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6.清平乐·村居
作者:李慧梅
课题 清平乐·村居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入画”、想像、“品‘醉’”等方法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3.体会诗人的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对田园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向往。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难点:明白一个伟大的词人为什么会羡慕居住在农村的人。
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22.清平乐 村居白发翁媪 相媚好醉! 大儿 锄豆溪东 安居中儿 正织鸡笼 乐业小儿 卧剥莲蓬
预习要求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积累他的其它作品,
导航策略 学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居”(板书),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2. “吴音”:你能用“吴侬软语”来问候一下大家么?3.各种乡音合起来,就会成为一首诗篇。4.走进“辛弃疾”。出示词《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师介绍: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种格式有一个名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这首词中,“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这首词的题目。有时候词牌就表现词的内容(意境)。5. 给音乐,听。看看这首词牌的词给你怎样的感受?再给第二首音乐。谈感受。6.讲词牌名。 二、学习诗文 (一) 解题1.板书:清平乐 正音:乐(yuè) 2.揭题:清平乐·村居 3.交流: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5.老师还想到了清·高鼎的《村居》
6.背诵。
(二)初读师: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谁来读,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字正腔圆。
强调“翁媪”,多读两遍。正音:卧剥。把东西的外壳去掉的可以读“bāo”。师带读,边读边打拍子。(上阕) 师:你的脚丫准备好了吗?这叫踏歌(边说边踏脚打节拍)表示“手舞足蹈”。一齐来。 师:提个小要求,稍微停顿一下,再读。下阕的节奏太快了一点,不要紧,大家放松,来,再来体验一下。
师:这是一种形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喜用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声音拉短一些。(师读) 师带生吟(手势指挥)师:老师不用手势,你可以点头,可以踏歌,用你的声音来把你的体验表达出来。(三)入画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大儿子图景师:我们送他一首古诗——吟诵《锄禾》 2.二儿子图景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啊?他心里会怎样想呢?3.小儿子图景师:看到这个画面,我们一定会想到这样一句诗:……师:还有吗?4.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是“……青草绿”。
师:把上阕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四)寻觅师:真好,谢谢你们,你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啊?要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还有一幅画我们没有发现,快去看看它是谁?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看那,溪上……溪东……溪头……(放水流的声音) 师:溪水—— 师:这真应了那一句:溪水人家绕! (五)想象师:诗人会在哪里?他在远处看到了什么?近处看到了什么? 师:无论在哪里,诗人呀,也成了画中的景。
(六)品“醉”师:古人做诗讲究不重复,可诗中用了这么多的“溪”,你觉得重复了么? 师:那我们就把这幅美景留在我们的心中。(师领题,手势指挥)师:吟着吟着就产生了感慨,给这幅画送一个字,一句话。 师: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字?(醉)读!师:真应了那句话,“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走进这画中,用吴侬软语和他们谈谈。 说话训练: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了……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对方说:“……”师适当穿插着引出“白头偕老”一词,引出歌曲《最烂漫的事》,引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论。师:那就快把这个感受带到诗里读吧!师: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相媚好”。我听到_________,我听到________,我听到________……醉啊!!
(七)析“卧”研究“小儿”——出示句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读句2. 看图3.换成“躺”、“趴”,你有什么感觉? 4. 师:我们会想仰卧,侧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他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看他的小脚丫。送他一个词!师:你用了诗中的一个词。(如果学生说不到,师给予提示:诗中有一个词很好地表现了小儿现在的状态,你能找到它吗?)师: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他一动不动,他静静的,他是那么的______。你能送他一个词么?师:他剥莲蓬不仅要给自己吃,还要给两个哥哥吃,给年迈的父母吃。这一动一静,勾画出了多美的图——“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师:理解“无赖”中隐含的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喜爱。那他们不喜欢大儿子,二儿子么? 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得出:醉中还有最! 5.小练笔: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儿是非常的顽皮和可爱的,拿起笔,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小儿剥莲蓬的样子!(注意观察小儿的动作、神态)(八)情境1.经不住,我也想走上前来问问翁媪,现在我就是诗人,你们是翁媪,我想问问。2. 现在我是大儿子,你们是诗人辛弃疾,哪位辛弃疾想问我?引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 思想提升。 这样的村居才是追求的理想——“安居乐业”。配乐唱。四、 引发思考。1.《破阵子》:看似“居安”,实则“思危”! 2. 借助辛弃疾的生平,你想说什么?五、课后作业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现代文。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做了一下交流。 教室里弥漫着一片乡音。学生看屏幕,听朗读。学生认真倾听,谈自己的感受。二、学习诗文 (一)解题同学们把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拿出来分享。 学生一起背诵: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初读生跟着读“翁媪”。生踏歌读上阙。生按要求读下阙。讨论:哪件事“神奇有趣”? 生在师的指导下读全诗。(三)入画生回答:大儿子图——生吟诵《锄禾》二儿子图——生回答。小儿子图——生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生:小溪!生说出表示溪水声音的象声词:潺潺、哗哗、淙淙(五)想像生回答。(六)品“醉”生说理由。生读全诗。生给诗送字,送话。生齐答:醉!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生用方言读诗句。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生充分想象,参照自己的爷爷奶奶,以及下阙的内容来回答。(七)析“卧”学生回答。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快乐……
也许还有学生能说到“无赖”生:专心致志、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学生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观察,写小练笔。交流。(八)情境学生回答“诗人辛弃疾”的问题。学生当“辛弃疾”问“大儿子”。放曲子,学生跟着老师唱。学生沉思之后发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