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备课资料
【问题探究】
1、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982年的新宪法对此有何规定?
2、《民法通则》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3、《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新《刑法》有哪些特点?
4、我国的民主制度包括很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两项制度是什么?
5、什么叫爱国统一战线?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政策?有何作用?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分别是什么?
【自主梳理】: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维护和发展 制度,保护 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2、 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实行 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1986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一切民事活动中的当事人地位 ,应当遵循自愿、 、等价有偿和 的原则。
④《刑法》明确规定了 、 、 等三个基本原则。1997年新《刑法》还对 领域中的犯罪、 和 活动的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 制度,并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 ,互相监督”的方针。
31982年又提出与民主党派“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的方针
4、新时期又制定了 统一战线的政策(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 的爱国者和 的爱国者)。
5、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各级 。改革的重点是: 。
【习题探究】
P64:举例说明“诚实信用”的原则在民事活动的作用。
答: 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存的法则。在民事活动中,只有诚实待人,讲求信用,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P6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
①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各界爱国人士组成。总之,它是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②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这些职能的履行,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都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
【课堂练习】
1.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①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②保护改革成果 ③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④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文化大革命后,为健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工作,最早颁布的法律是
A.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环境保护法》
3.规定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的法律是:
A.《民法通则》 B.《刑法》 C.《宪法》 D.《民事诉讼法》
4.《民法通则》规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自愿 ②公平 ③等价有偿 ④诚实信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新《刑法》明确规定的要加大打击力度的犯罪行为不包括:
A.经济领域的犯罪 B.黑社会犯罪
C.交通事故的犯罪 D.恐怖行为的犯罪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A.革命统一战线 B.爱国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
(3)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