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5 19: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屋子外的鲜花好看吗,你想拥有它并藏在自己家里吗,还是想让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丽。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5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季羡林:1911年—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精通12国语言。




1935年,作者季羡林到于歌廷根大学求学。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块土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这篇课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文中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小组内互相纠正;
2.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和同桌互相讲一讲。



















wǎn
jǐn
xiá

chà
yān
易错字


易错提示:不要读成“jí”。
组词:脊柱
脊梁

wǎn
易错提示:不要读成“guǎn”。
组词:莞尔
莞然

jǐn
易错提示:不要读成“jǐng”。
组词:锦绣
锦标

易错提示:左边是“女”,不要写成“讠”。
组词:姹紫嫣红
chà
多音字、形音字
zhàn(强占)
zhān(占卜)
wǎn
(莞尔)
guǎn(东莞)


这儿是一位以占(
)卜为生的老人的地方,你不能强占(
)。
看到东莞(
)队员的精彩表演,裁判员莞(
)尔一笑。
zhān
zhàn
guǎn
wǎn
近义词、反义词
真切——
奇丽——
确实——
奇特——
耐人寻味——
奇特——
真切——
美丽——
改变——
迎接——
真实
美丽
的确
奇妙
回味无穷
寻常
模糊
丑陋
维持
驱赶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天性:
境界: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文中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嫣,鲜艳。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美景众多,来不及欣赏。还可指人事繁忙,穷于应付。
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和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
2.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和同桌互相讲一讲。




朗读课文,想一想德国的“奇丽”景象指的是什么?
民族的奇特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强调了养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每一户都养花。也点明了养花的地点即“临街窗户的外面”,这完全是为了方便他人看花。
花的奇特
花美
花多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望着窗外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指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说什么没有改变?
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有改变。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季先生,所以他说: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多年,在留学期间常思念家乡。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2.这种奇丽的景色体现了一种什么境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课文中,德国的“奇特”表现在哪些地方?
德国的“奇特”表现在德国人的花都是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景色奇丽;德国有奇特的民族风俗
1.课文中,德国的“奇特”表现在哪些地方?
2.这种奇丽的景色体现了一种什么境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种奇丽的景色体现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开头(1)——点明德国是爱花的国度
中间回忆留学(2-3)
结尾(4)——重游德国
美丽依旧
描述:窗前开满鲜花供他人欣赏
奇特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明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和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表达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体现“我为人人”精神的名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生字和词语,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吧!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的含义。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预习下一篇课文新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
作者看到的奇丽景色是家家户户鲜花绽放的情景:“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体现。
(2)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你是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
这是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奇丽的景色”是指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的美景;“奇特的民族”是指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4.把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