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板书设计: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行人泪 忧民
愁 望长安 忧国
遮不住 言志
PAGE
--1--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汉字家园(一)⑤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1场笔画。
2.朗读背诵韵文。
3.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瓜果”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运用各种形式会写6个生字。
2.学习体会书写汉字的规律。
3.了解各种瓜类水果。
4.初步感知合体字的组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生字
(1)出示“木”的图片,认识“木”字,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字形记忆一个“木”字,书空。
(2)给“木”加一笔,可以组成一个新字“禾”,观察“禾”的图片,(出示图片)你能在图片中写出“禾”字吗?记忆字形。
(3)出示实物大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大米。师:你知道“米”字怎样写吗?师板书写“米”。
(4)出示图片,学习“竹”。
(5)出示“瓜”的图片,学习生字,你知道哪些“瓜”吗?西瓜南瓜苦瓜冬瓜。记忆字形,瓜的笔顺,书空。
(6)出示“果”的图片,学习果字,记忆字形。
2.读生字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测试反应速度的游戏。每小组派一人代表,老师指到哪幅图片,你就要迅速地说出。
开火车读
3.写生字
“瓜”字的笔顺。书空。“瓜”字的第三笔竖提,注意竖提的写法,师范书,在上一线稍向上处,在竖中线的左侧,靠近竖中线的位置起笔写竖,在横中线下稍向左倾斜写到下二线处折笔写提,到一线处在右一线和竖中线,靠近竖中线的位置收笔。
“竹”字的左右起笔左低右稍高,收笔处左低右稍高。
注意:写字的五个步骤: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后知识
1.同学们,记得教师布置的作业吗?你见过哪些瓜类?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是小瓜王,你可以说出你知道的情况,看谁说得又对又好。
2.书中的“比一比,填一填”中的瓜,你见过它们吗?把你知道的用笔圈上,并且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3.观察书上的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的名称中都含有瓜字,而且都是瓜类)
四、课后知识
1.观察两个字的不同与联系。[+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xJXsj.cn=}
2.动脑筋组字。
3.以游戏的方式在每个人头饰上面写上相应的汉字。
4.读一读汉字。
5.将两个有关联的头饰组合在一起组成新字读一读。
注意:做了偏旁的字和独体字的差别。
五、布置作业
与家长玩组字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背韵语歌。
2.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汇报学习成果
上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些节日,你们又从家长那里了解了哪些节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对又好。
二、学习新知。
韵语歌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劳动人民有很大的联系。不信,咱们看看吧!出示图片,学生在其中找词语,然后拼凑成小韵文。
1.诵读韵语歌。
2.跟教师一起读儿歌。再读一遍,能读下来吗?我们尝试着读读。
3.小组读。
4.教师再次诵读,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小儿歌中都讲了什么?
5.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都有劳动人民的功劳。劳动是最光荣的,应该珍惜劳动果实。
6.你想对劳动者说些什么呢?
7、让我们再读一下儿歌,体会一下劳动者的辛苦吧!
8、教师在此时此刻想到了一首古诗,你们猜猜是什么?(《悯农》师生齐读)
三、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齐读
3.看图,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1.把韵语歌背给家长听。
2.和家长讨论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它们的名称和日期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