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2讲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2讲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32:21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六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知考纲·明考情]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备考指南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a
命题特点
均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常以教材习题改编。
2.神经系统的作用
a
考情分析
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元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动作电位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膝反射分析;体温调节的机理及实例分析。
3.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
a
4.动作电位的概念
a
备考策略
①本考点的基础部分难度较低,主要考查概念,因此明确本考点所涉及的概念是提升考试能力的前提。
②对于一些原理性知识,如动作电位可能会考查受刺激后置于神经纤维上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因此,需明确动作电位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机理。
③需要对教材实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如膝反射的反射弧构成、参与反射的各部位的特征等。
④研究教材图形和教材例题,完成对教材原有内容认知的同时,应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材习题中脊蛙反射,在完成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应能对脊蛙反射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等熟练运用。
5.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
b
6.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
a
1.(2018·浙江6月学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器是伸肌和屈肌
B.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内部
C.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组成
D.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解析:选D 人体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A错误;膝反射的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内部,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外部,B错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C错误。
2.(2018·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解析:选B 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兴奋也可以传到效应器,伸肌也会收缩,A正确;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错误;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C正确;在膝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皮肤受损并不会破坏膝反射中反射弧的完整性,故反射仍能正常发生,D正确。
3.(2017·浙江11月学考)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属于神经末梢
B.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C.该神经元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D.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播
解析:选D ①是树突不是神经末梢;该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4.(2017·浙江4月学考)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效应器肌梭受到叩击后可使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解析:选D 肌梭是感受器, 不是效应器;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收缩;感受器产生的动作电位引起的伸肌收缩称为膝反射。
5.(2016·浙江10月学考)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谢产热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解析:选D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人体蒸发水1/3是通过呼吸排出
的,2/3是从皮肤蒸发的,皮肤才是蒸发散热的主要途径。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该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是皮下血管壁上的肌肉。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增加产热。
6.(2016·浙江4月学考)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纤维 D.反射中枢
解析:选A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7.(2016·浙江4月学考)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仅阻断神经乙
70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解析:选D 分析表中数据,正常心率为90次/分,仅阻断神经甲,心率为180次/分,说明神经甲能减慢心率;仅阻断神经乙,心率为70次/分,说明神经乙能够加快心率,A、B正确。上述数据也反应正常心率是在神经甲和神经乙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C正确。与正常心率相比,神经甲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乙强,D错误。
一、神经元的结构、种类及特性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地位、种类
(1)功能地位: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2)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类型
概念
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反射中枢的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把神经冲动从反射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然后再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另一神经元,而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
3.神经元的基本特性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即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与概念
1.图示
(1)静息时,电表上没有电位差(图1),说明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2)当在坐骨神经一端(a)给予刺激时(图2),靠近刺激端电极处(b)先变为负电位(图3),接着恢复(图4)。
(3)传至另一电极处(c)又变为负电位(图5),接着又恢复(图6)。可见刺激坐骨神经时,产生一个负电波,它沿着神经传导,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
2.若该过程电流右进左出为正,请绘制出电位双向变化的图示。
四、反射及反射弧
1.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2)类型
①简单的反射:如瞬目反射、瞳孔反射、膝反射、屈反射、咀嚼反射、吞咽反射等;
②复杂的反射:如跨步反射、直立反射、性反射等。
(3)反射的意义: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最简单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如膝反射)。
3.特点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实现。
膝反射解读
(1)膝反射图示
(2)结构分析
①伸肌中既有膝反射的感受器(肌梭)又有效应器。
②膝反射的传入神经元(Ⅰ)的胞体位于脊髓外,即图示中的神经节(结构a);膝反射中所涉及的其他神经元的胞体均位于脊髓中。
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Ⅱ)兴奋后会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Ⅲ)的兴奋,因此在Ⅲ上无法检测到电信号的变化。
④虽然膝反射属于二元反射弧,但机体完成膝反射会涉及到4个神经元。整个过程中,屈肌不兴奋,处于舒张状态。    
五、体温调节
1.产热
2.散热
3.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等于散热。

构建体温调节模型
   
 
1.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结构一般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有的轴突长达1米以上,外有髓鞘且肉眼清晰可见
C.有的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
D.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解析:选B 运动神经元一般包括树突、轴突和胞体三部分,A正确;轴突外髓鞘细胞不能用肉眼观察,B错误;二元反射弧中运动神经元可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直接刺激,C正确;受到适宜刺激后,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送出去,D正确。
2.(2018·绍兴3月学考模拟)人体在低温下要及时调整产热量和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增加产热
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减少散热
C.脂肪被分解和氧化,增加产热
D.反射性地出汗,散热比常温下要多
解析:选D 人体在低温下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骨骼肌通过战栗增加产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脂肪被分解和氧化可以增加产热,高温下,人体反射性地出汗散热比常温下要多。
3.(2018·稽阳3月联考)在蛙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在a处给予刺激后,不会发生的是(  )
A.a处膜外为负电位
B.图中bd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C.a处的神经冲动将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播到d处
D.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和角度不同
解析:选D 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不同,角度相同。
4.(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刺激后会产生负电波并沿树突传送出去
B.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大类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在另一神经元的轴突处组成突触
D.在膝反射的二元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解析:选C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负电波并沿轴突传送出去,A错误;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B错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在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C正确;在膝反射的二元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错误。
5.(2018·诸暨期中)可以将牛蛙作为实验对象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搔扒反射必不可少的结构。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B.该实验不需要对照
C.剥去实验部位的皮肤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上面
D.保留牛蛙的大脑
解析:选C 由题意分析可知,要证明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感受器是完成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该实验变量是感受器是否正常,而反射弧中其他结构应是完好的,所以不能破坏牛蛙的脊髓(神经中枢),A错误;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用没有剥去实验部位的皮肤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上面作为对照组,剥去实验部位的皮肤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上面作为实验组,B错误,C正确;牛蛙的搔扒反射实验中,脊髓是反射的中枢(低级中枢),剪去牛蛙的大脑(高级中枢)可以避免大脑对脊髓反射实验的影响,D错误。
6.如图为膝反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伸肌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B.膝反射现象说明肌肉是可兴奋细胞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膝反射过程中连接屈肌的神经元不产生负电波
解析:选A 感受器伸肌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后才能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