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13:45

文档简介

专题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A卷·基础达标练]
1.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的是(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选A 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判断是否为纯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2.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B.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
D.纯合子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解析:选B 假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则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杂合子为Aa,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根据分离定律,杂合子之间杂交(即Aa×Aa),后代会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和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公牛是红褐色的,而母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雄性,aa或Aa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可知,亲本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一定是AA,它所生小牛的基因型为A_,若该小牛为雄性,则一定是红褐色的,与实际表现型不符,故该小牛为雌牛;若其基因型为AA,它一定是红褐色的,与实际表现型不符,所以该小牛为Aa的红色雌牛。
4.如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Ⅲ2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1/3
C.1/8 D.1/6
解析:选B 由图可见,正常个体Ⅱ1、Ⅱ2生了一患病女孩Ⅲ1,所以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推知Ⅱ1、Ⅱ2基因型均为Aa,所以Ⅲ2为1/3AA或2/3Aa,则Ⅲ2与有病女性结婚,生育有病孩子的概率是2/3Aa×aa=2/3×1/2=1/3。
5.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3∶1
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的占2/5
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
解析:选C 以A、a表示这一对等位基因,则杂合的红果肉番茄(Aa)自交获得的F1中,性状表现为红果肉的番茄基因型有AA(1/3)和Aa(2/3),自交后F2中紫色果肉番茄所占比例为2/3×1/4=1/6,故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F2中杂合红果肉个体所占比例为2/3×1/2=1/3,占红果肉个体的比例为(1/3)/(1-1/6)=2/5。在F1中即存在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番茄。
6.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1/3 B.1/2
C.6/11 D.11/12
解析:选C 由“他们的父母均正常”和“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基因型(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为1/3AA、2/3Aa;由“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母亲是携带者”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为1/2AA、1/2Aa。他们的后代中纯合子AA的概率是1/2,杂合子Aa的概率是5/12,纯合子aa的概率是1/12。他们所生的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6/11。
7.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表现型
蓝眼
绿眼
紫眼
基因型
A_B_
A_bb、aabb
aaB_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所得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
A.3∶1 B.3∶2
C.9∶7 D.13∶3
解析:选A 依据题意,A_B_×aaB_→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因为绿眼的基因型为A_bb、aabb,推知亲代基因型为A_Bb×aaBb。假设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则F1会出现紫眼蛙(aaB_),与题意不符,所以亲代蓝眼蛙与紫眼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1中蓝眼蛙∶绿眼蛙=AaB_∶Aabb=3∶1。
8.狗的毛色中褐色(B)对黑色(b)显性,I和i是另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含有基因B、b的狗均表现为白色,i不影响基因B、b的表达。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理论上杂合褐色和黑色个体之比为(  )
A.8∶1 B.2∶1
C.15∶1 D.3∶1
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狗的毛色有三种表现型:褐色(B_ii)、黑色(bbii)、白色(_ _I_)。bbii×BBII→F1为BbIi,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理论上杂合褐色个体(Bbii)占1/8,黑色个体(bbii)占1/16,两者之比为2∶1。
9.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和长形三种类型,已知果形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现有两个南瓜品种甲和乙,利用它们所做的系列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圆×乙圆―→F1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为AaBb
C.F2中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D.F2中扁盘形南瓜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南瓜占1/16
解析:选D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性状分离比9∶6∶1中各种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对应的基因型,占9/16的扁盘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_B_,占6/16的圆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_bb、aaB_,占1/16的长形对应的基因型为aabb。F2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中AABB占1/9、AABb占2/9、AaBB占2/9、AaBb占4/9,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南瓜(aabb)占4/9×1/4=1/9。
1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女儿,问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以及白化病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分别是(  )
A.1/4,分离定律 B.3/8,分离定律
C.1/4,自由组合定律 D.3/8,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选B 已知白化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该夫妇表现正常,子代患白化病,说明该夫妇均是杂合子,白化病患者为隐性纯合子,该夫妇的后代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4,其中男孩∶女孩=1∶1,故生一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11.刺鼠的毛色由两个位点B和C决定,B(b)和C(c)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凡是具有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只要基因型是cc则为白化鼠。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请推测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解析:选B 刺鼠的毛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C基因存在的情况下,B_C_表现为黑色,bbC_表现为褐色,黑色亲本中至少含一个B和一个C,基因型为B_C_的黑色刺鼠与白化鼠bbcc交配,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所以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
12.萝卜的根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中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2/3 B.6/16
C.8/9 D.3/16
解析:选A 由题目信息可知,F2中的圆形块根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它们之间的比例为1∶2∶2∶1,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
13.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独立遗传,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这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该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下图所示,则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1/64 B.8/64
C.3/64 D.27/64
解析:选C 因为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只能由题图中的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ee,则AaBbEe×AaBbEe产生A_bbee的概率为3/4×1/4×1/4=3/64。
14.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bbEe×Bbee B.bbEE×Bbee
C.bbee×Bbee D.bbEe×BBee
解析:选D 由题目信息可推知,棕色的拉布拉多犬的基因型为bbE_,黄色的拉布拉多犬的基因型为_ _ee;子代小狗中有黑色的和黄色的,基因型分别为B_E_和_ _ee,由子代_ _ee可推出亲本棕色的拉布拉多犬的基因型为bbEe;又因为子代中无棕色个体(基因型为bbE_),故亲本黄色的拉布拉多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BBee。
15.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A.9/64、1/9 B.9/64、1/64
C.3/64、1/3 D.3/64、1/64
解析:选A 设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和C、c表示。亲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A_∶aa=3∶1,B_∶bb=3∶1,C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红果、长蔓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16.每个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生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B.用酪氨酸酶能对白化病进行基因诊断
C.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手段
D.禁止近亲结婚主要是为了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解析:选D 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用基因诊断不能检测,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可确定;酪氨酸酶不能对白化病进行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的检测手段除了羊水检查外,还有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
17.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接近于(  )
A.9∶3∶3∶1 B.3∶3∶1∶1
C.1∶2∶1 D.3∶1
解析:选D 运用分解组合法: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1),bb×bb后代有1种表现型,DD×DD后代有1种表现型,亲本自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比例为(3∶1)×1×1=3∶1。
18.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分别是(  )
A.1/4,1/8 B.1/8,1/8
C.3/8,1/8 D.3/8,1/2
解析:选C 根据亲代表现型及子代表现型可确定双亲的基因型,父亲为AaBb,母亲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考虑,Aa×Aa→3A_∶1aa,Bb×bb→1Bb∶1bb,可得未来子女棕眼的概率为1/2,蓝眼的概率为1/2,耳垂离生的概率为3/4,耳垂连生的概率为1/4。则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概率为1/2×3/4=3/8,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为1/2×1/4=1/8。
19.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解析:选C 雄果蝇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的雌性个体,Y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雄性个体,故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根据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杂交,后代都是刚毛,可知刚毛是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Ⅱ1片段,如XbXb和XBYb杂交,后代雌性都是刚毛,雄性都是截毛;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是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20.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杂交得F2,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或红眼短翅
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
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解析:选B 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均表现为正常翅红眼;让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源于F1中的母方;F2雌果蝇中纯合子(1/8aaXBXB和1/8AAXBXB)占1/4,杂合子占3/4,二者的比例不相等;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F2中正常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短翅个体占1/4。
21.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女儿可能患色盲病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解析:选D 由图可知,父亲基因型是AaXbY,由子代表现型可推知母亲基因型为AaXBXb,若只考虑白化与肤色正常这一对性状,则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若只考虑色盲与色觉正常这一对性状,则生一个正常男孩(XBY)的概率是1/4。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4=3/16。
22.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适龄生育对于预防遗传病和防止先天性疾病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C.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D.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解析:选D 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但猫叫综合征却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B卷·强化提能练]
一、选择题
1.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有关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解析:选C 产前诊断只能确定某些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而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禁止近亲结婚只是降低某些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而不能杜绝;遗传咨询只是推算发病风险,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猫叫综合征应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2.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可以有3种
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可以有5种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羊群体中相关基因型有6种
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均为黑毛
解析:选C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MM、Mm、mm 3种;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XmY 5种;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M、XmYm、XMYm、XmYM 7种;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XmXm与黑毛公羊XMY交配,后代基因型为XMXm、XmY,雌性均为黑毛。
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针对F2个体间的杂交方式所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杂交范围
杂交方式
后代中灰身和
黑身果蝇的比例
A
取F2中的雌雄果蝇
自由交配
3∶1
B
取F2中的雌雄果蝇
自交
5∶3
C
取F2中的灰身果蝇
自由交配
9∶1
D
取F2中的灰身果蝇
自交
5∶1
解析:选C 若F2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均为1/2,则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1/2×1/2=1/4,故后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之比为3∶1;F2中雌雄果蝇自交方式有三种,即①1/4(AA×AA),②1/2(Aa×Aa),③1/4(aa×aa),其中组合②③后代中黑身个体的概率为1/2×1/4+1/4×1=3/8,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3;若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2灰身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为1/3,其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1/3×1/3=1/9,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F2的灰身果蝇自交方式有两种,即1/3(AA×AA),2/3(Aa×Aa),则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2/3×1/4=1/6,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1。
4.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解析:选D 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F1基因型和比例为(1AA∶2Aa∶1aa)(1DD致死∶2Dd∶1dd),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有6种基因型;高产抗病AaDd的比例为1/2×2/3=1/3;宽叶有茸毛A_Dd比例为3/4×2/3=1/2。
5.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5/16 D.6/16
解析:选D 由“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花长为24 mm的个体为杂合子,再结合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且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可推知,花长为24 mm的亲本中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假设该种个体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互交后代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这三种基因型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
6.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如图是某家庭的系谱图,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B.甲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5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
D.判断12号个体是否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最好用基因检测的方法
解析:选C 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不可能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且发病率女性等于男性;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5号个体可能是乙病携带者,所以其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由于12号个体的父亲患乙病,所以其一定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
7.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1为两种病的系谱图,图2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不考虑基因A、a,Ⅲ11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Ⅲ14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4
C.Ⅲ12和Ⅲ13婚配,后代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8
D.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均正常
解析:选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由于Ⅲ13是甲病患者,且父母不患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2可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A、a,Ⅲ12的基因型为XdY,则Ⅱ6基因型是XDXd,Ⅲ11是1/2XDXD、1/2XDXd。Ⅰ4基因型是XDXd,Ⅱ9是1/2XDXd、1/2XDXD,所以Ⅲ14是3/4XDXD、1/4XDXd。Ⅲ12和Ⅲ13婚配,Ⅲ12基因型是AaXdY,Ⅲ13基因型是1/4aa XDXd、3/4aaXDXD,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1/8=1/16。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都正常。
8.与果蝇眼色有关的色素的合成受基因D控制,基因E使眼色呈紫色,基因e使眼色呈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ddXeY
B.F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C.F2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若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红眼∶白眼=8∶1 
解析:选D 根据纯合亲本杂交,F1子代紫眼全为雌蝇,而红眼全为雄蝇,可知与这两种颜色相关的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故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ddXEY,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DDXeXe;根据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只有一种,即DdXEXe,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也只有一种,即DdXeY;F1雌雄个体杂交,F2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dXEXe、ddXeXe、ddXEY、ddXeY,既有雌性也有雄性;由F1可知F2中红眼果蝇中雌性为2/3DdXeXe、1/3DDXeXe,雄性为2/3DdXeY、1/3DDXeY,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可利用配子来求,因性染色体上基因随机交配后代全为XeXe和XeY,求后代眼色只需求与D/d相关的基因即可,红眼雌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情况:2/3D、1/3d;红眼雄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有两种情况:2/3D、1/3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有8/9D_、1/9dd,与性染色体上基因结合之后,即后代红眼∶白眼=8∶1。
9.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下表是某校学生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
粉花
宽叶
白花宽叶
紫花窄叶
粉花窄叶
白花
窄叶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9/32
3/32
4/32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9/16
3/16
0
3/16
1/16
0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0
3/8
1/8
0
3/8
1/8
A.该植物花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乙组杂交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
C.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共有3种,其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
D.丙组杂交F1中粉花宽叶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且其比例为1∶2
解析:选C 根据题意,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故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乙组宽叶亲本自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即出现了窄叶),可知窄叶为隐性。在判断乙组亲本基因型时,可对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只考虑花色时,亲本中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基因型为aaB_或aabb,由于杂交后代中出现粉花(A_bb)而无白花,则紫花中应含有AA和b,所以可知亲本中紫花基因型为AABb。另外后代中出现紫花和粉花,且比例为3∶1。白花基因型中也应含有B,所以白花基因型为aaBb。再考虑叶的宽度这对性状,由于性状分离,可知两个亲本的宽叶都为Cc。最后对两种性状进行综合即可写出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若只考虑花色,乙组AABb与aaBb杂交产生的F1紫花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让F1的紫花进行自交,1/3AaBB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为1/3(3/4A_BB、1/4aaBB),即3/12紫花、1/12白花;2/3AaBb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为2/3(9/16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即9/24紫花、3/24粉花、4/24白花;故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自花传粉,后代共有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5∶1∶2;对于丙组,只考虑花色时,亲本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根据后代有白花植株出现,故亲本粉花的基因型为Aabb;只考虑叶片宽度时,根据显隐性,亲本宽叶为C_,窄叶为cc,由后代出现窄叶可知亲本宽叶基因型为Cc;综合分析可知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亲本杂交F1中粉花宽叶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且其比例为1∶2。
10.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基因在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系谱图可以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但不能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B.如果Ⅱ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11的乙病基因来自Ⅰ2
C.如果Ⅲ14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则Ⅲ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8
D.如果Ⅲ14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Ⅲ13与Ⅲ14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13/48
解析:选C 设甲病相关基因为A、a,乙病相关基因为B、b。由图可知,Ⅰ3和Ⅰ4都不患甲病,而其女儿有甲病死亡,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7和Ⅱ8不患乙病,其儿子有乙病,只能确定是隐性遗传病。如果Ⅱ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Ⅱ7的致病基因应来自Ⅰ2。如果Ⅲ14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甲病,Ⅱ7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Ⅱ8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后代基因型可能为4/9AA、4/9Aa、1/9aa,因Ⅲ12不患甲病,故Ⅲ12为1/2AA、1/2Aa;分析乙病,Ⅱ7基因型为Bb,Ⅱ8基因型为Bb,故Ⅲ12为1/3BB、2/3Bb,Ⅲ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1/6。Ⅲ13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与Ⅲ14生一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1/4=1/8,不患甲病概率是1-1/8=7/8,患乙病概率是2/3×1/4=1/6,不患乙病概率是1-1/6=5/6,所以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7/8×5/6=13/48。
二、非选择题
11.(2018·浙江4月选考)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雄性个体
24/61
8/61
0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有眼与有眼杂交后代出现了无眼,说明有眼对无眼为显性,且无眼性状只在雌性中出现,与性别相关,说明是伴性遗传。红眼与朱红眼杂交后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测交是让F1的红眼雄性与双隐性基因型的雌性杂交,由题意可知,该群体中没有符合要求的对象。
(3)由于 F1 的雌性中出现了无眼,相关基因很有可能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因此 F2 中红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YB、AAXbYB、AaXbY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YB∶XbYB=1∶3 ),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XB∶XBXb=1∶4),所以F3中的致死个体数:1/3×1/3×3/4×4/5×1/4=1/60;存活个体数:1-1/60=59/60;无眼雌性为:3/4×4/5×1/4×8/9=2/15;所以 F3 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15÷59/60=8/59。
答案:(1)显 X和Y (2)不能 aaXbXb个体致死 (3)4 5 8/59
12.已知决定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和残翅3种类型,由A与a、H与h两对基因共同决定,基因A和H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长翅,基因A不存在时个体表现为残翅)、毛型(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眼色(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取翅型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1
F2
正交
残翅♀×
小翅
长翅♀×
长翅
长翅∶小翅∶残翅
=9∶3∶4
反交
小翅♀×
残翅
长翅♀×
小翅

①据表分析可推出H、h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F2中小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交实验中,F2的长翅∶小翅∶残翅=__________。
(2)果蝇种群中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_Y-),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雌果蝇,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雌果蝇与该雄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并根据后代表现,判断该雄果蝇的基因型。
①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一条Ⅳ号染色体的三体果蝇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减数分裂,但性状和正常个体不同,可用于遗传学研究。果蝇的正常眼(E)对无眼(e)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无眼果蝇与纯合的正常眼Ⅳ号染色体三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用无眼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F1;
②将F1中三体果蝇与______________交配,得F2;
③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
解析:(1)翅型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反交实验的F1中,所有雌蝇均为长翅、所有雄蝇均为小翅,说明H、h基因位于性(X)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正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HXH和AAXhY,F2中小翅个体的基因型是AAXhY 、AaXhY。反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hXh、aaXHY,F1基因型是AaXHXh、AaXhY,F2的长翅∶小翅∶残翅=3∶3∶2。(2)判定红眼刚毛雄果蝇(XR_Y-)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截毛白眼(XrbXrb)的雌果蝇与该雄果蝇交配,后代基因型:XR_Xrb、XR_Xrb、XrbY-、XrbY-。由于红眼刚毛雄果蝇(XR_Y-)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XRBYB、XRBYb、XRbYB,分别按每种可能推出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然后再组织答案。即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如果子代红眼果蝇均为刚毛,白眼果蝇均为截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如果子代红眼果蝇均为截毛,白眼果蝇均为刚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3)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亲本的无眼果蝇和正常眼三体果蝇基因型分别为ee、EEE,得到的F1中三体果蝇基因型为EEe,由于F1产生的配子有四种:E、Ee、EE、e,比例为2∶2∶1∶1,因此让F1测交得到的F2基因型为Ee、Eee、EEe、ee,只有ee表现型为1/6,因此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5∶1;若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亲本的无眼果蝇和正常眼果蝇基因型分别为ee、EE,得到的F1基因型为Ee,产生的配子有两种E∶e=1∶1,与无眼果蝇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1∶1。
答案:(1)①X 反交实验的F1中,所有雌蝇均为长翅、所有雄蝇均为小翅 ②aaXHXH和AAXhY AAXhY 、AaXhY ③3∶3∶2
(2)方案一:截毛白眼
②红眼果蝇均为刚毛,白眼果蝇均为截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
③红眼果蝇均为截毛,白眼果蝇均为刚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
方案二:截毛
②雌果蝇均为刚毛,雄果蝇均为截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
③雌果蝇均为截毛,雄果蝇均为刚毛,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RbYB
(3)无眼果蝇 正常眼∶无眼=5∶1 正常眼∶无眼=1∶1
课件162张PPT。YyF1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配子基因型F2的基因型F2的基因型
“课下检测·双级提能”见“专题(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一、学前自检——对应考纲查缺漏
1.孟德尔定律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有哪些?(b)
(2)怎样用遗传图解设计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验证?(c)
(3)孟德尔定律的实质是什么?(b)
(4)如何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性的相对性?(a)
(5)孟德尔定律有哪些方面应用?(c)
(6)对孟德尔定律,细胞学是怎样解释的?(b)
2.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b)
(2)染色体组型的概念是什么?与染色体组概念有什么区别?(a)
(3)能正确写出XY型性别决定吗?(b)
(4)伴性遗传有哪些方面的应用?(c)
3.遗传与人类健康
(1)能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概念及其实例吗?(a)
(2)如何用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分析人类遗传病的患病方式、患病率及其特点?(c)
(3)优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遗传咨询的程序是怎样的?(a)
(4)如何理解“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a)
二、构建体系——依据网络串知识
三、澄清误区——突破迷点强认知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形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5)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7)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8)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9)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
(10)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1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
(12)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其中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1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14)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15)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16)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
(17)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18)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19)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20)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遗传病(×)
(21)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22)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考点一孟德尔定律
(一)把握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与实质
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无性生殖、细胞质基因及原核生物和病毒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2.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实质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所示: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观察下面的图示,探究有关问题
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原因是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假如F1的基因型如图A所示,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①F1(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种,AB∶Ab∶aB∶ab=1∶1∶1∶1。
②F2的基因型有种。
③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
④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4种,1∶1∶1∶1。 
⑤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4种,1∶1∶1∶1。 
4.假如图B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①F1(AaCc)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2种,AC∶ac=1∶1。 
②F2的基因型有种。
③F2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2种,双显∶双隐=3∶1。
④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种,1∶1。
⑤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2种,1∶1。
(三)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相对性状对数
等位基因对数
F1配子
F1配子可能组合数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1
2
1∶1
4
3
1∶2∶1
2
3∶1
2
2
22
(1∶1)2
42
32
(1∶2∶1)2
22
(3∶1)2
3
3
23
(1∶1)3
43
33
(1∶2∶1)3
23
(3∶1)3
?
?
?
?
?
?
?
?
?
n


(1∶1)n


(1∶2∶1)n

(3∶1)n
(四)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及验证方法
(五)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概率计算
1.分离定律的计算思路
(1)自交类型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Aa?,1AA∶2Aa∶1aa
①若完全显性
AA、aa出现的概率都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1/4。
②若aa纯合致死(或人工淘汰),AA出现的概率为1/3,Aa出现的概率为2/3。
(2)自由交配类型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①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或用棋盘法处理。
②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占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占1/2。
a.用棋盘法推测后代概率
    ♀
1/2A
1/2a
1/2A
1/4AA
1/4Aa
1/2a
1/4Aa
1/4aa
b.用配子概率直接相乘
AA=1/2×1/2=1/4
Aa=2×1/2×1/2=1/2(注意乘2)
aa=1/2×1/2=1/4
2.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举例如下:
问题举例
计算方法
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型种类数
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A_∶1aa)、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1Bb∶1bb)、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所以,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
AaBbCc×AabbCc,后代中表现型A_bbcc出现的概率计算
  Aa×Aa Bb×bb Cc×Cc
  ↓   ↓   ↓
(A_)×(bb)×(cc)=
AaBbCc×AabbCc,求子代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
间接法: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A_B_C_+A_bbC_),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AaBbCc+AabbCc)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 ↓ ↓
    2×2×2=8种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种配子,AaBbCC→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六)理清自交与自由交配
1.自交≠自由交配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2.杂合子在连续自交、自由交配、淘汰隐性个体后杂合子占的比例
连续
自交
自由
交配
连续自交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自由交配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P
1
1
1
1
F1
1/2
1/2
2/3
2/3
F2
1/4
1/2
2/5
2/4
F3
1/8
1/2
2/9
2/5
F4
1/16
1/2
2/17
2/6
Fn
1/2n
1/2
2/(2n+1)
2/(n+2)
[特别提醒] 计算自由交配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概率用配子法较简便,但自交子代概率不可用配子法计算。
(七)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3A_∶1aa)
(1)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2)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3)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4)1Aa∶1aa?显性花粉致死
(5)Aa×Aa→全为显性?隐性花粉致死
(6)性别比例失调与致死类型确认
①若发生隐性纯合致死,则XAXa×XAY,杂交子代中会呈现♀∶=2∶1的失调性别比例。
②若XA花粉致死,则XAXa×XAY,杂交子代中无雌性个体。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1)正常情况
?
(2)“和”为16的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条件
F1(AaBb)
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
后代比例
表现一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1∶2∶1
表现二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表现三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表现四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其基因型比例不变,即A_B_(9)∶A_bb(3)∶aaB_(3)∶aabb(1),只是性状分离比改变,倘若F2总组合数呈现“15”则表明有1/16的比例“致死”。
(3)“和”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4)“和”小于16的由基因致死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①显性纯合致死


②若隐性纯合致死
双隐性致死:AaBb自交后代:A_B_∶A_bb∶aaB_=9∶3∶3。 
单隐性致死(aa或bb):AaBb自交后代:9A_B_∶3A_bb或9A_B_∶3aaB_。
由此可见,若存在“致死”现象,则可导致子代比例偏离“16”的“失真”现象,如A基因中两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时可导致子代基因型为AA__的个体致死,此比例占1/4,从而导致子代成活个体组合方式由“16”变成“12”。同理,因其他致死类型的存在,“16”也可能变身为“15”“14”等。
3.完全连锁
(1)类型一
?
(2)类型二
?
(八)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实验步骤
步骤
一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
准备F1
信封“雄1”“雌1”分别表示雄、雌个体,内装“黄Y”“绿y”的卡片各10张,表示两亲本基因型均为Yy,表现型均为黄色
信封“雄1”“雄2”共同表示F1雄性个体,信封“雌1”“雌2”共同表示F1雌性个体,“雄2”“雌2”内装“圆R”“皱r”的卡片各10张,表示两亲本基因型均为YyRr,表现型均为黄色圆形
模拟F1
产生
配子
从每个信封中随机抽出的1张卡片代表F1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
同时从雌或雄的信封中各随机抽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表示F1雌性或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模拟
受精
作用
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组合类型即为F2的基因型
将随机抽取的4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组合类型即为F2的基因型
重复
上述
步骤
重复上述模拟步骤10次以上(注意每次记录后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
统计
计算F2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2.问题探究
(1)从“雄1”和“雌1”信封内各取出一张卡片表示什么?
提示:可表示F1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
(2)将分别从“雄1”和“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的2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可模拟什么?
提示:可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受精作用。
(3)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只需从“雄2”“雌2”信封内取卡片吗?
提示:除从“雄2”“雌2”信封内取卡片,还需从“雄1”“雌1”信封内取卡片。
(4)怎样增强两种模拟实验的说服力?
提示:两种模拟实验均有必要重复10次以上,方可增强说服力。
题点(一) 考查遗传定律的解释和实质
[例1]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
[解析] 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③的基因型为yy,表现为绿色,而F1的基因型为Yy,表现为黄色;①和②的基因型均为Yy,均表现为黄色,而③的基因型为yy,表现为绿色;产生F1的亲本可能是YY(♀)和yy(),也可能是YY()和yy(♀)。
[答案] C
[针对训练]
1.(2018·温州模拟)关于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1中基因型为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的1/2
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16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①②④⑤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⑥为受精作用。图2中有两对等位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所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过程。⑥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不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1中③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后代AA∶Aa∶aa=1∶2∶1,其中Aa占1/2;图2子代中aaB_个体包括1/8aaBb和1/16aaBB,所以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3。
题点(二) 考查遗传定律的验证及其应用
[例2] 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1∶1∶1∶1
[解析] 植物的抗病性是个体的表现型,该性状在花粉粒上表现不出来,故亲本①和③杂交无法通过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和④或②和④或③和④杂交验证;同理,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也无法通过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②和④杂交,如果F1产生的花粉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说明非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②和④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直接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能观察到花粉粒的粒形(即长形和圆形),且比例为1∶1;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时,选用亲本①和④杂交,可以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
[答案] C
[针对训练]
2.兔子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C+控制野鼠色,对其他3个复等位基因为显性;Cch控制灰色,对Ch和Ca为显性;Ch控制喜马拉雅白化,对Ca为显性;Ca是一种突变型,不能形成色素,纯合时兔子毛色为白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6种基因型
C.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C+Ch与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1∶1
解析:选D 由于控制毛色的基因为复等位基因,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四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参与,则杂合子基因型有6种,而若只含有三种与毛色有关的复等位基因,杂合子有3种基因型;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后代产生白色兔不一定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C+Ch与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1∶1。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不一定是两个,大多情况为两个,也可以是三个的,三个以上称之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基因中,IA 、IB、i三个为复等位基因,它们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同样遵循孟德尔定律。  
题点(三) 考查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例3] 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全部让其自交,乙组让其自由传粉。甲、乙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B.3/8、1/9
C.1/6、5/12 D.1/6、1/9
[解析] Aa自交后代去掉隐性个体后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该群体产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若让其自交,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若让其自由传粉,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1/3×1/3=1/9。
[答案] D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相关计算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1/3Aa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2/3AA×AA、1/3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_、1/12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是: × ♀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①♀2/3AA×2/3AA→4/9AA
②♀2/3AA×1/3Aa→1/9AA+1/9Aa
③♀1/3Aa×2/3AA→1/9AA+1/9Aa
④♀1/3Aa×1/3Aa→1/36AA+1/18Aa+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10/36Aa、1/36aa,表现型为35/36A_、1/36aa。
解法二: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为2/3AA、1/3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5/6×5/6=25/36,Aa=2×5/6×1/6=10/36,aa=1/6×1/6=1/36。  
[针对训练]
3.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解析:选C F2中灰身果蝇有两种基因型1/3AA、2/3Aa,自由交配后,F3中黑身果蝇为2/3Aa×2/3Aa×1/4=1/9aa,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故灰身∶黑身=8∶1。
题点(四) 推算双亲或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例4] 番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果实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F1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二室,1/8为黄果多室。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A.RRMM×RRmm B.RrMm×RRmm
C.RrMm×Rrmm D.RrMM×Rrmm
[解析] 根据题意,一个亲本为红果二室(R_M_),另一个亲本为红果多室(R_mm)。F1植株中有黄果rr,则亲本均为Rr,F1植株中有多室mm,则亲本红果二室为Mm。因此亲本红果二室基因型为RrMm,红果多室基因型为Rrmm。
[答案] C

推断亲代基因型的方法
(1)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由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则用aa来表示,而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由此即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型。
(2)隐性纯合突破法:出现隐性性状就能写出基因型。子代中的隐性个体往往是逆推过程的突破口,由于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进一步的推断。
(3)性状分离比推断法: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①子代:9∶3∶3∶1?(3∶1)(3∶1)?(Aa×Aa)(Bb×Bb)?AaBb×AaBb
②子代:3∶3∶1∶1?(3∶1)(1∶1)?

③子代:1∶1∶1∶1?(1∶1)(1∶1)?(Aa×aa)(Bb×bb)?
④子代:3∶1?(3∶1)×1?(Aa×Aa)(BB×____)或(AA×____)(Bb×Bb)
⑤子代:1∶1?(1∶1)×1?(Aa×aa)(BB×____)或(AA×____)(Bb×bb)  
[针对训练]
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现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A.组合一亲本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亲本可能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
解析:选C 组合一的杂交后代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二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三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若组合一中AaBb和组合三中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若组合一中AaBb和组合三中AaBb(或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不同。
题点(五) 利用“分解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例5] 某种蝴蝶紫翅(D)对黄翅(d)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是DdGg×DDgg
B.F1中纯合子占一半
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
D.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
[解析] 分析柱形图可知,紫翅∶黄翅=3∶1,推出亲本为Dd×Dd,绿眼∶白眼=1∶1,推出亲本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DdGg×Ddgg;F1中纯合子概率为1/2×1/2=1/4;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D_gg,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F1中紫翅白眼的基因型为DDgg、Ddgg,比例为1∶2,自交后代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2/3×1/2=2/3。
[答案] D
[针对训练]
5.现发现某种植物的绿色叶对花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S、s)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纯合植株杂交,得到下表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绿色叶
花色叶
绿色叶
花色叶
①绿色叶×花色叶
120
0
539
36
②绿色叶×花色叶
90
0
240
79
A.控制该植物叶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aass
C.表中组合②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或aaSS)、aass
D.表中组合①的F2与花色叶个体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绿色叶∶花色叶=1∶1
解析:选D 控制该植物叶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S、s)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组合①的F2可知,绿色叶∶花色叶≈15∶1,所以花色叶植株基因型为aass,绿色叶植株基因型为A_ss或aaS_或A_S_,又因为亲本都是纯合子,所以组合①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aass;同理推出,组合②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或aaSS)、aass;组合①的F2有9种基因型,会产生AS、As、aS、as 4种配子,各占1/4,其与花色叶个体(aass)杂交,理论上后代中花色叶个体为1/4(as)×1(as)=1/4,绿色叶个体为1-1/4=3/4,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叶∶花色叶=3∶1。
题点(六)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应用
[例6]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两组的F1粉红花的基因型不同
C.第2组F2开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2/7
D.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解析] 根据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3∶6∶7是9∶3∶3∶1的变式,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题意可知,第1组F1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F1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占3/7;第1组F1的基因型为AABb,故白花1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F1的基因型为AaBb,故白花2的基因型为aaBB。
[答案] C

模板法解决9∶3∶3∶1变式题的技巧
当出现致死效应时,应首先将异常的性状分离比与正常的性状分离比进行比较,以确定致死效应的类型。当出现合子致死时,先不考虑致死效应,直接分析基因型的遗传,最后将致死的合子去掉即可;当出现配子致死时,则在分析基因型时就要去掉致死的配子,然后推出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步骤如下:
[针对训练]
6.在老鼠中,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有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约为:栗色∶黑色∶白化=9∶3∶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仅考虑老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则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均为CcAaBB
C.其后代栗色鼠中基因型有4种
D.其后代白化鼠中纯合子占白化鼠的1/3
解析:选D 若仅考虑老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涉及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则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约为:栗色∶黑色∶白化=9∶3∶4,此比例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因此三对基因中必有一对是显性纯合的,由于后代未出现棕色表现型,因此BB基因纯合,由此可确定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是CcAaBB,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栗色(C_A_BB)∶3黑色(C_aaBB)∶4白化(1ccaaBB∶3ccA_BB),白化鼠中纯合子占白化鼠的1/2。
题点(七) 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的改变
[例7] 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下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F1中绿色个体自交,后代绿色和黄色比为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控制绿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故①正确,②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比为3∶1,且四种性状比为6∶3∶2∶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 B
[针对训练]
7.某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某一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
D.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多方向的
解析:选A 如果基因型为A1A3个体与A2A3个体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黄色)、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A1_,所以交配的子代中1/4A1A1(致死)、2/4A1_(黄色)、1/4_ _(白色或黑色),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由于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且存在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说明基因突变是多方向的。
题点(八) 考查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例8] (2016·浙江10月选考)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解析] 甲同学是从①、②中随机抓取小球的,相当于Dd和Dd杂交,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乙同学是从①、③中随机抓取小球的,相当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在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情况下,产生配子过程。若基因自由组合,则基因型为DdRr个体产生的配子有四种,DR配子只是其中之一,占1/4。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再组合起来,相当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情况下,基因型为DdRr个体自交,其子代将产生9种基因型。
[答案] B
[针对训练]
8.(2018·宁波九校联考)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1/2
D.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解析:选D 甲同学从Ⅰ、Ⅱ小桶中抓取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Ⅲ桶中的遗传因子是A和a,而Ⅳ桶的遗传因子是B和b,两者属于非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不同对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小球的数目相等即可;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Dd占1/2,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同学的结果中AB占1/4;由于Ⅲ、Ⅳ小桶中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考点二聚焦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
1.判断性状显隐性的实验方法
(1)“杂交法”: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相同性状的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分离比法”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4)“系谱图法”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2.判断基因型(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实验方法
(1)自交法(对植物最简便)

(2)测交法(更适于动物)

(3)花粉鉴定法
原理: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4)单倍体培育法
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3.确定基因位置的四个判断方法
(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会出现四种表现型。
(2)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判断基因是否易位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两对基因遗传具有自由组合定律的特点,但却出现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可考虑基因转移到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可能,如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变异。
(4)判断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类型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有多种类型,有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多个外源基因以连锁的形式整合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其自交会出现分离定律中的3∶1的性状分离比;若多个外源基因分别独立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上,各个外源基因的遗传互不影响,则会表现出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
4.根据性状判断性别
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显性个体杂交,具体分析如下:
题点(一)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探究与辨析
[例1]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 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1)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 F1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_______。
(2)采用自交法鉴定 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解析] (1)甲(ttGG)通过诱变产生乙(TtGG),乙和丙(ttgg)杂交,可以获得TtGg和ttGg,从中选出表现型为抗性非糯性(TtGg)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T_gg)的个体,其比例为3/16。(2)采用自交法,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出现性状分离。F2中抗性糯性(T_gg)的个体有可能为TTgg,其自交结果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如果出现性状分离且抗性糯性∶非抗糯性=3∶1,则为杂合子Ttgg。
[答案] (1)抗性非糯性 3/16 (2)非抗糯性 遗传图解如下
题点(二) 基因位置的探究与辨析
[例2]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杂交实验二:乔化×乔化→F1出现矮化,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蟠桃×蟠桃→F1出现圆桃,说明蟠桃对圆桃是显性性状。实验一后代中乔化∶矮化=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蟠桃∶圆桃=1∶1,也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的杂交后代应出现2×2=4种表现型,比例应为1∶1∶1∶1,与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不符,说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理推知,杂交实验二亲本基因型应是AaBb、AaBb,基因图示如果为C,则杂交实验二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答案] D
[针对训练]
1.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表所示:
F1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1/2有眼
1∶1
3∶1
3∶1
3∶1
3∶1
1/2无眼
1∶1
3∶1
3∶1


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只分析有眼、无眼与红眼、白眼,F1中有眼基因表达时,红眼∶白眼=3∶1,无眼基因表达时,红眼、白眼均不表达,结合F1有眼、无眼性状,雌性、雄性均有,且比例相等,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和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
答案:7、8(或7或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题点(三) 变异与遗传的相关实验探究
[例3] 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_______。
(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解析] (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说明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同时说明白颖的基因型只能为bbyy、黄颖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根据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可知两亲本黑颖、黄颖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2)F1测交即BbYy×bbyy,后代的基因型为BbYy、Bbyy、bbYy、bbyy,比例为1∶1∶1∶1,其中bbYy表现为黄颖,占1/4。F2黑颖的基因型有6种:BBYY(1/12)、BBYy(2/12)、BbYY(2/12)、BbYy(4/12)、BByy(1/12)、Bbyy(2/12),其中基因型为BBYY(1/12)、BBYy(2/12)、BByy(1/12)的个体自交,后代都是黑颖,它们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1/3。(3)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要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可以让该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其中bbYY的植株自交,后代全为黄颖,bbYy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黄颖(bbY_)∶白颖(bbyy)≈3∶1。
[答案] (1)BByy bbyy (2)1/4 1/3 (3)实验步骤: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 ②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①全为黄颖 ②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颖∶白颖≈3∶1
[针对训练]
2.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用基因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用基因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测实验结果。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实验一中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说明F1的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无豌豆素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b,有豌豆素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或者无豌豆素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有豌豆素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实验一中品系甲、品系乙杂交产生了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又根据题干信息,品系甲、品系乙均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再根据实验二中野生型纯种与品系甲的后代不产生豌豆素,故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两个品系有两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实验一中F1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即可以出现实验一中F2的性状及比例。(2)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验证时通常采用测交实验,即让实验一中的F1(AaBb)与品系乙(aabb)杂交,后代出现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答案:(1)两 AABB aabb(两空顺序不可颠倒)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选用实验一中的F1与品系乙杂交 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题点(四)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分析
[例4] (2017·浙江4月选考)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株(T0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T1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后代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若取S3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
[解析] 据题意和图示可知,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中数据可推测,S1中的两种抗性基因分别插入到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2条染色体上,若用A表示抗虫基因,用B表示抗除草剂基因,则它们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可表示为;S2中两种抗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表示为,但未正常表达;S3中两种抗性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位置可表示为 ,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C

转基因类基因型判定方法
  
[针对训练]
3.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解析:选A Ⅲ的两个R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其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该个体自交,后代中只要含有一个R基因(R1或R2)就表现为高抗旱性,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15/16;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Ⅱ、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均为100%;Ⅲ的基因型可以产生四种配子,与Ⅱ杂交,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1/4×1/2=7/8。
考点三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1.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1)XY型:X来源于母亲,Y来源于父亲;X只能传给女儿,Y则传给儿子。
(2)XX型: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2.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XY染色体各区段遗传特点如下:
①基因位于Ⅱ1区段——属伴Y遗传,相关性状只在雄性(男性)个体中表现,与雌性(女性)无关。
②基因位于Ⅱ2区段:属伴X遗传,包括伴X隐性遗传(如人类色盲和血友病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
③基因位于Ⅰ区段:涉及Ⅰ区段的基因型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A、XAYa、XaYA、XaYa,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仍有明显差异,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Aa×aa后代中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均既有显性性状(Aa)又有隐性性状(aa),然而,倘若基因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其遗传状况要据亲代基因型而定,如图所示:
3.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特点
遗传病类型
遗传特点
遗传定律
诊断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男女患病概率相等、连续遗传
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诊断)、性别检测(伴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男女患病概率相等、隔代遗传
伴X显性遗传病 
①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②世代遗传;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伴X隐性遗传病 
①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②隔代交叉遗传;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多基因遗传病
常有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
一般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遗传咨询、基因检测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结构、数目异常
遗传物质改变大,造成后果严重,胚胎期常引起自然流产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结构检测)
(2)界定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与遗传病
①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未必是遗传病(如传染病),后天性疾病、散发性疾病未必不是遗传病(如后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②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4.遗传系谱图的判读
(1)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步骤
(2)常见遗传图谱模型及遗传病类型
遗传图谱模型
遗传病类型
常隐(常染色体隐性)
常显(常染色体显性)
常隐或伴X隐
常显或伴X显
5.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实验设计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
②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即: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①基本思路一:用“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
②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设计思路: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F1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


(4)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
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①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
②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
[特别提醒]
①通过XbXb×XBY的杂交方式可依据子代性状推断生物性别——凡显性性状者均为雌性,凡隐性性状者均为雄性,这对于幼年时难以确认性别的生物进行性别推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②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需将ZZ对应XX,ZW对应XY,相关实验设计思路一致,但务必将性别作相反分析。
题点(一) X、Y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例1]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解析]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对等位基因应存在于同源区段Ⅱ上;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 C
[针对训练]
1.(2018·温州十校联考)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解析:选D 若致病基因位于题图中Ⅱ-1片段,则属于伴X遗传病。A可以是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既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显性遗传病,也可以是伴X显、隐性遗传病;C可以是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伴Y遗传病;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也就不可能位于Ⅱ-1片段上。
题点(二)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并存的传递规律
[例2]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解析] 子代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1,子代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答案] C
[针对训练]
2.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个体Ⅰ2的基因型是EeXAXa
B.个体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600
C.个体Ⅱ5的基因型是aaXEXe
D.个体Ⅱ4与Ⅰ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解析:选D 根据Ⅰ1与Ⅰ2正常,其女儿Ⅱ5患有甲病,可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根据Ⅰ1与Ⅰ2正常,其儿子Ⅱ6患有乙病,可进一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个体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EY、AaXEXe,个体Ⅱ5的基因型是aaXEXE或aaXEXe,个体Ⅱ4的基因型是A_XEX-,与Ⅰ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则A的基因频率为99%,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99%)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9/10 000,Ⅱ3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Aa的可能性为2/101,Ⅱ4为Aa的可能性为2/3,则个体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2/101×2/3×1/4=1/303。
题点(三) 考查遗传病类型及其诊断
[例3] 下列关于遗传病及其诊断、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愚型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
B.子女患病但父母表现正常,是致病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产前诊断的作用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解析] 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父母正常,子女患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等;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用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等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答案] B
[针对训练]
3.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发病率调查和乙图中遗传方式的调查,都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B.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图示中有关遗传病均不能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
D.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解析:选D 发病率调查应在人群中随机进行,遗传方式调查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予以诊断,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予以诊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题点(四)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例4]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且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Ⅰ1和Ⅰ2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他们的儿子有乙病,但Ⅰ1不含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Ⅰ1没有甲病和乙病,但其是甲病携带者,故基因型是AaXBY。(3)如果Ⅰ1和Ⅰ2再生女孩,常染色体有3种基因型,性染色体有2种基因型,共有6种基因型。但表现型只有不患病和患甲病不患乙病2种表现型。(4)Ⅱ7患有甲病基因型是aa,Ⅱ8无甲病也无乙病,但其兄弟是甲病患者,说明其父母是甲病携带者,Ⅱ8基因型为1/3AA、2/3Aa。所以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的孩子概率是2/3×1/2=1/3。(5)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说明Ⅱ7是乙病携带者,Ⅱ8是甲病携带者,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答案] (1)常 隐 X 隐 (2)AaXBY (3)6 2 (4)1/3 (5)1/8

1.计算两种不同类型遗传病概率的法则
在计算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组合概率时,要注意进行合理地拆分。如计算生育患白化病及色盲男孩的概率时,拆分为白化病与色盲男孩两个事件处理,最后再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乘即可。注意区分色盲男孩(范围是整个后代)与男孩色盲(范围是男孩)的差异。
2.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
(1)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或女孩)的概率,这种情况下常染色体遗传病需要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
(2)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或女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不用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  
[针对训练]
4.(2015·浙江高考)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解析:选D 假设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对于甲病来说,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却生了患病的Ⅲ7,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对于乙病来说,由不患乙病的Ⅱ1和Ⅱ2生了患乙病的Ⅲ1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Bb。由Ⅲ3可推知Ⅱ1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AXa,由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可推知,Ⅲ5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1/2XAXA或1/2XAXa,由患乙病的Ⅲ4可推知,Ⅱ3和Ⅱ4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和bb,由此可知Ⅲ5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所以Ⅱ1的基因型是BbXAXa,Ⅲ5的基因型是1/2BbXAXA或1/2BbXAXa,故Ⅱ1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前面已经推出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理论上Ⅱ3和Ⅱ4的后代有2×4=8种基因型、2×3=6种表现型(Bb和bb杂交,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XAXa和XAY杂交,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甲病,故其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aXaY,据题干可知其父亲(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两条X染色体必然来自其母亲。
题点(五) 考查基因位置的判断
[例5] 已知果蝇的暗红眼由隐性基因(r)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r)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1)方案: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解析] 果蝇的暗红眼如是常染色体遗传,则与性别无关,即雌性个体数与雄性个体数基本相同,如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暗红眼雄性个体数目多于雌性,如是伴Y染色体遗传,则暗红眼只存在于雄性中,所以可通过调查果蝇的暗红眼与性比率判断。
[答案] (1)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比率 (2)①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与雌性数目相差不大 ②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多于雌性 ③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
[针对训练]
5.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
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中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为3∶1
解析:选D 据正反交结果不同,并且与性别相关联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暗红色基因为显性。正交实验中,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反交实验中,F1雌性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的基因型是XaY,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性中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是1∶1。
题点(六) 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相关实验探究
[例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体色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152
148
48
52
雌蝇
297
0
101
0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③在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3)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
[解析] (1)由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已知,根据双亲性状及后代表现型与分离比:灰身∶黑身=3∶1,雌性不表现白眼,得出亲本基因型是BbXAXa和BbXAY;子代中灰身雄蝇(1/3BB、2/3Bb)与黑身雌蝇(bb)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1/2=1/3;在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BBXAXA)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1/4×1/4=1/16;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基因型为BbXAXa、BbXAXA、BBXAXa,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2/4×1/4+2/4×1/4+1/4×1/4=5/16。(2)判断遗传方式常用正、反交实验法。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反之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3)由于实验对象的基因型未知,因此可随机选取各种可能的不同交配组合,同时杂交,根据结果进行判断。
[答案] (1)①BbXAXa和BbXAY ②1/3 ③1/16 5/16
(2)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非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非直毛,非直毛♀×直毛)。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设控制直毛和非直毛的基因为D、d,遗传图解如图:
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1)。若后代雌、雄果蝇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2)。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含有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3)。
[针对训练]
6.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也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题中的问题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与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甲可知,双亲中一方是圆眼,一方是棒眼,F1中全是圆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棒眼是隐性性状。(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眼形的遗传不符合伴性遗传规律,因此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或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4)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选取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若子代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答案:(1)圆眼 (2)常 (3)X染色体的Ⅱ区段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顺序可颠倒) (4)实验步骤:①棒眼雌果蝇 ②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预期结果与结论:①X染色体的Ⅱ区段 ②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