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二部分 题型技法二 生物命题常依托的6类图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生物新设计教学案:第二部分 题型技法二 生物命题常依托的6类图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12:24

文档简介


题型技法二
图示(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类

1.下面是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判断关于此图叙述的正误
(1)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3)B具有多种结构的直接原因仅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4)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根本原因是e的排列顺序不同(√)
(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需要沸水浴,结果呈紫色反应(×)
2.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的初步水解产物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2)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为油脂(√)
(3)若③为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③为磷脂(√)
(4)若④在低血糖时分解以补充血糖,则④可能是肌糖元和肝糖元(×)
(5)若③为细胞核内的化合物,彻底水解会得到2种五碳糖和5种碱基等小分子物质(√)
(6)若④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参与其合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3.下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和b为物质的两种转运方式。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而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时需要消耗ATP(√)
(2)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3)细胞膜会被蛋白酶破坏,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4)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5)饭后5 h X在血液中的浓度明显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其受体为图中①,位于细胞膜的内侧(×)
(6)胰蛋白酶的分泌必须通过②结构,且消耗能量(×)
(7)a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过程必须顺浓度梯度进行,可表示肌细胞把CO2排出到组织液中(√)
(8)细胞的癌变是因①的改变而导致的(×)
(9)有些病毒也能突破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10)如果图示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向是Ⅰ→Ⅱ(√)
4.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②是各种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②进入细胞质;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②进入细胞核(×)
(2)④与某种DNA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④较大(×)
(3)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然后通过②进入细胞核内(√)
(4)④、⑤均可在有丝分裂末期重现(√)
(5)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⑤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6)③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7)⑤属于膜系统的组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但①和⑤的连通又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8)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该图示结构,并且也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高倍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9)②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它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呈正相关,如效应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②的数目要多(√)
5.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及其去向。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乙表示物质。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中合成的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
(2)乙的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具膜结构是①②③④(×)
(3)①中含有RNA,密码子位于甲上(√)
(4)⑥中存在遗传物质,但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5)研究图示中乙物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6)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①⑤⑥(√)
(7)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8)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中可参与染色体的组成(√)
(9)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中和乙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物质共穿过了0层膜,两过程发生所依赖的结构基础都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概念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是通过蛋白质与核酸间的关系构建的概念图,判断的依据是中心法则。图中A、B、C依次为DNA、mRNA和蛋白质,X代表的元素为N、P,Y代表的元素中一定有N,也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单体a、b、c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2)图2是通过结构中的化合物组成构建的概念图,判断的依据是染色体和细胞膜的物质组成。图中甲、乙、丙分别是DNA、蛋白质和磷脂。
[典例1] 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关系,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甲是淀粉
B.在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乙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C.物质c在人体内共有8种
D.物质d可促进精原细胞形成精子
[解析] 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故乙是蛋白质,丙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在人体中共有4种;植物细胞特有的贮能物质是淀粉;雄激素能促进精子的形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答案] C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变化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用3H标记的亮氨酸在不同结构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b、c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图2和图3分别以柱状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其中图2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图3中d、e、f分别表示内质网膜、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典例2] α-乳白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牛、山羊、骆驼、马、荷兰猪、兔等)和人的乳汁中,是由乳腺腺泡上皮合成的特殊蛋白质。为研究相关分泌过程,某科研小组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如下图甲曲线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如下图乙曲线所示;该乳腺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如下图丙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曲线c指代的是________;图丙中,出现35S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曲线e、f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乙中曲线d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期间在该乳腺细胞分泌物中分离出了α-乳白蛋白、油脂、抗体和乳糖四种物质,其中没有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乳腺细胞利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分泌蛋白并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中核糖体利用氨基酸合成多肽链,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并出芽形成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一步加工后形成分泌小泡,最后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α-乳白蛋白被分泌到细胞外,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就是①③②⑥④,所以图甲中曲线a、b和c所指代的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蛋白质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则先与内质网的小泡融合,此时膜面积增大,自身再形成小泡分泌转移到细胞膜,此时膜面积减小,因此乙图中的曲线d、e、f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具有放射性,油脂和乳糖的基本组成单位不是氨基酸,所以没有放射性。
[答案] (1)高尔基体 ①③②⑥④ (2)细胞膜、高尔基体(注意顺序) (3)曲线d所代表的内质网要形成具膜小泡,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 (4)油脂、乳糖

1.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要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解析:选C 在这9个短肽分子中,最少应含有的氨基总数为9个,每一个短肽的肽键数=氨基酸数-1,故肽键总数为(2-1)+2×(5-1)+3×(6-1)+3×(7-1)=42(个),这些小分子肽共9个,水解成这些小分子肽需破坏8个肽键,需要8分子水。
2.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甲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贮存在大分子乙中
解析:选D HIV无细胞结构,只有侵入寄主细胞,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才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RNA中含有U而不含T;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NH—CO—)相连接;RNA是HIV的遗传物质。
图示(二) 细胞代谢类

1.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图7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1和图7都能说明酶作用的专一性,其中b为麦芽糖(×)
(2)图3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3)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图4(图5)说明了反应溶液中温度(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温度),其中A点的pH为7,B点的温度为35 ℃(×)
(5)图4和图5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6)图4中,温度由30 ℃→37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7)图5中,温度从0→B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8)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9)若在图6中的D点时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2.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2)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3)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4)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所以在厌氧呼吸过程中无[H]积累(√)
(5)真核细胞中过程①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6)在酵母菌的厌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图示过程①和④,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因为酒精是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7)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图示中①②(×)
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甲、乙、丙、丁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甲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2)甲浓度下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3)乙浓度下,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4)丙浓度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5)丁浓度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6)丁浓度下,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强度相等(×)
(7)丁浓度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4.如图1表示某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的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该叶肉细胞碳反应中C3和RuBP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1甲中水在类囊体膜上被消耗,乙中水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
(2)图1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3)图1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4)图2中A、B物质的动态变化发生的场所和图1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相同(√)
(5)图2中物质A为RuBP,B为C3化合物(×)
(6)图2中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RuBP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RuBP积累(√)
(7)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碳反应中C3和RuBP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
(8)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低(√)
5.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度变化示意图。图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由甲图可知,在温度为30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2)由甲图可知,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只会影响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
(3)若已知乙图是在30 ℃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变为45 ℃,图中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4)乙图中当缺O2时a点下降;缺Mg时b点右移;如果从c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则d点向下方移动(√)
(5)乙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细胞溶胶、叶绿体和线粒体(×)
(6)乙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可以通过适当增加CO2浓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7)乙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丙图中的m4(×)
(8)在乙图中a、b、e、f任意一点,丙图中都有m1=n1>0,m2=n2>0(×)
(9)在图甲中的40 ℃和图乙中的b点时,丙图中有m1=n1=m4=n4(√)
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判断相关叙述的正误
(1)图甲中的b点对应图乙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①(√)
(2)到达图甲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对应图乙中的D点,而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3)图乙中的H点对应图甲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4)有机物开始合成至合成终止分别对应图甲中的d→h段、图乙中的D→H段,图丙中的B′→I′段(×)
(5)图丙中的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NADPH和ATP,C3不能还原成RuBP(√)
(6)图丙中的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7)图丙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午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
(8)F′G′段C3化合物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闭合程度加大,缺少CO2,CO2固定受阻,而原有C3化合物不断被消耗(√)
(9)经过这一昼夜之后,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7.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该装置置于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请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8 mL/h(√)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30 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调节(×)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强度,则针筒容量仍维持在0.6 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上述条件下,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温度(√)
8.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3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强度对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结合图像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1中的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当温度达到55 ℃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图1中,因40 ℃与60 ℃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所以二者的生理代谢状态相同,图2中与图1的F点生理状态相同的点有4 个(×)
(3)图1中在温度为30 ℃时,叶肉细胞内的NADPH用于与O2结合形成水和还原三碳化合物(×)
(4)图2中实验开始3 h内和在6 h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相同(×)
(5)图2中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CO2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在30 h时叶绿体内的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6)图2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增加(√)
(7)图2中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36 h时,前24 h平均光强度小于后24 h的平均光强度(√)
(8)图2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在42 h时。经过连续48 h的培养,与0 h相比48 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是增加的(√)
(9)图3中E点时,2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等于1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10)依据图3分析,若图2所示实验温度为15 ℃,现若将温度调整为25 ℃条件下保持恒温,其他条件不变,则图2中6 h时的光强度为2 klx(√)

1.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图
矿质离子吸收图
物质运输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图1解读
(1)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取决于膜上不同种类的离子载体的数量。
(2)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取决于不同植物的细胞膜上该离子载体的数量。
(3)如果某植物吸收某种离子的量为0,则说明该植物细胞膜上没有与之相应的离子载体。
(4)吸收后某些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大,不是因为它们从植物细胞中排出,而是因为细胞吸水的速率大于其吸收离子的速率。
图2、图3解读
(1)图2中①表示主动转运,由于生物可通过厌氧呼吸提供能量,故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②表示被动转运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某些物质。
(2)图3的横坐标为能量,①表示主动转运,②表示被动转运,与图2中①相比,①曲线起点从原点开始,原因是没有能量就不能进行主动转运。
[典例1] 在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符合下图曲线的物质可能是(  )
①红细胞从血浆中获得K+ ②白细胞吞噬病菌 ③神经细胞中K+外流 ④肾小管细胞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图1可表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图2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主动转运或其他组织细胞的被动转运方式。①是主动转运,②是胞吞,③是易化扩散,④是主动转运。
[答案] C
2.表示酶特性的常见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底物A的反应;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底物A的反应,由此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2)图2说明在物质A和物质B中加入某种酶后,只有物质B发生反应,由此说明该酶只能催化物质B而不能催化物质A反应,也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典例2]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 ℃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D.由图3可知Cl-和Cu2+对该酶的影响不同
[解析] 图1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但不能确定30 ℃为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 ℃左右。图2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2。由图4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图3能说明Cl-是酶的激活剂、Cu2+是酶的抑制剂。
[答案] A
3.表示光合速率的常见图
(1)表格转换为曲线: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速率(mg/100 cm2叶·h)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100 cm2叶·h)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转化曲线图
(2)曲线转换为曲线: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将表格数据转换为熟悉的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曲线形式,在变换时要特别标注关键点,并正确画出曲线变化趋势。
(2)由于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过程中O2、CO2变化相反,因此图3是在图2改变纵坐标后的曲线变化趋势,与图2曲线相反。
[典例3] 下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实线)和呼吸速率(虚线)的影响。图乙是在30 ℃条件下绘制的曲线。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B.当环境温度为35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约为3 mg/h 
C.预计在30 ℃时,植物生长状况最佳
D.如果温度改为20 ℃,图乙中b点将向左移动
[解析] 图乙的纵坐标表示O2含量变化,是CO2含量变化曲线的变式曲线。若温度由30 ℃改为20 ℃,光合速率下降较呼吸速率下降的变化大,图中b点将向右移动。
[答案] D

1.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细胞在A点的需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解析:选D 看清坐标为呼吸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Ⅰ阶段表示随着水中氧气的消耗,需氧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到达Ⅱ阶段时,厌氧呼吸速率逐渐上升,由于产生的酒精等有毒物质的毒害,根细胞死亡,Ⅲ阶段呼吸速率降低。细胞在A点时的氧气浓度大于B点时的氧气浓度,所以A点需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
2.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C.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解析:选B 看清纵坐标为反应速率,横坐标为影响酶促反应的相关因素,其中甲为反应物浓度,乙为温度,因为低温不会使酶失去活性,只是活性降低,处于较低的反应速率,丙为pH,因为过酸或过碱均能使酶失活,其反应速率可以为零。由于甲曲线已经是在最适温度下的,故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是不会加快反应速率。保存酶的条件是低温和最适pH,应是D(低温)和H(最适pH)点对应的温度和pH。研究淀粉酶参与的反应,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自身会发生分解,所以丙曲线的左边不但不会到零,反而还要使反应速率加快;研究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自身会分解,因此乙曲线的右边不但不会到零,反而会上升。
3.酶的作用可被抑制剂阻止或减弱,酶抑制剂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应酶促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甲图中a的作用效果
B.限制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因素是酶浓度
C.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活性降低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结构相似
解析:选C 曲线a表示正常酶促反应;曲线b表示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曲线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
图示(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类

1.下图是某植物的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中若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3)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4)图中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5)图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④(×)
(6)鉴定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看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7)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④所示时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赤道面和染色体(×)
2.图1、2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abc)的数量图以及细胞分裂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判断相关叙述的正误
(1)图1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b,Ⅰ至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和Ⅱ(√)
(2)图2中丙细胞对应于图1中Ⅲ,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或极体(√)
(3)产生图2中丙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模式图只能用图丁表示(×)
(4)图1中Ⅱ只能对应图2中乙细胞所示状态,因而图1中Ⅱ所处阶段不可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5)图3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6)图1中Ⅱ、Ⅲ和图2中乙、丙细胞都处于图3中的CD段(√)
(7)若图3表示有丝分裂,在AC时期发生了DNA解旋、DNA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在CD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
(2)甲、乙、丁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3)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4)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6)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7)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图戊所示的时期进行(√)
4.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⑤⑥⑦的分化能力减弱(×)
(2)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3)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在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4)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5)进入c过程的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6)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变化的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
(2)图2和图3是图1的变式,其中BC段表示DNA复制,CD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阶段(有丝分裂前、中期,MⅠ和MⅡ的前、中期),DE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典例1]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丙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已发生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mn段
C.图乙中的de段和图丙中hj段形成的原因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jk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解析]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即次级精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图甲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于图乙中的cd段,图甲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而图丙中的mn段有2个染色体组;图乙中的de段和图丙中hj段都表示着丝粒分裂,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图乙中的cd段一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而图丙中jk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两者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答案] D
2.表示减数分裂的柱形图
[信息解读] (1)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为性细胞。
(2)若图2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A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以及性细胞;B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
[典例2] 如图是研究人员测定的蛙精巢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数目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染色体复制成为乙组细胞
B.甲组细胞表示精细胞,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C.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D.若某精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被15N标记,经减数分裂(原料为14N)产生的甲组细胞均被15N标记
[解析] 甲组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不可能再进行复制;丙组细胞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被15N标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进行一次DNA复制,由于半保留复制产生的子细胞都含有15N。
[答案] D

1.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并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原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B、ab、AB
解析:选B 根据图示分析可知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此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可以发生在②处。图中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的基因型为Ab、aB、aB。
2.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如图1、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所在器官可能是睾丸
B.图1的bc段变化是着丝粒分裂所致
C.图2中DE段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图1的ef段和图2的BC段均发生了DNA的复制
解析:选C 图1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当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时,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即gh段,当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时,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即cd段;图2中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表示存在染色单体,AB和EF段表示不存在染色单体,因此BC段表示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两图既存在有丝分裂过程,又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因此该细胞所在器官可能是睾丸。bc段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粒分裂。DE段表示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de为有丝分裂结束,接下去要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在ef段存在DNA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逐渐加倍,表示正在进行DNA复制。
3.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b柱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1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
(3)下图中图A表示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____。
解析:(1)柱形图中只有染色单体的数量可以是0或者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且当存在染色单体时,DNA含量与染色单体含量相同,因此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因此Ⅰ表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表示处于减数第一分裂,即为初级精母细胞,Ⅲ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即为次级精母细胞,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后的细胞,即为精细胞或精子。图2中甲图无同源染色体,且存在染色单体,因此为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乙图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由Ⅰ变化为Ⅱ表示进行DNA复制,由Ⅱ变化为Ⅲ是由初级精母细胞变化为次级精母细胞,即由乙到甲。(2)次级精母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3)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且种类只有两类(不发生交叉互换)或四类(发生交叉互换)。因此与图A所示的精细胞来源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是图B中的③图。
答案:(1)染色单体 甲 DNA复制 乙→甲 (2)Ⅲ和Ⅳ Ⅰ (3)③ 
图示(四) 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和育种类

1.某已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图1为该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图2为复制过程中DNA分子某片段,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该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该DNA分子碱基配对方式共有45 000种(×)
(3)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4)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5)酶1为DNA聚合酶,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酶2为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
(6)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7)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
(8)复制完成后所产生的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2.如图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某一过程示意图。请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R所示的片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和ATP(×)
(2)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3)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
(4)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5)图中可能有5种碱基,对应5种核苷酸(×)
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A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只有A(×)
(2)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
(3)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不同(×)
(4)A、B、C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5)在不同组织细胞中B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4.下图1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2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1中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2)把含14N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分子占100%(√)
(3)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4)过程③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tRNA最多有64种(×)
(5)图2中基因1和2存在于人的所有正常体细胞核中,但不一定都会表达(√)
5.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如果过程②中逐代自交,那么自交代数越多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
(2)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
(3)育种过程②⑤⑥中需要进行筛选,筛选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基因的频率(×)
(4)经过⑦过程培育的品种和甲、乙品种基因型不同,但是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5)图中②和⑦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
(6)图中④⑦过程中使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相同(×)
(7)获得无籽西瓜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利用离体培养无籽西瓜组织细胞观察子代是否能够产生无籽西瓜来判断(√)
(8)一般情况下,在③④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得到正常植株后,再从其中选择(√)

1.杂合子自交后代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曲线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为1-1/2n,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2。
(2)图2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中,A或a的基因频率不变,图3表示杂合子自交n代后,杂合子Aa所占的频率为1/2n。
[典例1]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Fn中Aa基因型频率为(1/2)n,图中曲线Ⅳ符合,连续自交得到的Fn中纯合体比例为1-(1/2)n,Fn-1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1),二者之间差值是(1/2)n;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选择,各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故D项中关于曲线Ⅳ的描述正确;②杂合子的随机交配:亲本中Aa基因型频率为1,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1/2,继续随机交配不受干扰,A和a的基因频率不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保持定值,曲线Ⅰ符合小麦的此种交配方式,同时D项中关于曲线Ⅰ的描述正确;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亲本中Aa基因型频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2/3,第二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2/5,即0.4,第三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2/9,所以曲线Ⅲ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基因型为Aa的亲本随机交配一次(可视为自交),产生子一代淘汰掉隐性个体后Aa基因型频率为2/3,再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并淘汰掉隐性个体,A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产生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曲线Ⅱ符合。
[答案] C
2.关于DNA分子复制的表格与曲线图
常见表格
变式图示
表示意义
数量
含母链的DNA数
2
不含母链的DNA数
2n-2
母链所占比例

子链所占比例
1-
[图表解读]
(1)左表中内容表示1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含母链的DNA分子数,不含母链的DNA分子数以及DNA分子中母链和子链所占比例。
(2)右图是将表格数据转化为曲线,其中①表示含母链DNA数,②表示不含母链的DNA数,③表示母链所占比例,④表示子链所占比例。
[典例2] 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双链均被标记),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有15N和14N,c只含14N。下图中可正确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的是(  )
[解析] 一个双链均含15N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由于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有15N和14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14个。
[答案] B
3.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柱状图与曲线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在1863年和1963年间浅体色和深体色个体逐渐减少,而中间体色个体数量逐渐增多。
(2)图2是图1的曲线变式,从图中可清晰看出各种基因型个体数量变化。
[典例3]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在变化过程中,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
[解析] 变异是生物本身存在的,环境条件只是起选择作用。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Aa的基因型频率(2×0.5×0.5)最大。Q点后,A基因频率增大,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 C
4.翻译过程中多聚核糖体模式图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其中①是mRNA,⑥是核糖体,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具体分析如下:
①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
②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③方向:从右向左(见图1),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④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往往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⑤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原因:有相同的模板mRNA。
(2)图2表示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是DNA模板链,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mRNA,在核糖体上同时进行翻译过程。
[典例4] 下图甲是某动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
B.图甲中的物质②③④在完全合成后是不相同的
C.图乙中②是核糖,⑥是腺嘌呤
D.完成图甲过程①的模板是mRNA
[解析] 图甲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图甲中物质②③④是以同一条模板链转录出来的多肽链,其组成应完全相同。图乙是DNA分子的结构图,其中②是脱氧核糖,⑥是腺嘌呤。完成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不是mRNA。
[答案] A

1.下面甲、乙、丙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丙是图乙部分结构的放大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中可存在T与A配对
B.图甲中b端对应于图乙的左侧,且图乙中存在3种RNA
C.据乙、丙两图可推测②是腺嘌呤,且tRNA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有水生成
D.若DNA模板链上的CCA和GGT分别决定甘氨酸和脯氨酸,则图乙方框内为甘氨酸
解析:选D 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是DNA模板链与RNA的碱基配对,可存在T与A配对。图甲中核糖体从b向a移动,图乙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图乙中存在mRNA、tRNA、rRNA三种RNA。图乙中方框中可以确定该氨基酸与RNA最末端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相连,并且该氨基酸与RNA最末端发生脱水反应。运载图乙方框中的氨基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GGU,与之对应的密码子是CCA,DNA中模板链上应是GGT,所以该氨基酸是脯氨酸。
2.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下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解析:选D 图甲所示的变异为染色体畸变,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MⅠ四分体时期和MⅠ后期;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可产生6种精子;由于该男子可以产生含正常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其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3.草鱼(2N=48)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被称为“拓荒者”。多倍体鱼类与相同二倍体鱼类相比,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及耐寒性强,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诱导多倍体鱼类形成。多倍体鱼类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a、b、c为成熟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成熟个体a为________倍体;通过“方法三”获得的草鱼个体体细胞中含________条染色体。
(3)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鱼虽可控制杂草生长,但其天然繁殖力强,易对水生植物造成严重损坏,因此可以通过方法____________(填写图中方法的序号)培育不育的草鱼解决该问题。
解析:(1)图中育种方法称为多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2)通过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成熟个体a、b为三倍体,成熟个体c为四倍体,其体细胞中含96条染色体。(3)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草鱼虽可控制杂草生长,但其天然繁殖能力强,易对水生植物造成损坏,因此可以通过方法一、二培养不育的草鱼(三倍体)解决该问题。
答案:(1)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畸变 (2)三 96 (3)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一、二
图示(五) 个体稳态与调节类

1.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请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3)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②③④(×)
(5)④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6)肝糖元的分解在④中进行(×)
(7)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④→③→②(√)
(8)②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③④pH的剧烈变化(×)
2.如图表示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丙中的①表示突触小泡,①中物质的释放必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2)图丙中与①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①中物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图甲中⑤处受到刺激,则③处的神经元电位变化可能会出现如乙图所示情况,a、c为兴奋部位(×)
(4)在体内的反射弧中,兴奋在图甲中③处的传导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5)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图甲中切断③、刺激⑤,不会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
(7)若丙图中①释放出的物质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
(8)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递质释放的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能量(√)
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③、a、b、c分别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在人体内a分泌过多时,会引起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2)如果用a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小白鼠对氧的敏感性将减弱(×)
(3)若图中标号c为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只有通过加速肝糖元合成,才能降低血糖浓度(×)
(4)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在神经系统中,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只有大脑皮层(×)
(5)缺碘时激素①和③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6)图中①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控制与①激素结合的受体的基因只能在垂体细胞中表达(√)
(7)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②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8)怀孕母亲缺碘时,②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①和③的分泌量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4.如图为某种特异性免疫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Ⅱ过程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Ⅲ过程需要细胞②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参与,Ⅶ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2)Ⅴ和Ⅸ过程产生的细胞⑤对抗原无识别作用(√)
(3)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Ⅶ反应,因为Ⅸ过程可迅速完成(√)
(4)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上图中免疫的所有过程(×)
5.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2)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5)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6)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7)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1.表示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中A′、B′、C′三点之上的曲线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而A′、B′、C′三点分别代表了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分别代表了促进根、芽、茎三者生长的最适浓度。
(2)图2表示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点所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受抑制,此即所谓的“高浓度”。
[典例1] 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对所有的植物器官都起抑制作用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且P点表示最适浓度。位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产生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因此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虽然生长素浓度大于M时对植物某一器官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但对其他器官的生长不一定起抑制作用。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则生长受抑制的靠近顶芽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
[答案] C
2.二次免疫反应的曲线及变式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体内抗体含量和机体患病程度。由图可看出,二次免疫反应抗体产生快、产生量大,机体患病程度轻。
(2)图2是由图1变换而成的柱状图。从图2可更直观地对比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的变化。
[典例2]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析] 从图甲中RNA→DNA的过程可知,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从图乙可以看出,HIV感染一段时间内,实验动物体内抗HIV抗体水平增加,说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从图丙可看出,加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的数量上升,说明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从图丁看出,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浓度继续上升,说明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
[答案] D
3.膜电位变化的曲线变换图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图1曲线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曲线。曲线解读如下:
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K+外流,其电位值的大小与神经元内外的K+的浓度差有关;bc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c点处电位值的大小与神经元内外的Na+的浓度差有关;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K+通道开放,K+外流;de段——静息电位。
(2)图2曲线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外侧电位的变化曲线,曲线解读如下:
ab段——兴奋传到左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右侧电极处仍为正电位;bc段——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cd段——兴奋传到右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左侧电极处恢复为正电位。
[典例3] 下图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轴突膜处于ab段时,Na+大量内流,消耗ATP
B.轴突膜处于de段时,Na+大量内流,不消耗ATP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甲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化学递质
[解析] 图中ab段处于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时K+大量外流,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不消耗ATP;图中de段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过程中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不消耗ATP;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甲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释放化学递质。
[答案] B
4.据单、双箭头判断相互关系图
[信息解读] (1)组织液与血浆及细胞内液间都是双向交换,组织液与淋巴以及淋巴与血浆之间都是单向交换,因此图1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其他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又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故图2中①是下丘脑,②是垂体,③是其他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3)在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间是双向交换的,而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会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因此图2中A是生产者,B是无机环境(大气),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典例4] 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 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
[答案] D

1.(2014·浙江高考)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选C 由图可知IAA的浓度大于10-10 mol·L-1后主根的生长就受到抑制,10-4 mol·L-1时主根已经不生长,而IAA浓度低于10-4 mol·L-1时对侧根的生长是促进作用;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AA浓度增大,每株侧根数先增多后减少最后低于对照组,故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由图可知生长素从顶部的芽产生后运输到下部,若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会导致根部的生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侧根数量减少;施用浓度为10-4 mol·L-1的IAA时主根基本不生长,而施用这个浓度的IAA所对应的侧根数量比未施用IAA时的侧根数量多。
2.给某一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该图中①②③④⑤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①是极化状态,②是去极化过程,④是复极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
B.②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
解析:选D ①状态为静息状态,膜外为正电位;②是去极化过程,Na+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不消耗能量;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减小,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
3.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
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②、⑦
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
D.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
解析:选C 图甲表示神经细胞某个位点随时间的电位变化,因此abc表示去极化过程,Na+内流,cde表示复极化过程,K+外流。图乙、丙,根据动作电位传导方向可知③②①、⑧⑨⑩为复极化过程,K+外流,⑤④③、⑥⑦⑧为去极化过程,Na+内流。外界溶液Na+浓度高低影响Na+内流速率和内流量,当Na+浓度增高时,c点将更高。三个图中发生Na+内流的是b、④、⑦。Na+浓度任何时候都是细胞膜外侧高于细胞膜内侧。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膜蛋白。
图示(六) 群体稳态与调节类

1.图1表示某草场上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草场的丙种群进行生态研究时绘制出的丙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在图1中,t3时甲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增长型,在图2中5~10年间,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2)图1中甲、乙种群若起始数量相同,则二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可大致表示如下(√)
(3)图2中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4)图2中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5)图2中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6)图2中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7)丙种群数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图可绘制如下(√)
(8)如图曲线表示草场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则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为甲→丙→乙(√)
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Ⅰ);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Ⅱ)。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乙所示,请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叙述的正误
(1)若图甲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2)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3)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4)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图乙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图甲中4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6)cd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判断相关叙述的正误
(1)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2)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甲所在的营养级(√)
(3)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4)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5)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6)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7)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都含有线粒体(×)
(8)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甲所示成分(×)
(9)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的流动量。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③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3)鼠的个体数目越多,鹰获得的能量越少(×)
(4)各种生物呼吸作用中产生的热能可再次转移到ATP中(×)
(5)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6)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鼠”的能量传递效率(×)
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般较乙复杂(√)
(2)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3)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1.表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曲线图
“J”形曲线的增长
率与增长速率
“S”形曲线的增长
率与增长速率
“S”形曲线K值的
不同表示方法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信息解读] (1)“J”形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的。
(2)“S”形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而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3)K值是一定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即种群在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的值。
[典例1] 下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
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形增长
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
D.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
[解析] 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属于密封环境中的种群增长,影响培养液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因素除营养条件外,还有培养液体积、温度、代谢产物、pH、溶解氧等,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取样前要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答案] B
2.用于构建食物链(网)的依据图(表)
 
表1          表2
营养级
能量(kJ)
A
15.9
B
870.7
C
0.9
D
141.0
 
生物体
有机汞浓度(mg/kg)
A
0.057
B
7
C
0.51
D
68
E
0.39
[图表解读]
(1)依据捕食关系曲线构建食物链(网)。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后上升后下降者为捕食者,可以确定图1食物链为:乙→丙→甲。
(2)依据所同化能量的多少构建食物链(网)。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且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少者为捕食者。若相邻两能量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10%~20%的比例,则两者应为同一营养级。可以确定图2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图3食物网为:甲→(乙和丙)→丁;表1的食物链为:B→D→A→C。
(3)依据生物体内残留农药的浓度构建食物链(网)。生态系统中存在生物放大现象,即营养级越高,体内相关农药的浓度越高,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表2的食物链为:A→(C和E)→B→D。
[典例2] (2017·浙江4月选考节选)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________个营养级。
[解析] 据图可知,该食物网共由8条食物链构成,其中绿鹭处于第四、第五和第六营养级。
[答案] 8 四、五、六
3.碳循环模式图
[信息解读] 只有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之间是双向箭头,因为只有生产者既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又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箭头指向大气中的CO2,因为这三种成分都可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CO2。除大气中的CO2外,生产者、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因为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遗物都会被分解者分解。
(1)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一个为生产者,一个为大气中的CO2,其中A、C、D都有箭头指向B,可判断B大气中的CO2,则A为生产者,再根据A、C都指向D,确定D为分解者,剩下C为消费者。
(2)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及A、B、D、E都指向C,判断:A和C分别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根据A、B、D的碳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E为分解者,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
(3)图3——首先找出相互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两个成分即A和E,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A,所以A为大气中的CO2,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
[典例3] (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某种群的领域行为可明显调节种群密度
B.乙、丁属于次级生产者,其次级生产量即同化量
C.乙中的某种群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就会实现零增长
D.丙成分中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乙种群最强烈的内源性因素
[解析] 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丙是非生物环境(大气CO2库)。领域行为是调节种群密度的内源性调节因素。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次级生产者,其次级生产量即同化量减去呼吸量。通常一个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若保持替补出生率,其数量就会实现零增长。气候因素尤其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种群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答案] A

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解析:选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的最大值,一般处于K值;B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丁过程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都是异养型生物;图中D的能量也可来自B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能量。
2.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b和e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为保证该动物的最大持续捕获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c点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解析:选B Nt+1/Nt的比值可以反映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当其值为1时,表示种群数量不变,大于1时,种群数量在增多,小于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处于a时,种群密度减小,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点开始种群数量在增加,e点之后种群数量开始减少,均不能代表环境容纳量。c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持续捕获量是最大的。d点时,种群密度在上升,且de段种群密度都在增大,因此d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3.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
(2)图2中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期。
(3)图1中若该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则F、D的数值是________。
(4)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贮存;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
②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1可以分析出A代表无机环境中的CO2,E代表生产者——绿色植物。图2中的乙是初级消费者,相当于图1中的F。(2)种群数量最多时种内斗争最激烈。(3)图1中E是生产者,其数量减少后,所有消费者的数量都会减少。(4)先从三级消费者看起,三级消费者从肉食动物获得了0.18个单位能量,那么肉食动物的总能量为2.1+5.1+0.05+0.18=7.43×103[kJ/(m2·a)],但是7.43个单位能量中有5个是外界输入的,所以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获得的能量是7.43-5=2.43×103[kJ/(m2·a)],则植食动物的总能量为2.43+4+9+0.5=15.93×103[kJ/(m2·a)],由于植食动物从外界输入了2个单位的能量,但已被同化,无需减去。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43/15.93×100%=15.3%。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不断损耗,流到更高营养级中的能量会越来越少。
答案:(1)B、C、D、E、F(缺一不可) F (2)A (3)都将减少 (4)①(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5.3% 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流到更高营养级中的能量会越来越少
课件196张PPT。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