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2 09: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怒号 (hào)?? 濠粱??其名为鲲 (kūn)??不知其旨?
B.挂罥(juān)?? 炭车??尽粟一石(sù)? 老有所终?
C.布衾 (qīn)?? 尘埃??两鬓苍苍(bìn)?? 半匹红纱?
D.槽枥 (lì)?? 翩翩??徙于南冥(tú)?? 盗窃乱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 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
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B、刘虹喜欢温文尔雅,她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美好的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便感
觉自身高贵了起来。
C、酒后驾车很容易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国家专门制定法律予以严惩,但仍有人我
行我素,顶风作案。
D、“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
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可怜/身上衣/正单。?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故/人不独/亲其亲。?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它愤怒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怒而飞, 。《北冥有鱼》
(2)《兑命》曰:“学学半”, ?《虽有嘉肴》
(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 ,
!”的济世情怀。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的景象的句子是:
, 。
8.综合题(共5分)
材料一:据贵港市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全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剧场、电影院10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028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9.7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3%,全年定销报考杂志累计份数32617千份。全市现有学校1427所,在校学生93.71万人,专任教师5.27万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材料二:据贵港市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全市农林牧副渔总产值516.37亿元,增长7.36%,其中,农业总产值167.53亿元,增长9.7%;林业总产值15.63亿元,增长4.12%;牧业总产值103.37亿元,增长6.1%;渔业总产值27.36亿元,增长8.7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5.77亿元,增长6.11%。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2)小明的爷爷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粮丰树茂农业兴。请你联系材料二的内容续写。
下联: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描绘了四幅图画:秋风破屋图,群童抱茅图,屋漏无干图,遥想广厦图。?
B.语言幽默、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怒号”二字直接表现出风的猛烈、肆虐。?
B.“何由彻”和“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D.本诗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点绛唇?
陆?游
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
B.“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是“听,听到”的意思。?
C.上阕主要叙事,写采药归来、找寻酒店、醉弄扁舟等日常生活片段。?
D.词人罢职归乡后,治国之志难以实现,就采药治民,买醉茅店。?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中“独寻”二字写出了罢官后的快乐、悠闲。?
B.“作个闲人样”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
C.词中的“闲”包含着一种对照的关系,即把“隐”与“仕”相对照。?
D.全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之感,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8分)
冬阳猛于虎
①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②气象学家指出:聚集在25~40公里高空的大气臭氧层,除了受到来自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的影响冲击外,其本身的浓度和分布,以及臭氧分子结构,是“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变化的”。但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据报道: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1992年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平流层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如果臭氧层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变薄,那么到2000年时全世界患皮肤癌的比例将增加26%”。所以,臭氧层衰竭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突出、最棘手的五大环境问题之一。
③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达99%),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即波长为290 ~380毫微米的紫外线、380 ~780毫微米的可见光和780毫微米以上的红外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上所有的辐射能量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
④天文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太阳有关。过度的紫外线侵袭,轻则使人反应迟钝,记忆力、注意力和视力均会下降,易激动、焦躁、失眠,突发感冒,促使血栓过早形成,导致早衰;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皮肤癌和肺癌等25种恶疾。国外有识之士说:冬季阳光中的近紫外线给人的致命打击是全面降低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并酿变成“病毒新变种”和“病毒连锁效应”!
⑤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注意下面几点:
⑥从度量上讲,每天坚持晒太阳不少于30~60分钟,即可平衡阴阳。
⑦从时间上讲,上午6~10时,下午4~7时都是黄金时段;不论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应当尽量避免接触。
⑧从宏观概念上讲,无论太阳活动峰年或谷年,最好慎晒冬阳,并限制夜间露天活动。
⑨从服色选择概念上讲,最好选红色服装,次选白色,禁忌黑色。
1.根据第②自然段所述,大气臭氧层的增减变化与下述哪些因素有关,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太阳活动 ②宇宙活动 ③臭氧空洞 ④季节变化
⑤大气浓度 ⑥天气变化 ⑦纬度变化 ⑧环境污染
A.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臭氧层能全部吸收掉4种有害射线,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
B.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紫外线有关,紫外线过度会导致人体受到损害。
C.臭氧层衰竭问题,已被列为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之一。
D.选择穿衣服的颜色也会对防紫外线起到一定的作用。
3.下列加点词不能体现语言准确性的是( )。
A.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B.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C.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
D.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
4.本文最恰当的标题是( )。
A.臭氧空洞危害大 B.臭氧减少令人忧
C.冬阳如今可致病 D.冬阳如今猛于虎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问题(19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狠狠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 。
摘自《青年文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文章内容,阅读第(9)段划线的句子,分析一下儿子流泪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猜测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的是哪六个字,并分析父亲的言外之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①字要写得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C 3.B 4.B 5.A 6.C
7.(1)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此之谓乎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8. (1)2019年,临城学校在文化科学教育方面(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示例:牛壮鱼肥牧渔旺
二、
(一)1.B 2.C
(二)1.C 2.A
(三)1、C 2、A 3、A 4、D
(四)
1.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
2.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父亲的心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突出了父亲深深的哀愁。
3.在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突出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4.儿子被父亲的宽容,人间亲情与爱所感化,因感动而流泪。
5.儿子(孩子),等你回家;或我们等你回家。言外之意是错误已经犯下了,儿子,我们不会丢下你,社会也不会抛弃你,只要你在里面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我们会等你回家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