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诺曼底号”遇难记
(法)雨果雨 果 简 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小说代表作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雨 果 简 介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 法兰西举国为他志哀。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一读,提问题 在字词的读音、意义方面,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说中有没有什么句子令你费解呢?
对于小说的情节安排,你有什么疑惑吗? 载 年、记载、刊登 装载、充满 zǎi zài qiāng qiàng 由水引起咳嗽 由气体引起咳嗽 呛二读,明结构、析场面、演对话 一,小说主要交代了哪些情节?
二,你认为哪个情节写得最好?为什么? 开端:“自然环境描写”夜色正浓
薄雾弥漫
雾越来越浓
周围一片漆黑
梢尖勉强可辨哈尔威船长照例
小心翼翼地驾驶
轮船缓缓行驶“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诺曼底”号 海航行雾“诺曼底” 号被撞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500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诺曼底”号逼了过来。动词:刻画出船来得突然、快、来势猛副词:修饰作用,说明速度超出平常;载重量多的程度发展:高潮:哈尔威船长果断指挥救人场面描写人的活动奔跑着
尖叫着
哭泣着排比:强调人们的慌乱恐惧海水 哗哗
( 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 嘶嘶情势危急哈尔威船长(语气:果断、 威严)洛克机械师:炉子、火、机器奥克勒福大副:时间、手枪特写: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 徐徐沉进大海。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重读强调忠于职守
履行做人之道
深爱着大海,轮船结局: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诺曼底”号雾海夜航“诺曼底”号被撞 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 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船上一片混乱 乘客惊恐万状 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对比忠于职守镇定沉着考虑周密忘我无畏 船长对比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 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面对这危急的情势,船长是如何应对的?(他做了哪些事?)
对话描写
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思 考刻画人物的方法
人物的形象特点情况 撞船前(1) 撞船后(2) (3) (4) 沉船时(5) 人物描写 照例 小心翼翼 大声吼道威严 巍然屹立 指挥着 主宰着 领导者 镇定自若屹立 犹如铁铸 黑色雕像 人物形象 小结: 险:先人忘己
船长 语言
乱:镇定自若
行动 忠于职守人格之美 这种人格之美在雨果的其他著作中有没有体现?
思考:《巴黎圣母院》 塑造了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对人格之美的颂扬。 《悲惨世界》 塑造了理想人物冉·阿冉,深信唯有道德感化,以善制恶,才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三读,读片段、配画外音 1.该以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一部分,要读出什么感情? 2.即兴构思,揣摩设想一下船长当时的心理活动,为这幅画面配上几句画外音。 谈 体 验*如果你正身处小说中这艘遇难的船上,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是这艘船的船长,你最后会选择像哈尔威船长一样与船共存亡,还是选择自救?为什么? 迁 移试写一个人物片段,运用语言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现场演练练笔:当你拿着49分(全班倒一)的考卷给父母签名时,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学生在回应上也会有些差异。现在同桌之间或前后左右的同学配合起来讨论设计对话,并安排好角色。5分钟后请部分同学来演绎并描绘出来。布置作业1.仿写场面:
2.利用工具书进一步了解疑难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