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紫藤萝瀑布》(课件+ 素材+ 类文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7.《紫藤萝瀑布》(课件+ 素材+ 类文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5 10:49:28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紫藤萝瀑布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新知导入赏 花 导 入学习目标
识记字词、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章主旨。
体会生动优美的语言、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领悟文中情感与人生哲理,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走近作者宗璞,本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其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三松堂断忆》等。了解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字 音 字 形检查预习瀑布( ) 迸溅( ) 绽放( )
伶仃( ) 花穗( ) 伫立( )
忍俊不禁( ) 盘虬卧龙( )
仙露琼浆( )zhàn suì zhùqiúpùbènɡlínɡ dīnɡjīnqiónɡ词 语 释 义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向四外溅多而密。稀稀疏疏,出现的少。孤独,没有依靠。逗引,招惹。忍不住笑。形容鲜美的酒。盘绕横卧着的虬龙。听读课文,了解内容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并据此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花 ——花 ——花
2.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3.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作者由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梳 理 结 构第1-6 自然段第7-9 自然段赏花忆花悟花第10-11自然段 感 情 变 化2.表现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语句: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感 悟3.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的感悟是什么?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问 题 探 究细读课文赏花部分,思考问题。研读课文顺序:先写花瀑,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
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来写。 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来对盛开的藤萝进行描写?
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研读课文问 题 探 究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色:形:态: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问 题 探 究 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1.“从未看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繁茂。问 题 探 究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运用比喻手法,由深而浅,笔触细腻。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的亮丽的特点。
“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亮丽可爱,玲珑剔透的特点,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问 题 探 究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运用拟人手法,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和勃勃生机以及烂漫情趣。问 题 探 究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比喻,将“花”喻为“帆”,将“萼”喻为“舱”,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外形,富有动感;又将“花”喻为“笑容”,用“忍俊不禁”拟写花朵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美丽可爱。
两个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展示了其生机勃勃的特征。问 题 探 究 文中第7段写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怎样理解?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问 题 探 究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此时,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到盛开的紫藤萝花,暏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文中第8段插入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进行比较,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问 题 探 究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 谈谈你的理解?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而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繁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生命长河的流淌是永无止境的。
这句话点明主旨,由花及人,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生总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于挑战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启 示 感 悟积极的生活 通观全文,你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看花瀑前,压在作者心上的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当“花瀑”在心上缓缓流过,改变了作者的心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小 结主 旨 归 纳 本文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述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文章开头写停住脚步和结尾加快脚步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停住了脚步”被紫藤萝吸引设置悬念“加快了脚步”有前进的动力探 究 写 法写法探究1.多种手法的运用。 (比喻、内容、对比、以静写动)2.含蓄地表达情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紫藤萝瀑布看花
忆花
悟花 花瀑
花穗
花朵整体

局部赏花的感受
忆花的劫难
颂花的生机 生命长河无止境花



生命托


志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以“我眼中的——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赋于这种植物以象征意义,展开联想,写出
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课下阅读宗璞的其它散文。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紫藤萝瀑布》类文阅读
岭上梨花雪
张峪铭
①你不得不承认,世间有些事很奇妙。如春天就像一位姑娘拿着一根季节的牧鞭,轻轻地抽打着万物,于是万物苏醒了,并欢快地迈向春光深处。奇怪的是人到了这个季节也不例外,也慢慢地敞开胸怀,也乐意、兴奋地扎入春潮之中。
  ②这不,朋友金兄来电说,若再不到岭上来,那梨花将要谢来,到时你不要懊悔。最后还诗意的说了一句:满山梨花雪,飘洒能几时?其实朋友的夸张语言比不上季节的 诱惑。对岭上的梨花,我已钟情很久了,只不过时间难以支配,一拖再拖。我也担心若不前往,恐怕梨花已卸妆,赶不上其尾声末场了。
  ③岭上,实际上是三条岭简称,它属东至县尧渡镇管辖,离县城以东约十里地。这里原先就是古徽道必经之地,是东边通往小城的咽喉。可时光的草早已将古道湮没,石 板路也习惯了人的冷落。不想岭上人,在那贫瘠的土地栽上了梨树,于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得游人四方来。岭上成了梨花的天堂,春天的秀场,连古道也焕发 了生机。
  ④那天雨丝飘落,我们一行人轻踏如琴键似的石道阶梯,张望恼人的春色,谛听快乐的跫音,路过一潭碧水,走过一段山冈,穿过一座古亭……你举眼一望,无边景色迎 面扑来。那满山遍野的梨花,攻陷了整个山梁,那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成了梨花的配角,就像一匹巨幅白绢上点缀一点绿色和一抹红,将那梨花衬托得更 加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如雪素洁淡雅。这让人想起了中国画,了了几笔,春意盎然,那大片的留白,给了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⑤说起岭上梨花的配角,不能不说那些奇形怪状的褶皱石。有的如天蟾,有的如书卷,有的如莲座,有的如宝剑……梨树植在山石间,山石卧在梨树前,就如袭一身白裙 的女模特,倚在肌肉健硕的男子身边,一个风情万种,一个雷霆不动,演绎着野性与温柔之美。一树梨花细雨,一座古亭微风。梨花是那么的鲜活清新,古亭是那么 的质朴禅定。这样的画面,让人古意顿生——风扫素眉,眼角垂泪,玉笛轻吹,千娇百媚,只为在这世上走过一回,只为在万紫千红中独守清白而无悔。
  ⑥不错,梨花是岭上的当然主角,但她有时也退到幕后,若你定格一景,梨花又成了游人的背景。你看那一班女子,穿红着绿,手拿纱巾在梨花古道上舞动起来,那洋溢的笑颜,与梨花相映成美。你才知道人因景而游,景也因人更生动。
  ⑦我坐在古徽道边的一块石头上,望着游人如织,花开如雪,我思考着任何生命都有许多相似与重叠。梨花生命与人类一样。当最后一场春雪融化成一泓春水时,梨树枝头生出些白米粒,小小的、涩涩的如懵懂女孩;等暄风一遍遍拂过,那白色的花苞竞相开放,那纯粹的白,如少女的裙裾, 那淡黄的蕊,如少女面庞上的羞涩;再过几天花开得更加恣意,绿绿的嫩叶也悄悄地长了出来,就像系着绿围裙的少妇,腰肢随风摆,楚楚动游人,想必那果实早已 孕育在腹中了吧。女人如花,这样的比喻可溯源到《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只不过桃花演绎的是一场火红与热烈的生命,而梨花的生活演进,带着一份 圣洁、一分高贵,一丝素雅与一丝哀怨。难怪有人称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天地之间,她不取悦、不谄媚,保持一生天性,给你一世素容。
⑧我想梨花是不是天地之间的白衣使者?她开在清明之前,一夜之间扯起了白幡,此时天朗气清,山河素白。是不是祭奠沧海桑田的变幻,祭奠草木枯荣的更替,祭奠生 灵万物的轮回……?是不是想让人类应懂得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祭奠是为了吊慰感恩,出城寻春是为了守住更好的人生。人类啊,应当有必要的敬畏和必要的坚守。就像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
⑨岭上梨花雪,只不过是将梨花的白,用雪作喻。你远观如雪满山,近看如雪飘落。但梨花的香却很特别,以至特别得让人忽略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人。当她的皎白 之容冲击着你的视觉时,你的嗅觉变得迟钝了。即使你贪婪吸取,也不见香气芳踪;倘若静心感受,定有一缕暗香。这也印证着一个道理,给你太多,幸福难觅;若 有缺憾,才能幸福满满。
⑩我问朋友,你说的梨花雪如何诠释?他眨了一下眼,一字一顿道:“梨花不逊雪花白,雪却输梨一段香。”嘿,古词翻新,说出了梨花的品质,可岭上梨花呢?我想,里面不仅有栽梨人创业的精神,也会熏染着岭上独有的地理人文。
⑾岭上梨花雪,三月始盛开。莫道伤春语,明年你再来。看到纷纷零落的梨花,我伤感地念叨着,并期待着来年岭上的春天,期待那一场梨花雪。
11.简析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作用。(3分)
12.文章写梨花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请结合文章第④⑤⑥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3.赏析文中第⑦段划横线部分。(4分)
14.你认为题目“岭上梨花雪”中的“梨花雪”有什么妙处?(4分)
15.结合文章对梨花的品质、特点的描写,说说梨花给人们的启示。(5分)
?
?
?
答案:
11.内容上:①写出自己对岭上梨花的喜爱;②用原先古道、石板路的荒芜、冷落衬托今日岭上的美丽热闹;③赞美今日岭上人的创业精神;④体现岭上独有的地理人文。
结构上:引出下文,作者由此付诸实践,走上赏梨之路。(内容2分,结构1分。内容写出3点即可。)
12.①用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衬托梨花的洁白;②用山石的野性之美衬托梨花的温柔之美;③用古亭的质朴禅定衬托梨花的鲜活清新;④用游人的欢笑舞动衬托梨花的生动美丽。(每点1分,共4分)
13.①按时间顺序写出梨花从生出小白花,到竞相开放,到恣意盛开、孕育果实的生长过程;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梨花生命的演进比作懵懂的女孩,少女的裙裾、面庞上的羞涩,系着绿围裙的少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梨花的洁白、娇柔、秀美。(每点2分,共4分)
14.①(岑参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梨花喻雪,本文题目中的“梨花雪”是用雪喻梨花,巧用诗意,推陈出新。②“梨花雪”既指梨花的洁白,也暗含圣洁的品质,一语双关;③借朋友“梨花不逊雪花白,雪却输梨一段香”的古词翻新,由梨花的白引出梨花的香,在赞美梨花品质的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岭上人创业精神的赞美。(写出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
15.①梨花圣洁、高贵、素雅的品质启示人们做人要不取悦、不谄媚,保持一生天性;②梨花开在清明之前,仿佛在祭奠万物生灵,想让人类懂得慎终追远,饮水思源;③梨花坚守不变的清白,坚守淡淡的清香,启发人类应当有必要的敬畏和必要的坚守;④梨花的暗香很特别,易让人忽略,告诉人们:只有静心感受,才能觅得更多的幸福。(5分,写出三点即可,不概括品质、特点,适当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