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狗杜克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狗杜克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3 14:2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狗杜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8个,学会使用“爬、跳、奔、溜、赶、蹿”。
   能力目标:学会在否定句中加上“怎么”,体会其作用。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动物是有感情的,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尤其是多音字“血、刹、撒”。
   2.体会杜克救尼科时情况的危急,以及杜克救尼克速度的快,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3.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课题引入。
   1.动画媒体出示:可爱的小狗
   2.师作简介:这只可爱的小狗叫杜克。它不仅是只可爱的狗,更是一只英雄的狗。想知道为什么称它为“英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狗杜克》吧。
   3.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预习交流。
出示词语:
撒欢 不知不觉 飞驰而过 风驰电掣 刹车 一刹那 惨祸
轧断 扒开 安然无恙 殷红 蹿
正音:撒欢 刹车 一刹那 轧断 扒开 殷红 蹿
认清字形:掣 祸 殷
理解词义:风驰电掣 :风驰电掣(像刮风闪电那样。形容非常迅速。驰:奔跑 掣:闪电)
安然无恙:安然无恙:(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恙:疾病、灾祸)
     积累词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一刹那、眨眼间、一瞬间、霎时……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为什么称杜克是“英雄”?
  在小孩尼科将被(火车轧到)的危急时刻,小狗杜克(把他从铁轨上拖了出来),自己被(轧断了一只爪子)。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小狗杜克真是一位勇士,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令人感动。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细细体会这感人的情景,把你觉得最感动的语句划下来。
   2.讨论交流:
    * 感动一:
     出示:突然,黑影一闪,小狗杜克蹿上了铁路。它一口咬住尼科的尿布,在车轮将要碾上的一刹那,把尼科拖出了轨道。尼科得救了,杜克的一只爪子却被轧断了。
指名读,这段话写了什么?
 师:读句子:圈出小狗救人时表示动作的词。
交流:闪 蹿 咬 拖
师:从这四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闪、蹿:表示当时情况紧急,小狗杜克救人的速度快,毫不犹豫。拖:可以看出小狗杜克当时是竭尽全力地营救小主人)
板书:
行动神速
不顾一切 忠诚勇敢
师:为了救主人它毫不犹豫,竭尽全力,这种舍身救主的行为真让人感动,你能读好它吗?同桌读读看。
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从你的朗读我听出来了小狗在冲出去救他的小主人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并且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的确很勇敢)---学着他的样子,谁愿意在来读?指名读。(学生在朗读中充满了对小狗的敬佩)
    但当时的情况到底怎样呢?
    出示:就在这时,一列火车风驰电掣般地驶来。司机发现了情况,拉响汽笛,使劲刹车,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一场惨祸眼看就要发生。
    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情况怎样?(危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
我从“风驰电掣” 知道了当时很紧急。
师:那你能说说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吗?理解词语“风驰电掣”
我从“拉响汽笛,使劲刹车”“怎么也停不下来”知道当时情况就像大火要烧到眉毛那样危险了。
师:是啊,老师还要说明一下,火车在启动以后,一般是不可以鸣笛的,除非遇到了十分紧急的情况。
出示句子比较:
司机发现了情况,拉响了汽笛,使劲刹车,可火车停不下来。
司机发现了情况,拉响了汽笛,使劲刹车,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
你觉得哪一句更能反映当时的情况紧急?
(第2句比第1句多了“怎么也”3个字)
除了字数的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自己读一读。
(语气更加强烈,说明当时的情况更加危急了。)
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议——挑战读(生读的很有感情)
师:多好的小狗啊,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杜克挺身而出,为了救出小主人,它奋不顾身,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杜克的这一节,再来体会一下杜克是多么忠诚勇敢!。
    * 感动二:
     出示:尼科安然无恙地躺在草地上,咯咯地笑着。小狗杜克趴在旁边,碧绿的草地留下了一摊殷红的献血……。
    (1)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恙:疾病、灾祸)(小狗杜克用自己“殷红的鲜血”换来尼科的“安然无恙”,受了伤的杜克还守护在小主人的身边,这种精神值得赞扬,精神可嘉)   
(2)指导朗读
    (3)说话练习:一场危机化解了,受了伤的杜克仍旧守在主人旁边。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想想说话,玛丽和周围的人看到杜克被压断了前爪,会怎么说,怎么做。
   出示填空:玛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抚摸着小狗杜克,流着泪说:“ 。”
周围的人 说:“ 。”
  师:  杜克对主人的忠义,来自平时和玛丽一家建立起来的感情,多么温馨和谐的场面, 自己读一读, 
出示: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玛丽不时丢一片香肠给它,惹得它一个劲撒欢。
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友好)
     师小结:人与动物之间也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有的动物对人很忠诚,有的动物性格温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人类社会也因为有了这些小生灵而生动精彩。我们要用真心去爱护他们。
四、总结全文,课外拓展阅读:
1.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 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为了人,他们甚至可以献出生命。我们要像朋友一样善待动物。
3.选词填空:
爬 跳 奔 溜 赶 蹿
(1)突然,黑影一闪,小狗杜克( )上铁路。
(2)玛丽呼喊着,拼命( )向铁轨。
(3)小尼科慢慢地( )到铁路上来。
(4) 听说孩子出事,爸爸从单位()了过来。
4.照样子,改写句子。
(1)司机使劲刹车,火车停不下来。司机使劲刹车,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
玛丽没想到孩子会爬到铁轨上去。
天鹅们找不到食物。
5.介绍课外拓展阅读:老师这里有一些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事迹,想读吗?
板书:
行动神速
17 小狗杜克 不顾一切 忠诚勇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板书设计: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行人泪 忧民
愁 望长安 忧国
遮不住 言志
PAGE
--1--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