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人教版
九年级上
专训2
比热容的应用
A
B
1
2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答案呈现
A
3
A
A
4
5
(1)农田;
水多且水的比热容大
(2)增大绿化面积
6
1.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安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金属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 )
A.铝
B.铁
C.锌
D.铅
A
物质
比热容c/[J/(kg·℃)]
铝
0.88×103
铁
0.46×103
锌
0.39×103
铅
0.13×103
铝的比热容最大,根据Q放=cmΔt,当m和Δt相同时,铝放出的热量最多,故选铝作为散热片最好。
高频考点专训
2.嫦娥1号探月舱为了保持舱体温度均匀,除装上迅速传导热的“热管”外,还利用液体流动,把接收阳光照射到的热传递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则下列针对这种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液体密度不一定大
B.这种液体比热容一定要小
C.这种液体透明度不一定高
D.这种液体对管道的腐蚀性一定要小
B
由Q=cmΔt可知,当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所以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一
定要大。
高频考点专训
3.晴朗的白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频考点专训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
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
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
则森林外部空气温度高,密度小。
因此,白天风向是由森林内部流向外界。
含有大量的水
高频考点专训
4.【2017 株洲】如图所示的是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
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
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A
c水>c泥土、沙石,白天,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Δt海水<Δt陆地,热空气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陆地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c水大,
Δt海水小,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
高频考点专训
5.如图是大夫山森林公园某白天的气温及园内人工湖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
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
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A
高频考点专训
水和陆地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因此温度变化较小的虚线是水温的图线。
6.【中考 福州】小强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住在乡下,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
图示的“温度—区域”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方法:____________。
水多且水的比热容大
农田
增大绿化面积
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
高频考点专训(共11张PPT)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人教版
九年级上
专训1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相同的热量
(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量)
(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
(3)确保在相等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1)58
(2)小于
(3)正确;
1
2
3
4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答案呈现
(1)质量
(2)吸收的热量;升高温度 (3)水;较大
(4)2.1×103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根据Q吸=cm(t-t0)可得,
应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高频考点专训
实验步骤: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加热器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给水和煤油提供的热量相同。
吸收相同的热量
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量)
高频考点专训
2.【中考 苏州】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同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
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高频考点专训
升高的温度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用同一烧杯用“水浴法”对水和煤油同时加热,避免两次加热,且可确保在相等时间内试管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确保在相等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高频考点专训
3.【2018 广州】如图(1)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2)。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
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
(2)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35
s的内能
58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58
℃。
小于
从30
s到35
s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高频考点专训
(3)小明根据图(2)中0至30
s的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答: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
甲、乙吸收
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由公式c=Q/mΔ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在0~30
s内,甲、乙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图线重合,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但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由公式c=QmΔ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高频考点专训
4.【2017 眉山】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
质量
吸收的热量
升高温度
根据Q吸=cm(t-t0),
应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规格相同,单位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
高频考点专训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水
较大
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可见水吸热能力较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较大。
高频考点专训
(4)由图象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 ℃)。
2.1×103
高频考点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