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11:58

文档简介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A卷·基础达标练]
1.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水作为良好的溶剂,不参与细胞代谢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有重要作用
D.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解析:选B 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既是良好的溶剂,也能参与细胞代谢;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2.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氮
B.P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Ⅰ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油脂
D.Y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
解析:选B 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氮、磷,b代表的元素是氮,因此,a、b中都含有氮;图中P为氨基酸,氨基酸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糖类和油脂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且都是能源物质;图中Ⅳ为蛋白质,Ⅱ为DNA,Y是脱氧核苷酸,Y中含有脱氧核糖,Ⅳ(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Ⅱ(DNA)的多样性决定的。
3.(2018·绍兴高三模拟)某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羧基总数为17,氨基总数为17,R基上羧基总数为15,由此可知该蛋白质(  )
A.由2条肽链组成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上氨基总数为17
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个水分子
解析:选A 该蛋白质含有肽链数目=羧基总数-R基中的羧基数=17-15=2(条);该蛋白质中氨基总数为17个,含有2条肽链,则R基中的氨基数目=氨基总数-肽链数=17-2=15(个);该蛋白质含有126个氨基酸,2条肽链,因此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目=肽键数=126-2=124(个)。
4.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
B.脂肪酸和核酸都含有氮和磷元素
C.叶绿体中色素都含有Mg元素
D.油脂、糖元和淀粉都是贮能物质
解析:选D 细胞内的无机物不以碳链为骨架;脂肪酸含C、H、O元素,核酸含C、H、O、N、P元素;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有Mg元素,而类胡萝卜素不含Mg元素;油脂、糖元和淀粉都是贮能物质。
5.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油脂
B.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碘化钾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解析:选C 向组织样液中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橙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油脂;向组织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热水浴加热,溶液呈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确定该还原糖为麦芽糖;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现紫色。
6.(2018·温州十校联考)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间的氢键有利于缓和温度的变化
B.哺乳动物血钙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C.麦芽糖和果糖均可以继续水解
D.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共有4种
解析:选C 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人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
7.(2018·浙江五校联考)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提供能量的物质,因此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在叶绿体中可以转变为蛋白质
C.淀粉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形成的两大类多糖
D.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解析:选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在叶绿体中可以转变为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所有的人体细胞上都有。
8.根据下表所做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溶液
溶质的
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溶质的
基本单位

C、H、O

红黄色
葡萄糖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本尼迪特试剂,使用时需热水浴加热
C.乙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解析:选D 麦芽糖是还原糖,1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合成,可与本尼迪特试剂作用;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热水浴加热2 min,才能产生红黄色的沉淀;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②呈现紫色,③为氨基酸。
9.(2018·宁波九校联考)以下关于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油脂的元素为C、H、O
B.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定有RNA的直接参与
C.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解析:选D 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mRNA、tRNA、rRNA的直接参与;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10.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动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果糖和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
C.淀粉和糖元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D.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可能不同
解析:选D 动植物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结构,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细胞中果糖、葡萄糖及麦芽糖均属于可溶性的还原糖;淀粉和糖元均属于多糖,其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组成及结构都是相同的,都为—CO—NH—。
11.质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膜呈两条细线
B.质膜中磷脂的理化性质决定了脂双层的形成方式
C.蛋白质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决定了其在膜中的分布
D.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变形虫的胞吞摄食现象
解析:选A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膜的结构;磷脂分子是两性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胞吞摄食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1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的细胞膜中含有光合色素
B.胆固醇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C.脂双层中的两层是完全对称的
D.载体蛋白在变形时都需要ATP供能
解析:选A 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细胞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3.(2018·台州高三模拟)下列最适合用于替代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实验的材料是(  )
A.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植物叶肉细胞
C.心肌细胞 D.蓝细菌细胞
解析:选D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植物叶肉细胞都含有细胞壁,制备过程繁杂,且有细胞内膜结构的干扰;心肌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因此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类似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故可适合制备细胞膜。
14.能使动物细胞质膜比较坚实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磷脂
C.胆固醇 D.多糖
解析:选C 蛋白质行使质膜的功能;脂双层是质膜的基本支架;胆固醇与磷脂尾结合在一起,使质膜既有流动性又比较坚实;多糖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
15.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与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②为核孔复合体,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解析:选D 图中①表示内质网,⑤表示核被膜,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图中②为核孔复合体,通过核孔复合体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④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红苋菜细胞的液泡内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解析:选C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但不是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的原因;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性,使花青素进入水中。
17.下面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则都没有细胞核
B.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细胞都能进行需氧呼吸,而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进行需氧呼吸
D.真核细胞质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
解析:选D 原核细胞都没有细胞核,绝大多数真核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只有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细菌;真核细胞既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也可进行厌氧呼吸,此外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进行需氧呼吸,如硝化细菌。
18.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溶胶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解析:选D 水解酶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溶酶体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病菌等,此过程有膜的融合与膜成分的更新;H+经主动转运进入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够吞噬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结构。
19.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是真正的细胞
B.施莱登最先提出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施万最先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解析:选A 胡克在自制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细胞,而是已死亡细胞的细胞壁。
20.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它们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别运输到相应部位
解析:选C 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但原核细胞有核糖体。
21.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吞噬消化,其吞噬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
B.蝌蚪尾巴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C.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由图可知伴随吞噬的进行,吞噬溶酶体体积不断增大
解析:选D 据图分析,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蝌蚪尾巴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图可知,伴随吞噬的进行,溶酶体和吞噬体融合以后,吞噬溶酶体增大,但不会一直增大。
[B卷·强化提能练]
一、选择题
1.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解析:选A 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但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tRNA属于核酸;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分别来自两个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细胞内蛋白质的水解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碳骨架和功能基团都有关。
2.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②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B.③、④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③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C.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
D.过程②产生的蛋白块也可用③的方法进行溶解
解析:选C 高温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只是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肽键并没有断裂;过程③没有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过程④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是蛋白质或多肽,仍然具有肽键,因此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均能产生紫色反应;过程②产生的蛋白块其蛋白质已经变性,用③的方法不能使其再溶解。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特有的元素分别是Mg、Fe、S
B.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中均含有核糖
C.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贮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D.油脂、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代谢终产物都相同
解析:选C 甲状腺激素的特有元素是I。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RNA,所以含有核糖;质粒是DNA,不含核糖。脂质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和胆固醇等,磷脂参与构成生物膜,固醇中的性激素参与调节代谢,油脂可以贮存能量。油脂、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但代谢终产物是不同的,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中含有尿素。
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B.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C.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存在明显差别
D.Na+进入神经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解析:选B 严重缺铁的人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则氧气供应不足,与正常人相比,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而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其多样性与碱基对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mRNA存在明显差别;Na+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5.对下表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分泌蛋白的肽链组
能否进入内质网
能否分泌
正常肽段P+肽段A


异常肽段P+肽段A


A.肽段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B.肽段P的结构最终由DNA决定
C.肽段P与该分泌蛋白的分泌密切相关
D.肽段P的作用是引导mRNA与核糖体结合
解析:选D 表中信息显示,正常肽段能引导肽段A进入内质网,而异常肽段P不能引导肽段A进入内质网,从而影响蛋白质分泌,因此肽段P的作用是引导合成的肽段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但并不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6.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需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解析:选D 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需氧呼吸,②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不是原核生物,③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在核糖体上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⑥正确。
7.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
B.由①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C.②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
D.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②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选C 图中①表示磷脂,②表示胆固醇,均为脂质,但苏丹Ⅲ染液只能检测油脂;脂双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只有一层单位膜;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脂双层中的两层结构不完全相同,胆固醇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
8.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相同
B.分泌蛋白在甲内部合成,经乙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正常情况下,甲的加工产物通过COPⅡ由甲向乙进行运输
D.乙中的蛋白质经COPⅠ运回甲或经囊泡运出细胞具有随机性
解析:选C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相似,但不相同,功能也不同;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糖基化)后,再运输到高尔基体内进行包装分配;正常情况下,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经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的转运方向与膜上蛋白质的作用有关,不是随机进行的。
9.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β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可干扰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物质丙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且具有免疫作用。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乙、丙、丁的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
B.与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干扰素、抗体、抗利尿激素
D.物质甲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物质乙、丙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物质丁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解析:选B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不仅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物质甲、乙、丙、丁分别是胰岛素、干扰素、抗体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与之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物质甲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二、非选择题
10.(2018·宁波九校联考)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①与②相比,①所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一不可)。
(2)甲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__。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填“己”或“丙”)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贮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 
(5)⑤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⑤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⑤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及题图中“染色体”“核糖体”以及元素组成等可推出:甲为DNA,乙为RNA,丙为蛋白质,丁为糖元,戊为油脂,己为磷脂,①为脱氧核苷酸,②为核糖核苷酸,③为氨基酸,④为葡萄糖,⑤为ATP。据此结合设问作答即可。
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 (4)丙 戊 (5)ADP和磷酸 细胞溶胶、线粒体
11.温热处理可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引起细胞死亡。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 ℃温热处理时,在100 min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100 min后冷却到体温(37.5 ℃) 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这成为温热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为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试管若干、红细胞悬液、腹水肝癌细胞悬液、恒温箱、质膜流动性测量仪 (要求与说明:质膜流动性测量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
②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红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制实验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示意曲线,并直接标注实验变量。)
(3)讨论与分析:
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__________,容易转移。从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43 ℃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于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和不同细胞,因变量为细胞膜流动性。根据题干中“43 ℃温热处理时,在100 min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100 min后冷却到体温(37.5 ℃) 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设计实验的温度为37.5 ℃和43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思路见答案。(2)由于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 ℃温热处理时,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冷却到37.5 ℃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由题干信息可以预测出实验结果。(3)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强,容易转移。从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磷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大、胆固醇含量低。温度过高将导致正常体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过大,不能恢复,因此在43 ℃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
答案:(1)③向A、B两组各试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红细胞悬液,C、D两组各试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腹水肝癌细胞悬液,将A、C两组置于37.5 ℃恒温箱中保温,B、D两组置于43 ℃恒温箱中保温
④每隔一段时间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各组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⑤100 min后,将B、D两组与A、C两组一起置于37.5 ℃恒温箱中保温
⑥每隔一段时间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各组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⑦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预测
(3)强 磷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大、胆固醇含量低 温度过高将导致正常体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过大,不能恢复
课件87张PPT。
“课下检测·双级提能”见“专题(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一、学前自检——对应考纲查缺漏
1.细胞的分子组成
(1)举例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有哪些?(a)
(2)糖的分类及作用有哪些?(b)
(3)脂质有哪些种类?各有怎样的作用?(a)
(4)氨基酸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形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b)
(5)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其实验原理分别是什么?(b)
(6)核酸分为哪两类?其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功能是怎样的?(a)
2.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建立涉及哪些科学家?(c)
(2)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a)
(3)质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b)
(4)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什么特点?(a)
(5)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的?各种细胞器之间有怎样的联系?(b)
(6)细胞溶胶、细胞核各有什么功能?(a)
(7)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异同点?(b)
(8)利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叶绿体、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要分别注意什么?(b)
(9)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该实验的原理是怎样的?(b)
二、构建体系——依据网络串知识
三、澄清误区——突破迷点强认知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是导致衰老细胞代谢减弱的原因之一(√)
(2)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蓝细菌内只含有DNA,不含有RNA(×)
(3)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4)所有的二糖和多糖基本组成单位都相同(×)
(5)所有的糖类和脂质都是能源物质(×)
(6)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7)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8)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9)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10)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2.判断有机物检测实验叙述的正误
(1)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
(2)检测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3)25 ℃条件下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
3.结合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图判断正误
(1)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外膜上(×)
(2)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3)a、b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4)a、b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不可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5)c图中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的孔道(×)
(6)a、b、c三图所示的三种结构中都含有DNA分子(√)
考点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水和无机盐
1.水与代谢
(1)生物体内水的代谢图解
(2)水作为溶剂,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而且与新陈代谢、生物抗逆性有关。水的含量越高,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较弱;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3)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4)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功能及实验验证
(1)存在形式及功能
(2)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
①实验组:正常植物+缺X培养液培养,表现出症状,加入X,症状消失;
②对照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培养,正常生长。
(二)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合成场所、种类及相互关系
(1)合成场所
糖类
葡萄糖、淀粉
糖基团
纤维素
肝糖元
肌糖元
合成场所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肝脏
肌肉
(2)种类及相互关系
2.脂质的合成场所、种类及生理功能
(1)场所:脂质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光面内质网。
(2)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连线)
3.辨清糖类和脂质的五个易错点
(1)生命活动中能源物质总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的贮能物质是油脂,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其他贮能物质有动物细胞中的糖元、植物细胞中的淀粉。
(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油脂→蛋白质,其中油脂氧化分解时需氧量多,产生的能量最多。
(3)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
(4)淀粉、糖元、纤维素、蔗糖等属于非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是还原糖。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在热水浴中加热2~3 min,能产生红黄色沉淀。
(5)三种二糖的水解产物不同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三)蛋白质与核酸
1.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蛋白质与核酸的联系
(1)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3)蛋白质(酶)影响核酸的合成。
[特别提醒]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不同
①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②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不能表述为核酸的多样性,因为核酸只有两种。
3.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计算
(1)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
形成
肽链数
形成
肽键数
脱去水
分子数
氨基
数目
羧基
数目
多肽相对
分子质量
1
n-1
n-1
至少
1个
至少
1个
na-18
(n-1)
m
n-m
n-m
至少
m个
至少
m个
na-18
(n-m)
[特别提醒]
①若为环状肽,则肽键数=氨基酸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有二硫键存在时,要考虑脱去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成1个二硫键脱去2个H,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
(2)氨基酸数与相应DNA及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关系的计算
(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4.RNA与ATP的关系
(1)元素组成都是C、H、O、N、P。
(2)ATP去掉二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如图)。
5.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的组成情况
生物类别
核酸
核苷酸
碱基
遗传物质
举例
细胞生物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种
种
DNA
细菌、人等
病毒
只含DNA
种
种
DNA
噬菌体
只含RNA
种
种
RNA
烟草花叶病毒
(四)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颜色
原理

①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红黄色沉淀;②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溶液→红色

油脂+苏丹Ⅲ染液→橙黄色

淀粉+碘碘化钾溶液→色

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
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题点(一) 考查细胞中的无机物
[例1]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可作为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都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三碳糖
[解析] 水可作为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生成物H2O中的两个氢原子分别来自两个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需氧呼吸第三阶段,O2与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的[H]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产生的[H]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要利用H2O,产生CO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2O在光下被分解成O2和[H],[H]用于叶绿体基质中的碳反应,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答案] C
[针对训练]
1.(2018·稽阳联谊学校联考)设计实验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与实验后(有X)之间的自身对照。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是(   )
A.甲组、乙组实验前    B.甲组、乙组实验后
C.乙组、乙组实验前 D.乙组、乙组实验后
解析:选D 在空白对照实验中乙组为实验组,甲组为对照组;对于乙组的前后自身对照,加X后的实验为实验组。
题点(二) 考查细胞中的有机物
[例2] (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甲、乙、丙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甲、乙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丙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解析] 根据图示可判断,甲代表DNA,乙代表RNA,丙代表蛋白质,a、b、c分别代表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为核苷酸,e为氨基酸,m为磷酸,f为五碳糖,n为碱基。人体中d的种类有8种,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各有4种。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而不是核苷酸。DNA、RNA的多样性由d的数量、排列顺序以及d中n的种类充分体现,蛋白质(丙)的多样性由e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以及丙的空间结构充分体现。
[答案] B

推断四大类有机物的简单方法
(1)根据元素判断
①只含有C、H、O元素的可能是糖类、油脂和固醇,然后根据糖类、油脂和固醇的特点进一步确定是哪种物质。
②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为蛋白质,若含有S元素,则一定为蛋白质。
③含有P元素的为核酸、ATP或磷脂。
(2)根据提示词进行判断: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贮能物质”联想到油脂,“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  
[针对训练]
2.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油脂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95%的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解析:选D 甲图中①可表示蛋白质,②可表示糖类或油脂,③可表示DNA、RNA、ATP、磷脂等,④可表示叶绿素。“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暗示该物质为油脂;④为叶绿素,可用95%的乙醇提取;乙图中单体若是氨基酸,则该四肽彻底水解时,肽键断裂,需要消耗3分子水,则水解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共6种产物。
题点(三) 考查有机物的检测
[例3]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本尼迪特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橙黄色
D
第40天
碘碘化钾溶液
蓝色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油脂贮存起来。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红黄色沉淀。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在第30天时,油脂含量较高,油脂与苏丹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橙黄色。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C

与有机物检测有关的三个易失分点
(1)混淆有机物的检测原理,如本尼迪特试剂只能检测还原糖,不能与非还原糖产生颜色反应;苏丹Ⅲ与油脂产生橙黄色,记忆不清则出现错误。
(2)忽略染色剂本身的颜色,如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本身为蓝色,苏丹Ⅲ染液本身为红色。
(3)未重视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检测还原糖时必须进行热水浴加热,检测蛋白质时必须先加A液再加B液。  
[针对训练]
3.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蛋白质检测
B.花生种子——油脂检测
C.甘蔗——还原糖检测
D.白面馒头——淀粉检测
解析:选C 甘蔗的食用部分含有丰富的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检测。
考点二细胞的结构
(一)生物膜系统
1.理清细胞膜的两大功能与两大特性
(1)两大功能:细胞膜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方面有重要作用。
(2)两大特性
①结构特点:流动性。
②功能特性:选择透性。
2.细胞膜(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质膜的成分和功能
(2)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数目多→RNA、蛋白质等物质转运快→蛋白质合成旺盛→细胞代谢快。
(3)内质网、高尔基体多→细胞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强。
(4)癌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细胞间粘着性降低,易于扩散和转移。
4.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5.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6.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放射性强度和膜面积变化图解
常考图形
图形解读
用3H标记氨基酸,在不同细胞器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b、c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以柱状图形式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以曲线形式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其中d、e、f分别表示内质网膜、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7.各种生物膜的构成与功能
(1)质膜直接控制着物质出入,参与物质运输,如①所示为主动转运。
(2)质膜表面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参与信息交流,如②所示。
(3)质膜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参与免疫识别,如③所示。
(4)质膜参与神经信号传导,如④所示。
(5)细胞器膜为酶提供一定附着点,加速酶促反应进行,如需氧呼吸第三阶段(⑤所示)、光合作用类囊体膜上的光反应等。
(6)形成囊泡,以胞吞、胞吐形式运输某些物质,如⑥所示。
(7)核膜:使核与质分开,将DNA复制、转录限定在一定区域内,提高效率,如⑦所示。
(二)分类总结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1.细胞器的划分
2.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结构
生理过程
线粒体
需氧呼吸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时的脱水缩合
叶绿体
碳反应(光合作用)
高尔基体
合成多糖
细胞溶胶
ATP的合成等
细胞核
DNA的复制、转录
3.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结构
能量转化形式
叶绿体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线粒体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细胞溶胶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细胞器
生理作用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
中心体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分裂时与形成细胞壁有关
线粒体
供能
5.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1)含DNA(基因)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含RNA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3)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4)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
项目
含有的核酸
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
线粒体
DNA和RNA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叶绿体
DNA和RNA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核糖体
RNA
翻译
细胞核
DNA和RNA
DNA的复制、转录
6.细胞器在不同细胞分布的五个特例
(1)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较丰富的线粒体,如心肌细胞、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2)能形成分泌蛋白的细胞如效应B细胞、消化腺细胞、某些内分泌腺细胞均含较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分布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3)癌细胞:含较多核糖体,且膜上粘连蛋白减少。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已丧失全部细胞器。
(5)蛔虫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厌氧呼吸)。
(三)细胞核与原核细胞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仍属于真核细胞,其无细胞核是由于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逐渐消失;有些细胞可能具有多个细胞核,如人的骨骼肌细胞。
(2)核被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3)核孔是某些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专门通道,核孔也具有选择透性,细胞核内的DNA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4)染色体(质)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
(5)染色质和染色体都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们是同一物质的不同时期的存在形态。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被膜、核仁和染色体
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被膜、核仁和染色体
DNA存
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转录和
翻译
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加工;转录和翻译通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边转录边翻译)
转录和翻译通常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转录在翻译之前,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是否遵循
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细胞分
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遗传物质
DNA
在生态系统
中的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举例
细菌、蓝细菌、衣原体、支原体
真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具有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细胞溶胶、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细胞类型与细胞结构的关系
(1)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生物、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2)并非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
(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4)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5)蓝藻虽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
题点(一) 考查细胞膜(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功能
[例1]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力增强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需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解析] 线粒体、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速率降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信息分子被糖蛋白识别并与之结合后就发挥作用,不需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 D

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分析
(1)脂双层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但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完全相同。
(2)多糖仅存在于质膜外侧,据此可区分质膜内外侧。
(3)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一样,都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
(4)流动性是选择透性的基础,膜只有具备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性。
(5)不同膜的结构基础都是脂双层,不具有差异性;不同膜的功能不同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如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针对训练]
1.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的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解析:选B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部分的呼吸酶,因为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神经肌肉接点处有突触,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题点(二) 考查细胞器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例2]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C.结构②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复制倍增
D.结构①和④都会发生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
[解析] 该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该视野中的细胞含有中心体,有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结构②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倍增;结构④核糖体是翻译过程的场所,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但RNA上不含胸腺嘧啶。
[答案] B
[针对训练]
2.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与核膜和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
B.④由蛋白质、DNA和RNA组成
C.rRNA和蛋白质在⑤中合成并组装成①
D.⑥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透性
解析:选B ②表示内质网,与核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④表示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DNA组成,含有少量RNA;⑤表示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另外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⑥(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透性。
题点(三) 考查主要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例3] 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合成和分泌蛋白时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丙,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形成
C.图甲中b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解析] 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应该是核糖体,即图中的②;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因此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亮氨酸,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图甲中a、b、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图乙中d曲线的膜面积首先减少,故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答案] A

1.界定分泌蛋白与胞内蛋白
分泌
蛋白
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实例: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白细胞介素等
胞内蛋白
合成场所:游离的核糖体
实例: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注意: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不一定就分泌到细胞外,可能仍然留在细胞内
2.澄清与分泌蛋白形成的“有关细胞器”、“有关结构”和“有关膜结构”
(1)有关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有关结构: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有关具膜结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针对训练]
3.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0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解析:选C 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是氨基酸,氨基酸最多有20种,b(内质网)中形成的产物是不成熟的分泌蛋白,需要经c(高尔基体)的再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图乙可说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说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有相互转换;图甲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是通过小泡进行的,图乙所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题点(四)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
[例4]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质膜是其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细菌的叶绿体光合膜中含有叶绿素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质膜是其呼吸的主要场所;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因此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答案] D

巧用索引法区分细胞类型
  
[针对训练]
4.(2018·杭州模拟)下列不属于细胞生物体共性的是(  )
A.供能场所都是线粒体
B.蛋白质合成场所相同
C.遗传物质都是DNA
D.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解析:选A 细胞生物进行的呼吸方式包括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其中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需氧呼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