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4.15《金色的鱼钩》习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4.15《金色的鱼钩》习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2 23: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金色的鱼钩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抽噎(yē yī) 青稞(kē guǒ)
鬓角(bìn bìnɡ) 收敛(niǎn liǎn)
颧骨(quán qián) 奄奄一息(yān yǎn)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布满( )纹 两鬓( )( )
( )出( )外 夜色( )漫
收( )笑容 情绪( )( )
昏( )不醒 ( )( )一息
3.选词填空,理解词义
严峻 严厉
老班长(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衰弱 脆弱
小梁,你不要太( )!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 )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二、设问导读(品析课文,学习链接)
1.快速阅读,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个故事的?分为几部分写的?说说段落起止。
2.课文讲述了在 __________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重大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老班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崇高品质。
三、精读感悟
1. 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课文三次写“哭”,把描写“哭”有关语句摘录下来。这三次“哭”,对表现老班长的高尚品德起了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四、巩固练习(学法迁移,运用提升)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班长(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3)(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2.、阅读回答问题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1)认真读上面一段话,这段话主要写了
(2)“啊!我不由得呆住了。”感叹号的作用是 ,“呆住了”的原因是 .
(3)用横线画出描写老班长吃草根的句子,老班长这样做的原因是 ,自己从中体会到老班长
的高贵品质。
小练笔:? 金色的鱼钩想对老班长说的话(50字左右)。






五、以文带文,拓展阅读
埋藏了六十年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整整埋藏了六十个年头。?? 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时间约在1943年。当时,一队日本兵驻扎在那里。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的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日本兵拒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便放了你。一个日本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 ? ? 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头,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 ? 日本兵唧唧喳喳讨论了一会儿,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小孩拿起石头,重写“中国战胜日本”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桩上.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家长没有带小孩向皇军"认罪"。于是又在木桩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胆囊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 ? ? 日本兵看到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回到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 ? ? 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伯伯了......
六、日积月累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