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件 古诗二首(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语文课件 古诗二首(湘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3 1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湘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认识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白话翻译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孤身一人流浪在他乡, 每当佳节來临, 正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那就更勾起我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想远在家乡的兄弟,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分发那佩帶在身上的茱萸草时,会猛然发觉少了的一人啊!白话翻译认识七言诗 七言诗到唐代已发展成熟,它的特色是每句由七个字组成,句子则有四句和八句两种。
每首四句的称为七言绝诗,每首八句的称为七言律诗。本篇属于七言绝诗。你知道吗 ? 中国人为什么在 重阳节这天登高? 又为什么佩帶茱萸草呢? 
重阳节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或“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
??????
?????
人们除了登高以外,亦会同时进行扫墓啊!
配挂茱萸据说茱萸的叶子有治霍乱的功效,而根则可以杀砺。重阳节的习俗 (二)饮菊花酒据说菊花有除,解毒的功效,更有人认为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呢! 由于重阳节时,秋高气爽,現代人还很喜欢到郊外放风筝呢!
重阳节的习俗 (三)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想家乡的亲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想家乡的亲人。作业:1.抄写课后第三题词语两遍。
2.把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给家长听。
3.试着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赠汪伦赠 汪 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 汪 伦
李白
李白乘船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tàxínglún 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
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 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作了《赠汪伦》这首诗。
抢答题:
1.汪伦是一个的 、 人。
2. 把 送给 。 按要求学习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联起来说说。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人小组讨论:
想象汪伦送别李白时的心情,讨论一下如果你是汪伦,你会唱着什么歌去送行?拓展题:
想想还有哪些古诗是写朋友依依惜别的呢?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ng ( ) tà ( )
行 háng ( ) 踏 tā ( )
2.《赠汪伦》是一首( )诗,是( )代诗人( )专门写来送给( )。
3.解释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
(2).忽闻岸上踏歌声。( )
作业:(任选项两题)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练习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课外学习一首朋友依依惜别的诗或文章,抽时间与同学交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