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人体的稳态及免疫
[A卷·基础达标练]
1.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选A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元
C.胰岛素 D.氨基酸
解析:选B 糖元存在于细胞内,需分解为单糖才可进入内环境;而食物中的糖元被摄入后需被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进入内环境,故内环境中无糖元。抗体、胰岛素和氨基酸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选D 骨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4.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解析:选C 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时,人体通过调节作用,仍可保持相对稳定,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大时,超出了调节能力,稳态将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仅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主要是组织液
C.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D.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
解析:选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手脚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
6.下列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皮肤的物理屏障作用 B.体液免疫
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细胞免疫
解析:选A 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是由体表形成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7.当外界气温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解析:选D 动物体内热量的散失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包括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汗腺分泌汗液是散热的途径之一,因此马出汗、犬伸出舌加速喘息有利于动物散热,而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动物散热;水中的温度低于气温和猴子的体温,因此猴子在水里玩耍有利于动物散热。
8.在北京“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着泳衣或短裤等进行健身跑。下列对奔跑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环境温度低,奔跑者在奔跑过程中不会出汗
B.冷感受器兴奋,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加快
C.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奔跑过程中,奔跑者血糖浓度持续下降
解析:选C 环境温度低,但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也会通过增加排汗,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冷感受器兴奋,促进化学递质的释放,但不是使传递速度加快;机体的热量来源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奔跑过程中,奔跑者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B.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
C.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舒张
D.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量
解析:选C 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进行,如汗液蒸发散热、皮肤辐射散热等;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可增加产热量;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量。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感染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使人体( )
A.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B.短期内发病死亡
C.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D.丧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解析:选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感染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重要免疫细胞,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时,会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严重受影响,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1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细胞介素-2和抗体都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初次感染病毒后,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机体痊愈
C.多种淋巴细胞中,只有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原因是记忆B细胞合成分泌了大量的抗体
解析:选C 白细胞介素-2是淋巴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感染病毒后主要靠细胞免疫使机体痊愈,同时也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多种淋巴细胞中,只有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
12.下列有关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皮肤中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局部肿胀
解析:选A 接种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皮肤中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皮肤破损后,第一道防线的功能被破坏;人体的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局部肿胀。
13.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可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⑤可表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的
解析:选D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依赖于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内环境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等组成。
14.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解析:选A 不论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环孢霉素A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使用该药物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排斥作用,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15.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
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
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
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
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
解析:选D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的利用会减少;由于胰岛素能促进氨基酸运进细胞,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的合成也会减少。
16.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元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解析:选C 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元的分解速率会加快,使得血糖维持相对稳定;进食后,由于消化和吸收作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所以胰岛素含量增多,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下降,则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的速率;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17.(2018·绍兴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一个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且每个受体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C.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D.同一个体中,如图所示所有细胞表面的MHC标志均相同
解析:选B 图中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只有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特定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可能有多个抗原结合位点;M细胞为记忆B细胞,只有在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才能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同一个体中,题图所示所有细胞表面的MHC标志均相同。
18.下列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能识别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
B.HIV是含有一条RNA的逆转录病毒
C.HIV侵入人体会造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D.HIV的RNA直接整合到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上
解析:选D HIV的RNA必须先逆转录形成DNA,再将DNA整合到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上。
19.(2018·浙江名校联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解析:选D 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对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HIV,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HIV主要攻击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机体仍保留部分体液免疫应答,故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20.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体内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b点时,体内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
D.c点时,肝糖元和肌糖元正在水解,补充血糖
解析:选B a点是刚进食早餐后,血糖浓度由于消化、吸收而升高,体内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为了补充血糖,体内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仍然有相关激素调节;肌糖元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
21.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淋巴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
解析:选B 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蛇毒血清”属于抗体,进入机体内直接与抗原结合而获得免疫力;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会刺激马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因此“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重复将蛇毒注射到马体内的目的是刺激马的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和足够数量的相应抗体,增强马的免疫能力。
22.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某种特异蛋白A,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免疫过程中癌细胞产生的蛋白A被称为抗原
B.蛋白—抗原复合物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
C.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直接将癌细胞杀死
D.提取纯化的蛋白—抗原复合物可用来研制抗癌疫苗
解析:选C 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B卷·强化提能练]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卷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B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
解析:选B 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其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解析:选C 图中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形;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加,进而引起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侧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所以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反应两大类
B.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结合后,便开始反复分裂
C.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HIV的主要感染对象,只参与细胞免疫
D.抗原与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只是蛋白质,后者的成分是蛋白质
解析:选D 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激活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致敏的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HIV的特异性受体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感染HIV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功能缺失;抗原的成分不只是蛋白质,抗体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4.(2018·浙江五校联考)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
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C.甲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会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
D.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解析:选A 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其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识别HIN1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并将其裂解释放出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吞噬后暴露出病毒抗原决定簇的抗原;T淋巴细胞不能直接感受抗原刺激;预防H1N1病毒的感染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注射疫苗应属于被动免疫。
5.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粒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粒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
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
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粒蛋白发挥作用
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
解析:选D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据题意可知,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粒,如果着丝粒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6.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饥饿时,④过程将会加强
B.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
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则C液将会减少
D.若某人的胰岛β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含有葡萄糖的现象
解析:选C 分析图解可知,③过程表示血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元,④过程表示肝糖元分解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浓度,人在饥饿时,血糖含量下降,肝糖元分解会加强;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即促进④过程;抗利尿激素增多,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减少尿液生成;若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不能及时氧化分解、合成糖元或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则多余葡萄糖会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做了如下实验: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补充完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B.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C.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解析:选A 胰岛素口服后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为氨基酸,失去胰岛素的功能;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进行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排除此实验结果不是由溶剂引起的;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胰岛素降血糖引起的,应该对实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观察,而另一半不作处理作为比较。
8.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①和⑤号家兔
B.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更多的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
C.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D.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减少
解析:选D 此题探究的是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因而空白实验(注射生理盐水)是对照实验,因此①和⑤号家兔为对照组;胰高血糖素能促使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因为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直接注射葡萄糖溶液的②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尿量将会增加,因为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
9.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力的细胞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解析:选D 分析表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和检测结果可知,M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胸腺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含有相同抗原的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有增强效应;结合实验中淋巴细胞来源于胸腺及实验组检测结果两方面的信息可知:本实验无效应B细胞及抗体产生。
10.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处理
方法
胰岛素
+
-
+
-
阿司匹林
-
+
+
-
生理盐水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
高于正常
?
高于正常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解析:选B 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也应选择高血糖小鼠;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1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3组血糖浓度正常;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应采用注射的方法;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血糖,但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二、非选择题
11.(2018·绍兴市3月适应性考试)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细胞A是______________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2)图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调节。
(3)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速度将会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某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若给该患者注射胰岛素,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平衡;抗体由效应B细胞分泌,效应B细胞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分化。
解析:(1)图中的细胞A能分泌胰岛素,为胰岛β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2)图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中肝糖元的合成速度将会加快,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若给该患者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平衡;效应B细胞可来自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的分裂、分化。
答案:(1)胰岛β 糖蛋白(或蛋白质) (2)神经调节和体液 (3)糖元(或肝糖元) 加快 (4)不能 B淋巴细胞或记忆B
12.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该物质可以促进细胞③______增殖分化为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在人体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乙⑥处时,乙酰胆碱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________,形成一个小电位。当电位达到一定________时,可在突触后神经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4)人被α-银环蛇咬伤后,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甲中细胞①是巨噬细胞。物质A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该物质可以促进B细胞(③)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④)和效应B细胞(⑤)。(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分析图乙可知,乙酰胆碱在人体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突触前膜处时,乙酰胆碱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去极化,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为外负内正,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在突触后神经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4)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答案:(1)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致敏)B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3)突触小泡 去极化 阈值 (4)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13.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
解析: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如活鸡胚、培养的动物细胞等)进行培养;在制备疫苗时,有两点要求:第一疫苗进入动物体后,不能引起动物患病;第二能刺激动物体,使其产生抗体。这就意味着制备疫苗时,必须使其核酸失活(或不要其核酸),丧失增殖能力,但不能使蛋白质失活,使其保持抗原的特点。病毒进入动物体后,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被消灭。
答案:(1)活细胞 抗原决定簇 (2)①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低 高
课件85张PPT。
“课下检测·双级提能”见“专题(九)”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专题九人体的稳态及免疫
一、学前自检——对应考纲查缺漏
1.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有何区别?(a)
(2)内环境的含义是什么?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何意义?(b)
(3)怎样调节内环境的稳态?(b)
(4)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模拟尿糖的检测?(b)
(5)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是什么?(a)
2.免疫调节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分别是什么?(a)
(2)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过程是怎样的?(b)
(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有何区别?(a)
(4)免疫接种有哪些应用?(a)
(5)免疫系统有哪些异常反应?(a)
(6)HIV对人体免疫系统有何影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有哪些?(a)
二、构建体系——依据网络串知识
三、澄清误区——突破迷点强认知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3)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5)所有的抗原均来自体外(×)
(6)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7)多次注射某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或效应B细胞的数量(×)
(8)初次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9)蛇毒、抗蛇毒素及凝集素是免疫学应用中常见的物质,蛇毒是抗原,抗蛇毒素和凝集素是抗体(√)
2.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8 ℃的空调室内补充足量米饭和饮用水后休息10 min即进入零下5 ℃的环境中工作。如图曲线表示其体内某些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趋势,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曲线可表示血糖含量变化,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
(2)曲线可表示人体体温变化,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增加(×)
(3)曲线可表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小于Q点(×)
3.结合下面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判断相关分析的正误
(1)如果甲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多糖最可能是肝糖元(√)
(2)图示中的c、d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
(3)胰岛素能调控图中a、b和c过程,所以人体内胰岛素浓度过高,则a过程将会加快(√)
(4)毛细血管壁细胞也会发生c过程,但不会发生d过程(×)
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人体的内环境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成分
成分来源
相关图示
血浆
a.从消化道吸收而来;b.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c.淋巴从静脉汇入
图1 三者存在部位图
图2 三者转化关系图
组织液
a.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外渗;b.组织细胞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外渗
淋巴
a.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b.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2.与内环境有关的图示的识别与分析
图示一
图示分析
③A端若为动脉上端,则A处氧分压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
图示二
图示分析
①Ⅰ是体内外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②Ⅱ是消化系统,其内的葡萄糖只能通过图中A进入血液。
③Ⅲ是泌尿系统,图中B表示重吸收作用;
④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
图示三
图示分析
①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
②代谢终产物主要是经肾脏(E)排出,另外肺和皮肤也可排出部分废物
图示四
图示分析
①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呼吸系统。
②b吸收养料,为消化系统。
③c排出代谢废物,为排泄系统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各项指标处于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血糖和氧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
(2)体温、pH相对恒定——保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4)代谢废物排出——防止机体中毒。
3.主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神经调节: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调节。
(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消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4.失调引起的疾病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的症状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多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
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组织水肿
组织间隙中组织液过多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
题点(一) 考查内环境组成及功能
[例1]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甲→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Ca2+浓度过低,易引起肌肉抽搐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解析] 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合成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K+从食物中获得,食物中的K+首先进入消化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浆,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全身组织,然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血浆中Ca2+浓度过低,易引起肌肉抽搐;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淋巴中,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有血浆、淋巴等。
[答案] D
巧用单(双)箭头识别四种体液
典型图示
图示分析
单向
双向
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针对训练]
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B.正常情况下,图示各部分的成分是稳定不变的
C.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乙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选C 图中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甲、乙、丙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正常情况下,图中各部分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甲)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使乙浓度下降,渗透压降低;如果丁表示红细胞,则丁中O2浓度比甲高。
题点(二) 考查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例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生成与回流的血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
C.正常人体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含有的成分含量差别不大
D.抗体、激素、水、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解析] 内环境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富含氧气的血浆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经过组织细胞呼吸消耗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血浆氧气含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正常人体的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抗体、激素、水、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答案] D
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三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
②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2)必须认准四类内环境物质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针对训练]
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D.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解析:选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内环境包括血浆④、组织液③和淋巴①等,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④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而组织液③和淋巴①中较少。若②为脑细胞,其内可以进行需氧呼吸,血液流经脑细胞时,氧气进入脑细胞中,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可进行需氧呼吸,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中,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考点二稳态调节的实例
(一)体温稳定的调节
1.调节过程
(1)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
(2)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
2.应用分析
(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种动态平衡是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发烧时“产热>散热”是错误的,实际上,发烧时“产热散热”。
(2)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机体的散热主要是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的。
(3)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而炎热环境下主要是神经调节。
(4)体温调节涉及的三个环节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对血糖平衡的理解
(1)肌糖元不能(填“能”或“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调节血糖的平衡。
(2)血糖的平衡是指血糖的利用和来源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
据上图思考以下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的分泌量应增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则激素②为胰岛素,它由胰岛β细胞分泌,饭后6 h,激素②的分泌量应减少。
(2)结扎胰导管可导致腺泡组织变性,此后动物不会(填“会”或“不会”)产生糖尿病症状,原因是胰导管是输送胰液(消化液)的,腺泡组织的作用是分泌消化酶,两者均与激素无关,故不会引发糖尿病。
4.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填“能”或“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
(2)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
(3)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4)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5)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题点(一) 考查体温稳定的调节
[例1] (2016·浙江10月选考)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谢产热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解析]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人体通过皮肤蒸发是散热的主要途径;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该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是皮下血管壁上的肌肉;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增加产热。
[答案] D
澄清关于产热和散热的三个误区
(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3)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针对训练]
1.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解析:选C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细胞的代谢水平提高,通过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稳定;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此时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因此应该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题点(二) 考查血糖平衡调节
[例2] 下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
B.激素①和激素②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调节
C.激素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抑制肝糖元分解,激素①引起肝糖元分解
D.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解析] 激素①、激素②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激素①②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作用于肝脏,其中胰岛素抑制肝糖元分解,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胰岛素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答案] B
血糖平衡调节曲线模式图解读
(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 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人体饭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①表示血糖浓度,②表示胰岛素浓度,③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
[针对训练]
2.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 min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
②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 min内明显下降
③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
④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解析:选A 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 min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
考点三免疫调节
(一)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防线
结构
场所
特点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油脂腺、唾液、胃液等
体外、体表
具非特异性,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第二道防线
细胞、血浆蛋白、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
体内(内环境中)
第三道防线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抗体等免疫物质
体内(内环境中)
具特异性,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异物)起作用
(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图解特异性免疫过程
写出图解中①~⑦所代表的细胞或物质名称:
①巨噬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⑤白细胞介素-2;⑥效应B细胞;⑦抗体。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作用对象
病原体、毒素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作用方式
①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②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促进免疫作用
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
②辅助性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
联系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释放抗原后将其彻底消灭;②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进而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3.免疫活性物质
名称
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化学本质
免疫球蛋白
蛋白质
产生细胞
效应B细胞(浆细胞)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作用
与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促进B细胞的克隆分化
4.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归纳
名称
来源
功能
巨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功能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
辅助性T细胞
淋巴干细胞
接受抗原-MHC复合体,分泌蛋白质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免疫白细胞介素-2等,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5.免疫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1)切除胸腺——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淋巴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淋巴干细胞,细胞免疫(填“会”或“不会”)恢复。
(3)胸腺和骨髓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淋巴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不会(填“会”或“不会”)恢复。
(三)二次免疫
1.二次免疫的基础
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2.熟记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效应细胞的不同来源
(1)初次免疫:B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2)二次免疫:主要来自记忆细胞,其次来自B淋巴细胞或T细胞。
3.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四)免疫失调症及免疫接种
1.高考常考的免疫失调病
(1)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致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注意:致敏原对过敏反应者是抗原,对正常人则不属抗原,如青霉素、蚕蛹蛋白等)
(2)免疫系统功能的减退分为先天性免疫缺乏病和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如艾滋病)。
(3)艾滋病
①名称: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②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③传播媒介:体液。
④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⑤HIV:主要寄生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遗传物质是RNA,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因为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突变频率高,给研制疫苗带来困难。
⑥艾滋病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
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
2.免疫接种
(1)概念: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2)免疫方式: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3)疫苗种类:①灭活的微生物;②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③减毒的微生物。
(4)免疫机理:预防接种时常采取两次或多次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来增强效果,使免疫持续时间延长甚至终生保持免疫力。
(5)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
类型
项目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接种物质
疫苗
抗体(抗血清、胸腺激素、白细胞介素-2)
免疫特点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长期保护
及时快速杀灭病原体,但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较少
主要用途
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6)免疫接种的应用
①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
②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激素、白细胞介素-2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题点(一)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例1]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解析] 图中a为T淋巴细胞,b为B淋巴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B细胞,其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b)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答案] C
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针对训练]
1.(2016·浙江10月选考)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
B.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
C.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
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
解析:选A 每种成熟的B淋巴细胞都有特定的抗原受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特定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大类,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形成;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只能识别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外来抗原。
题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例2] (2017·浙江11月选考)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解析]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后会对T细胞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细胞免疫,故切除组易感染病菌;抗T细胞抗体是对T细胞造成伤害的物质,故注射后会使T细胞减少,易感染病菌;小鼠血清中含有抗体,注射后对抗原免疫力更强,故未注射组更易感染病菌;染菌小鼠的体细胞中会存在对该菌的记忆细胞,故能增强注射组的免疫能力,所以未注射组更易感染该菌。
[答案] B
“三看法”界定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针对训练]
2.(2017·浙江4月选考)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B.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结合的受体分子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
D.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解析:选B 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的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及毒素,即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时,二是相应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刺激。
题点(三) 考查二次免疫反应
[例3] 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
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淋巴细胞
[解析]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产生;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分析题图可知,de段属于二次免疫应答,bc段属于初次免疫应答,bc段的斜率小于de段的斜率;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记忆细胞。
[答案] A
[针对训练]
3.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效应B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解析:选B 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不能再与抗原结合。图中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受到与a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原的刺激。
题点(四) 免疫失调症及免疫接种
[例4]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后可以感染巨噬细胞
B.HIV的遗传物质为RNA
C.艾滋病会通过蚊虫叮咬、吸食毒品而传播
D.HIV在增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解析]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增殖,在增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因此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吸食毒品传播,但可以通过针筒注射毒品交叉传染。
[答案] C
抗原和致敏原引起的反应不同
(1)抗原和致敏原都能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但是致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2)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就可以产生体液免疫,而过敏反应要再次接触致敏原才可以发生。
[针对训练]
4.我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行生产的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注射这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因此无致病性
B.疫苗中病毒的衣壳蛋白属于抗原物质
C.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此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会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
解析:选C 由于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衣壳蛋白,不含有核酸,因此乙肝疫苗没有致病性;该疫苗是病毒的衣壳蛋白,能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说明该衣壳蛋白为抗原;注射疫苗后引起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同时在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