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长春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长春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1 17: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琅琊(yá) 环滁(chú) huì(晦)明
伛偻(yǔ) ɡōnɡ(觥)筹 林霏(fēi)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醉翁亭记》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消散
(3)饮少辄醉 辄:就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7)觥筹交错 觥:酒杯
(8)太守谓谁 谓;是,为
4.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1)之:在乎山水之间也(结构助词,的)
名之者谁(代词,代指亭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介词,在)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从)
霜叶红于二月花(介词,比)
(3)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并列)
临溪而渔(连词,表顺承)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顺承)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
5.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林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荫。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5)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
(6)人知从太府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知道跟随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与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结尾部分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提示: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9.《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0.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提示: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03 拓展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豁然开朗 豁然:宽阔明亮的样子
(2)阡陌交通 交通:互相通达
(3)悉如外人 悉:都,全
(4)泉香而酒洌 洌:水(酒)清
(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畅饮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桃花源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规则整齐。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1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第一层: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第二层:渔人在桃花源中看到的美好景象。(意思对即可)
1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桃花源记》:没有压迫、剥削和战乱,民风淳朴,人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醉翁亭记》: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
04 综合性学习
1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16.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徽省名胜古迹之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的导游词。
示例:各位游客,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美丽的醉翁亭。当年的大文豪欧阳修在这里借景寄情时年龄不过四十多岁,正当盛年,但是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挫折,让他十分灰心。于是,他纵情山水,流连于美景之间,一时传为佳话。请大家随我走进醉翁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