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4-10 15: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名称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记住 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和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重点);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掌握 所有的制的方针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企的改革(重、难点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调查了解 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国企改革成就,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任 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准备 课型: 新授课。教法:活动法,学生学法:小组合作,社会调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教学具:改革开放等相关图片,收录机、磁带。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1、读第7课中知识建构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2、听歌曲《走进新时代》创设情境;3、复习知识,学生回答农村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3)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提示。
解读教材 1、请一位学生介绍本课学习目标。(指导丛书《课标解读》第一点)2、出示小黑板的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阅读第一标题内容,做读书标记。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2)、进程:①时间:1978年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②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内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4)、意义。三个关键词:调动 解放 促进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朗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字部分;2、学生看问题,在书中找答案;(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是什么?改革重点是什么?(2)、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3)、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4)、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怎样? 教师导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教师适当提示,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师提出阅读问题: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间。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5、还进行了哪些改革?教师做适当板书、提示。教师过渡谈话。教师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学习,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边讲述边板书(梳理知识)见后面板书。
达标练习 一、完成课后习题。二、指导丛书:1、完成丛书知识建构的内容;2、基础过关;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拓展延伸 1、学生现场采访调查听课教师改革开放前农村的现状、国企的现状。2、派代表交流,请2名学生全班交流。 教师做采访要求(出示小黑板):1、重点采访的内容;2、采访问题的提示。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指导丛书1、列举题2、材料题
板书设计: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时间:1978年 1、方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2、全国典型: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3、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2、重点:国企改革 4、意义: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结果:利润提高、大型企业(宝山钢铁)、国有经济支撑中国经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