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4-02 06: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课题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案号
主备人 审核人 日期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港澳回
归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
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学习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你知道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吗?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2、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人物)在什么时候(时间)提出来的?他为什么
提出(目的)这一构想?有什么意义?

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怎样的?


4、请介绍香港、澳门回归的进程。中国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5、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课内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 有人说,“一国两制”不仅能够保持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繁荣稳定,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大
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 你认识下面的旗帜吗?它们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请查阅相
关资料,讲讲它们各自的寓意。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谁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邓小平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  )
A.中华民族的利益 B.台湾人民的利益 C.香港人民的利益 D.澳门人民的利益
4、我国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5、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6.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7、关于回归后的香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B.法律基本不变 C.自由港的地位不变 D.原驻军不变
8.阅读下列材料: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方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中英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在全世界获得了高度评价。对于这一谈判成功的原因,邓小平同志作了精辟的论述:“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赖的国家。” 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通过谈判圆满解决香港问题,说明了什么?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