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板书设计: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行人泪 忧民
愁 望长安 忧国
遮不住 言志
PAGE
--1--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学习三
河北承德县六沟学区中心校
教学目标 1.继续教给学生巧妙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2.指导学生利用偏旁组字的方法,认识很多字。3.让学生学会,我校小小研究生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归纳的好习惯。
重、难点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完成有趣的汉字训练1.出示“少”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拿过一张带口字的卡片,我把它放在左边,“变”出现另一个卡通字“吵”这下你们叫我什么名字?(学生读准后,组词,并同组研究记忆的方法)2.依次出现卡片“女”变成“妙”出现卡片“ ”变成“沙”出现卡片“ ”变成“抄”出现卡片“ ”变成“钞”出现卡片“ ”变成“纱”出现卡片“禾 ”变成“秒”出现卡片“ 火”变成“炒”3. “我的魔术精彩吗?你们学会了吗 你们也变一变,让我开开眼。4.小组为单位,用偏旁组字。(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二、写字训练1.师:同学们,刚才认识了许多字,下面我们进行写字比赛,看谁写的最漂亮。2.师板书:“半”、“变”、“书”、“专”学生先观察,然后交流讨论这四个字的特点、间架结构、占格位置、最后仿写,师生评价。三、我的采蜜集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本精美的小册子,也是我校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的采蜜集,每人发给你们一本,欣赏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总结出制作这些资料卡的方法。2.课件出示“风铃草”的资料师根据刚才学生总结的方法,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制作:名称:--------样子:--------生长在:---------喜欢吃:---------图片:3.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熟知的资料,合作探究,制作好资料卡,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比赛。4.鼓励学生,课下积累,制作小小研究生。第二课时一、激情引入1.自读自悟 完成读读背背2.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不懂得问题。4.全班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诗文的情境之中)。尝试背一背,小组检查背诵,指名背诵。二、我的小笔头1.出示图片,张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出去玩,怕妈妈着急,留了个“留言条”同学们读一读它是怎样写的?2.学生自由读。3.你们想不想也做个懂事的好孩子?那就学学怎样写“留言条”吧!4.小组讨论写的方法。称呼:--------什么事情?-------留言人姓名:------留言日期:---------格式:-------5.每人写一个“留言条”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加入学生自评。口语交际:该不该养鸟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乐于表达、善于表达。2.学生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3.使学生愿意与人进行交流,态度大方,有礼貌。三、活动过程: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该不该养鸟。学生观看图片看完画面后,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见解,这节课我们干脆开个辩论会,同意养鸟的为正方,不同意养鸟的为反方,我们进行一个辩论性的口语交际好不好。进行口语交际练习:(1)分为正反两方进行交流。(2)学生交流的同时,师指导、提要求。(3)交流中随时进行评价。A.讲话要有礼貌,态度自然大方。B.说普通话,内容充实、完整、并有一定的说服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