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板书设计: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行人泪 忧民
愁 望长安 忧国
遮不住 言志
PAGE
--1--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 村景
河北承德县六沟学区中心校
教材分析:(教师自己填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3.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 读韵文,想情境,感受那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觉得你们家院子美丽吗?你们院子外都有什么?向同学说说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村景》(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三、学生自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 (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四、小组交流1.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2.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3.去掉拼音让学生读课文。4、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掌握哪些字:五、全班交流。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来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若遇到学生难认的字可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六、质疑答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的问题教师给学生的问题七、专项训练八、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情境引入1.让学生回顾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认读词语二、展示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自己填写)三、学生自主学习四、小组交流五、班级交流1.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想法,不要脱离文本。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2.随机指导朗读。3.结合课文内容画画。六、质疑答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的问题教师给学生的问题六、专项训练 设计按原文填空(略) 背诵课文七、课堂小结八、拓展延伸1.让孩子课下去搜集描写乡村的其它文章。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采蜜集”上。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