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平分生命 1(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平分生命 1(长春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3 14:27:00

文档简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板书设计: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行人泪 忧民
愁 望长安 忧国
遮不住 言志
PAGE
--1--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平分生命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之间的一个感人故事。妹妹身患重病,需要输血。哥哥在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为妹妹献了血。而当得知输血并不会产生他所想象的可怕后果时,他又决定献一半血给妹妹,与妹妹平分生命。课文礼赞了哥哥的无私、真诚,讴歌了血缘亲情、人类的至真至纯的爱。
课文共9个自然段。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哥哥输血前后及输血过程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同时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另外,医生的情感变化也是理解课文的一条线索,教学中应予以关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描写哥哥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感受哥哥的无私、果敢、真诚。
2. 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课前引导学生查找关于献血方面的资料,以使学生对献血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也可查找与之有类似主题的文章来读,将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会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同时易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挂图等。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出现的生字较多。要求认识的生字就有13个,教师应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的基础上,认识这些生字,并通过出示词语、句子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定位认读。其中,“昂”“液”“豫”“诺”的读音容易出错,教学时要重点强调。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数目较多且有的字较难掌握。这就要求课前的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其中,“承”“肃”的字形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疼”“痛”都是“病字旁儿”的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握”“郑”“稍”“毕”“抽”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熟字进行记忆。“惟”和“唯”在取“单单,只”这个意思时,是通用的。
2.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用词丰富,语句富于变化,情感深沉而又细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同时,指导朗读也应以较好地理解课文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哥哥献血时的感情变化,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了解哥哥当时复杂的心情以及他无私、果敢的品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加以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表达,再反过来通过朗读体现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然地和文中所要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自己被深深感染的同时,也会受到深刻的教育。另外,为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学时可以通过课件渲染情境,配上音乐烘托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3.阅读教学
教学本课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复述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理解男孩的心理活动。可以先通过反复阅读和自读自悟,再进行小组交流,对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补白,从而体会到男孩纯洁无私的心灵。教学时,还应该抓住男孩在输血时的神态和得知自己不会死去时的喜悦进行对比,练习朗读,以此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
4.活动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目的是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它不是机械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指导和训练。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含义”。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二是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哥哥这一人物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奠定基础。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意思及作用,而不是孤立地对单个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这一练习的容量较大。提出了几个要求,包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与主人公对话、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等。这一练习的处理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要硬性规定或急于给出统一答案。
(4)“想一想,说一说”。这一练习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拓展。基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学生的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同时,这种做法本身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
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有二:一是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二是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揭示课文的主题。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较大,可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对比。同时,这一变化也是故事发展的一个线索,可据此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课后练习具体进行操作。另外,有些文学作品中也描写过类似的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向课外拓展,教学时,适当引入,一方面加强了对课文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材的内涵。
相关资料
献血知识:
(1)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2)献血无损健康。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绝不会影响健康。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液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人体血液成分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绝不会影响健康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