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4-07 17: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23课 世界文化的杰作1.为什么近代欧洲出现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2.课文介绍了哪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有哪些代表作品?
3.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你喜欢的一部文学艺术作品,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世界文化杰作产生的背景1、政治经济的激烈变革2、人们思想的重大变化二、世界文化名人杰作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国革命
的镜子凡高荷兰《向日葵》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小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序曲》《春之声》圆舞曲之王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出生于贵族家庭,曾求学于喀山大学,1844年从军,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他的主要创作是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斯泰(俄国)
(1828—1910) 托尔斯泰坟墓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巨著 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俄国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列宁为何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7岁才开始绘画,37岁去逝。凡高在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作了大量油画、素描和版画,这些表现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凡高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画家,是在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探索的一个画家。 凡高(荷兰)
(1853—1890) 《奥弗的教堂》 《兰格罗瓦的桥》 《船》 《绿色的原野》 《星月之夜》 《妇人肖像》 《老人肖像》 《麦田里的农妇》 《罂粟花》 《紫罗兰》 《瓶与花》 《夜晚的咖啡馆》《星夜》《乌鸦群飞的麦田》《红色的葡萄园》《向日葵》(油画) 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作品表达对生活怎样的态度?《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是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凡高此名言表达了艺术家怎样的品行? 不爱慕虚荣,扎实务实地探求艺术 贝多芬(德国)
(1770—1827) 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出生于波恩一个音乐世家。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我们应学习贝多芬怎样的精神? 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 贝多芬故居英



曲波恩风光献



丝音乐之都维也纳欢乐颂小施特劳斯(奥地利)老施特劳斯(奥地利)奥




宫 维也纳森圆舞曲史蒂芬大教堂蓝色奥






馆 春之声施特劳斯纪念馆拉德茨基进行曲议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