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树的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和外形特征,让学生产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运用点、线、面的构成画出一棵大树,。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使学生认识树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2学情分析
课本以大树与儿童两者在生活中的照片,充分展现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大胆创造的动机,并给人以充分联想。面对刚刚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故事游戏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感化孩子们的心灵,作为教师既要明确整体的美术课程目标又要掌握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因此,本课教学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地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加入自己的想象运用点、线、面的构成画出一幅通过大树表现自己丰富想象的画。
难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空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观看动画:观看大树生长的过程。问:我们为什么要种植树木?树木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树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2、揭示课题:神奇的大树
活动2【讲授】新授
二、新授
欣赏图片
1、了解大树的作用:
出示图片:欣赏各种各样的树(你认为树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大树在每一幅图片中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树神奇的作用。
你知道树的作用吗?
师总结作用有
①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②树能防止水土流失。
③树能降低噪音。
树对人们又这么多好处,我们应该(生:爱护树木)
活动3【讲授】了解与认识
2、了解大树的结构:出示图片:不同造型的树木,让学生认识姿态各异的树木,以及树的基本结构:主干、枝干、树叶。
出示不同样式的树纹、树叶让学生想象可以用什么线、什么点、什么图形表图中的样式特点。此环节激发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并把学生的表达在画中示范,让学生具体了解怎么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想法。上面的树叶、树干树枝统称茎、地下有根。
树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是都是由根、茎(树干、树枝)、叶构成,他们的生长特点: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或是利用知道的知识回答。
活动4【活动】联想与创意
3、利用学生对树的基本结构的了解,教师作出假设,如果有一颗种子,你会想种出什么树来?为什么?
果树、观赏树等。
那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现在很饿,想种一颗面包树,然后在来点咖啡就最好了,那我希望的是左手一个面包树,右手一个咖啡树。这样我就可以饱饱的吃一顿了。那你们呢?你们现在比较的需要什么。想造出来一颗什么树呢?
3、利用学生对树的基本结构的了解,教师作出假设,如果有一颗种子,你会想种出什么树来?为什么?
果树、观赏树等。
那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现在很饿,想种一颗面包树,然后在来点咖啡就最好了,那我希望的是左手一个面包树,右手一个咖啡树。这样我就可以饱饱的吃一顿了。那你们呢?你们现在比较的需要什么。想造出来一颗什么树呢?
活动5【作业】绘画练习
课堂作业: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自己的大树更加的神奇。2.注意画面的构图,利用手掌法来调整自己的构图。3.注意桌面整洁与环境卫生。
活动6【作业】作业点评
教师准备学生画好的作业,让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