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掌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了解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知道法西斯国家的投降等史实。
2.分析二战性质的变化,理解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取胜的关键,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展示:
教师:这节车厢我们是否似曾相识呢?(学生说是)
教师: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行军列车的车厢中,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0年6月22日,这节车厢被从博物馆中拖出来,成为法、德两国之间一次新的停战协定的签署地。然而,这次双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下面,就让我们回到炮火连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去了解这一幕是怎样发生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爆发
史料1 卢沟桥事变。
史料2 德军突袭波兰。
教师:阅读教材P67第1自然段,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主要战场
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学生: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1)欧洲西线战场
史料1
教师:德国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后,英、法对德宣战,却宣而不战,波兰灭亡。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哪里?
学生: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德国进攻法国北部,法国投降,德军逼近英吉利海峡,后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抗战。
(2)欧洲东线战场
史料2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教师:面对英国的坚决抗战,希勒特把战火又转向了哪一方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哪一战役?
学生: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开辟欧洲东线战场。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3)太平洋战场
教师:正当德国在欧洲攻城略地之际,远东扩张成性的军国主义的日本也磨刀霍霍。日本企图在亚太地区建立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而美国及其太平洋舰队成为日本南进的重要威胁。
史料3 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7时15分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 681人。日军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教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我认为不对。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已经对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进行侵略,所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教师: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慨,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史料1 《联合国家宣言》。
教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教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成立的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影响: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启示:说明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合作。
2.战争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史料1
教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②地理位置: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德军如果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既可切断苏联中部和南方的联系,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的肥沃原野,又可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教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①它使苏德战场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②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③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④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
史料2
史料3 1944年6月6日凌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很快突破了希特勒用来防御登陆部队进攻的所谓“大西洋壁垒”。一个月里,登陆的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动用总兵力 280万人、13 000多架飞机、9 000多艘舰船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教师:诺曼底登陆有何意义?
学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史料 雅尔塔会议的三大巨头。
教师:阅读教材了解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目的、内容。
学生1:时间:1945年2月。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学生2: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教师:如何评价雅尔塔会议?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1)协调了盟国的行动,进一步巩固了反法西斯联盟,加速了胜利。
(2)为战后惩处法西斯提供依据,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
(3)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德国投降
史料1
教师:阅读教材,了解德国投降的相关情况。
学生:1945年春,苏、英、美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2)日本投降
史料2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波茨坦公告》
教师:(讲解)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只剩下日本军国主义还在负隅顽抗。为了解决战后欧洲问题和对日作战问题,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晤,商量解决办法。
教师:波茨坦会议作出了哪些决议?
学生1: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学生2: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史料3
教师:促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1)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
(2)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3)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教师:在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打击下,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教师: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史料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
物资损失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 000万
人以上
9 000万人
4万亿美元
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思考反法西斯战争带给我们的启迪。
学生:(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
(4)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谋求共同发展。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爆发:七七事变;突袭波兰
2.主要战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战争的转折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时间、内容、作用
2.战争结束:标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