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C. p甲>p乙,FA=FB D. p甲>p乙,FA
A. 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 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 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 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第10题 第11题
11. 如图是我国的航母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 )
A. 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2. 棱长为4 cm、密度为2×103 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10 N/kg)( )
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 g
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 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 如图所示是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你认为 鱼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 。
第13题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一艘潜水艇排水量为3090 t,在海面下某一深度巡航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当它在海面下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ρ海水=1.03×103kg/m3)?
16. 如图所示,机翼上方的形状为曲线,下方形状近似于直线,则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比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机翼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比下方流动速度快,机翼上方受到的压强比机翼下方受到的压强 ,形成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 的升力。
17. 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2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 N。则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其密度是 kg/m3。(g=10 N/kg)
18. 小明体重500 N,周末他去游泳馆游泳,当他套着游泳圈漂浮在2 m深水区休息时(游泳圈的重量忽略不计),他所受的浮力为 N,此时由于不小心,手牌滑落,沉到池底,则手牌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然后他潜入水中捞手牌,从他完全潜入到捞到手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捞到手牌后,若他受到的浮力等于500 N,在不做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他将在水中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 N/kg)。?
三、作图题(共4分)
19.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中,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20题10分,第21题8分,共18分)
20.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的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1. 由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品,其中一个实心,一个空心。小明为判定哪个是空心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空白处补充完整。(已知ρ水=1.0 g/cm3,取g=10 N/kg)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工艺品的重力G=2 N。
(2)将挂在测力计下的小工艺品浸没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6 N,则浮力F浮= N。
(3)用测力计测出大艺品的重力G2=3 N。
(4)如图所示,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大工艺品浸没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2= N。?
(5)根据实验步骤可算出合金的密度ρ= g/cm3,则 (选填“大”或“小”)工艺品是空心的。
五、计算题(第22题7分,第23题7分,共14分)
22. 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重为16 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 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3. 如图甲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 kg,高为4.0 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 cm,如图乙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木块的密度ρ木;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