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SO2和NO阶段达标检测(十一) 种群和群落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阶段达标检测(十二) 生态系统 人与环境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讲人类与环境
[知考纲·明考情]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备考指南
1.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
a
命题特点
均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相对简单。
2.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a
考情分析
生物圈、人口动态变化及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
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b
备考策略
①明晰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生物类型及功能。
②人口动态变化类习题,确定核心判断标准: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降低人口数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因此人口需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动态平衡。
③掌握不同环境问题的诱发原因、特点及实例。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a
1.(2018·浙江6月学考)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煤不会导致酸雨
B.人类活动曾造成野生生物的灭绝
C.海洋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无影响
D.氟利昂大量逸散不会导致臭氧减少
解析:选B 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海洋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从而影响海洋生物;氟利昂使臭氧减少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照射到地面,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
2.(2018·浙江4月学考)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选A 目前人类使用的氟利昂会到达大气圈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使臭氧层减少。
3.(2017·浙江11月学考)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建立污水处理厂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解析:选D 治理河道、建立污水处理厂及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都有利于水体污染的防治,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属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4.(2017·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解析:选D 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的含氮和含硫化合物易形成酸雨,进而对水体造成污染,A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从而造成温室效应,B正确;人口过度增长会消耗大量资源,从而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正确;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对阻挡紫外线具有重要作用,D错误。
5.(2016·浙江10月学考)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
A.伤害陆地植物 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产生温室效应 D.破坏土壤肥力
解析:选C 酸雨会伤害陆地植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及破坏土壤肥力、损坏建筑物等,温室效应是CO2过度排放造成的。
6.(2016·浙江4月学考)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多开汽车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燃煤取暖
解析:选C 温室效应是由于CO2过度排放造成的,一些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冬季烧煤取暖等都会加大CO2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利于CO2的吸收,降低温室效应。
7.(2015·浙江10月学考)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
A.泥石流频发 B.臭氧减少
C.酸雨普降 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解析:选D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一、生物圈
概念
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分布
①最高: 副生物圈带;
②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
③整个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
功能
①为人类制造氧气、生产食物、处理废物;
②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
二、全球人口动态
1.人口增长
(1)过程
(2)原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当前发展:据乐观预测,世界人口在达到大约110亿时才会稳定下来。
(4)限制因素:地球的资源、食物的生产是有限的。
(5)后果: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
2.解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保持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开发多种可利用资源,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问题
原因
危害
措施
温室
效应
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
气候?变暖,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
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臭氧
减少
人类使用的
?氟利昂使
臭氧量减少
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性产物
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伤害陆地植物,腐蚀金属、建筑物等
限制?SO2和NO的排放量
水体
污染
向水中排放
?大量污染物
河流受到普遍污染
严格控制污染源、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生物多
样性下
降
人类的大肆猎杀
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
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相互关系
2.措施
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宣传与管理等措施。
3.意义
野生生物在科学、美学和实用方面的近期和长远价值,以及它们对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远未被我们充分认识,而这些生物一旦灭绝,将无法再生,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018·浙江模拟)下列全球环境问题中,与全球农作物的减产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
C.酸雨 D.珍稀野生生物灭绝
解析:选D 全球农作物减产,主要原因来自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及酸雨危害等。
2.(2018·学军中学3月模拟)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
C.人类活动使大气圈臭氧层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
D.酸雨、水体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解析:选D 食品安全不属于全球生态问题,D错误。
3.2017年浙江省开展了“剿灭劣V类水”行动。下列有关水体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肥的施用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可沿着食物链移动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
C.水质治理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污染源
D.开展“低碳活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解析:选D 化肥含有N和P等元素,施用后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可能会随食物链被放大富集,B正确;水质治理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污染源,减少化学肥料、杀虫剂、家庭污水等八类污染物排放,C正确;开展“低碳活动”,减少CO2排放,可减少温室效应发生概率,D错误。
4.(2018·嘉兴3月学考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B.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我国北方地区变湿润
C.臭氧保护生物免受短波辐射伤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D.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硫氧化物有关
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温室效应导致北方地区更加干燥,B错误;臭氧层能够避免紫外线等短波辐射对生物的损害,C正确;酸雨的形成与含氮和含硫的化合物有关,D错误。
5.(2018·温州3月学考模拟)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的pH低于7的降水
解析:选A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决不能无止境的使人口增长下去,所以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大气中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B错误;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人类宜居区域减少,C错误;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D错误。
6.人口、粮食、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利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硫、氮氧化物,使臭氧减少危及全球生物
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电厂的废热等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C.大量猎杀野生动物使物种多样性降低,但不会影响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全球人口控制的目标是: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解析:选D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雨,氟利昂的使用使臭氧减少,A错误;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属于水体中的污染物,B错误;大量猎杀野生动物直接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进而影响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