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前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和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如购物付钱找零等)。
2、由于学生有学习整数加减法的经历,所以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不会有什么困难,关键是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因此,注重用生活情境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从最低数位算起,注意计算中进位和退位的算理,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时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科书内容动态化、情境化,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②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8+64=? ?? ???35-29 =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一同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笔算整数导入新课,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为学生感受笔算整数加减法与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联系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教师出示问题。
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
①.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列式。
0.8+0.6
你会用哪些方法计算?
学生先思考解决。
②.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预设学生1:8角+6角=1元4角=1.4元
预设 学生2:
元角
0 .8
+ 0 .6
-————
1 .4
问:4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1是怎样来的?
教师:在笔算小数加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小数点要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整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和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加起。
③.巩固练习
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本练习本,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0.8+0.9=1.7(元)
0 .8
+ 0 .9
-————
1 .7
教师出示问题。
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0.8-0.6=0.2(元)
0 .8
- 0 .6
-————
0 .2 “2”是怎么得来的?“0”能不能不写?
教师出示问题。
买一枝有橡皮的铅笔比买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1.2 - 0.6 =0.6(元)
1 .2
- 0 .6
-————
0 .6 “6”是怎么得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新知。
教师:在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小数点要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
教师: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足学生探究新知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算法的多样化,旨在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算法的优化过程是引导学生剥离具体的情境归纳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
巩固练习
请一名学生根据情境图,出一道加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一起练习。
请一名学生根据情境图,出一道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一起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所提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完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还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拓展练习,提高认识
《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
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