7.【答案】B
【解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
8.【答案】神经系统;刺激;反射弧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9.【答案】D
【解析】④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10.【答案】C
【解析】观察图可知: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图中反射传导的顺序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一个人4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11.【答案】D
【解析】A、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向日葵花始终向着太阳”是植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
B、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触摸含羞草,其叶子闭合”是植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避开对其阻挡的棉花纤维”是草履虫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
D、“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
  所以,属于反射的是“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12.【答案】(1)C→a→B→d→A→c→B→b →D 大脑
(2)C→a→B→b→D 不受
(3)简单 复杂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简单的反射 人类
13.【答案】(1)非条件;脊髓;(2)大脑;
【解析】(1)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2)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排便、排尿中枢并没有损伤,完成排便、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也还完整,脊髓的反射功能也没有丧失,只是位于脊髓下端的排便中枢和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因此出现小便失禁.
(3)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脊髓腰骸段损伤的病人,膀胱胀满尿液却不能排出,是因为脊髓被破坏,神经中枢不完整,失去了反射功能.
14.【答案】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大脑皮层;传导;语言
【解析】(1)图中5表示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4是传出神经,3是神经中枢、2是传入神经,1是感受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5效应器.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小腿突然弹起,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是脊髓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脊髓的白质中的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故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15.【答案】(1)神经元 反射弧 (2)A→B→C→D→E(3)复杂的反射 吃梅止渴 
(4)G(5)大脑皮层 脊髓
【解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发生缩手反射,反射途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再遇到尖锐的物体就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复杂的反射。吃梅止渴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望梅止渴是有吃梅的经历之后才会有的,是复杂的反射;谈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
(4)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表明此人下肢能活动,反射弧完整,大脑能支配下肢的活动;但是不能感知下肢的位置,可能损伤的部位是G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它不能把下肢的活动情况通过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不能感知下肢的活动情况。
(5)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
4.3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信息的处理 第1课时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反射弧及其构成;了解反射活动的发生过程。
2.通过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通过分析膝跳反射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想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认同神经调节结构基础的唯物观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观点。
重点
1.反射的概念和意义。
2.反射弧的涵义和构成。
难点
1.反射活动中信息的传导。
2.反射弧的构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身边事
我们的手突然碰到很烫的东西时,会立刻缩回来;我们光着脚踩到一颗尖锐的石子时,脚会马上抬起来;当飞来的小昆虫碰到我们的眼睫毛时,我们就会眨眼睛。
这些不同的反应都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什么是反射呢?
知道身边事有许多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
1.探究竟·实验
膝跳反射
实验目的
1.尝试做人体的膝跳反射实验。
2.举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材料用具
叩诊锤或代用物。
方法步骤
1.两位同学一组,一位是实验者,一位是被实验者。
2.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3.实验者用叩诊锤或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方的韧带,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注意:用叩诊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
思考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小腿向上抬起】
2.这种反应是人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生来就有的】
2.反射
(1)概念:像膝跳反射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2)举例:反射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可见,除膝跳反射外,还有很多反射,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吸吮反射);吃酸梅时会大量分泌唾液;遇有外界刺激,人会自动眨眼(眨眼反射)等。
(3)缩手反射示意
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热刺激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热的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了“烫”这一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相应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手指相关肌肉在接受神经冲动后,收缩或舒张,手指松开,馒头从手中滑落。
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不过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了,即手抓馒头时表现为先缩手后感到烫。
这样的反射可以保护机体不受伤害。
3.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
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
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接收到冲动信号,作出收缩反应并带动小腿向前踢。
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
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一般来说,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传导得比较快,使人体能够及时、迅速、准确地实现调节。
每个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
(1)感受器:主要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或接受刺激的结构。人的真皮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即(如针刺手指)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
(2)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即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达到效应器。
(5)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合在一起构成,接受来自传出神经传来的冲动后作出反应。
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4.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反射需要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病变,反射都不能进行,即反射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
点拨:
反射的完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有足够的刺激;②反射弧完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5.非条件反射
人类的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1)概念: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2)举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吃奶,针刺手指缩回,眨眼反射、游泳反射、吮吸反射、踏步反射、加兰特反射等。
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
(3)特点与意义: a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b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意义: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人体各部分功能协调
6.脊髓
a.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b.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c.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d.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我们身体的大部分感觉,除头部之外,都必须通过脊髓传到大脑,大脑发出的命令也由脊髓传递到身体各处。
7.脊髓损伤
如果脊髓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它所控制的身体相应部位的感觉就会丧失或造成瘫痪。
比如,严重的颈椎病会使颈椎里的脊髓受到挤压,造成全身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婴儿的脊髓,并破坏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就会留下肢体萎缩、畸形等后遗症,这就是小儿麻痹症,也叫脊髓灰质炎,可以通过口服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来预防。
参与实验,完成并分析膝跳反射
思考与讨论
知道什么是反射
由缩手反射了解反射的完成
知道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
详细掌握反射弧的构成
了解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非条件反射
知道一些常见的非条件反射
了解非条件反射的特点与意义
了解控制反射的结构脊髓
知道脊髓的功能
知道脊髓损伤对人的影响
指导学生按书中要求完成实验
引导思考与讨论
图文介绍什么是反射
介绍常见反射的实例
拓展由缩手反射了解反射的完成
图文介绍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
详细介绍反射弧的构成
概述介绍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介绍什么是非条件反射
图文介绍一些常见的非条件反射
介绍非条件反射的特点与意义
观察介绍脊髓
介绍脊髓的功能
概述脊髓损伤对人的影响
课堂练习
1.下列结构中,通常不会直接参加非条件反射活动的结构是( C )
A.脊髓中枢 B.效应器
C.大脑皮层 D.感受器
2.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4.举重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C )
A.眼→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B.皮肤→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C.眼→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包括感觉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反射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
人类的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低级的反射由脊髓控制,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有传导和反射的功能。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