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大题训练》
1.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 外源钙( 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现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有关研究。
(1)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下(25℃)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 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__组,依次编号。
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下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两周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如图所示。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轻Cd的毒害。
【答案】(1)①16 ③测量各组洋葱幼苗的株高,算出各组平均值 (3)①一定范围内,随着镉浓度升高,对洋葱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或:镉对洋葱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②外源Ca 能缓解Cd对洋葱生长的抑制作用,且Ca浓度越高,缓解作用越明显 ③降低细胞对Cd的吸收
【解析】(1)①分析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表可知,该实验将选取的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16组。③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所以两周后,要对因变量进行检测,即分别测量各组洋葱幼苗的株高,算出各组平均值。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表中数据显示,A1、B1、C1、D1四组,钙处理的浓度均为零,镉处理的浓度依次增大,而柱状图显示A1、B1、C1、D1四组的平均株高依次减小,因此该四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范围内,镉浓度升高,对洋葱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增强(或:镉对洋葱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②表中数据显示,C、D两组,钙处理的浓度均由0 mmol/ L逐渐增加到10mmol/ L,C、D组分别用中镉浓度(100μmol/ L)、高镉浓度(300μmol/ L)处理,而柱状图显示C、D两组的平均株高,均随钙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该实验结果说明:外源Ca 能缓解Cd对洋葱生长的抑制作用,且Ca浓度越高,缓解作用越明显。
③已知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依题意并结合对②的分析可知,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降低细胞对Cd的吸收,从而减轻Cd的毒害。
2.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每100 g含维生素A 5 mg、维生素C 9.3 mg、钙(Ca)45 mg、磷(P)50 mg、铁(Fe)8 mg,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答案】(2)碘液 (4)Ⅰ.②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1 mL,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 ℃的水浴锅中加热约2 min Ⅱ.②加入2滴碘液,摇匀 (5)①砖红色沉淀 ②步骤Ⅰ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不出现蓝色 ③步骤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 没有可溶性还原糖
【解析】(2)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可用碘液来检测淀粉。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4)Ⅰ.②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现配现用,与还原性糖发生颜色反应时需要水浴加热,才可以发生砖红色沉淀现象。所以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1 mL,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 ℃的水浴锅中加热2 min。
Ⅱ.②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可用碘液来检测淀粉,所以加入2滴碘液。
(5)①若步骤Ⅰ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既有还原糖又有淀粉。
②步骤Ⅰ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不出现蓝色,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只有还原糖而没有淀粉。
③步骤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没有还原糖只有淀粉。
3.图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如果B代表麦芽糖,则C和D代表________。
(3)有关葡萄糖与蔗糖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它们的化学式不同,但元素组成相同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
C.蔗糖具有还原性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答案】(1)A 蛋白质 氨基酸 (2)葡萄糖 (3)C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A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因此A是酶;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由还有少量RNA也具有催化功能,因此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2)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因此如果B代表麦芽糖,则其水解产物C和D是葡萄糖。
(3)A、葡萄糖与蔗糖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A正确;
B、蔗糖是二糖,可以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正确: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D正确。
4.下图A、B、C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分析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代表的元素:X为__________________,Y为________。
(2)图中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B,则B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
(4) 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A、B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6)医学上进行器官移植时,和免疫排斥反应直接有关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__。
(7)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丧失识别能力( )
A核糖酶 B.糖水解酶
C.龙胆紫 D.双缩脲试剂
【答案】(1)N、P N (2)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3)(e-rm)/(r-18) (4)A相同而B不同,因为同一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但又发生了细胞分化(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所以核DNA未改变,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已发生改变 (5)[ A ] DNA (6)结构Ⅱ (7)B
【解析】小分子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氨基酸,c表示葡萄糖。A表示DNA,B表示蛋白质,C表示多糖,细胞结构Ⅰ表示染色体,细胞结构Ⅱ表示糖蛋白。X表示N、P,Y表示N。
(1)据题中信息可知,小分子a为脱氧核苷酸,b为氨基酸,故元素X为N、P,元素Y为N。
(2)图中大分子物质A为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3)设肽键数目为x,则参与形成的氨基酸分子数为x+m;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e=r(x+m)-18x,解得x=(e-rm)/(r-18)。
(4)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A相同而B不同,因为同一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但又发生了细胞分化(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所以核DNA未改变,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已发生改变。
(5)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6)医学上进行器官移植时,和免疫排斥反应直接有关的结构是图中的糖蛋白,即结构Ⅱ。
(7)糖蛋白中糖侧链被水解后就会丧失其特有的识别作用,所以需要糖水解酶。
5.Ⅰ.“明迪莎贺”(又名挨刀树)是一种灌木,只限于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哈尼族人用木锤将树皮反复敲打,树皮就会被完整地脱下,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就得到一张米黄色的树皮“布”。制成的服装质地柔软,轻盈透气,结实耐穿。砍伐后剩下的树桩,次年长出几根新枝,3年后新枝直径可超过10 cm,可再次砍伐。米黄色树皮“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分子缩聚成的。它是(细胞结构) ________的主要成分。
Ⅱ.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上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________。
【答案】Ⅰ. 纤维素(韧皮纤维) 葡萄糖 细胞壁 Ⅱ. (1)少 (2)花生 (3)多
【解析】Ⅰ树皮的“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Ⅱ在①、②中水含量相等的情况下,①中结合水多,自由水少;②中结合水少,自由水多。蛋白质属亲水性物质,可以吸附较多的结合水;脂肪属疏水性物质,不易吸附结合水,在相同质量的种子中,花生含自由水多,结合水少,而大豆种子则正好相反。大豆种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蛋白质,在种子萌发时,吸水量大于同质量的花生种子。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镁是________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该物质合成受阻。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硅的作用是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所需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如类胡萝卜素,其主要吸收________光,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所必须的________。
【答案】(1)氮、磷 氮、磷 (2)叶绿素 磨碎植物细胞(研磨充分) 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蓝紫 酶
【解析】(1)植物生活需要氮、磷、镁等元素,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是三磷酸腺苷(ATP),它含有氮、磷元素,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氮、磷,因为细胞膜上有蛋白质和磷脂;(2)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镁时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因而植物叶片发黄。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使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丙酮是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能溶解于丙酮中,便于提取。叶绿体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所需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如类胡萝卜素,其主要吸收蓝紫光,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所必须的酶。
7.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
(1)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研磨成匀浆后检测,请在表格中填写正确的结果
(2)图中显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推测油菜种子成熟过程糖类和脂肪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出现紫色反应 ③出现橘黄色颗粒 ④不会出现蓝色 (2)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解析】(1)①据图可知,第10天时,种子中有可溶性还原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所以在第20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出现紫色;③第30天时,种子中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会出现橘黄色颗粒;第40天时,种子中淀粉的含量已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
(2)图中显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推测油菜种子成熟过程糖类和脂肪的关系是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8.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_。
(2)如果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
(3)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蔗糖 (2)淀粉 糖原 (3)核糖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解析】(1)蔗糖分子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
(2)多糖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其中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
(3)尿嘧啶是组成RNA的碱基,组成RNA的糖是核糖,尿嘧啶+核糖+磷酸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是组成DNA的碱基,组成DNA的糖是脱氧核糖。胸腺嘧啶+脱氧核糖+磷酸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相对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________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说明____________水多代谢旺盛。
(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烤,失去的是______水。
(3)血液凝固时________水转变成________水,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1)自由水 呼吸 自由 (2)结合水 (3)自由 结合
【解析】(1)新收获的种子中自由水多,代谢旺盛,细胞呼吸强,消耗有机物多,在阳光下晒,可去除较多的自由水。
(2)晒过的种子用火烤,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细胞也将失去活性。
(3)新鲜血液中自由水含量较多,结合水较少,当凝固时,结合水相对较多,自由水较少,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变小。
10.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除植物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
(2)作出假设:根尖细胞中也含有脂肪
(3)实验原理:(略)
(4)实验材料:新鲜洋葱根尖,苏丹III染液、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载玻片,盖玻片,________,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5)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一培养皿,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再将洋葱根尖浸泡于其中,5 min后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经处理的洋葱根尖为材料,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再在装片的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手指轻压,使根组织细胞分散。
③揭去盖玻片,在洋葱根尖上滴加2~3滴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3 min。
④用吸水纸吸去染料,再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____________。
⑤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比较清晰的根尖组织,并移到____________,换高倍镜观察,并调节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6)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显微镜 (5)③苏丹III染液 ④50%的酒精 临时装片 ⑤视野中央 细准焦螺旋 (6)洋葱根尖细胞中出现橘黄色
【解析】(4)由于要观察脂肪微粒,故要用到显微镜。
(5)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故可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染色完毕后用酒精洗去浮色;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即根尖组织细胞,并把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6)由于根尖细胞含有脂肪,故最可能的结果洋葱根尖细胞中出现橘黄色。
11.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通过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有助于认识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代谢越旺盛,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________。
(2)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于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如图表示了细胞内某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层次:
基本元素 基本单位 链状物质 生物大分子
Ⅰ.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B有________种。
Ⅱ.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物是________(填名称);现有a、b、c三种氨基酸,则这三种氨基酸最多可以形成________种三肽。
Ⅲ.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
①NH2—CH2—COOH
②NH12—CH2—CH2OH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模拟化合物C的合成。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C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若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少有________个肽键。
【答案】(1)降低 (2)无机盐 (3)Ⅰ.C、H、O、N 20 Ⅱ.多肽 27 Ⅲ.细胞质基质 ①④⑤ 9
【解析】(1)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因此细胞代谢越旺盛,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越小。
(2)无机盐的功能有: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于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重要作用。
(3)Ⅰ.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Ⅱ.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生多肽;现有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数量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三肽的种类:3×3×3=33=27种。
Ⅲ.实验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 细胞质基质。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因此图中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是①④⑤。由于⑤中含有2个氨基,因此若某一多肽含20个15N,该多肽链至少氨基酸的个数是含有10个⑤氨基酸,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中至少形成9个肽键。
12.材料1: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没有淀粉产生。
(1)该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水平。
(2)此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现有清洁的玻璃片、显微镜、食盐、草履虫培养液和草履虫等实验材料和用品,尝试利用有限的实验装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请完善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________有利刺激,而________有害刺激。
(3)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取一只清洁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另取一清洁的载玻片,在左端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在右端滴一滴清水,中间用清水连接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这边放少许________,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③观察草履虫的位置变化。
第①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材料1:(1)细胞 (2)只有完整的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材料2:(1)草履虫对刺激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2)趋向 躲避 (3)②食盐 ③草履虫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无固定运动方向,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还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分裂 草履虫从含有食盐的培养液向清水方向流动 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与细胞联系密切,草履虫依靠细胞这一结构完成运动、分裂、代谢、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等生命活动
【解析】叶肉细胞搅碎后,不能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由此说明了细胞是生物体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本实验是对照实验,①是对照组,可观察草履虫正常的生命活动;②是实验组,可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3.Ⅰ.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葡萄糖溶液、正常尿液、待测尿液、斐林试剂甲液、NaOH、斐林试剂乙液、CuSO4、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葡萄糖;2号加__________________;3号加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制的________试剂1mL,温水浴(50℃~65℃)2min。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试管不出现上述现象;
(3)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不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Ⅱ.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那正常人的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为弄清这一问题,另一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鉴定尿液有无蛋白质时,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蛋白质存在,则相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各项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序号并排序:________。
①向试管中注入2mL正常人尿液
②将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③加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④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⑤50-65℃水浴
⑥30℃水浴。
【答案】Ⅰ.2mL(等量)正常尿液 2mL(等量)待测尿液 斐林 砖红色沉淀 含有 不含有 Ⅱ.双缩脲试剂 溶液变紫 ①④③
【解析】Ⅰ、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鉴定尿糖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为l、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加入相应的液体,1号试管:加2 mL葡萄糖;2号试管:加2 mL正常尿液;3号试管:加2 mL待检尿液。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 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50~65 ℃热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 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加的是葡萄糖溶液,所以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2)2号试管加的是正常尿液,没有葡萄糖,所以实验现象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3号试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尿液中含葡萄糖;如果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不含葡萄糖。
Ⅱ.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不需要水浴加热,所以合适的步骤序号是①向试管中注入2 mL正常人尿液,④加0.1g/mL的NaOH溶液1 mL,振荡摇匀,观察现象,③加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故选:①④③。
14.如图是存在于某变异水稻叶肉细胞中的一种多肽化合物,请回答:
(1)该化合物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其中肽键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
(2)合成该化合物的场所是________,与其合成有关的核酸除mRNA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研究该物质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叶片中因为有了这种物质而在中午不易发生气孔关闭,试推测含有这种物质的变异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要________ 。
【答案】(1)2 —CO—NH— (2)核糖体 tRNA、rRNA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高
【解析】(1)组成该化合物的3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3、—C3NH9、—CH3,可见其是由2种氨基酸组成的;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其结构简式为—CO—NH—。
(2)该化合物是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中,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3)该物质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其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若中午气孔关闭,则二氧化碳减少,影响光合作用,若叶片中有了这种物质后中午不易发生气孔关闭,则含有这种物质的变异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要高。
15.发生矿难后,政府都以最快速度进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Na、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________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答案】(1)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K、Ca、P、Mg (3)结合水 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
【解析】(1)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能构成细胞内的某些复杂化合物;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
(3)水在人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③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6.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1)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实验步骤:②在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等量)稀释蛋清液、唾液 ③然后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1试管中不出现紫色物质,2、3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物质 (3)实验结果分析: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解析】依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因为已知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欲设计实验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实验组为加入唾液淀粉酶的试管,对照组为分别加入等量稀释蛋清液和蒸馏水的试管;因变量的检测是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据此可知实验步骤为:
(1)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 ml的蒸馏水,在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等量)稀释蛋清液、唾液;
③然后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因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所以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唯一的,即1试管中不出现紫色物质,2、3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物质。
(3) 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即为实验目的,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17.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分析)。
(2)该化合物是环状________肽,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个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侧链基团相同,请写出侧链基团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4)该化合物具有10个氧原子,其中________个位于R基上。
(5)该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答案】(1)肽键 R基(2)七 7 5 3 —CH3 (3)0 0 (4)3 (5)126
【解析】(1)A为—CO—NH—,为氨基酸的氨基(—NH2)和氨基酸的羧基(—COOH)相互作用,氨基失去—H,羧基失去—OH,生成1个H2O,形成1个肽键(—CO—NH—)。
(2)该环状肽含有7个氨基酸残基(R基),为环状七肽。B为氨基酸的R基。其中3个R基相同,均为—CH3,故共有5种氨基酸。
(3)环状肽主链的氨基和羧基都形成肽键,无游离氨基和羧基。
(4)该环状肽B代表的R基含2个O,另一个R基(—HOCH—CH3)含1个0,共3个O。
(5)该环状肽含7个肽键,脱去7个水,分子量减少18×7=126。
1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与细胞的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________ ;在蓝藻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在小麦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
【答案】(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2)统一 (3)核膜 染色体 核糖体 (4)DNA 拟核 细胞核
【解析】(1)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而乙细胞有,因此甲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属于真核细胞;(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4)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为DNA;蓝藻是原核细胞,其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小麦细胞是真核细胞,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19.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沙布、漏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滤液。
③往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2)斐林 碘液 (4)③2ml现配斐林试剂 ④2滴碘液 (5)⑤如果A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还原糖;否则,则没有。 ⑥如果B管出现蓝紫色,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淀粉;否则,则没有。
【解析】(2)还原糖鉴定: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淀粉鉴定:与碘液反应呈蓝紫色。
(4)③A试管需要水浴加热,加入的应为斐林试剂。
④A试管加入的是斐林试剂,则B试管加入的是碘液。
(5)结果要两管分开说明是否含还原糖或淀粉,结果要和结论一致。
①如果A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还原糖;否则,则没有。
②如果B管出现蓝紫色,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淀粉;否则,则没有。
2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 )
A.一定是生产者 B.细胞内有染色体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或寄生生活的________生物。而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由于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生物。
【答案】(1)BC (2)甲 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4)腐生 异养 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解析】(1)乙图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DNA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由于是真核细胞,又没有叶绿体,所以不是生产者。有伪足和鞭毛所以不是植物细胞的特征。(2)甲乙细胞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甲,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4)甲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细菌一般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大题训练》
1.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 外源钙( 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现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有关研究。
(1)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下(25℃)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 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__组,依次编号。
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下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两周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如图所示。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轻Cd的毒害。
2.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每100 g含维生素A 5 mg、维生素C 9.3 mg、钙(Ca)45 mg、磷(P)50 mg、铁(Fe)8 mg,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3.图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如果B代表麦芽糖,则C和D代表________。
(3)有关葡萄糖与蔗糖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它们的化学式不同,但元素组成相同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
C.蔗糖具有还原性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4.下图A、B、C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分析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代表的元素:X为__________________,Y为________。
(2)图中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B,则B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
(4) 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A、B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6)医学上进行器官移植时,和免疫排斥反应直接有关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__。
(7)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丧失识别能力( )
A核糖酶 B.糖水解酶
C.龙胆紫 D.双缩脲试剂
5.Ⅰ.“明迪莎贺”(又名挨刀树)是一种灌木,只限于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哈尼族人用木锤将树皮反复敲打,树皮就会被完整地脱下,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就得到一张米黄色的树皮“布”。制成的服装质地柔软,轻盈透气,结实耐穿。砍伐后剩下的树桩,次年长出几根新枝,3年后新枝直径可超过10 cm,可再次砍伐。米黄色树皮“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分子缩聚成的。它是(细胞结构) ________的主要成分。
Ⅱ.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上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________。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镁是________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该物质合成受阻。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硅的作用是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所需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如类胡萝卜素,其主要吸收________光,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所必须的________。
7.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
(1)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研磨成匀浆后检测,请在表格中填写正确的结果
(2)图中显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推测油菜种子成熟过程糖类和脂肪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_。
(2)如果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
(3)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相对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________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说明____________水多代谢旺盛。
(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烤,失去的是______水。
(3)血液凝固时________水转变成________水,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10.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除植物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
(2)作出假设:根尖细胞中也含有脂肪
(3)实验原理:(略)
(4)实验材料:新鲜洋葱根尖,苏丹III染液、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载玻片,盖玻片,________,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5)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一培养皿,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再将洋葱根尖浸泡于其中,5 min后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经处理的洋葱根尖为材料,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再在装片的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手指轻压,使根组织细胞分散。
③揭去盖玻片,在洋葱根尖上滴加2~3滴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3 min。
④用吸水纸吸去染料,再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____________。
⑤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比较清晰的根尖组织,并移到____________,换高倍镜观察,并调节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6)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通过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有助于认识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代谢越旺盛,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________。
(2)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于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如图表示了细胞内某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层次:
基本元素 基本单位 链状物质 生物大分子
Ⅰ.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B有________种。
Ⅱ.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物是________(填名称);现有a、b、c三种氨基酸,则这三种氨基酸最多可以形成________种三肽。
Ⅲ.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
①NH2—CH2—COOH
②NH12—CH2—CH2OH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模拟化合物C的合成。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C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若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少有________个肽键。
12.材料1: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没有淀粉产生。
(1)该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水平。
(2)此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现有清洁的玻璃片、显微镜、食盐、草履虫培养液和草履虫等实验材料和用品,尝试利用有限的实验装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请完善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________有利刺激,而________有害刺激。
(3)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取一只清洁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另取一清洁的载玻片,在左端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在右端滴一滴清水,中间用清水连接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这边放少许________,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③观察草履虫的位置变化。
第①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Ⅰ.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葡萄糖溶液、正常尿液、待测尿液、斐林试剂甲液、NaOH、斐林试剂乙液、CuSO4、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葡萄糖;2号加__________________;3号加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制的________试剂1mL,温水浴(50℃~65℃)2min。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试管不出现上述现象;
(3)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不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Ⅱ.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那正常人的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为弄清这一问题,另一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鉴定尿液有无蛋白质时,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蛋白质存在,则相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各项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序号并排序:________。
①向试管中注入2mL正常人尿液
②将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③加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④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⑤50-65℃水浴
⑥30℃水浴。
14.如图是存在于某变异水稻叶肉细胞中的一种多肽化合物,请回答:
(1)该化合物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其中肽键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
(2)合成该化合物的场所是________,与其合成有关的核酸除mRNA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研究该物质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叶片中因为有了这种物质而在中午不易发生气孔关闭,试推测含有这种物质的变异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要________ 。
15.发生矿难后,政府都以最快速度进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Na、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________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6.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1)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分析)。
(2)该化合物是环状________肽,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个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侧链基团相同,请写出侧链基团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4)该化合物具有10个氧原子,其中________个位于R基上。
(5)该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1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与细胞的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________ ;在蓝藻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在小麦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
19.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沙布、漏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滤液。
③往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 )
A.一定是生产者 B.细胞内有染色体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或寄生生活的________生物。而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由于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