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5《花木兰》语文S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5《花木兰》语文S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1 23: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3、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4、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详略安排的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阅读法和讲授法
教学用具:影片、朗读录音、ppt
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花木兰的图片,询问大家是否认识。
2、播放动画片花木兰,吸引同学兴趣,提前直观的感知课文。
课文学习
人物介绍:花木兰其人,木兰祠、木兰塑像
作品简介:乐府诗集,乐府双壁,乐府诗和乐府
课文生字词: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朔气、戎机、金柝、红妆、傍地
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感情。
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自由练读,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基调读课文。
逐句分析情感基调 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语调轻语速缓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体现忧心忡忡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问者急切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答者沉稳
整体感知课文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全诗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
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回乡
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冷淡。
好处:(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合作研讨
请说说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点。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针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对偶句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句
深入探究
如何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关于互文
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课堂讨论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木兰所体现的精神:
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慨。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1、勤劳善良 孝顺 深明大义2、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淳厚质朴、机敏活泼4、热爱亲人、报效国家5、不慕名利、热爱和平
课堂小结
? 因为木兰在国家需要关头,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朴实的优秀品质。这种传奇色彩和美好的性格使木兰成为经千年而不衰的家喻户晓的女英雄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课后思考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