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子宫、子宫 B. 输卵管、子宫 C. 卵巢、输卵管 D. 卵巢、子宫
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春期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不断完善
B. 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 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性功能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D. 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有气泡冒出 B. 骨变软 C. 骨变灰白 D. 骨可打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骨在人体内的功能是只有支持
B. 骨中的有机物使骨柔韧而有弹性
C. 骨中的无机物使骨坚硬而不易变形
D. 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小华的牙龈经常出血,经检查是由于缺少某种营养物质引起的,你建议他多吃些( )
A. 新鲜水果蔬菜 B. 牛肉 C. 鸡蛋 D. 肥猪肉
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下列哪种器官产生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
A. 肝脏 B. 胰腺 C. 小肠 D. 大肠
在消化系统内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
A. 氨基酸 B. 葡萄糖 C. 纤维素 D. 甘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下列哪一年龄段的健康人可以献血?( )
A. 20周岁~50周岁 B. 18周岁~60周岁
C. 18周岁~55周岁 D. 22周岁~55周岁
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下层呈深红色的部分是( )
A. 红细胞 B. 血清 C. 血小板 D. 血浆
血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蛋白质 C. 无机盐 D. 水
现有10个人一起去验血型,其中6人的血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有5人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又知有4个人的血液与A、B两种血清都能发生凝集反应,则A型,B型,AB型和O型的人数分别为( )
A. 6??5??4??1 B. 1??2??4??3 C. 2??1??4??3 D. 4??1??2??3
下列关于动脉和静脉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动脉血流快,静脉血流慢
B. 动脉管壁厚,静脉管壁薄
C. 动脉弹性大,静脉弹性小
D. 动脉将血液送回心脏,静脉将血液送离心脏
下列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上皮细胞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心脏
下列血细胞中能运输氧气;止血;吞噬病菌的细胞组合是( )
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C. 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 D. 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在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使得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环节是( )
A. 肺的通气 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与心脏的右心房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分别为( )
A. 肺静脉和肺动脉 B. 主动脉和肺动脉
C. 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D. 上、下腔动脉和肺动脉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A. 左心房,右心房 B. 左心室,右心室
C. 左心房,左心室 D. 右心房,右心室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被某些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
B. 体温达到43℃时会有生命危险
C. 体温过高过低,对生命没有多大影响
D.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的正常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以下是呼吸过程示意模型。请据图回答:
(1)①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②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③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
(2)甲表示______过程,乙表示______过程。
图中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1是______,2是______,6是______,里面流的是______血。
(2)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______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故选:B。
此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2.【答案】D
【解析】
解:A、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突增,大脑功能不断完善,A正确。
B、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正确。
C、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解答时可以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特点和卫生方面来切入。
熟练掌握男女在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
解:ABD、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因此会有气泡冒出、骨变软、骨可打结,ABD正确;
C、煅烧后的骨变灰白,C不正确。
故选:C。
(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2)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3)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4.【答案】A
【解析】
解:A、骨骼是由骨与骨连接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连接等的作用,A错误;
B、骨的成分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具有柔韧性,使骨具有弹性,B正确;
C、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骨中的无机物使骨坚硬而不易变形,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C正确;
D、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上。骨质中有水分、无机盐,无机盐中主要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D正确。
故选:A。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骨的成分以及无机盐使骨质坚硬,有机物使骨具有弹性。
5.【答案】A
【解析】
解:小华的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因此该同学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此题考查了维生素C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对教材中列举一的几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缺乏症和食物来源都要熟记。
6.【答案】C
【解析】
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选: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掌握小肠的功能即可解答.
7.【答案】A
【解析】
解:A、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能够乳化脂肪;A正确;
B、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B错误;
C、小肠里有肠腺,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C错误;
D、大肠不能消化食物,没有消化液,D错误。
故选:A。
人体的消化腺有五种: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不同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不同的消化液中含有不同的消化酶.
明确各种消化液的特点和功能,就能正确回答此题.
8.【答案】A
【解析】
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选:A。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该题考查了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较为基础.
9.【答案】C
【解析】
解: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以献血200-300毫升,最多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故选:C。
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以献血200-300毫升,最多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解答点评: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无偿献血的要求.
10.【答案】A
【解析】
答: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血液会分成三层:上层占近一半的物质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中间薄薄一层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的红色粘稠物质是红细胞
故选:A。
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柠檬酸钠是抗凝剂,能防止血液的凝固
(2)血液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若不加抗凝剂血细胞凝固成为血块,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11.【答案】D
【解析】
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约占7%~8%)、葡萄糖(约为0.1%)、无机盐(约为0.9%)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选:D。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浆的成分.据此分析解答.
血浆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1%~92%,血浆中的营养和废物都被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12.【答案】C
【解析】
解: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5人,所以说明B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5人。因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4人,所以说明AB型的人有4人,B型的有1人。有6人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A型和AB型的人一共6人,AB型的人有4人,所以A型血有2人; 由此得出:O型的人有:10-4-1-2=3人。由此得出:A型的2人,B型的1人,AB型的4人,O型的3人。
故选:C。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并根据血液中不同血型所含有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
13.【答案】D
【解析】
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从表中看出选项A、B、C都是正确的,只有D是错误的。
故选:D。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14.【答案】C
【解析】
解: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
故选:C。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熟知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
解:A、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A错误;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错误;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正确;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C。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这两方面的知识。
16.【答案】D
【解析】
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故选:D。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熟记血液各成分及功能,就能解答此题.
17.【答案】B
【解析】
解:A.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没有血液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符合题意;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不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两个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人体呼吸全过程中,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18.【答案】C
【解析】
解解: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
故与心脏的右心房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分别为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首先明确的是心脏包括四个腔以及相连同的血管名称.
心脏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19.【答案】B
【解析】
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
故选:B。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可结合着血液循环的图示掌握。熟记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做好类似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
解:A、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即“发热”。A正确;
B、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留有后遗症,体温达到43℃时会有生命危险,B正确;
C、体温过高过低,会影响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D正确。
故选:C。
发热是指病原体或其它致热原进入人体后,导致人体体温升高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热能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不具传染性,据此答题.
应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
21.【答案】气管 ? 肺 ? 膈肌 ? 呼气 ? 吸气
【解析】
解:(1)、(2)图甲中的①代表气管;②代表肺;③代表膈肌。图示甲中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舒张,因此,小气球会收缩,表示呼气过程。图示乙中用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收缩,因此,小气球会涨大,表示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1)气管;肺;膈肌
(2)呼气;吸气
图示为模拟“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①代表气管,②代表肺,③代表膈肌。据此回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运动的原理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进而引起呼气与吸气。
22.【答案】左心房 ? 左心室 ? 肺动脉 ? 静脉 ? 氧气
【解析】
解:(1)如图所示,图中各结构名称为: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主动脉、6肺动脉里面流的是静脉血、7上腔静脉、8肺静脉。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故答案为:
(1)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静脉
(2)氧气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