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巧训 特训(一) 25道必考选择题押题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巧训 特训(一) 25道必考选择题押题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14:40

文档简介

第10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下图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aBb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解析:选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3∶3∶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解析:选D 可把3∶3∶1∶1变成(3∶1)(1∶1),所以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AaBb。
3.现用某野生植物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
F1

1
2
2
2

F1
1
1
1
1
A.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B.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选D 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3=9(种)。F1作父本与乙杂交,后代理论上为AaBb∶Aabb∶aaBb∶aabb=1∶1∶1∶1,而实际比值为1∶2∶2∶2,由此可见,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F1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因此其花粉离体培养可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正反交结果不同的原因是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而且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解析:选C 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自交一年,产生的后代为CC∶Cc∶cc=1∶2∶1,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开白色花菜豆植株cc的比例为(1-1/2)×1/2=1/4;自交三年之后,产生的后代中Cc的比例为(1/2)3=1/8,开白色花菜豆植株cc的比例为(1-1/8)×1/2=7/16;开有色花菜豆植株CC和Cc的比例为1-7/16=9/16。所以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9/16∶7/16=9∶7。
5.如图是基因M、N、D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
B.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为ddM_nn
C.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4种
D.基因型DdMmNn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16
解析:选D 由图示信息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要表现为性状2,需要有酶1,而没有酶2,因此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可表示为ddM_nn;要表现为性状3,需要同时具有酶1和酶2,基因型可以表示为ddM_N_,共有4种;测交后代基因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相同,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MmNn个体产生的配子有8种,产生的后代中Dd____占4/8,ddmm__占2/8,表现为性状1,共占3/4。
6.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鼠有2种基因型
解析:选A 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判断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中AaBb(黑)∶Aabb(灰)∶aaBb(灰)∶aabb(白)=1∶1∶1∶1;F2灰鼠(A_bb、aaB_)中纯合子占1/3;F2黑鼠(A_B_)有4种基因型。
7.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选B 比例9∶3∶15∶5,可分解成9∶3∶3∶1加上绿圆∶绿皱(12∶4)所得。故F1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例为1∶1,因此亲本黄圆、绿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黄色圆粒亲本能产生的配子有:AB和aB2种。
8.豌豆的籽粒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籽粒甜对非甜为显性,两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现有纯合籽粒饱满非甜和纯合籽粒皱缩甜豌豆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所得F2中籽粒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饱满甜∶饱满非甜∶皱缩甜∶皱缩非甜=1∶4∶4∶1。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豌豆籽粒饱满与皱缩、甜与非甜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分离定律
B.F1产生配子时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C.F2的籽粒饱满甜豌豆自交后代中有1/4能稳定遗传
D.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籽粒饱满甜豌豆最好采用单倍体育种
解析:选C F1测交得F2,F2中饱满∶皱缩=1∶1,甜∶非甜=1∶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设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纯合籽粒饱满非甜豌豆(AAbb)和纯合籽粒皱缩甜豌豆(aaBB)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饱满甜(AaBb)∶饱满非甜(Aabb)∶皱缩甜(aaBb)∶皱缩非甜(aabb)=1∶4∶4∶1,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4∶4∶1,F2的籽粒饱满甜豌豆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0×1/10×2+4/10×4/10×2=34/100。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9.育种工作者先用纯合家兔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的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2
B.F1家兔产生配子过程共形成两个四分体
C.F2的灰色基因对白色基因是不完全显性
D.F2家兔中与亲本(P)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所占比例为7/8
解析:选A 据图F2性状分离比可知,家兔的体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假设分别用A、a和B、b表示,且基因型A_B_的为灰色,A_bb的为黑色,基因型为aaB_和aabb的个体均为白色),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灰色∶1黑色∶2白色;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一个四分体,由于不能确定家兔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因此根据题意不能确定F1家兔产生配子过程中形成的四分体数;不完全显性是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关系,图示家兔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属于不完全显性;F2家兔中黑色是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其所占比例为3/16。
10.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合子配子
a.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桶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每个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
b.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
c.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
d.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
A.1 B.2
C.3 D.4
解析:选D 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小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并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即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11题 减数分裂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分析甲图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因此甲和③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甲和①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可能是①③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解析:选B 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示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A和a,再结合染色体颜色和基因组成可知,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只有一种基因型。
3.二倍体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在甲、乙、丙三图中的①~④中均涉及DNA分子数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到着丝粒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是两个。着丝粒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两个变成一个,且染色体的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保持不变,而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减半。导致细胞核中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有:一是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并进入两个子细胞核;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开并进入两个子细胞核。
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B.④的①和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D 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特征是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能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能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细胞分裂方式一定是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5.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红色和蓝色的橡皮泥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染色体,可以表示来源不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B.可以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的中部用铁丝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
C.在模拟MⅡ时期时,构建的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平行
D.模型制作完成时,可以得到四个子细胞,两种类型
解析:选C MⅡ期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6.右图是一正在分裂的人体细胞(图中只显示部分染色体,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B.1、3染色体上基因不同一定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C.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精子
D.图中4条染色体不包含X染色体
解析:选D 分析细胞图:有两对(1和3,2和4)正在分开的同源染色体,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分裂均等,应属于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没有四分体;1、3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可能是细胞所在的个体的基因型就是AaBB,此时细胞既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也没有发生交叉互换;1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根据图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说明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定不是XY这对异型性染色体。
7.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  )
解析:选B 曲线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该曲线既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其中BC段表示染色体已复制,即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选项B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解析:选C 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L→M所示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GH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OP段的一半。MN段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所以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9.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形态变化过程可在有丝分裂中出现,也可在减数分裂中出现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解析:选B 甲→乙的过程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粒数目不变,因此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通常用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选择图中的丁时期;戊阶段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
10.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解析:选C ①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则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相同,基因都是A、a、B、b,所以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由最终产生的精细胞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异常,即B、b对应的同源染色体未分开,而是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分别为AABBbb和aa。②时期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已复制,所以基因组成为AAaaBBbb,即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第12题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
C.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解析:选C 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不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性别决定时期发生在受精时;伴X显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考虑突变),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患者远远多于男患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女儿均患病,男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
解析:选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X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女儿,所以女儿均患病;而男患者的儿子是否患病决定于母亲,所以可能患病,也可能正常。
3.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B.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
C.患者的双亲之一必定是患者
D.此病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现象
解析:选C 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女患者的父亲一定为患者;若患者为男孩,其双亲可能都正常;此病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女性患者的儿子必定患病
C.男性患者的女儿必定患病
D.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有2种
解析:选B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儿子不一定患病;男患者一定会将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女儿,所以男患者的女儿一定为患者;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有2种,即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
5.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
D.一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1/2
解析:选A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为雄性,XX为雌性,是否为纯合子要借助基因型来判断,与性染色体无关。
6.果蝇的直刚毛和卷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若干只直刚毛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个体数如图表示,理论上子代直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3          B.4/9
C.1/2 D.4/5
解析:选D 直刚毛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出现卷刚毛,说明直刚毛为显性性状(A),卷刚毛为隐性性状(a)。由于子代雌雄果蝇的性状分离不同,说明该性状是伴X染色体遗传。从子代直刚毛雄果蝇(XAY)∶卷刚毛雄果蝇(XaY)=4∶1,说明母本的卵细胞中XA∶Xa=4∶1。而父本为直刚毛(XAY),其产生的有X染色体的精子只有XA一种,因此子代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XAXA和XAXa,比例是4∶1,其中纯合子占4/5。
7.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选D 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gY,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g基因(即G基因纯合)时会致死。由于亲代表现型不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为XGXg,子一代基因型为XGXg、XgXg、XGY(死亡)、XgY。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8.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  )
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
B.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C.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
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解析:选C 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雄性个体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雄性个体全部为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若该雌性个体是纯合子,则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会出现相同的结果。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9.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该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将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表现为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
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的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的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的值均为1/2
解析:选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基因只能传给雄性植株,即子代中雄性植株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Q和P的值分别为1、0;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XA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XaXa,子代的基因组成为XAXa、XaY,即雌性全部为突变型,雄性全部为野生型,Q和P的值分别为0、1;由题干“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可知,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不会是XAY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aa,子代中无论雄性植株还是雌性植株,Q和P的值都为1/2。
10.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B.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B型血的概率为1/8
C.他们生A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他们的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解析:选C 单独分析色盲,设关于色盲的基因为H、h,男性的基因型是XhY,女性的基因型是XHXh,后代女儿的基因型是XHXh∶XhXh=1∶1,女儿色觉正常的概率是1/2;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B型血的概率为1/2×1/2=1/4;他们生A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B型血色盲女儿的基因型是IBiXhXh,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IAIBXHY,二者婚配,后代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IBIBXhY+IBiXhY=1/4。
第13题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及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1.在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
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
解析:选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以及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都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B.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解析:选C 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以确保肺炎双球菌能增殖和转化;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3.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可以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B.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的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解析:选C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没有利用小鼠;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母链的少,则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母链)的少,大多数不含32P。
4.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
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解析:选B 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的,而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不一定属于操作失误,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染,也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已经释放;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少数含有放射性32P。
5.利用小鼠进行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其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注射R型菌
小鼠不死亡
2
注射S型菌
小鼠死亡
3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
小鼠不死亡
4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菌
小鼠死亡
根据实验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型活细菌有毒     B.S型活细菌有毒
C.DNA是转化因子 D.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B 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说明R型活细菌无毒;注射S型活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说明S型活细菌有毒;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解析:选C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中;T2噬菌体的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发生在其宿主细胞中,不能发生于病毒颗粒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二者的增殖过程不同。
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G)/(C+T)这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碱基序列的双链DNA分子,(A+G)/(C+T)比值不同
B.(A+T)/(G+C)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双链DNA分子中两条互补链的(A+T)/(G+C)比值相同
解析:选D 不同碱基序列的双链DNA分子,(A+G)/(C+T)比值都等于1;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A与T之间只有二个氢键,(A+T)/(G+C)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当两个比值相同,都等于1时,不能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双链DNA分子中两条互补链的(A+T)/(G+C)比值相同。
8.如图表示双链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尿嘧啶,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
B.④的具体名称是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D.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走向相反
解析:选D ①为胸腺嘧啶,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④的具体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NA分子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
9.某真核生物核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占20%,有关该片段复制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60个
B.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片段中与亲代不同
C.双链全部解开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子链
D.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解析:选D 该DNA片段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20个;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片段中与亲代相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过程;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10.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 min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图乙、丙、丁为离心结果模拟。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40 min
D.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解析:选A 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在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复制一代的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图丙;大肠杆菌每20 min繁殖一代,所以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20 min;丁中是1/2中、1/2轻,说明DNA已复制2次,所以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x×(22-1)=3x。
第14题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解析:选C 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可能有一种或多种转运RNA能转运它;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并转运该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
2.如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B.②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③表示翻译,需要蛋白酶参与
D.④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解析:选C ③表示翻译,需蛋白质合成酶参与,不是蛋白酶。
3.DNA的一条链的一段碱基排列顺序为“—CTCGAT—”。以其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则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至右为[遗传密码对应的氨基酸分别为CAU:组氨酸;CAG:谷氨酰胺;CUA、CUC:亮氨酸;GUC、GUA:缬氨酸(起始);GAG:谷氨酸;GAU:天冬氨酸](  )
A.—亮氨酸—天冬氨酸—  B.—谷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酰胺—缬氨酸— D.—缬氨酸—组氨酸—
解析:选B DNA模板链为“—CTCGAT—”,转录形成的mRNA为“—GAGCUA—”,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到右为—谷氨酸—亮氨酸—。
4.下列关于氨基酸、tRNA、遗传密码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遗传密码决定,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B.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
D.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一一对应
解析:选D 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遗传密码,可能由多种tRNA转运;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能与一种密码子配对,因此其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终止密码不能决定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因此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5.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起始密码子对应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的位置
B.密码子位于结构③上
C.②上碱基改变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D.结构①沿着②向右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
解析:选B 图中②mRNA上的AUG是起始密码子,其对应的氨基酸a应是甲硫氨酸;结构③是tRNA,其上有反密码子,而密码子位于mRNA上;mRNA上碱基改变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据图分析可知,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向右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
6.图甲、乙为真核细胞核内两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DNA复制,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过程可在每个起点起始多次
C.图乙表示转录,mRNA、tRNA和rRNA均是该过程的产物
D.图乙说明DNA所有区域的两条链都可以被转录
解析:选C 甲图中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为DNA的复制过程,图中显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不是同时开始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个起点只能起始一次;图乙以DNA为模板,形成了RNA,为转录过程,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转录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RNA上三个相邻核苷酸即为一个密码子
B.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分别位于mRNA的5′端、3′端
C.图中新生肽链已合成部分含有5个肽键
D.多个核糖体串联在mRNA上能提高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
解析:选B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核苷酸为一个密码子,并非任意三个相邻核苷酸即为一个密码子;根据图示肽链的延伸方向可知,翻译从5′端开始,于3′端结束,因此其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分别位于mRNA的5′端、3′端;图中新生肽链已合成部分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含有4个肽键;多个核糖体串联在mRNA上能提高每条mRNA控制合成肽链的合成速率,但并不能提高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
8.埃博拉病毒(EBV)为单股负链(-RNA),其蛋白质外壳内包裹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内合成的
B.过程①②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
C.+RNA为mRNA,能指导EBV蛋白质的合成
D.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解析:选A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宿主细胞内合成的;过程①②表示RNA的复制,据题意知,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催化和核糖核苷酸;过程③为翻译,+RNA为翻译的模板,相当于mRNA;病毒通过出芽的方式释放,此过程与胞吐类似,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9.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图乙是基因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
B.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含有氢键
解析:选D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起始一次;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DNA连接酶;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除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外,其余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mRNA)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是tRNA,其含有氢键。
10.下图为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表格中为可能用到的遗传密码与相应氨基酸,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遗传密码
氨基酸
CCG
脯氨酸
GCC
丙氨酸
GGC
甘氨酸
CGG
精氨酸
A.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成熟后再转移到细胞质中
B.核糖体能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
C.tRNA的形成过程不属于基因的表达
D.氨基酸1和2都为丙氨酸
解析:选C 真核细胞的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成熟后再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能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并从起始密码开始进行翻译;tRNA的形成过程为转录,属于基因的表达;根据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和氨基酸的位置可判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所以氨基酸1和2都为丙氨酸(遗传密码都是GCC)。
第15题 生物的变异
1.把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上,并能使性状稳定遗传,常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 D.自交
解析:选B 将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上从而获得优良品种的方法属于杂交育种。
2.如图为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共7条染色体
B.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均能通过自交产生可育种子
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实现
解析:选C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单倍体内含有21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形状、大小不同的染色体;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只是单倍体育种的一个环节;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细胞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均能通过自交产生可育种子;使染色体加倍除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外,还可以对其进行低温处理。
3.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解析:选C 该婴儿的病症是由于其体内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如果发生一个碱基对缺失,则有可能导致乳糖酶的多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4.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是杂交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②为减数分裂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解析:选C 在该育种过程中,①为杂交;②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④为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5.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 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选C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6.将①②两个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③到⑦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⑤植株与⑥植株属于同种生物
解析:选D ③到⑦过程要进行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所以该过程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③到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而③到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畸变;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其自交后代只有纯合子才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概率是1/2×1/2×1=1/4;植株⑤和⑥属于不同种生物。
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会改变基因数量,但对个体性状会产生影响
C.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D.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得到S型菌,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选A 基因重组可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引起或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引起,也可通过转基因技术或细菌间的转化实现,而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不是基因重组。
8.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由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B.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属于基因重组
C.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胀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解析:选C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发生A—T碱基互补配对;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属于基因突变;豌豆中淀粉含量高,从而导致吸水胀大表现出圆粒性状;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9.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畸变
B.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一定属于基因重组
C.单倍体生物是指体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解析:选D 染色体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畸变;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交换属染色体畸变;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多倍体产生的配子中不止一个染色体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10.黑腹果蝇的X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缺少某一片段)。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X-的卵细胞致死
B.F1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
C.F2中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4∶3
D.F2中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1/2
解析:选C XRX-×XrY→F1:1XRXr(红眼)、1XrX-(白眼)、1XRY(红眼)、1X-Y,可推知X-Y个体不存在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而非X-的卵细胞致死;F1白眼个体为缺刻白眼雌果蝇(XrX-);XRY×XRXr→F2:1XRXR(红眼)、1XRXr(红眼)、1XrY(白眼)、1XRY(红眼);XRY×XrX-→F2:1XRXr(红眼)、1XRX-(红眼)、1XrY(白眼)、1X-Y(不存在),故F2中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4∶3;F2中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5/7。
第16题 生物的进化
1.假设豌豆种群由RR、Rr和rr基因型的个体组成,其中RR占25%、Rr占30%。该种群中r基因频率为(  )
A.40%          B.45%
C.60% D.65%
解析:选C R的基因频率为25%+30%×1/2=40%,r的基因频率为1-40%=60%。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解析:选B 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定向淘汰和选择过程;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但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3.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易导致药效下降,其原因是(  )
A.人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
B.细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
C.青霉素诱导细菌基因突变
D.细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解析:选D 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和抗药性低的病菌,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因此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结果导致细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使青霉素药效降低。
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没有选择的非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B.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解析:选C 种群中虽然没有选择作用,但是非随机交配、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可以影响基因频率,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选择作用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型频率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是对一个种群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某个群体,因此D项说法错误。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生物进化非常重要
B.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层次包括细胞、生物大分子、原子层次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选B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可以从生物体、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层次的结构上体现,不包括原子层次;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的适应性,则可能不起选择作用,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
6.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蜗牛自然种群内,无条纹个体占20%,有条纹个体中杂合子占1/2。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让其他蜗牛间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81.25%,37.5% B.75%,37.5%
C.81.25%,25% D.75%,25%
解析:选B 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剩余的蜗牛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3/4,a基因的频率为1/4,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基因的频率不变,A基因的频率仍为3/4,a基因的频率仍为1/4,并且子代达到遗传平衡,则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4)×(1/4)=6/16,即37.5%。
7.观赏鱼锦鲤有很多漂亮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定向突变 D.生存斗争
解析:选B 观赏鱼锦鲤有很多漂亮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产生主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结果。
8.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基因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a基因的频率;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被称为生殖隔离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
D.可遗传变异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解析:选A 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可遗传变异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10.下列与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
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表现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可称生殖隔离
D.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选C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称为地理隔离;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能够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1.在用杀虫剂防治某种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存,但在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害虫种群中出现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原材料
B.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
C.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将会逐年下降,害虫种群将不断进化
D.该实例说明杀虫剂和严寒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害虫进化的方向
解析:选B 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原材料;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性状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如题中抗药个体不易被杀虫剂杀死,但在严寒条件下不易生存,因此抗药基因对害虫来说其利弊是相对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种群在进化;杀虫剂和严寒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17题 遗传与人类健康
1.对“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病患者生存、生育导致致病基因增加是有限的
B.致病基因频率原本是很低的
C.保留下来的低频致病基因遗传是平衡的
D.科学发展,医疗技术提高,致病基因频率会下降
解析:选D 医疗技术不会改变人的基因型,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2.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
C.患者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的占1/4 
D.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则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已知,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有XAY、XAXA和XAXa,所以患者的体细胞中不一定有成对的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患者男性(XAY)产生的精子中有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的占1/2;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子女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儿子和女儿都是一半患病,一半正常。
3.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
C.②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
D.先天性心脏病属于③所指遗传病
解析:选C ①指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③指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②指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只携带1个致病基因
B.多基因遗传病不易和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
C.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常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
D.患遗传病的个体未必携带致病基因
解析:选A 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患者可含有2个致病基因;多基因遗传病不易和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常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患遗传病的个体未必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出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B.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是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选D 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从而推算出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是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产前诊断中羊膜腔穿刺用于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不能降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率。
6.遗传咨询对预防遗传病有积极意义。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  )
A.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有残疾的夫妇
B.直系亲属中有特纳氏综合征患者
C.女方家族中有家族性心脏病患者
D.男方是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患者
解析:选A 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有残疾不属于遗传病,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特纳氏综合征是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女方家族中有家族性心脏病患者,该病可能属于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咨询;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患者属于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7.下列关于遗传咨询和优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显微镜检测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
B.各种遗传病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基因引起的
C.胎儿是否患病与孕妇的遗传物质、饮食、心态等多方面有关
D.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患血友病的儿子,则建议第二胎时做产前诊断
解析:选B 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用显微镜观察,但没有致病基因;如果第一胎生血友病的儿子,说明母亲含血友病基因,第二胎应该做产前诊断。
8.某遗传病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解析:选C 常染色体遗传病后代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病母、女必病,女正父、子正”,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后代女孩都患病,男孩都正常,因此建议生男孩;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病父、子病”,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若该女子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正常,若该女子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这与题意不符。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病
B.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病,患病的个体一定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C.遗传病是经遗传因素发挥作用的传染病
D.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解析:选A 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是遗传病;患病的个体不一定携带遗传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与传染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10.下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容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解析:选D 由图可知,异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率远小于25%,而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率高于75%;因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并非100%发病,因此发病与否还受非遗传因素影响;异卵双胞胎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
11.任何家庭都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后代,下列有关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
B.家系调查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
C.高龄孕妇所生孩子的遗传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因此应当提倡“适龄生育”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解析:选A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家系调查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高龄孕妇所生孩子的遗传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因此应当提倡“适龄生育”;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为男性患者),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其他个体表现正常。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因为只有男性患者,该病为Y染色体遗传病
B.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解析:选D 虽然只有男性患者,但患者的父亲都正常,所以该病不可能为Y染色体遗传病;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该系谱中,则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
13.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
B.图中Ⅱ6和Ⅱ5再生一个表现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9/16
C.Ⅲ11携带甲致病基因的概率比Ⅲ12携带乙致病基因的概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患女孩的概率一样
解析:选C 据图分析,图中Ⅱ5、Ⅱ6正常,其女儿Ⅲ10患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红绿色盲;根据Ⅰ1患乙病,Ⅲ10患甲病,可知Ⅱ5、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他们的后代表现型正常的概率=3/4×3/4=9/16;Ⅲ11携带甲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Ⅲ12携带乙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Xb,后代不可能患甲病,所以生出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患女孩的概率都为0。
第18题 植物激素调节
1.在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  )
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
B.2,4-D溶液的浓度
C.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
D.插枝生根的总长度
解析:选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枝生根的总长度,而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
2.在甲图的4个实验中(图中胚芽鞘均给予左侧单侧光照),利用显微镜观察尖端下面一段的纵切面时,观察不到乙图现象的是(  )
 
解析:选C 乙图中的镜检图所显示为生长素分布不均所引起的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的现象。A中琼脂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影响,在琼脂下面一段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向左弯曲生长;B和D的尖端均接受单侧光的照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向左弯曲生长;C的尖端由于不透明薄膜的遮挡,没有接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幼苗直立生长。
3.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解析:选D 结合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题中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对照组中a琼脂块不含IAA,所以胚芽鞘b侧不含IAA,b′侧含有从a′琼脂块运输来的IAA。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都不含IAA。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a′琼脂块输出的IAA在向下运输过程中有所消耗,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4.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浓度高于10-6 mol/L时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促进生长,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从曲线看出,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从曲线看出,乙烯增加到一定程度,则生长素含量降低,即其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5.某同学实验探究了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结果(mm)
组别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1号烧杯
(低浓度2,4-D)
>W
2号烧杯
(高浓度2,4-D)
<W
3号烧杯(蒸馏水)
W
A.实验观测指标可以是枝条上根的长度
B.3号烧杯由于没有添加2,4-D,枝条不能生根
C.1号、2号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用部位,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不同
解析:选A 实验观测指标可以是枝条上根的长度;3号烧杯没有添加2,4-D,枝条也能生根;1号、2号和3号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实验结果不能表明不同作用部位,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不同。
6.下图是某生长素类似物在X、Y、Z三种浓度(分别对应N1、N2、N3三组)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组微型月季茎段芽和叶的数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升高,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的生长量越大
C.生长素类似物的X浓度比Y浓度和Z浓度都大
D.Z浓度一定是促进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解析:选C 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素,所以茎段芽和叶的数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不同组要相同。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由于生长素作用有两重性,可能出现较高浓度组生长受抑制,而较低浓度组促进生长的情况。从结果看,在X、Y、Z三种浓度中Z浓度是促进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较适浓度,但没有其他浓度的结果,所以不能得出Z浓度是否是最适浓度的结论。
7.丝瓜茎矮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突变有两种可能:一是不能合成激素,二是不能合成激素的受体。为研究某种矮生丝瓜属于哪种突变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激素
茎伸长量
赤霉素处理(浓度单位:μM)
生长素处理(浓度单位:μM)
0
0.3
0.9
1.5
0
5
25
125
正常丝瓜茎伸长量(cm)
13
20
23
30
13
22
22
12
矮生丝瓜茎伸长量(cm)
4
4
4
4
4
4
4
4
A.赤霉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具有两重性
B.正常茎丝瓜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弱于生长素
C.该突变丝瓜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D.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正常茎丝瓜,茎的伸长量大于生长素处理的伸长量
解析:选C 由表格数据可知,赤霉素对正常丝瓜茎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具有两重性;正常茎丝瓜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强于生长素;矮生突变丝瓜不受赤霉素和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故可推测突变丝瓜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从表中不能得出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正常茎丝瓜其茎的伸长量的大小。
8.叶片的脱落是由离层(如图甲)的细胞分离而引起的。乙烯促进离层区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同时叶片脱落与离层区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含量相关(如图乙),据图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在幼叶中合成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扩散
B.叶片脱落过程中,脱落酸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
C.叶片的脱落与否取决于远基端和近基端生长素的相对浓度
D.叶片脱落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A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由题干信息可知,乙烯能促进植物叶柄脱落,这与脱落酸的作用类似;在离层远基端生长素含量高时可抑制叶片脱落,在离层近基端生长素含量高时可促进叶片脱落;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第19题 内环境与稳态及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下列各项中物质转移的途径能看作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
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B.生长激素分泌进入血浆
C.牛奶进入胃中 D.精子进入输卵管中
解析:选B 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人体内环境,而人体内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管道不属于内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尿道等,另外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
2.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
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
解析:选D 题图中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或细胞溶胶,不是内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成分。淋巴细胞在内环境中普遍分布,不是只存在淋巴中。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等机体内的信号物质在组织液中有分布。
3.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转运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K+均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出细胞
B.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C.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经乙外流的结果
D.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Na+
解析:选C 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但出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静息状态下,K+外流,其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因此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静息状态下,K+主要通过乙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通道蛋白乙不能运输Na+。
4.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①~⑤表示反射弧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属于三元反射弧
B.支配⑤的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肌肉中
C.该实验中针刺①处后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
D.②处给予适宜刺激后能产生一个负电波
解析:选B 图中反射弧含有三个神经元,属于三元反射弧;图中⑤是效应器,支配其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反射中枢;针刺①处后引起肌肉收缩,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反射;②处给予适宜刺激后能产生一个负电波。
5.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选C 依据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曲线a。
6.当环境温度由25 ℃下降到5 ℃过程中,人体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合理的是(  )
A.由于皮下血管收缩,在此过程中人体散热量不断减少
B.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刺激肌肉战栗增加产热
C.脂肪代谢加快,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热量增多
D.体表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活动加强,从而产生冷觉
解析:选C 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皮下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量,但这里说的减少散热量只是从反应效果而言的,当环境温度不断降低,温差加大,人体散热量是不断增加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全身细胞加快新陈代谢,加快对能源物质的分解、氧化,从而增加产热量,甲状腺激素并不刺激骨骼肌战栗。与其他感觉一样,冷觉也形成于大脑皮层。
7.如图甲为神经纤维膜上某点未受刺激时的电位,乙为该点受刺激后电表所记录到的连续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为-60 mV
B.bf段Na+通道开放而K+通道关闭
C.bd、de、ef分别表示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过程
D.bc表示极化状态,cd为反极化状态
解析: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为-60 mV。bc为去极化,cd为反极化,df为复极化过程,在bd的过程中Na+通道开放而K+通道关闭,df的过程中K+通道开放而Na+通道关闭。
8.为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元又有传出神经元,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2:剪断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待“脊蛙”平静后,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并观察记录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1的屈腿反射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双向的
B.实验1的结果证明坐骨神经只具有传入功能
C.实验2中后肢肌肉处于极化状态时,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实验2中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右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解析:选D 反射过程中,在反射弧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单向的,从感受器向效应器单向传导。在实验1中,当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左侧后肢会出现屈腿反射,说明左侧坐骨神经既有传入也有传出功能。肌肉细胞发生去极化时,对Na+的通透性增大。在实验2中,左侧后肢坐骨神经剪断,所以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兴奋不能到达反射中枢(脊髓),右侧后肢(效应器)不出现反应。
9.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选C 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甲、乙电表指针都会发生两次偏转;图中共有3个完整突触;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
第1题 细胞的分子组成
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
A.腺苷、ATP        B.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纤维素、脱氧核糖 D.油脂、磷脂
解析:选C 腺苷含有C、H、O、N,ATP含有C、H、O、N、P;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含有C、H、O、N,但甲状腺激素还含有I元素;纤维素为多糖,它和脱氧核糖都只含有C、H、O;油脂含有C、H、O,磷脂含有C、H、O、N、P。
2.植物细胞内淀粉、淀粉酶和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结构单元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蔗糖、多肽、核糖核苷酸
解析:选C 淀粉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3.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
B.反应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C.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D.需要水解酶的催化
解析:选D 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发生于核糖体上,该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不需要水解酶的催化。
4.下列是有关物质检测时所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材料
花生种子切片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豆浆溶液
试剂
苏丹Ⅲ染液
碘-碘化钾溶液
本尼迪特
试剂
双缩脲
试剂
水浴加热
不加热
不加热
加热
加热
观察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观察
肉眼观察
肉眼观察
现象
橙黄色
溶液变蓝色
红黄色沉淀
溶液变紫色
解析:选A 淀粉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观察;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豆浆含有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但不需加热。
5.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共同特征(  )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都能在植物体内找到
D.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
解析:选D 淀粉和糖元是贮能物质,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是贮能物质;淀粉、纤维素、糖元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有N元素;淀粉和纤维素属于植物体内的多糖,糖元属于动物体内的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元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6.活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B.麦芽糖水解产生1个分子的果糖和1个分子的葡萄糖
C.糖元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选B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麦芽糖水解产生的是2分子葡萄糖;糖元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7.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B.植物蜡可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
C.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可用乙醇洗去多余的染料
解析:选C 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低于葡萄糖,而氢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
8.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质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等
B.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C.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肝脏及肌肉中合成
D.淀粉和油脂水解的终产物都是CO2和水
解析:选D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质膜上还有糖脂、胆固醇等脂质;淀粉、纤维素、糖元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糖类可以在叶绿体(淀粉)、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肝糖元)及肌肉(肌糖元)中合成;淀粉的水解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水解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O2和水是它们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
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B.人体细胞中的内质网、线粒体与核糖体都会产生水
C.胰岛素在肝脏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只产生水,不消耗水
D.绿色植物碳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最终来自叶绿体中水的光解
解析:选C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细胞的内质网中脂质的合成、线粒体内膜中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和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都会产生水;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以及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其中,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产生;绿色植物碳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是[H],是叶绿体中的水在光下分解获得的。
10.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
B.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解析:选B 由题意知,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才使酶失去了活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这个实验证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这个实验说明外界环境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但不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第20题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下列激素其靶组织范围最小的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解析:选D 促甲状腺激素由腺垂体合成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组织只是甲状腺。
2.下列不属于动物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乙酰胆碱 B.胰岛素
C.胰蛋白酶 D.抗体
解析:选C 胰蛋白酶由胰腺细胞合成分泌,胰蛋白酶进入胰液,胰液通过管道进入小肠腔中消化食物,整个过程没有出现在内环境中。乙酰胆碱可以出现在突触间隙(组织液),胰岛素可以出现在血浆中,抗体可以出现在血浆、淋巴中,都是内环境成分。
3.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
A.不断增加 B.基本不变
C.逐渐减少 D.先减后增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上清液是血浆,其中没有血细胞。向血浆中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血浆的葡萄糖含量将保持不变。
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1)
胰岛素
1.7
5.0~20.0
(mIU·L-1)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解析:选C 该人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偏高,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该人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偏低,其体内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变慢,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内分泌系统只由无管腺组成
B.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前者属内分泌系统,后者属于神经系统
C.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调节激素经垂体门脉达到腺垂体,调控腺垂体的激素分泌
D.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可受到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激素的反馈调节
解析:选C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无管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属于内分泌系统;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达到腺垂体,调控腺垂体的激素分泌;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活动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动物激素通常需经血液运输、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解析:选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动物激素经血液运输、与靶细胞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过程,若影响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就会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快速下降。
7.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②动物机体汗腺分泌与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规律是运动强度越大,排汗量越多,两者之间不存在反馈调节。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会产生影响,但土壤动物不会对降雨量产生影响,两者之间不存在反馈调节。④害虫数量增多时,其天敌鸟类因食物充足数量增多,害虫会因天敌鸟类的增多而数量减少,害虫与其天敌鸟类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8.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
B.通过过程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C.GnRH神经元是下丘脑中具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
D.GnRH神经元细胞膜上只有化学递质的受体而不存在激素的相关受体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Kp由Kp神经元产生并且可作用于GnRH神经元。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对Kp神经元1起抑制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最终雌激素产生量下降,这属于负反馈调节。GnRH神经元通过其分泌的物质GnRH促进腺垂体功能,说明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中,是具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GnRH神经元细胞膜上既有化学递质的受体,也存在相关的激素受体,如Kp的受体。
9.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健康人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注射
TRH前
<10 mU/L
<10 mU/L
<10 mU/L
10~40 mU/L
注射TRH后
10~40 mU/L
10~40 mU/L
<10 mU/L
>40 mU/L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可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
C.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D.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解析:选D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病人丙、乙、甲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可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抑制作用减弱,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一种激素。
10.下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β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解析:选A 信号细胞分泌某种信号物质不一定通过胞吐,也可能通过跨膜运输完成。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则神经细胞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蛋白,如某种激素受体。若信号细胞为胰岛β细胞,则其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
第21题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可分化为单核细胞
B.巨噬细胞膜上不存在HIV的受体
C.巨噬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凝聚物
D.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可与所有淋巴细胞结合
解析:选C 单核细胞可分化为巨噬细胞;HIV主要入侵辅助性T细胞,但也入侵脑细胞和巨噬细胞,说明巨噬细胞膜上存在HIV的受体,HIV利用这个受体入侵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凝聚物并消化,从而彻底清除抗原;由于每种抗原都不同,所以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有特定种类的T淋巴细胞才能与之结合而被激活。
2.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
B.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最终全部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
C.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
解析:选B 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属于胞吐,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广泛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该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使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再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所以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
3.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对抗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时只有细胞免疫应答
B.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被HIV识别的受体
C.HIV上的抗原被降解成多肽后移至巨噬细胞表面与MHC结合形成复合体
D.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B 与应对其他病毒一样,人体对抗HIV时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抗原受体,这些受体能被HIV表面蛋白质识别,从而能够侵入辅助性T细胞。巨噬细胞摄取HIV后便可降解HIV的抗原,形成的多肽分子与细胞合成的MHC分子结合形成复合体,并移至细胞表面完成抗原呈递过程。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互补DNA,再转录成RNA,作为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4.EBOV(埃博拉病毒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烈性的、泛嗜性的病毒,它首先破坏人的巨噬细胞,其次是肝、脾等细胞,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严重的出血热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接种EBOV疫苗而获得免疫的方式是主动免疫
B.EBOV感染者的机体第二道防线遭到了破坏
C.感染EBOV不影响免疫应答的抗原呈递过程
D.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往往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
解析:选C 接种疫苗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从而获得免疫能力,这种方式是主动免疫。由于EBOV能破坏人的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是机体第二道防线的主体。免疫应答需要依赖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吞噬、处理和呈递,感染EBOV将影响抗原呈递过程,这样将削弱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反应,故EBOV感染者很难形成高浓度的抗体。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过程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膜表面也嵌有抗原-MHC复合体,也能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所识别
B.巨噬细胞膜表面也有抗原-MHC复合体,也能被辅助性T细胞所识别
C.每个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D.每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能与多种抗原结合
解析:选D 癌细胞一旦形成就会表达新的肿瘤细胞抗原,这种抗原与其合成的MHC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能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即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所识别;巨噬细胞能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即呈递抗原-MHC复合体,而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并被活化;每个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6.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升高甚至表现出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恢复了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以下有关该实验的推测错误的是(  )
A.胰腺组织与皮下组织细胞均含有胰岛素相关基因
B.之所以胰腺能移植成功,是因为该大白鼠未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胰腺组织与皮下组织细胞均能表达胰岛素相关基因
D.胰岛素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包装才能起作用
解析:选C 虽然胰岛素相关基因在胰岛β细胞表达,但胰岛素相关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都存在;由于摘除的胰腺是再植入同只鼠的皮下,所以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即不产生抗体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胰岛素相关基因在胰岛β细胞表达,胰腺其他组织与皮下组织细胞不能表达胰岛素相关基因;胰岛素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只有经过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包装,形成特定空间结构以后才有生物学活性。
7.下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
B.虚线部分只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C.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D.②过程中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解析:选C 分析题干与图示可知,X细胞为巨噬细胞,其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刺激活化后,分泌多种蛋白质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②过程是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快速增殖分化,其细胞周期变短。
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B.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C.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即可消灭抗原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解析:选C 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可发挥作用;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进行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导致其裂解死亡。
9.被狗重度咬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以利于早期保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被动免疫
B.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记忆B细胞分泌更多的抗体
C.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伤前已经具备相应抗体
D.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不同抗原
解析:选C 采用注射疫苗使人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人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人体具有许多种类的成熟B淋巴细胞,每种成熟B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的受体蛋白,能识别相应的抗原并增殖分化,这些特异性的受体蛋白与相应抗体分子是一样的。每个抗体分子都有两个识别位点,但只能识别同种抗原。
1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次免疫中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B.记忆B细胞能产生更多的抗体来消灭抗原
C.注射青霉素抑制体内细菌繁殖属于被动免疫
D.重复注射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因此二次免疫反应更强烈
解析:选D 二次免疫中的效应B细胞可以来自记忆细胞,也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注射青霉素抑制体内细菌繁殖不属于免疫;重复注射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因此二次免疫反应更强烈。
11.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关于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只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
B.与记忆细胞相比,效应B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
C.巨噬细胞将抗原分子降解成多肽,移动到细胞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效应B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并分泌抗体
解析:选B B细胞受到适宜信号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能大量合成分泌抗体,与此相关的是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结构较发达。巨噬细胞将抗原分子降解成多肽,然后与其合成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该物质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出来。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分化。
12.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
B.子代a系鼠的效应B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
C.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
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解析:选C 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子代a系鼠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的皮肤;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即没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出现c系鼠的淋巴细胞,但没有改变基因型。
第22题 种群与群落
1.“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调整性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出生率       B.降低人口密度
C.改变性比率 D.调整年龄结构
解析:选D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增大人口密度,不会改变性比率,有利于调整年龄结构。
2.银鳗在夏天由河川游到深海并在深海中产卵繁殖(生殖洄游),而幼鳗在春季自大海进入江河口,在淡水环境中成长。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目前鳗鱼资源越来越稀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捞可以测定银鳗的年龄结构
B.银鳗的生殖洄游现象说明了海洋生物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C.银鳗的K值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D.银鳗的分布型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
解析:选A 使用大网眼的渔网,不能捕捞到幼鱼,不能统计各年龄组个体数。银鳗的生殖洄游有季节性,这可以说明海洋生物群落具有时间结构。种群的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种群的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
3.甲、乙两地原始森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原生演替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演替生长成次生林
C.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甲地原有森林被破坏,若没有外力干扰,可演替到森林阶段,形成次生林。群落都能形成一定的垂直结构。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4.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约占地球表面的26%,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D.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
解析:选A 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2%,占26%的是荒漠,苔原的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草原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物组成,都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
5.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自然状况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由于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其数量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时间相等,为周期波动;由于蒲公英种子是随风飘落的,因此其是随机分布的;处于对角线存活曲线的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相同,所以蒲公英的存活曲线不符合对角线形特征;动物取食蒲公英不会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
6.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比率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零增长
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各种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解析:选A 只有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不同性别的个体,这样的种群才有性比率。只有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人群若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才会零增长。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是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一般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但有些种群如蝉有很长的生殖前期,很短的生殖期,但没有生殖后期。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因为标志物容易脱落,所以用标志重捕法测得的种群密度往往相比实际偏小
B.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酵母菌的密度
C.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选C 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方法:种群的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记的个体数,而“标志物容易脱落”会造成“第二次捕获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所以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大。酵母菌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抽样检测法,标志重捕法适用活动能力强的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而年龄结构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据此分析,该地区(  )
A.每年新生人口数稳定,应鼓励生育
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人口数量稳定
C.人口正在急速膨胀,应加以控制
D.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将快速下降
解析:选C 由图可知,出生率变化不大,而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变大,说明人口正加速增长,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应加以控制。
9.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出生量和死亡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2可表示一定时间范围内种群数量的逻辑斯谛增长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1可表示原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净初级生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选C 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1可表示出生量变化,因为种群数量很高时由于行为调节或激素调节,出生量会下降,而2可表示死亡量变化。若X表示时间,2可表示一定时间范围内(在K/2出现前)种群数量的逻辑斯谛增长。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因为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若X表示群落演替的时间,1可表示净初级生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原生演替起始时无生物存在,净初级生产量为零,随着演替进行,生产者增多,光能利用率增加,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均增加,当叶片相互遮挡,总初级生产量不再增加,而生产者的呼吸却不断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
10.栖息在Gough岛的信天翁从1889年以来一直稳定在4 000只左右。这种鸟需要9~11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每隔2年繁殖一次,每窝只产一个蛋,亲鸟共同育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蛋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
B.领域行为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
C.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Ⅲ(凹形)
D.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
解析:选C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领域行为属于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但不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题干中对信天翁生殖特点的描述可知,信天翁的出生率低,亲鸟共同育幼能力强,幼鸟成活率高,因此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Ⅰ(凸形)。已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因此种群所含能量或有机物的量也保持稳定,即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
1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空间结构,而种群也有其空间配置格局
B.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C.群落的水平结构呈现斑块性和镶嵌性与空间的异质性有关
D.一个群落的演替始终在进行并永恒延续
解析:选D 群落有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种群也有其空间配置格局,即种群存在空间特征,主要是其分布型。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因为树冠层接受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其密集程度影响到群落下层的光照。由于空间的异质性,群落的水平结构呈现斑块性和镶嵌性。群落的演替并不是永恒延续的,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相适应时,演替不再进行了,即群落达到了顶极状态。
12.如图为研究者构建的某地区“捕食者-猎物”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可以反映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B.N2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P3代表了捕食者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解析:选C 该模型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反映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猎物数量在N2上下波动,所以猎物K值为N2。捕食者数量在P2上下波动,捕食者K值为P2。从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在N1~N2段,猎物数量减少时,捕食者的数量也在减少;在N2~N3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增加,但是当捕食者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猎物开始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第23题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金字塔包括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能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
B.鹰捕食兔子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在食物网中,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之间一定存在捕食关系
D.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如三叶草→蜗牛→鸫→雀鹰为腐食食物链
解析:选A 生态金字塔包括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是正金字塔;兔子处于第二营养级,鹰捕食兔子后,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之间不一定存在捕食关系,如兔子和青蛙;三叶草是植物,因此三叶草→蜗牛→鸫→雀鹰属于捕食食物链。
2.下列关于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物量是指在某一调查时期内有机物的生产量
B.顶极群落中所有生物的生物量之和为零,且保持不变
C.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有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
D.降低同化量与摄食量的比值,可加快圈养动物的生长
解析:选C 植物的生物量是指在某一调查时刻前净生产量的积累量;顶极群落中所有生物的生物量之和不为零,且保持相对稳定;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有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即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倒置,如英吉利海峡的浮游动、植物之间的生物量关系;提高同化量与摄食量的比值,可加快圈养动物的生长。
3.如图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甲虫为初级消费者,雀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能呈现指数增长
D.若植物被农药污染则雀鸟是最重的受害者
解析:选D 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而构成生物群落的是该地区所有生物。在该食物网中,甲虫为初级消费者,雀鸟属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若甲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甲虫数量会增长,但不会呈现指数增长,因为指数增长只出现在理想环境中。若植物被农药污染,则通过生物放大,高营养级的雀鸟是最重的受害者。
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将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蝉为一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
B.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D.树林中的食物链以腐食食物链为主
解析:选C 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共有五个营养级,其中蝉为一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环节;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蝉的数量减少;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
5.如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作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解析:选A 叶蜂产卵于叶上,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易被其他生物捕食,存活率最低,为甲曲线;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作为子代的食物,因食物的多少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制约,但贮存的食物对幼虫的存活有利,所以开始时泥蜂的存活率也较低,但之后要比叶蜂高,为乙曲线;蜜蜂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存活率较高,为丙曲线。
6.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图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仅仅是由光照决定的
C.该池塘生物群落没有时间结构
D.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的分层分布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解析:选D 图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O2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7.下表是调查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存活数(只)
1 000
801
789
776
764
734
688
死亡数(只)
199
12
13
12
30
46
48
年龄(年)
7
8
9
10
11
12
13
存活数(只)
640
571
439
252
96
6
3
死亡数(只)
69
132
187
156
90
3
3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采用数据来源于存活数量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Ⅲ)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解析:选B 存活曲线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存活数。将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应该是凸形(类型Ⅰ),由表中数据表明,该种群大多数个体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在此之前死亡率较低,到达这一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符合类型Ⅰ存活曲线的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8.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 h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约200倍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解析:选A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除统计方格内菌体外还要统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菌体;5 h前每个小方格内约有5个菌体,而5 h后每个小方格内约有10个菌体,但这是在稀释100倍后的值,所以5 h后种群密度增加约200倍;此时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否达到K值无法判断。
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的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下降
解析:选B 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达到K值所需时间的长短与环境阻力的大小呈负相关,即环境阻力越大,达到K值所需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积累有毒物质,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所以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的时间是Ⅲ>Ⅰ=Ⅱ>Ⅳ。
10.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若乙以甲为食,则乙消化道内未被吸收的能量属于乙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B.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移动以及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
C.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畜粪入沼气池,沼气做燃料,沼渣做肥料,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D.经干旱环境的长期诱导,生物体会发生耐旱突变,抗旱能力增强
解析:选B 在食物链中,若乙以甲为食,则乙消化吸收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才是同化能量,未被吸收的能量以粪便形式排出,没有被同化。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移动以及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干旱环境对生物进行的是选择,抗旱能力强的个体能够生存,干旱环境不能诱变。
11.如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是次级生产者的同化量
C.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
D.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解析:选D 次级生产量的食源可以是初级生产量,也可以是上一营养级的次级生产量;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异养型)的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即为次级生产量,所以次级生产量等于同化量减去呼吸量;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应大于10%;与变温动物相比,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所以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第24题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Ⅱ代表消费者,Ⅲ代表分解者
B.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
C.一定自然区域内,Ⅰ、Ⅲ代表的各种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D.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解析:选C 据图分析,Ⅰ代表生产者,Ⅱ代表分解者,Ⅲ代表消费者;分解者不是营养结构的成分,Ⅰ→Ⅲ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能量只能单向传递。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
C.物质循环的进行需要能量的推动
D.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各种有机物
解析:选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循环的进行需要能量的推动,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时是以各种有机物为载体的。
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下表是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同化的能量值,那么该段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生物种类




生物同化的能量(kJ)
550
100
3 000
18
A.680         B.3 000
C.3 680 D.15 000
解析:选B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由甲、乙、丙、丁4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其中丙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3 000 kJ。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解析:选C 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指的是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数量越多,二级消费者的数量就越少
解析:选C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不能被植物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数量越多,二级消费者的数量也越多。
6.如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解析:选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饵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营养级,因此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中的部分能量;由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输入有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和饵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c/a)×100%;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容易遭到破坏
解析:选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越不容易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8.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弱,则其自我调节功能比乙所在的生态系统强
解析:选C 由图可知,甲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小于乙生物群落,所以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低于乙生物群落;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但部分生物种类可能相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弱,其自我调节功能也弱。
9.如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所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  )
A.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
C.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
D.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
解析:选C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增多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种群数量增多,加剧了种内斗争,而种内斗争抑制了种群数量增加,属于负反馈;水体污染加剧,使鱼、虾死亡增多,进而加剧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使得捕食者数量增多,进而抑制被捕食者数量增加,属于负反馈。
10.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起主要作用
B.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
D.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解析:选A 负反馈调节存在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中起主要作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第25题 人类与环境
1.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解析:选D 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其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变化中,趋向相对稳定。
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解析:选C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3.藏羚羊在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有三个方面,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藏羚羊的保护属于对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4.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
A.伤害陆地植物     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产生温室效应 D.破坏土壤肥力
解析:选C 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过多造成的,与酸雨无直接关系。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包括伤害陆地植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破坏土壤肥力等。
5.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功能就越强,原因是(  )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位营养级
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选B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无关。
6.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选B 环境容纳量与生存空间和资源有关,随着生产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其容纳量反而会降低。
7.如图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曲线呈“J”形,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
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速率
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解析:选C 曲线图表明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增长接近“J”形曲线,并不是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其受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等限制;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却较低,所以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8.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根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解析:选A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有效的做法是就地保护,题干中人们对池鹭的生活进行了干扰,不利于池鹭物种的进化。
9.在当今世界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很多,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措施最为有效(  )
A.全力阻止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B.大力保护好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栖息地
C.完整调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位置
D.减少各地引进外地生物种类以减少竞争作用,保护本地物种
解析:选B 大力保护好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形曲线
解析:选D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指数增长,在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增长不可能符合“J”形曲线。
11.如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下列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解析:选B 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的最长久。
12.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动
C.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D.雾霾天气的出现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解析:选B 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一些碳粒、烟尘,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使得一些碳粒、烟尘漂浮于大气中,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动;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进而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第2题 细胞的结构
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向内不与核膜相连,向外不与质膜相连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白色体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场所
D.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之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解析:选A 内质网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
2.动物细胞内发生的某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b表示(  )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
解析:选B e在b的作用下,e中的线粒体被分解,故b表示溶酶体。
3.研究发现,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解析:选C 据题干分析,回收的是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中心体不能形成囊泡;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流动性;叶绿体形成的ATP只用于碳反应,合成蛋白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4.下列关于烟草细胞、乳酸细菌、变形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均有线粒体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C.均能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D.厌氧呼吸的产物与人体细胞相同
解析:选C 乳酸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没有染色体;烟草细胞、乳酸细菌、变形虫都能进行呼吸作用,都能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烟草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而人体细胞的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表面,磷脂分子自然会形成脂双层,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B.细胞融合、胞吞、胞吐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那样容易
D.ATP为甘油、脂肪酸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解析:选D 细胞膜中磷脂分子自然会形成脂双层,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融合、胞吞、胞吐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细胞膜上磷脂分子运动能力比蛋白质的运动能力强;甘油、脂肪酸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6.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片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看到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是流动的
B.适当升温可以看到叶绿体流动加快,改变光照可以看到叶绿体分布发生变化
C.可以清晰看到叶绿体和线粒体均为双层膜结构
D.看不到线粒体,因为葫芦藓叶片细胞不含线粒体
解析:选B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溶胶中的叶绿体是不断流动的;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高倍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真核细胞内一般都存在线粒体,线粒体近于无色,需要染色后才能观察到。
7.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在图中A、B、C表示三类不同的蛋白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的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B.胰蛋白酶属于A类蛋白,起到消化的作用
C.免疫球蛋白属于B类蛋白,只有效应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
D.粘连蛋白属于C类蛋白,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少,因此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解析:选C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即图中B类蛋白,A类蛋白存在于溶酶体内,表示内在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即图中B类蛋白,在体液免疫中只有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粘连蛋白属于C类蛋白,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少,因此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8.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的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
B.②和③大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性
C.②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②在细胞鲜重含量最多,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
解析:选A ①是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的功能;②和③大都是运动的,决定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脂双层(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②)是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等。
9.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离不开膜蛋白的作用
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
C.内质网占生物膜系统的比例很大,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解析:选C 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首先要靠免疫细胞上膜蛋白的识别作用;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呈镶嵌、贯穿等不均匀分布;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间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膜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细胞膜表面含有MHC分子
B.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特异性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的基础
C.每个效应器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只有一种化学递质识别受体
D.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有生物膜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解析:选C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特异性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的基础;一种化学递质只能作用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膜上含有不同的受体(一种或几种),接受相应的递质信息;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等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第3题 细胞与能量和酶
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构成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
解析:选D 即使是在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仍处于动态平衡。
2.在酶量一定、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下列能正确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选B 在酶量一定,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底物浓度超过一定程度,受酶的限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3.下列生理过程中需ATP提供能量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B.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
C.CO2与RuBP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
D.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分子的还原
解析:选D 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导致其质壁分离,细胞渗透失水不消耗能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O2与RuBP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的过程不消耗ATP;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分子的还原需要ATP提供能量。
4.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线粒体合成的ATP不可以用于细胞核中的一些耗能反应
C.有机物的合成往往是吸能反应,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往往是放能反应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解析:选B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线粒体合成的ATP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有机物的合成往往是吸能反应,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往往是放能反应;叶绿体的光反应合成ATP,碳反应消耗ATP,故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5.人体蛋白质被水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水解只发生在细胞外,如在消化道内
B.该过程中酶分子可发生可逆性形变
C.该过程为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
D.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被破坏
解析:选B 蛋白质的水解既可以发生在细胞外,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由题图可知,酶与底物结合后会发生变形,反应结束,酶又恢复原来的形态;ATP的合成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氧化分解;温度较低时,酶的活性降低,但其分子结构并没有被破坏。
6.表格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根据表中实验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mL)
2
2
2
2
2
2
1%淀粉溶液(mL)
3

3

3

2%蔗糖溶液(mL)

3

3

3
淀粉酶溶液(mL)


1
1


蔗糖酶溶液(mL)




1
1
实验结果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溶液的量
B.该实验的观察指标也能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C.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能检测出试管3有麦芽糖生成
D.试管1、2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淀粉和蔗糖不能和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
解析:选D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种类及底物种类;由于碘-碘化钾溶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水解,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故实验观察指标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用本尼迪特试剂只能检测出试管3有无还原糖产生,不能具体检测是哪类还原糖。
7.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氧气的收集量作为观察指标
B.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活动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中,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D.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双缩脲试剂对麦芽糖进行检测
解析:选B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氧气的释放速率作为观察指标,酶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各组最终收集的氧气量是一样的,因此不可选择氧气的收集量作为观察指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活动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中,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能是底物的种类;双缩脲试剂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因此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不可选择双缩脲试剂对麦芽糖进行检测,应该选择碘-碘化钾溶液对淀粉进行检测。
8.如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1可以来自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B.能量1可以来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能量2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形成
D.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
解析:选B 能量1为合成ATP的能量,可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能量1可以来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形成不需要消耗能量,能量2可以用于光合作用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H2O的光解所需能量来自光能。
9.下列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实验组别
探究实验
选用材料与试剂
A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C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碘化钾溶液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解析:选D 在较高温度下,过氧化氢自行分解产生氧气,因此过氧化氢通常不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本尼迪特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因此淀粉通常不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0.如图表示酶和底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pH
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C.在b点,影响酶促反应的限制因素主要是pH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解析:选B 在a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pH;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继续增大;在b点,温度不再是影响因素,故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pH;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是7,故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第4题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取同一植物组织制成若干临时装片(设各组织细胞液浓度相同),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细胞所处的蔗糖溶液浓度最高的是(  )
解析:选A 外界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多,细胞的液泡体积越小,质壁分离越明显。比较四幅图可知A中细胞所处的蔗糖溶液浓度最高。
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可见细胞内紫色发生“浅→深→浅”的变化
B.撕取洋葱表皮后应立即放入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持续吸水直到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若将洋葱表皮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可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
解析:选A 质壁分离时液泡失水后颜色变深,但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吸水,颜色又变浅;撕取洋葱表皮后,先用高倍镜观察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然后再加入蔗糖溶液进行观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最后不一定渗透压相等,可能仍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洋葱表皮为分化的成熟细胞,不再分裂,无染色体出现。
3.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5倍,K+浓度膜内是膜外的35倍,这种浓度差与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B.呼吸抑制剂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C.该运输过程能体现质膜的功能特征
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解析:选C 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Na+和K+的转运;Na+-K+泵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呼吸抑制剂能影响Na+和K+的运输;细胞内ATP和ADP可以快速转化,所以该过程的持续进行不会导致ADP的积累。
4.如图为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中E、F、G和H表示膜的组分,①和②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E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与H分子一样,G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②过程中,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能量
D.甘油以①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解析:选D E是糖蛋白,对于细胞识别起重要作用;G是镶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②是主动转运,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能量;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不是易化扩散。
5.如图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可代表该物质
B.该物质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C.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该物质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该运输方式是细胞最重要吸收物质的方式
解析:选A 消化酶属于生物大分子,运输方式是胞吐;从图示可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据图分析,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图中的物质运输需载体蛋白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转运方式,是细胞最重要吸收物质的方式。
6.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离子出入细胞并不都是主动转运,有的是被动转运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转运
C.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性
解析:选D 各种离子出入细胞并不都是主动转运,有的是被动转运,如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为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是由于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性。
7.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转运速率不受细胞外物质浓度的影响
B.该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C.该转运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该转运方式过程中的载体蛋白形状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B 分析题图可知,该物质进出细胞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且需要载体协助,是易化扩散,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细胞内外浓度差、载体数量;细胞吸收或排出物质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转运。
8.如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情况(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最重要的吸收物质的方式如图甲所示
B.图甲转运方式比图乙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高
C.图乙中阴影部分代表的物质在b通过膜时不发生形状变化
D.a物质可能是甘油,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解析:选D 小肠绒毛上皮最重要的吸收物质方式是图乙所示的主动转运;甲、乙两图转运的物质种类和方式不同,无法比较转运效率;图乙中阴影部分为载体蛋白,与b结合后会发生形变;甘油通过膜的运输方式是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主动转运。
9.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
B.图中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再放入清水中有可能都复原
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D.在0~4 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导致的
解析:选B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大液泡,不能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若处于甲、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是活细胞,则放到清水后,有可能复原;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浓度差增大,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大,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即a点左上移,b点右移;在0~4 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的。
10.如图为部分物质出入液泡的示意图,Ca2+通过载体Ⅱ进入液泡时不直接消耗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进入液泡属于主动转运
B.Ca2+进入液泡不需要能量推动
C.载体Ⅰ、Ⅲ与ATP的水解有关
D.细胞液维持较高浓度有利于水向液泡内渗透
解析:选B 分析题图可知,液泡内的pH低,说明H+浓度高,因此H+从浓度低的一侧运到浓度高的一侧属于主动转运;液泡内的Ca2+浓度高,因此Ca2+进入液泡需要能量推动;载体Ⅰ、Ⅲ都是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都需要消耗能量,都与ATP的水解有关;细胞液维持较高浓度有利于水向液泡内渗透。
第5题 细胞呼吸
1.下列有关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分解为CO2和H2O
B.电子传递链过程中需要O2的参与
C.需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先贮存在ATP中然后再转变成热能
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的CO2部分来自需氧呼吸
解析:选B 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为CO2和H2O;电子传递链过程中O2与氢结合形成水;需氧呼吸产生的能量部分贮存在ATP中,其余转变成热能;运动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需氧呼吸。
2.下图表示人体中细胞呼吸的过程,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人体细胞中糖元或淀粉的水解
B.②过程后,葡萄糖分子中少部分化学能存在于丙酮酸中
C.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D.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解析:选C ①为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②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③为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②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化学能贮存于丙酮酸中。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B.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
C.1个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在线粒体内膜上会伴随产生12个水分子
D.糖酵解产生的[H]在细胞溶胶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解析:选C 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厌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少量[H];需氧呼吸第三阶段24[H]与6O2结合,生成12H2O;[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生成H2O。
4.下图表示需氧呼吸过程,其中数字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还原性氢
B.③⑥代表同一物质
C.产生的④可用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D.完成上述全过程必须有线粒体参与
解析:选B 由需氧呼吸的过程可知,①②④表示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图中③和⑥都表示H2O;光合作用碳反应所需ATP由光反应为之提供;许多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也可完成需氧呼吸全过程。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B.以油脂作为底物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
C.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
D.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解析:选C 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嵴上;以油脂作为底物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小于消耗的氧气量;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进一步被还原为乳酸;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6.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解析:选B 大多数植物细胞厌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少数植物器官如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①表示需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需氧呼吸第二、三两个阶段,细胞溶胶中只能发生过程①,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乳酸菌厌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结合生成了乳酸。
7.如图表示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的相互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比较适合长期贮存该器官
B.在b点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
C.若cd=ca,则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
D.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
解析:选C 在O2浓度较高时,植物进行需氧呼吸,若呼吸底物只有糖类时,O2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相同,但图示在O2浓度较高时,O2吸收量大于CO2产生量,说明该器官呼吸底物中有油脂。同理,在b点时,虽然O2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相等,但是考虑到呼吸底物中有油脂,说明此时仍有厌氧呼吸进行,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在a点呼吸产生的CO2量最少,说明有机物消耗最少,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若cd=ca时,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该结论是在呼吸底物只有糖类时才成立。
8.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溶胶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则主要进行厌氧呼吸,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少;两种纤维呼吸作用第一阶段都会产生丙酮酸、[H]和ATP;短跑时,快肌纤维发挥主要作用,厌氧呼吸产生乳酸较多;慢肌纤维进行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9.如图所示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为酵母菌厌氧呼吸最弱点
B.c点时酵母菌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的速率相等
C.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
D.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解析:选D b点时,酵母菌的总呼吸速率最低,但厌氧呼吸速率不是最低的,厌氧呼吸速率最低的点是c点及c点向右的所有点,此时厌氧呼吸消失,即厌氧呼吸速率为0;c点时酵母菌厌氧呼吸消失,只进行需氧呼吸;ac段表示酵母菌同时进行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产生CO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10.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条件
a
b
c
d
CO2释放量
10
8
6
7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和乳酸
B.b条件下,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厌氧呼吸多
C.c条件下,厌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选D a条件下只有CO2的释放,没有O2的吸收,说明此时该植物只进行厌氧呼吸,呼吸产物是CO2和乙醇;b条件下,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说明此时该植物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需氧呼吸消耗O2的相对值为3,需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3,厌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则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0.5,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所以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需氧呼吸多;c条件下,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说明此时该种子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d条件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同,说明此时该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此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第6题 光合作用
1.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B.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C.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
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解析:选B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秋天叶子变黄,说明叶绿素分解了,叶黄素没有分解,比例明显发生了改变;叶绿素a等色素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回来。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条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
B.b点条件下RuBP的再生速率小于c点
C.x一般大于大气中CO2浓度
D.a点对应的光强度一般大于全日照
解析:选D a点为光饱和点,此光强度为光合作用最强时对应的光强度,但全日照的光强度,根据题意无法判断。
3.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酸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RuBP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强度
D.bc段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
解析:选B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增加,促进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叶绿体中三碳酸浓度降低;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CO2浓度增加,CO2用于碳反应中和RuBP固定生成三碳酸,因此叶绿体中RuBP浓度降低,三碳酸浓度增加;ab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未达到最高点,主要受横坐标光强度影响;bc段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与横坐标的影响因素无关。
4.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3-磷酸甘油酸
B.②和③在类囊体膜上产生
C.⑤是核酮糖二磷酸
D.⑥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
解析:选C 图中①为3-磷酸甘油酸,②为ATP,③为NADPH,④为NADP+,⑤和⑥都是三碳糖。
5.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解析:选B 据题图可知强光照时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强光照与正常光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关系是Ⅰ>Ⅱ>Ⅲ>Ⅳ;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得不到色素带。
6.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解析:选C 曲线ab段光强度较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释放CO2;曲线bc段表示光强度较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吸收CO2;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由曲线可知,随光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之增强,在整个过程中可认为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7.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中午12:30时各组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实验
组1
实验
组2
实验
组3
实验
组4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表观光合速率
(mg CO2·
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A.中午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C.若适当提高实验组4的环境湿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
D.若给小麦提供C18O2,产生的O2中不可能含有放射性
解析:选B 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实验组2、3、4相对湿度相同,随着温度升高,表观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18O2经光合作用碳反应生成HO,后者可再经光反应生成18O2。
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 ℃时,光合速率约为呼吸速率的3倍
B.25 ℃时,光合速率最大
C.30 ℃时,增强光照,叶绿体内三碳酸的量会增多
D.35 ℃时,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减少
解析:选A 5 ℃时,光合速率为1+0.5=1.5 mg/h,呼吸速率为0.5 mg/h;25 ℃时,光合速率约为3.7+2.25=5.95 mg/h,30 ℃时,光合速率约为3.5+3=6.5 mg/h;30 ℃时,增强光照,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增多,促进三碳酸的还原,但CO2的固定过程不变,故叶绿体内三碳酸的量将减少;35 ℃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增加。
9.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三碳酸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三碳酸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RuBP
D.光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RuBP含量会升高
解析:选C CO2的固定不消耗ATP;三碳酸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据图分析,被还原的三碳酸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RuBP;光照减弱时,ATP和NADPH合成减少,三碳酸还原受阻,RuBP生成减少,短时间内RuBP去路不变,最终导致RuBP含量降低。
第7题 细胞的增殖
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并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M期时间越长的细胞越适合作为有丝分裂观察的对象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有差异的
解析:选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应该选择M期相对时间较长的细胞;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复制做准备,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也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有差异的。
2.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不着色,细胞②③④着色
B.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将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
C.观察一段时间后,细胞③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细胞④含有4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D 该实验中,需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对染色质(体)进行染色,图中细胞①②③④都会着色;显微镜下呈现倒立的像,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将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该实验中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分裂;细胞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由2个增至4个。
3.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个时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时期不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有可能是植物
C.①和③是染色单体,⑤和⑥是同源染色体
D.其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C 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该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应为动物细胞;①和③是姐妹染色单体,⑤和⑥是同源染色体;其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既有同源染色体,也有非同源染色体。
4.如图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发生在①时期
B.③时期染色单体开始形成
C.④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D.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⑤时期
解析:选B 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的S期,即图中①时期;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出现于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中④时期;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⑤时期。
5.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观察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
B.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细胞,故要更换装片再找
C.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
D.视野中能观察到呈正方形的马蛔虫受精卵
解析:选C 换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暗,可以通过扩大光圈使视野变亮;细胞大多数位于细胞分裂的间期,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细胞,可以通过移动装片再找;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马蛔虫受精卵为动物细胞,呈球形或椭球形。
6.核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2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
B.放射性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
C.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
D.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选B 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依题意可知: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核DNA分子被32P标记,将该受精卵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2次,凡是新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均不含放射性标记,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导致有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将逐代减少;但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进而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所以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含有放射性,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无法确定;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7.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右图,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C.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D.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
解析:选A 该图着丝粒已分裂,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MⅡ后期。MⅡ后期均等分裂,故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①②③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包含该生物的一套遗传信息;基因g可能是由基因G突变而来。
8.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解析:选D 图中细胞甲染色体数目清晰,为有丝分裂的中期,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组数最多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细胞丁;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家鸽肝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细胞丙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核膜、核仁逐渐消失,细胞戊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逐渐变为染色质。
9.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B 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减数分裂可表示为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有丝分裂可表示为G2期、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图若为有丝分裂,bc段表示分裂间期中的DNA复制期,人体细胞分裂时不会出现细胞板,纺锤体出现在前期,为cd段;该图若为有丝分裂,ef段包括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10.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一条染色体分裂形成2条染色单体
解析:选C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其细胞周期长短也不相同;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也不完全相同,所以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由于DNA合成在G2期之前的S期,所以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一条染色体分裂形成2条子染色体。
第8题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已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晶状体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呼吸酶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则图中基因a、c、d最可能分别对应(  )
A.①③④          B.③②④
C.②④③ D.①②③
解析:选B 晶状体蛋白基因(①)、胰岛素基因(②)、血红蛋白基因(④)分别在晶状体细胞、胰岛β细胞和红细胞中表达;呼吸酶基因(③)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表达。
2.下列有关癌细胞的特征及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变短,因为分裂旺盛
B.细胞中DNA含量都增加,因为细胞分裂需复制
C.易扩散转移,因为粘连蛋白减少
D.核糖体增多,因为分裂时需要合成蛋白质
解析:选B 细胞癌变后,能无限增殖,其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发生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其细胞中DNA含量不增加;细胞膜的粘连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细胞癌变后,能无限增殖,需要的蛋白质较多,核糖体增多。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密切相关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是细胞的一种异常分化
D.在病变或伤害的影响下,使细胞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解析:选B 减数分裂与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有关;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的癌变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但其生长发育仍会受基因控制;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和细胞的凋亡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强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
D.同一个体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多样性
解析:选B 细胞的衰老和细胞的凋亡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导致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同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它们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多样性。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具有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
B.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衰老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
解析:选C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不同步的,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一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
6.研究发现,VPS4B(一种蛋白质)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VPS4B,细胞分裂间期各时期比例变化如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细胞分裂间期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
G1期
S期
G2期
对照组
51.54
33.13
15.33
下调VPS4B组
67.24
19.78
12.98
A.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经加工后才有调控作用
B.VPS4B可能在S期与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作用
C.VPS4B的缺失或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
D.下调VPS4B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解析:选B 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经加工后才有调控作用;根据表格数据可知,VPS4B可能在G1期与S期的转换过程中起作用;根据表格数据可知,VPS4B的缺失或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下调VPS4B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后细胞周期变短
D.衰老的细胞中许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解析:选D 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这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凋亡后没有细胞周期;衰老的细胞中许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8.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诱导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从而有助于避免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  )
A.控制合成一种酶,促使癌细胞衰老、凋亡
B.控制合成一种激素,诱导癌细胞分化为正常组织
C.控制合成一种糖蛋白,增强癌细胞间的粘着性
D.控制合成一种RNA,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
解析:选C 控制合成一种酶,促使癌细胞衰老、凋亡,与癌细胞的粘着性无关。激素调节生命活动,并不能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若该基因控制合成一种糖蛋白,增强癌细胞间的粘着性会降低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控制合成一种RNA,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则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9.据报道,英国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成熟精子。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B.该实验可以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正常情况下,睾丸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便可得到两个精子
D.人体皮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成熟精子的一半
解析:选A 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该实验中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正常情况下,睾丸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便可得到两个精细胞,精细胞还需要经过变形过程才能形成精子;人体皮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成熟精子的2倍。
10.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将抑制细胞的分裂;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细胞停滞在分裂间期,不能完成细胞周期;抑素抑制的是G2期的活动,而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G1期,与抑素作用无关。
第9题 基因的分离定律
1.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4           B.1/2
C.3/4 D.1
解析:选A 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说明红花的基因型是AA,白花的基因型是aa,让红花金鱼草AA与白花金鱼草aa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Aa,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所以F2中红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4。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解析:选C 设控制豌豆紫花和白花的等位基因为C、c。由题意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且亲本基因型为Cc和cc,则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Cc∶cc=1∶1,对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1∶1。
3.如图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用具,某同学从甲、乙中各取一个小球,并记录组合类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黑白小球分别代表雌配子和雄配子
C.若甲表示雌性个体,则乙为雄性个体
D.从甲、乙中随机各抓取1个球的组合类型有3种
解析:选B 甲中的小球代表一种配子,乙中的小球代表另一种配子。甲、乙小球的组合类型为AA、Aa、aa 3种。
4.人类ABO血型由IA、IB、i控制,IA对i显性,IB对i显性,IA与IB共显性。一对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那么他是O型血的概率是(  )
A.1/2 B.1/3
C.3/4 D.1/4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O型血女儿的基因型为ii,说明A型血和B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Bi。因此,又生一个儿子为O型血ii的概率是1/4。
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属于F2产生3∶1性状分离比的必备条件的是(  )
A.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B.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C.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
D.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
解析:选D 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都是F2产生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控制性状的基因不会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表达,如隐性基因不能表达,D项所述不是F2产生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
6.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
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因为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因此假说成立
解析:选D 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需通过测交实验来证明假设。
7.ABO血型由等位基因IA、IB和i控制,IA、IB分别决定红细胞上有A抗原、B抗原。一对基因型为IAi和IB i的夫妇,生下血型分别为A型、B型和AB型的三个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IA、IB和i互为共显性
B.子代中出现AB型血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最可能为O型血
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3/4
解析:选D 基因型为IAi和IB i的夫妇再生一个杂合子的孩子的概率为3/4。
8.如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选B 根据1号、2号或4号、5号两只黑鼠生出3号和6号白鼠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由于6号为隐性纯合子,则4号肯定为杂合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号肯定为杂合子,而7号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
9.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
B.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
C.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D.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解析:选D 由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可知,其根据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演绎推理,通过测交实验检验了演绎推理的结论,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要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用自交的方法,也可用测交的方法,故选择的亲本不一定必须是纯合子;孟德尔在用豌豆做杂交、测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而在做自交实验时不需除去母本的雄蕊;通过测交实验可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10.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亲本组合类型
子代表现型
实验1
阔叶♀×窄叶
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
窄叶♀×阔叶
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解析:选A 实验1、2是正反交,且实验结果不同,即雌雄表现型不同,据此可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窄叶为隐性。
11.某种牛的红毛和白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又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让子一代粉褐色母牛与白色公牛杂交,则其后代表现型为(  )
A.白色 B.粉褐色
C.粉褐色或白色 D.白色或红色
解析:选C 由于亲本都是纯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一代Aa表现出中间色粉褐色,但是不能确定亲本的哪一种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红色是显性性状,则子一代粉褐色母牛Aa与白色公牛aa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aa,表现为粉褐色或白色;如果红色是隐性性状,则子一代粉褐色母牛Aa与白色公牛AA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Aa,表现为白色或粉褐色。
12.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
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 
解析:选D F1比例说明F1中基因型BB∶Bb∶bb=1∶2∶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亲本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为Bb,由于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因此亲本可能表现为突变型,也可能表现为野生型;F1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F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B∶b=1∶1,所以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BB∶Bb∶bb=1∶2∶1,表现型为突变型∶野生型=(1/4+2/4×3/4)∶(2/4×1/4+1/4)=5∶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