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设计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 第一部分 “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 地球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新设计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 第一部分 “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 地球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03 14:49:49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夏季(5月1日~9月30日)
冬季(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上午
9:30~13:30
上午
10:00~14:00
午休
午休
下午
16:00~20:00
下午
15:30~19:30
“专题跟踪检测”见“选择题考点过关练(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旧的一天
新的一天
180°

90°E
180°
地地根据题目条件确定
确定两地经
方时计
方时的确定一
根据晨昏线与赤道度差东西
交点确定
方位、根据

根据太阳直射

“东加西减”
时间计算
子最短等信息确定计算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

息确定
确定两地时

区差、东西
计「的一根据晨昏线与赤道

方位、根据

确/父点确定
“东加西减”
定根据特定信息,如正
午、子夜等信息确定
计算
120甲
重庆
154

泸州
80
240
城市
80
231
——高速公路
遵义120平均限速/kmh1
100
154
毕节b丙205
里程/km
24°
28°
70°
伊瓦洛o
68
o城市国界入河流◎海洋
按题组整合复习有什么优点
能很好地把脉命题规律和趋势,与髙考无缝对接。做到考什

2.能很好地构建知识联系,实现相关知识的综合迁移、融会贯通,体现二轮系统
知识、系统方法的复习实际
轮“攻重点、破难点、扫盲点”的复习目标相吻合,是一条省时、高
高考的快捷通
此图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线上昼弧均>
夜弧,故北半球各地均是昼长夜短
太∠冬弧
光线
昼弧夜弧
此图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各地纬线上昼孤均大于
夜弧,故南半球各地均是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秋分日
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晨昏线北极
昼弧的长
表示昼长
夜弧的长
夜弧人
表示夜长
昼弧
太阳光线
南极
晨昏线
0:00一日之始日出
正午12:00
日落24:00一日结束
6:00
18:00
后半夜
上午
下午
前半夜
■高考命题有什么规律
高考11道选择题由四个题组进行串知考查。其中一个题组设置2道小题,另外三个
题组各设置3道小题。
2.四个题组根据考查的模块知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知识,涉及
2个题组;一类主要考查人文地理知识,涉及另外2个题组。
3.自然地理2个题组的设置一般会围绕“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表
形态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六个命题
核心点展开;人文地理2个题组的设置一般会围绕“人口、城市与交通”“农业
生产与农业地域”“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资源与环境”四个命题核心点展开。“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地球运动
高频考点(一)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考情全察]
命题视角一 时间计算 
(2018·全国卷Ⅱ·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1.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解析:选A 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3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故选A。
2.(2018·大连重点中学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题。
(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A.当地时间22~23时
B.当地时间19~20时
C.当地时间21~22时
D.当地时间20~21时
解析:(1)B (2)A 第(1)题,当陈先生从广州机场起飞时,当地的地方时约为5:02,同样可计算出此时夏威夷的地方时约为11:06;由于广州与夏威夷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昼长相同,该日的昼长约为(12:00-5:02)×2,即13小时56分钟;此日夏威夷日落的地方时约为12:00+6小时58分=18:58,故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8:58-11:06=7小时52分钟,约为8小时。第(2)题,陈先生所在的夏威夷位于西十区,伦敦位于中时区,陈先生在伦敦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6~9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是20~23时;悉尼位于东十区,陈先生在悉尼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18~21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为22时~次日1时,综合考虑,陈先生与两个女儿联系的时间应为夏威夷时间22~23时。
命题视角二 日期变更 
3.(2018·广东四校联考)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
A.3时
B.6时
C.9时
D.18时
(2)此时,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与旧的一天所占范围之比为(  )
A.3∶1
B.1∶3
C.3∶4
D.4∶3
解析:(1)B (2)A 第(1)题,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图为日期钟,日期界线是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短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那么长针应该指向0时所在经线;图示长针指向90°W,即90°W的地方时为0时,即西六区为0时,由此可计算出伦敦时间(中时区区时)为6时,故选B。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由图可知新的一天占270°,旧的一天占90°,新旧日期之比为3∶1,故选A。
[知能全通]
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
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且多以某重大事件发生的时空图文信息为载体,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这两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熟练掌握有关时间和日期的解题思维流程,灵活运用相关方法技巧。
1.巧用综合思维解答时间计算类题目
2.落脚地理实践力,掌握地方时判断的4个技巧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
(3)若是春、秋分日,全球日出地方时为6时,日落地方时为18时。
(4)若在赤道上,全年日出地方时为6时,日落地方时为18时。
3.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日期范围的2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表轴法。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头为180°经线。然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90°E为零点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1/4。
方法二:180°时间法。当180°经线为零时,全球同一个日期。随后,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零时线向西移动1小时,180°经线为1:00,全球有1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因此,180°经线为几点,全球便有24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做题时需注意,要求的日期范围是新日期的范围还是旧日期的范围。
[题点全练]
(2019届高三·郑州联考)2017年8月,该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降临美国。此次日全食始于北京时间8月22日0时49分,全食带西起东北太平洋,至大西洋中部结束。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最先看到此次日全食的地点地方时大约为(  )
A.8月21日6时49分
B.8月21日8时49分
C.8月22日0时49分
D.8月22日11时49分
2.发生日全食时,能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或太阳活动是(  )
A.光球层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解析:1.B 2.C 第1题,由材料可知,此次日全食从东北太平洋开始,横跨美国,到大西洋中部结束,即美国最先看到此次日全食的地点位于美国西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部为西八区,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8月22日0时49分时,美国西部时间大约为8月21日8时49分。第2题,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人们看不到光球层及发生在光球层上的黑子活动;日珥发生在色球层上,在日全食时可以观测到;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人们不能观测到。
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24:00)还不睡或一夜不睡。美国洛杉矶市(经度约为118°W)的约翰先生与中国北京市的韩先生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都是当地区时的8时~20时。据此回答3~4题。
3.在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  )
A.北京时间16时~20时
B.洛杉矶时间8时~20时
C.北京时间8时~12时
D.洛杉矶时间16时~22时
4.若其中一地的区时为23时时,两人准备结束网上聊天,这时有可能是(  )
A.约翰先生熬夜聊天
B.韩先生熬夜聊天
C.两人都熬夜聊天
D.两人都不熬夜聊天
解析:3.C 4.D 第3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时间是西八区的区时,两地区时相差16小时,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假设日期。假设北京时间是6日8时~20时,洛杉矶时间为(6日8时~20时)-16小时=5日16时~6日4时,其与北京时间8时~20时的共同部分是16时~20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的时段是洛杉矶时间16时~20时。假设洛杉矶时间是6日8时~20时,北京时间为(6日8时~20时)+16小时=7日0时(或6日24时)~7日12时,其与洛杉矶时间8时~20时的共同部分是8时~12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的时段是北京时间8时~12时。第4题,当北京时间是23时时,洛杉矶时间是7时;当洛杉矶时间是23时时,北京时间是第二天的15时,故两人都不熬夜聊天。
高频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情全察]
命题视角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8·全国卷Ⅰ·节选)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解析:选B 根据图示线路里程和平均限速推算可知,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整体向南行驶,全程约需5小时。7月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因此,8:00出发,8:00~13: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右侧靠窗可避免长时间暴晒,B对。6:00出发,6:00~11: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北和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A错。10:00出发,10:00~15: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和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和右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也易暴晒,C错。12:00出发,12:00~17: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右侧窗口,因此右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D错。
(2017·全国卷Ⅱ·节选)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如图所示)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
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选B 轮胎测试时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此时期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故该地不可能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极夜期间只能在夜间进行轮胎测试;受极地东北风影响,冷空气来源方向主要为东北方;4月,芬兰伊瓦洛地区出现或接近极昼,12月出现极夜现象,白昼时长的最大差值大于12小时。
命题视角二 昼夜长短变化与人类活动 
3.(2018·张家口模拟)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夏季(5月1日~9月30日)
冬季(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上午
9:30~13:30
上午
10:00~14:00
午休
午休
下午
16:00~20:00
下午
15:30~19:30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该城市可能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乌鲁木齐
D.广州
(2)该城市政府机关制定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主要依据的是(  )
A.日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
B.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解析:(1)C (2)B 第(1)题,从表中时间可以看出,上下班时间都较北京晚1~2个小时,这说明该城市位于我国西部,四个选项中只有乌鲁木齐符合,故选C。第(2)题,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显著,为了更符合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习惯,特制定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
[知能全通]
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
以区域图、地理表格为命题载体,以社会生活场景为命题背景,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熟记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规律,又要结合生活实际去深刻领悟。
(一)从区域认知的角度理清昼夜长短和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图所示:
(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利用昼弧或夜弧的弧度数进行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1)依据: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点对称;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点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图所示:
(2)计算方法:
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
②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
[题点全练]
如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1~2题。
1.假如地点④位于北半球,图中M点代表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是纬度从高到低
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
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1.D 2.C 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日期为M时①②两地昼长达到最长,④地昼长达到最短,可确定此日为二至日。假如④地位于北半球,则M点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第2题,图中四个地点中,③应在赤道上,纬度最低,故A错误;①出现极昼的时间很短,应该在极圈附近,故B错误;④地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存在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M为夏至日,故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如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B.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为对跖点
D.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
4.如果甲地位于南半球,则b的日期最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3.D 4.C 第3题,图中实线表示甲地昼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虚线表示乙地夜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乙地夜长从15小时缩短为9小时,则此时段内乙地昼长从9小时增长为15小时;两地昼长变化状况相同,位于相同半球,A错误。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太阳高度大小,B错误。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从两地昼长变化幅度可知,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D正确。呈对跖点的两点,从纬度来说,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数值相同,C错误。第4题,此时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甲地位于南半球,则说明此时段南半球昼逐渐变长。b日期时甲地昼长为12小时,则此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排除B、D;b日期过后,甲地昼长继续增长,说明b日期为秋分日,秋分日为每年9月23日前后,选C。
高频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考情全察]
命题视角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读110°E经线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回答(1)~(2)题。
(1)M地的纬度位置为(  )
A.23°26′N       
B.20°N
C.23°26′S
D.20°S
(2)M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46°34′
B.43°26′
C.86°34′
D.83°26′
解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所以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为回归线上至极圈之间冬至日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A、C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B正确、D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纬2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6°34′。
命题视角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2.如图为我国甲、乙两个不同地区房屋院落的尺度,图中角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个院落可能分别位于(  )
A.浙江、江苏
B.新疆、云南
C.广东、黑龙江
D.福建、北京
(2)与甲地相比,乙地院落尺度更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地形
解析:(1)D (2)C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7°,说明甲地的纬度为20°26′N或者26°26′N;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说明乙地的纬度为40°26′N,结合选项即可判定D项符合题意。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建筑物产生的影子不同,会影响院内的采光条件,乙地的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较长,因此为了避免建筑物遮挡光照,院落尺度应该更大一点,故答案选C项。
[知能全通]
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且多以相关图文材料为载体,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因此,在复习备考时,既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问题,培养考生这方面的核心素养,又要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类”题目的思维流程,熟练运用相关方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
1.巧用综合思维解答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类题目
2.落脚地理实践力,掌握2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与应用
(1)计算楼距、楼高:为了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甲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θ,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
θ。
(2)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α),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θ=90°。(如乙图)
[题点全练]
(2018·江西南昌检测)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顺时针为正值,逆时针为负值。我国河南省某地(36°N,113°E)气象台对当地一年内太阳方位角进行了测量,如图为太阳方位角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日落方位角一年内的变化范围可能是(  )
A.-60°至60°
B.60°至120°
C.-60°至-90°
D.90°至120°
2.某日该地太阳方位角为0°时(  )
A.北京的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B.伦敦街道的树影位于东南方向
C.纽约(74°W)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
D.东京(135°E)市民正处于下班高峰期
解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顺时针为正值,逆时针为负值。因此可以理解为:太阳方位角以正南点为零,顺时针方向为正,表示太阳位于下午的范围;逆时针方向为负,表示太阳位于上午的范围。该地为河南省某地(36°N,113°E),一年中,春、秋分时太阳正西落,太阳方位角为90°,夏季时,西北落,太阳方位角大于90°,冬季时,西南落,太阳方位角小于90°,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第2题,太阳方位角为0°时,说明太阳位于正南,(36°N,113°E)的地方时为12点,此时太阳直射在113°E经线上,北京的经度为116°E,位于直射点的东侧,又因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以南,因此判断直射点应该在北京的西南方位,因此A正确;伦敦位于直射点的西北,太阳在其东南,影子朝向为西北,B错误;通过此时113°E的地方为12时,根据时间的相关计算得出纽约此时的地方时为23时32分,应该处在晚上时间,太阳高度角为负值,C错误;同理,通过计算可知,东京的地方时为13时28分,应该在下午上班时间,D错误。故答案选A。
如图是某小区(36°N)用于发电的屋顶太阳能板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读图,回答3~4题。
3.当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
A.24°S      
B.24°N
C.6°S
D.6°N
4.下列日期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2月26日
B.4月12日
C.6月22日
D.10月17日
解析:3.D 4.B 第3题,图中显示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故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当地纬度为36°N,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此时太阳应该直射6°N。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应该直射6°N,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推断日期大致比春分日(3月21日左右)晚22天,或比秋分日(9月23日左右)早22天,即可能为4月12日或9月1日。
[专题跟踪检测]
A级——基础提速练
“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如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3题。
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
A.重力小、辐射强
B.重力大、辐射弱
C.空气足、水分足
D.空气少、水分少
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  )
A.缺少光照条件
B.缺少大气层
C.地月距离较近
D.日月距离近
解析:1.C 2.A 3.B 第1题,月球处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中的地月系。第2题,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又由于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宇宙辐射强;月球水分缺乏。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因此昼夜交替时间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昼夜温差大。
“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该模式不仅节约了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在产出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光伏发电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关注。据此回答4~5题。
4.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A.市场需求不足
B.施工资金缺乏
C.输电成本过高
D.占地面积太大
5.“渔光一体”模式中安装的水面光伏设备行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半米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水面温度
B.避免设备之间相互遮挡
C.保证水面光照和渔船行驶安全
D.抑制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
解析:4.D 5.C 第4题,光伏发电设备占用土地面积大,而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短缺,故在该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第5题,水面光伏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就可以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遮挡,不需加大行间距。水面光伏设备之间的行间距加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面光照,满足水中生物对光照的需求,同时也为捕鱼船只在水面行驶留下通道。水面光伏设备之间行间距加大和提高水面温度关系不大。
(2019届高三·保定联考)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读金砖国家峰会部分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
6.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期间,图示城市中(  )
A.德班昼长夜短
B.乌法白昼时间最长
C.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福塔莱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7.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  )
A.乌法正处于日出时刻
B.德班在傍晚收看会议直播
C.厦门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
D.福塔莱萨的日期是9月4日
解析:6.B 7.C 第6题,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时间为9月3~5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可知,德班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A错;乌法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B对;9月3~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离果阿越来越远,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9月3~5日太阳直射点离乌法最远,乌法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错。选B。第7题,北京时间12:00,乌法(60°E附近)地方时为8:00左右,德班(30°E)地方时为6:00,厦门地方时接近12:00,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5日1:00。9月5日这一天乌法日出时刻接近地方时6:00,故A错;德班此时为早晨,B错;厦门此时为正午,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C对;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5日1时,D错。选C。
(2018·库尔勒月考)某学校组织的夏令营7月初到伦敦(51°N)一所中学进行交流,到达该中学时发现学校旗杆的影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1时
B.19时
C.13时
D.5时
9.同学们在当地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农田里稻谷飘香
B.泰晤士河上的船装满小麦准备出口到印度
C.汽车正将大量甘蔗运往制糖厂
D.沿途看到许多奶牛场
解析:8.A 9.D 第8题,图中显示,此时该地物体影子朝向正北偏东15°,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偏西15°的位置,因地球自转速度为15°/小时,因此太阳视运动速度为15°/小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上空时为该地正午(12:00),此时为13:00。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该地区时早8小时,为21时。第9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热不足,不适宜水稻、小麦、甘蔗生产,而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之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沿途可能看到许多奶牛场。
(2018·湖北八校联考)2015~2016年,我国又出现一波房地产开发潮。如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110°E)某楼盘平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宜选甲户型,因为采光好
B.宜选乙户型,因为采光好
C.不宜选丙户型,因为夏季暴晒
D.不宜选丁户型,因为夏季暴晒
11.小暑时节(一般为公历7月7日或8日)是我国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给霉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时间是(  )
A.甲阳台 北京时间12:40
B.乙阳台 北京时间15:00
C.丙阳台 北京时间12:40
D.丁阳台 北京时间11:20
解析:10.C 11.B 第10题,甲、乙两户型位于北部,一年中只有少部分时间正午太阳位于海口的北方,所以采光并不好;从采光角度考虑宜选丙、丁两户型;但丙户型在夏季受光照时间长,会出现暴晒。第11题,7月7日或8日太阳大约直射海口所在纬度。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北京时间12:40时当地地方时为12:00,太阳位于天顶,所以甲阳台北京时间12:40和丙阳台北京时间12:40“晒霉”效果欠佳;北京时间11:20时,海口当地时间为10:40,太阳位于东北方位,丁阳台无阳光照射,不能“晒霉”;北京时间15:00时,海口当地时间为14:20,太阳位于西北方位,且此时太阳辐射较强,乙阳台适宜“晒霉”。
B级——重难提分练
(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多因素影响。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2.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20日、晴天
B.6月20日、阴天
C.3月20日、多云
D.12月20日、多云
3.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
解析:1.B 2.C 3.C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值北京时间14时最大,而当地地方时为12时,故该地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天山山区符合。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20时左右日落,接近昼夜平分,故该日在二分日前后;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说明该日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第3题,从图中可知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且实际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9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刻(理论日落时刻应为北京时间20时左右)。这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观测到的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因而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
(2019届高三·郑州检测)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与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日最接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
B.3小时16分钟
C.3小时32分钟
D.4小时
解析:4.B 5.C 第4题,根据日出、正午等时间信息可计算出漠河的昼长为(正午时间-日出时间)×2=16小时56分钟,夜长为24小时-昼长=7小时4分钟。昼长远大于夜长,故该日最接近夏至。第5题,由图及文字材料可知,该地午夜时,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4°左右,因此,由日落到午夜的时间为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由上题可知,该地该日夜长为7小时4分钟,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关于午夜对称,故日落到午夜的时间为3小时32分钟。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节气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6~8题。
6.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大的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  )
A.草木始发新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
B.小麦已经结果,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C.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D.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7.一般气温波动较大时,呼吸系统急诊的危险度增大。下列节气中最需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雨水
B.夏至
C.立冬
D.大寒
8.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需要防御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解析:6.B 7.C 8.B 第6题,读图,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大的节气是小满节气,约是5月21日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已经结果,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B对。此时已是春末,草木茂盛,A错。白昼长,黑夜短,将进入夏季,C错。气温显著升高,炎暑还差一个多月,D错。第7题,一般气温波动较大时,呼吸系统急诊的危险度增大。根据图中与前一节气温差曲线判断,温差最大的是立冬,最需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是立冬,C对。其他节气与前一节气温差较小,气温波动小,A、B、D错。第8题,读图,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是大暑,约是7月23日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值多雨季节,需要防御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洪涝,B对,A错。降水多,植被茂盛,沙尘暴可能小,C错。夏季,无寒潮灾害,D错。
(2018·武汉质检)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长沙(约28°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1题。
9.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
A.北京北卧室
B.长沙南卧室
C.北京南卧室
D.长沙北卧室
10.若长沙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间距为28
m。甲图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2个月
11.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甲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最可能是(  )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解析:9.B 10.D 11.C 第9题,冬季,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长也越短。两地南卧室为阳面,采光条件好,因长沙纬度较北京低,昼长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大,采光条件更优。第10题,由题目信息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时,北楼10层住户采光受影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28°+X)=45°,可求得X=17°S。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7°S以南时,北楼10层住户采光受影响。因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的移动速度约为8°/月,故受影响的时间大约为2个月。第11题,由上题可知,两楼的楼间距较小,若在北京按相同设计建设,北楼采光条件受影响更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可扩大楼间距或降低南侧楼房高度。北京土地供应紧张,地价高,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采用C项方案的可能性大。PAGE
选择题考点过关练(一)
地球运动
A级——基础提速练
“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如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3题。
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
A.重力小、辐射强
B.重力大、辐射弱
C.空气足、水分足
D.空气少、水分少
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  )
A.缺少光照条件
B.缺少大气层
C.地月距离较近
D.日月距离近
解析:1.C 2.A 3.B 第1题,月球处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中的地月系。第2题,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又由于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宇宙辐射强;月球水分缺乏。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因此昼夜交替时间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昼夜温差大。
“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该模式不仅节约了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在产出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光伏发电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关注。据此回答4~5题。
4.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A.市场需求不足
B.施工资金缺乏
C.输电成本过高
D.占地面积太大
5.“渔光一体”模式中安装的水面光伏设备行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半米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水面温度
B.避免设备之间相互遮挡
C.保证水面光照和渔船行驶安全
D.抑制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
解析:4.D 5.C 第4题,光伏发电设备占用土地面积大,而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短缺,故在该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第5题,水面光伏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就可以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遮挡,不需加大行间距。水面光伏设备之间的行间距加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面光照,满足水中生物对光照的需求,同时也为捕鱼船只在水面行驶留下通道。水面光伏设备之间行间距加大和提高水面温度关系不大。
(2019届高三·保定联考)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读金砖国家峰会部分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
6.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期间,图示城市中(  )
A.德班昼长夜短
B.乌法白昼时间最长
C.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福塔莱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7.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  )
A.乌法正处于日出时刻
B.德班在傍晚收看会议直播
C.厦门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
D.福塔莱萨的日期是9月4日
解析:6.B 7.C 第6题,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时间为9月3~5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可知,德班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A错;乌法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B对;9月3~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离果阿越来越远,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9月3~5日太阳直射点离乌法最远,乌法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错。选B。第7题,北京时间12:00,乌法(60°E附近)地方时为8:00左右,德班(30°E)地方时为6:00,厦门地方时接近12:00,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5日1:00。9月5日这一天乌法日出时刻接近地方时6:00,故A错;德班此时为早晨,B错;厦门此时为正午,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C对;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5日1时,D错。选C。
(2018·库尔勒月考)某学校组织的夏令营7月初到伦敦(51°N)一所中学进行交流,到达该中学时发现学校旗杆的影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1时
B.19时
C.13时
D.5时
9.同学们在当地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农田里稻谷飘香
B.泰晤士河上的船装满小麦准备出口到印度
C.汽车正将大量甘蔗运往制糖厂
D.沿途看到许多奶牛场
解析:8.A 9.D 第8题,图中显示,此时该地物体影子朝向正北偏东15°,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偏西15°的位置,因地球自转速度为15°/小时,因此太阳视运动速度为15°/小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上空时为该地正午(12:00),此时为13:00。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该地区时早8小时,为21时。第9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热不足,不适宜水稻、小麦、甘蔗生产,而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之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沿途可能看到许多奶牛场。
(2018·湖北八校联考)2015~2016年,我国又出现一波房地产开发潮。如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110°E)某楼盘平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宜选甲户型,因为采光好
B.宜选乙户型,因为采光好
C.不宜选丙户型,因为夏季暴晒
D.不宜选丁户型,因为夏季暴晒
11.小暑时节(一般为公历7月7日或8日)是我国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给霉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时间是(  )
A.甲阳台 北京时间12:40
B.乙阳台 北京时间15:00
C.丙阳台 北京时间12:40
D.丁阳台 北京时间11:20
解析:10.C 11.B 第10题,甲、乙两户型位于北部,一年中只有少部分时间正午太阳位于海口的北方,所以采光并不好;从采光角度考虑宜选丙、丁两户型;但丙户型在夏季受光照时间长,会出现暴晒。第11题,7月7日或8日太阳大约直射海口所在纬度。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北京时间12:40时当地地方时为12:00,太阳位于天顶,所以甲阳台北京时间12:40和丙阳台北京时间12:40“晒霉”效果欠佳;北京时间11:20时,海口当地时间为10:40,太阳位于东北方位,丁阳台无阳光照射,不能“晒霉”;北京时间15:00时,海口当地时间为14:20,太阳位于西北方位,且此时太阳辐射较强,乙阳台适宜“晒霉”。
B级——重难提分练
(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多因素影响。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2.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20日、晴天
B.6月20日、阴天
C.3月20日、多云
D.12月20日、多云
3.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
解析:1.B 2.C 3.C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值北京时间14时最大,而当地地方时为12时,故该地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天山山区符合。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20时左右日落,接近昼夜平分,故该日在二分日前后;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说明该日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第3题,从图中可知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且实际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9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刻(理论日落时刻应为北京时间20时左右)。这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观测到的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因而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
(2019届高三·郑州检测)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与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日最接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
B.3小时16分钟
C.3小时32分钟
D.4小时
解析:4.B 5.C 第4题,根据日出、正午等时间信息可计算出漠河的昼长为(正午时间-日出时间)×2=16小时56分钟,夜长为24小时-昼长=7小时4分钟。昼长远大于夜长,故该日最接近夏至。第5题,由图及文字材料可知,该地午夜时,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4°左右,因此,由日落到午夜的时间为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由上题可知,该地该日夜长为7小时4分钟,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关于午夜对称,故日落到午夜的时间为3小时32分钟。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节气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6~8题。
6.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大的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  )
A.草木始发新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
B.小麦已经结果,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C.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D.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7.一般气温波动较大时,呼吸系统急诊的危险度增大。下列节气中最需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雨水
B.夏至
C.立冬
D.大寒
8.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需要防御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解析:6.B 7.C 8.B 第6题,读图,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大的节气是小满节气,约是5月21日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已经结果,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B对。此时已是春末,草木茂盛,A错。白昼长,黑夜短,将进入夏季,C错。气温显著升高,炎暑还差一个多月,D错。第7题,一般气温波动较大时,呼吸系统急诊的危险度增大。根据图中与前一节气温差曲线判断,温差最大的是立冬,最需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是立冬,C对。其他节气与前一节气温差较小,气温波动小,A、B、D错。第8题,读图,在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是大暑,约是7月23日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值多雨季节,需要防御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洪涝,B对,A错。降水多,植被茂盛,沙尘暴可能小,C错。夏季,无寒潮灾害,D错。
(2018·武汉质检)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长沙(约28°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1题。
9.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
A.北京北卧室
B.长沙南卧室
C.北京南卧室
D.长沙北卧室
10.若长沙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间距为28
m。甲图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2个月
11.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甲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最可能是(  )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解析:9.B 10.D 11.C 第9题,冬季,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长也越短。两地南卧室为阳面,采光条件好,因长沙纬度较北京低,昼长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大,采光条件更优。第10题,由题目信息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时,北楼10层住户采光受影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28°+X)=45°,可求得X=17°S。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7°S以南时,北楼10层住户采光受影响。因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的移动速度约为8°/月,故受影响的时间大约为2个月。第11题,由上题可知,两楼的楼间距较小,若在北京按相同设计建设,北楼采光条件受影响更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可扩大楼间距或降低南侧楼房高度。北京土地供应紧张,地价高,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采用C项方案的可能性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